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差旅费实施细则-差旅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标准表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
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以下简称《办法》),根据我部所属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部属高校和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各单位所有纳入部门预算的资金都应执行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城市间交通费第四条各单位出差人员级别与《办法》中不能完全对应的,按照以下原则报销。
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包含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长期聘用人员,按专业级别执行以下标准:院士和相当于院士的人员,出差可乘坐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轮船一等舱、飞机头等舱;教授等正高级职称人员及岗位工资在五级(含五级)以上其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出差可坐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轮船二等舱、飞机经济舱;其余人员出差乘坐火车硬席(硬座和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轮船三等舱、飞机经济舱。
对于乘坐夕发朝至的全列软席火车,乘坐普通软席时,不受出差人员级别限制。
管理岗位人员,包含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长期聘用人员,按照《办法》中规定的级别报销。
实行职员制改革的单位,被聘到二级及以上的人员,按照《办法》中“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差旅费标准执行;被聘为三、四级的人员,按照《办法》中“司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差旅费标准执行;其他职级人员,按照《办法》中“其余人员”差旅费标准执行。
对既在管理岗位、又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按照“就高”原则报销。
学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所发生的差旅费,可以按照《办法》中“其余人员”差旅费标准执行;学生实习实践、社会调研活动所发生的差旅费,由各单位制定管理办法,但报销标准不得超过《办法》中“其余人员”差旅费标准。
第五条出差期间,由其他单位负担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的,不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六条出差购买机票,执行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务机票购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库〔2014〕33号)的规定。
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教职工出差费用的报销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加强财务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因公出差产生的旅差费报销。
三、报销标准1. 住宿费:按照学校规定的出差住宿标准报销,超过标准的部分自理。
2. 交通费:按照学校规定的出差交通标准报销,包括火车、飞机、汽车等。
3. 餐饮费:按照学校规定的出差餐饮标准报销,超过标准的部分自理。
4. 公务用车费:按照学校规定的公务用车标准报销,超过标准的部分自理。
5. 城市间交通费:按照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报销,凭有效票据报销。
四、报销流程1. 出差前,教职工需填写《出差审批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分管领导审批。
2. 出差期间,严格按照审批后的行程执行,并注意节约开支。
3. 出差结束后,及时填写《出差报销单》,附上相关票据和证明材料。
4. 部门负责人对《出差报销单》进行审核,确保报销内容真实、合法。
5. 财务部门对《出差报销单》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报销不予报销。
6. 经审核无误的《出差报销单》,由分管领导审批签字。
7. 财务部门根据审批后的《出差报销单》办理报销手续。
五、其他规定1. 教职工出差期间,不得报销与出差无关的费用。
2. 教职工出差报销,应如实反映实际开支,不得虚报冒领。
3. 教职工出差报销,应按照报销标准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4. 教职工出差报销,应及时办理,不得拖延。
六、监督与处罚1. 学校设立财务监督小组,对教职工出差报销进行监督。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虚报冒领、挪用公款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3. 对弄虚作假、骗取报销的,取消其报销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校差旅费报销标准学校差旅费报销标准是指对学校教职工在工作中因公出差所产生的费用报销的相关规定。
差旅费报销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学校教职工出差期间的费用开支,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下面将对学校差旅费报销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差旅费报销的范围,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和其他必要的差旅费用。
其中,交通费主要包括车船费、飞机票、火车票等交通工具的费用;食宿费包括出差期间的住宿费用和伙食费用;其他必要的差旅费用包括因公出差所产生的电话费、邮电费、会议费等。
其次,针对不同出差距离和时间,学校对差旅费报销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一般而言,对于市内短途出差,学校规定以实际发生的费用为准,但需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开支,超出部分不予报销;对于市外长途出差,学校规定交通费以经济舱或硬座标准为限,住宿费以三星级标准为限,伙食费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标准执行。
此外,其他必要的差旅费用也需经过合理审批和报销。
再次,学校对差旅费报销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教职工在出差前需提前向所在部门提交出差申请,包括出差时间、地点、事由等,并经过部门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出差。
出差回来后,教职工需及时将出差期间的费用报销单据和报销申请交至财务部门,经过财务部门审核后完成报销流程。
最后,学校对差旅费报销标准的执行和监督进行了明确规定。
