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6
卵巢癌医药数据库中心中医论坛疾病oophoroma名称(英文)拚音LUANCHAOAI别名中医:症瘕,西医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疾病分类代码中医疾病分类代码卵巢癌原发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它在生殖道肿瘤中占第三位,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西医病名定义中医释名西医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不明。
病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近来卵巢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有人报道近40年增加了三倍。
近年来宫颈癌防癌普查工作的开展,宫颈癌发病率明显减少,而随着经济条件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延长,因此卵巢癌的发病率相应增加。
卵巢癌种类繁多,又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扩散快,而且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差,所以在妇女生殖道癌瘤中卵巢癌是造成死亡原因中最高的一种肿瘤。
年龄不同,老年人以上皮细胞癌为主,占80%,年轻者以生殖细胞瘤为主。
发病机理卵巢系一内分泌器官,正常情况下,有一系列周期性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在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异常,使之从生理变化转为病理状态,产生各种功能失调性肿瘤,卵巢又是女子先天之本所在,并含内胚胎残留组织,在某些刺激下,可能使之产生不同胚胎组织的肿瘤,卵巢的组织结构内容复杂,具有多能性,有高度的反应性与发展功能,原始细胞多,细胞增殖功能强,在异常刺激下,可以发生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
中医病机中医认为“症者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所致,或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留而不去,始生肠蕈,说明病因之一是外邪寒气入侵,而内为脏腑气虚,营卫失调所致。
病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卵巢癌分类非常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大类:①上皮性肿瘤(占70%~80%);②性索(性腺)间质瘤;③生殖细胞瘤(占20%~30%);④其他罕见原发性肿瘤;⑤转移性瘤;⑥瘤样病变。
而上皮性肿瘤又分为六类:①浆液性囊腺癌;②粘液性囊腺癌;③子宫内膜样癌;④透明细胞癌;⑤未分化癌;⑥混合性上皮癌。
肿瘤病理类型不同预后也有明显差别,卵巢癌的预后与细胞分化程度及组织结构有关,细胞分化差,预后亦差。
如何预防和治疗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发生卵巢癌,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和治疗卵巢癌是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
本文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预防和治疗卵巢癌。
一、预防卵巢癌1.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卵巢癌的第一步,尤其是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女性,更应该定期接受乳腺、卵巢检查等妇科检查,以及采取乳房自检等方法。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是防治卵巢癌的首要措施。
2.饮食健康饮食对于预防卵巢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富含的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利于预防卵巢癌。
女性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C、E、B6以及叶酸等的食物,如红薯、胡萝卜、菠菜等。
同时,要尽量减少摄入肥肉、烤肉、腌制品、烟熏食品、高糖饮料等,这些食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
3.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卵巢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等都有助于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同时,避免受到环境污染和放射线辐射的影响也有助于预防卵巢癌。
二、治疗卵巢癌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卵巢癌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不同程度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单侧卵巢切除、双侧卵巢切除、子宫和附件切除等。
手术后,对于患者的康复恢复以及术后的预防保健也需要特别注意。
2.化疗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以达到治疗效果。
化疗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在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及身体抵抗力的维持,并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重视和治疗。
3.放疗对于卵巢癌病情进展和转移较快、化疗和手术治疗不太理想的患者,有时需要采用放疗方法进行治疗。
放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电子束等技术,直接破坏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预防和治疗卵巢癌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上着手,定期体检、饮食健康、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在治疗卵巢癌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患者自身的营养和身体抵抗力,全方位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以期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引言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卵巢癌仍然具有高复发率和低存活率。
因此,针对卵巢癌的全球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4年的卵巢癌治疗指南。
正文内容1.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因素1.1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展1.2分子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3遗传测试和高风险家族的管理1.4免疫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潜力1.5肿瘤微环境对卵巢癌的影响2.早期诊断和筛查2.1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法2.2新兴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2.3影像学和内镜检查在早期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2.4个性化筛查计划的制定2.5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随访与管理3.手术治疗3.1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创伤性评估3.2卵巢保留手术的适应症和限制3.3经腹腔镜手术的最新进展3.4新辅助治疗在手术前的应用3.5手术后的康复和随访建议4.综合治疗4.1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分子标志物的预测4.2靶向治疗的作用和最新进展4.3放疗在卵巢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4.4卵巢复发和转移的处理策略4.5综合治疗后的长期随访与管理5.生活质量和支持性护理5.1卵巢癌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5.2营养支持和体力活动的重要性5.3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管理5.4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5.5卵巢癌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建议总结2024年卵巢癌治疗指南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因素、早期诊断和筛查、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到生活质量和支持性护理。
这些指南旨在提供专业和综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指南也需要随之更新和完善。
因此,对卵巢癌的治疗指南持续的研究和评估将是未来的重点领域。
希望本文能为卵巢癌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为什么会得卵巢癌怎样预防卵巢癌的发生
卵巢癌在早期,存活下来的可能性极高,当发现较迟,癌细胞发生了扩散,带来的危险性更大,那么就病因来说,哪些原因会导致卵巢癌的发生?