学校规定对于不符合差旅费报销标准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理和追究责任。
同时,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差旅费的使用和报销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确保差旅费的合理使用和报销。
综上所述,学校差旅费报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规范学校教职工出差期间的费用开支,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希望全体教职工能够严格遵守差旅费报销标准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和报销差旅费,做到廉洁用公,精打细算,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年中学教职工差旅费报销标准的规定为规范学校出差、差旅费报销等相关工作,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对出差差旅费报销等作出如下规定:一、公务出差的认定: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外出会议、学习和培训活动。
2、学校统一组织的外出学习和培训活动。
3、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比赛、其他比赛活动。
二、公务出差的费用:(一)交通费:1、集体出差:根据出差人数多少,由学校办公室统一安排车辆;不便安排车辆的,按照乘车车票实报实销(仅限于有出差任务的人员)2、私车公用:因工作需要私车公用的,在动用前需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出差当天的过路费凭据实报,油费凭加油发票按____元/公里定额标准报销。
3、学校派出公务人员在出差地原则上不允许打的,特殊情况如紧急事务处理确需打的,应事先向分管校长汇报得到同意后方可履行报销手续。
(二)住宿费:1、公务主办方统一安排住宿的,按照相关规定标准报销。
2、其他情况:(1)省级城市:每人每晚不超过____元;(2)市级城市:每人每晚不超过____元(原则上本市出差不安排住宿);(3)县级城市:每人每晚不超过____元。
3、凡规定出差时间之外的住宿,费用一律自理。
(三)生活补助:1、公务主办方统一安排食宿的,按照相关规定标准报销。
2、其他情况:(1)省级城市:每人每天____元;(2)市级城市:每人每天____元(本市之外的市级城市每人每天____元);(3)县级城市:每人每天____元(本市之外的县级城市每人每天____元)。
三、艺考带考:1、带考期间的车费实报实销,但必须是艺体处统一安排的带考线路。
2、生活费及住宿费按照每人每天____元执行。
四、出差费报销程序:1、出差人到办公室填出差派遣单,由科室主任、分管校长、校长签字确认。
2、持出差派遣单及相关票据到财科办理票据粘贴及填写手续。
3、持填写完整的票据到分管校长及校长处签字审批。
4、将审批后的单据交财科报销。
差旅费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标题:差旅费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差旅费管理规定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规范企业财务支出、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差旅费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匡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差旅费用。
一、差旅费用报销范围1.1 确定差旅费用的范围:包括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出差补贴等。
1.2 区分差旅费用的报销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员工的差旅费用标准进行区分。
1.3 规定差旅费用的使用对象:明确哪些员工可以享受差旅费用报销的福利。
二、差旅费用报销流程2.1 提交报销申请: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流程提交差旅费用报销申请,包括填写报销单、附上相关票据等。
2.2 审批流程:规定差旅费用报销的审批流程,包括部门经理审批、财务部门审核等。
2.3 报销周期:规定差旅费用报销的周期,确保员工可以及时收到报销款项。
三、差旅费用标准管理3.1 制定差旅费用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政策法规,制定差旅费用标准。
3.2 调整差旅费用标准: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情况,灵便调整差旅费用标准。
3.3 监督管理差旅费用标准: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差旅费用标准的执行情况。
四、差旅费用报销政策宣传4.1 培训员工: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差旅费用报销政策培训,提高员工对差旅费用管理规定的认识。
4.2 宣传政策:通过企业内部通知、会议等形式宣传差旅费用报销政策,确保员工了解相关规定。
4.3 催促执行:建立催促机制,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执行差旅费用报销政策。
五、差旅费用报销制度监督5.1 审计监督:定期对差旅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报销记录保存:规定报销记录的保存期限和方式,确保报销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5.3 报销违规处理:对违规报销行为进行处理,建立违规处理制度,维护企业财务管理秩序。
结语:差旅费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员工权益保障至关重要。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差旅费用管理制度,确保差旅费用的合理使用和报销。
教育系统出差报销标准通过出差学习,使教师在教学业务水平上面有所提高。
那么教育系统出差报销标准是怎样规定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教育系统出差报销标准,希望能帮到你。
平阳县教育局差旅费开支规定根据省财政厅财行字[2001]305号和市财政局财行[2001]139号以及县财政局平财预[2001]28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情况,对本县教职工因公出差、学历进修及探亲差旅费开支标准,做如下规定。
一、出差人员的交通费1、局中层干部、学区主任、直属校正副校长可选择其乘坐的交通工具,交通费凭据按实报销;其余人员按火车软席、轮船二等舱及以下的其它交通工具凭据按实报销。
出差人员乘坐飞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事先须经单位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原则上只能报销单程机票费用。
乘坐火车,从晚上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间,在车上过夜六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坐时间超过十二小时以上的可购同席卧铺。
上述“其它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车。
因急事或特殊情况,乘坐出租车,经校长(单位)领导审批同意,方可报销。