一、遗传
疾病的发生,要考虑遗传,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病症与遗传有关,对于卵巢癌来说,也要考虑遗传因素。
就遗传学来说,表现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当然了,这样的遗传不足10%,但也不容忽视。
二、毒素感染
生活中,一些病毒、毒素不能忽视,其中以抽烟来说,也是需要重视的情况。
抽烟的女性比例也不断上升,过多的抽烟,让香烟中的毒素感染到健康,也会诱发卵巢癌。
三、年龄
卵巢癌的发生,要考虑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生概率也会增高很多。
例如更年期、绝经期的女性,更需要多重视。
我们以卵巢上皮癌来说,过了40岁之后,会迅速的增加,需要多重视。
当然这些因素并不是说立刻就会形成了卵巢癌,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即使没有上述条件,在生活中还要考虑激素、辐射等诸多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诱发卵巢癌的发生。
做好预防保健,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危险,那么就预防来说,应该做什么呢?
四、饮食保健
就饮食来说,不妨多吃高钙食物,美国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每天摄取高钙食物的女性,比不摄入高钙食物的人少患上卵巢癌的概率高达五成。
另外,还有一些人会补充大豆异黄酮,进行扩张卵巢血管、改善卵巢毛细血管,避免卵巢衰老。
卵巢癌精品医学课件汇报人:日期:•卵巢癌概述•卵巢癌的症状与诊断•卵巢癌的治疗目录•卵巢癌的预后与复发•卵巢癌的预防与筛查•卵巢癌病例分享与讨论01卵巢癌概述定义与分类卵巢癌是指发生在卵巢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类根据病理学特点,卵巢癌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率由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因此死亡率较高。
死亡率发病率与死亡率病因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高龄、未生育、遗传因素、长期应用激素药物等均可能增加卵巢癌的风险。
病因与风险因素02卵巢癌的症状与诊断卵巢癌早期可能出现腹部胀痛或不适的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问题或其他妇科疾病。
腹部胀痛或不适食欲不振疲劳和虚弱尿频尿急卵巢癌可能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
卵巢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和虚弱的症状,这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卵巢癌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症状表现医生会通过身体检查和询问病史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初步诊断是否为卵巢癌。
临床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卵巢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卵巢癌。
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和相关激素水平,有助于诊断卵巢癌。
血液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卵巢癌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来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诊断方法鉴别诊断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与卵巢癌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盆腔炎性疾病通常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而卵巢癌则不会有这些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与卵巢癌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有痛经、月经不规律等症状,而卵巢癌则不会有这些表现。
03卵巢癌的治疗卵巢癌的手术治疗以全面分期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经验可选择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卵巢癌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15%左右。
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所占的百分率为2.4-5.6%。
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
在妇女生殖道癌瘤中,卵巢癌是造成死亡原因最高的一种肿瘤。
卵巢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卵巢癌属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范畴。
卵巢是产卵与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人体中共有2个卵巢,而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目前是世界上第5大高发癌症,死亡率超过宫颈癌与子宫体癌的总和,占妇科肿瘤首位。
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发生在绝经之后--其中半数发生在65岁之后。
据美国统计,美国妇女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危险约为1.5%。
中国妇女卵巢癌的发生率略低。
在1997年,约有26800个美国人被诊断为卵巢癌,其中14200人死于该病。
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则5年生存率可达92%。
然而,在确诊患有卵巢癌时往往已至肿瘤晚期,可能已广泛转移至肝、胃、小肠等脏器,也可能已通过血液与淋巴转移至其他部位。
按全球统计,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0%。
不能早期诊断卵巢癌的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因为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当出现提示恶性肿瘤发生的变化时不易被检查出;卵巢癌生长相对较为迅速,不易捕捉到早期警告性症状,待确诊时往往已至晚期。
卵巢癌的病原是什么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不清,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
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其发病因素与高危人数是:⑴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