2、出差期间,市区交通费(不含本县)按每人每天10元包干使用,不再凭据报销市内交通费。
3、经批准乘坐飞机,其往返机场的交通费可在其市内交通费包干的金额之外,凭民航交通接送车票据报销或按单程每人10元包干使用。
4、下列人员在出差期间不实行市内交通费包干办法:送教下乡的老师;到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学历进修和短期培训班的人员;自带交通工具或接待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人员。
二、出差人员的住宿费:1、住宿费原则上按照每人每天120元标准凭据给予报销,超出要求自负。
如为短期培训培训期间的住宿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
如为长期培训,则培训期间的住宿标准为每人每天60元。
2、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免费接待或无住宿凭证的,不予报销住宿费。
三、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1、教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费,不分途中和住勤,每人每天补助标准为:市外20元,市内、县外15元,县内10元,鳌江片、万全片6元。
学校差旅费报销管理规
定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学校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
一、报销条件:
由学校安排外出学习、办公事,参加各种会议、培训、教研活动等。
二、报销标准:
1、在市内及旗县内出差,原则是不报销住宿费(除带领学生参加上级安排的各种活动、比赛及参加培训等以外),食宿自理的凭车票、住宿发票(住宿费用,市内最高不超过每人每天60元,旗县内最高不超过每人每天50元)据实报销,伙食费每人每天补助20元,没吃饭的只报销路费30元。
出差有会议接待的不在补助范围。
2、到外市、县出差食宿自理的,凭车票、住宿发票(住宿费最高不超过每人每天80元),据实报销,伙食费每人每天补助30元。
3、到外地出差乘坐飞机要严格控制,须经学校校长签批同意,乘长途客车到外地出差的,食宿自理的,凭车票、住宿发票(住宿费最高不超过每人每天120元),据实报销,伙食费每人每天补助40元。
4、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不能报销,市内交通补助标准:1至3天的按每人每天10元报销,四天及以上的共给予50元的补助。
5、参加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的教师,费用开支包干的凭票报销;费用自理的按上述条款予以补助。
6、上面情况出差7天内的按上面方法报销,区外出差8天至31天的报销标准:每人每天80元住宿包干,。
学校旅差费实施方案为了规范学校教职工出差期间的差旅费管理,提高差旅费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差旅费报销范围1. 差旅费报销范围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和其他必要费用。
2. 交通费包括车船费、火车费、飞机票等交通工具的费用。
3. 食宿费包括出差期间的住宿费用和伙食费用。
4. 其他必要费用指出差期间的通讯费、会议费等必要支出。
二、差旅费报销标准1. 交通费的报销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超出部分不予报销。
2. 食宿费的报销标准按照当地物价水平执行,超出部分由教职工个人承担。
3. 其他必要费用的报销标准需提供有效凭证,超出部分不予报销。
三、差旅费报销流程1. 教职工在出差前需提前向学校行政部门提交差旅费预算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出差。
2. 出差结束后,教职工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差旅费报销申请和相关费用凭证提交给行政部门。
3. 行政部门收到报销申请和费用凭证后,进行审核核实,符合规定的予以报销。
四、差旅费管理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差旅费的管理和监督,对差旅费预算和报销进行严格审核。
2. 教职工在出差期间需按照规定使用差旅费,不得私自挪用或超支。
3. 对于违反差旅费管理规定的教职工,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差旅费报销责任1. 教职工需如实提供差旅费报销申请和相关费用凭证,不得虚报或冒领。
2. 行政部门需严格审核差旅费报销申请,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理。
六、附则1. 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对于特殊情况,学校行政部门有权对本实施方案进行解释和调整。
学校旅差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旨在规范差旅费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学校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性。
希望全体教职工严格遵守本方案的规定,确保差旅费的合理使用和报销,共同维护学校财务秩序和形象。
一、制度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职工因工作需要,经常需要外出参加各类会议、培训、调研等活动。
为保障教职工在出差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学校旅差补贴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因公出差,包括国内出差和国际出差。
三、补贴标准1. 国内出差(1)市内出差:每人每天补贴100元。
(2)省内出差:每人每天补贴200元。
(3)省外出差:每人每天补贴300元。
2. 国际出差(1)亚洲国家:每人每天补贴500元。
(2)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其他国家:每人每天补贴800元。
四、报销流程1. 教职工因公出差,需提前填写《出差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学校审批。
2. 出差结束后,教职工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出差报销单》及相关票据,包括车票、住宿费发票、餐饮费发票等。
3. 学校财务部门对报销单及票据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按照补贴标准予以报销。
五、补贴发放1. 教职工的旅差补贴按照实际出差天数计算,每月发放一次。
2. 教职工因私事出差,不得申请旅差补贴。
3. 教职工在出差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如通讯费、交通费等,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予以报销。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财务部门负责对旅差补贴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教职工对旅差补贴发放有异议的,可向学校财务部门或监察部门反映。
3. 对违反旅差补贴制度规定的人员,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学校旅差补贴制度,旨在规范学校教职工出差过程中的费用报销,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