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旅发卵巢癌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⑵内分泌因素:卵巢癌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育妇,妊娠对卵巢癌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现上皮反复披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
卵巢癌卵巢癌是卵巢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其中90%~95%为卵巢原发性的癌,另外5%~10%为其它部位原发的癌转移到卵巢。
由于卵巢癌早期缺少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不特异,筛查的作用又有限,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就诊时60%~70%已为晚期,而晚期病例又疗效不佳。
因此,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却超过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之和,高居妇科癌症首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疾患。
组织学分类卵巢由于组织学的特点,其癌的组织学类型之多居全身各器官首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统一分类法,卵巢肿瘤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如下:上皮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生发上皮,具体类型包括浆液性瘤、粘液性瘤、子宫内膜样瘤、透明细胞瘤、纤维上皮瘤(又称勃勒纳瘤)、混合型上皮瘤等。
这些肿瘤既有良性,也有交界恶性和恶性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生殖细胞。
主要类型有畸胎瘤、无性细胞瘤、胚胎性癌、内胚窦瘤、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其中畸胎瘤有良性的成熟性畸胎瘤及恶性的末成熟畸胎瘤,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单胚性和高度特异性畸胎瘤,包括卵巢甲状腺瘤和卵巢类癌。
良性的成熟性畸胎瘤可发生癌变。
这些肿瘤中除了成熟性畸胎瘤及甲状腺瘤外,其它肿瘤虽然也称为瘤,但实际上都是恶性肿瘤即癌。
特异性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特异性性索间质,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卵巢睾九母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等。
一般情况下,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为良性肿瘤,其它为低度恶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来源于原发在其它器官的恶性肿瘤,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和妇科其它器官。
发病原因如同大多数癌症一样,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经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一般认为卵巢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高危因素有关。
持续排卵持续排卵使卵巢表面上皮不断损伤与修复, 可能导致卵巢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卵巢癌危险因素有未产、不孕,而多次妊娠哺乳和口服避孕药有保护作用。
应用促排卵药物可增加发生卵巢肿瘤的危险性。
环境及其他因素流行病学证据表明, 工业的各种物理或化学产物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
卵巢癌的发病是否与饮食习惯或成分(胆固醇含量高)相关,目前还无定论。
遗传因素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5%~10%的卵巢上皮癌具有遗传异常。
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三个遗传性癌综合征有关,即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HSSOC),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
有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因此对有这些癌家族史者除常规体检外,更应提高警惕,密切监测,甚至预防性卵巢切除。
常见的卵巢肿瘤的病理特点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50%~70%。
发病年龄大多在30~60岁,青春期前罕见,绝经后妇女的卵巢肿瘤80%以上为上皮性。
上皮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1.浆液性囊腺瘤: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
肿瘤多为单侧性,双侧占15%。
肿瘤表面光滑,大小不一,囊内充满淡黄色清澈浆液。
分为单纯性及乳头状两型,前者多为单房,囊壁光滑,后者多为多房,内可见乳头。
2.浆液性囊腺癌:为所有恶性卵巢肿瘤中最常见者,约占40%~50%。
1/3~1/2为双侧。
肿瘤常为囊实性,体积较大,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有乳头生长,切面常为多房性,腔内有乳头生长,囊液混浊,有时为血性。
3.黏液性囊腺瘤:较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左右。
95%为单侧性,体积较大或巨大,表面光滑。
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内含黏液性液体,囊壁可有乳头生长。
镜下囊腔被覆单层柱状上皮,能分泌黏液,与子宫颈管上皮相似。
恶变率为5%~10%。
约2%~5%因肿瘤破裂,瘤细胞广泛种植于腹膜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形成腹膜黏液瘤。
4.黏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
单侧居多,瘤体较大,呈囊实性,表面多无乳头。
切面为多房,有实性区域或乳头,组织极脆,囊液混浊或为血性。
5.交界性肿瘤:占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5%,主要是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其它类型交界性肿瘤少见,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在外观上与良性或恶性肿瘤不易区别。
生殖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20%,发病率仅次于上皮性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年轻妇女多见。
儿童和青春期妇女,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1.成熟性畸胎瘤为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
其中95%以上为囊性,实性罕见。
囊性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好发于生育年龄,约12%为双侧性。
肿瘤通常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灰白色,壁薄质韧。
切面多为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和骨质。
囊壁常有实质性突起如乳头,此处常含有多种组织成分。
2.未成熟畸胎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几乎都是单侧性的实性肿瘤,体积较大,表面呈结节状。
一般将未成熟组织按细胞分化程度及成熟组织与未成熟组织的比例等分为3级,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但未成熟畸胎瘤有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即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
特异性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5%~10%。
此类肿瘤能分泌激素并出现相应症状,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
其中颗粒和卵泡膜细胞瘤因能分泌雌激素,在女孩可引起性早熟,生育年龄可出现月经紊乱,老年妇女可发生绝经后出血。
约15%伴发子宫内膜癌。
而睾丸母细胞瘤多能分泌雄激素,病人出现男性化表现。
颗粒细胞瘤:是功能性卵巢肿瘤中最多见者,为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岁左右妇女。
肿瘤95%为单侧性,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或分叶状。
颗粒细胞瘤预后较好,但部分病例在治疗多年后仍可复发。
卵泡膜细胞瘤:多为良性肿瘤,常与颗粒细胞瘤合并存在。
大多数为单侧,大小不一,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
恶性卵泡膜细胞瘤少见。
纤维瘤:占卵巢肿瘤的2%~5%,多见于中年妇女。
肿瘤多为单侧性,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灰白,实质性,质硬。
纤维瘤偶可伴有腹水和胸水,称梅格斯综合征(Meigs s syndrome)。
胸水多发生于右侧。
手术切除后胸腹水自行消失。
卵巢转移癌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约5%~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
最常见的是来自消化道,乳腺和生殖道的转移癌。
转移癌常侵犯双侧卵巢,侵犯单侧卵巢者仅10%。
库肯勃瘤(Krukenbergs tumo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
肿瘤为双侧性,中等大小,一般保持卵巢原状。
转移途径:主要途径是肿瘤直接蔓延至周围脏器以及大网膜和腹腔各脏器表面的种植转移。
淋巴道也是重要的转移途径,最初为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晚期可累及左锁骨上淋巴结。
血行转移少见。
卵巢癌转移的特点是扩散早且广泛。
往往外观局限的肿瘤,已有腹膜、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膈等的转移。
临床分期采用FIGO2009分期标准,为手术病理分期I期:肿瘤局限于卵巢;II期:一例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III期: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表面转移;IV期:超出腹腔的远处转移。
胸水有癌细胞。
肝实质转移。
临床症状最初常无症状,部分病人无意中摸到下腹部包块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可常感下腹部不适,一般无明显腹痛。
当出现并发症如蒂扭转、破裂、感染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
部分病人可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
如肿瘤嵌顿于盆腔,可引起尿频、便秘。
巨大卵巢肿瘤压迫膈肌或出现胸腹水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
如为恶性肿瘤,病人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有腹水时可出现腹胀,部分病人因此会到消化内科就诊。
另外随着肿瘤的增大和出现腹水,有些病人可感腰围增大,甚至自认为是肥胖而减肥。
卵巢癌晚期可出现乏力、消瘦、贫血等表现。
临床检查1.腹部检查肿瘤增大时可见下腹部隆起,并于下腹部摸到肿物。
肿物可活动,也可固定不动,质地软硬不一,有的会压痛。
2.妇科检查妇科医生做检查时可摸到子宫以外的包块。
如肿物为单侧,表面光滑,活动,囊性,则良性肿瘤或早期癌的可能性大。
如为双侧,表面不规则,实性或囊实性,活动差,甚至后陷凹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实性结节则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诊断根据病史及检查,卵巢肿瘤一般不难诊断,但良恶性的诊断有时并不容易,还有可能与其他疾病混淆,需进一步行下列辅助检查:超声波检查B超可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内部结构、来源等,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阴道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细胞学检查腹腔或后穹窿穿刺以及术中取腹水或腹腔洗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
腹水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60%~70%。
经阴道或腹部细针穿刺包块吸取细胞检查对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0%~95%,但有引起囊液外溢及癌细胞扩散的可能,一般在诊断困难且不具备手术条件时作为最好最后的诊断手段。
一般囊性包块不宜做穿刺检查。
腹腔镜检查6. 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及肌瘤囊性变有时与卵巢肿瘤不易区别。
B超检查、必要时腹腔镜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1]肿瘤引起的急性腹痛一般情况下,卵巢肿瘤多无急性腹痛,但在下列情况下可出现突发腹痛。
蒂扭转约10%的卵巢肿瘤并发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
蒂扭转常见于畸胎瘤,体位突然改变时易发生。
扭转后,瘤内出血,以致瘤体急剧增大。
因血流受阻,肿瘤可坏死并易继发感染或破裂。
急性扭转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一侧下腹痛,随体位改变腹痛会减轻或加重。
可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妇科检查可触及压痛明显、张力较大的肿块,并有肌紧张。
有时扭转可自行复位,腹痛随之缓解。
蒂扭转一经确诊,需尽快手术治疗。
破裂发生率3%左右,可自发破裂或受外力压迫破裂。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囊肿的性质及流入腹腔的囊液量。
可仅感轻度腹痛,也可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导致内出血及休克。
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原有包块摸不到或仅能摸到瘪塌的肿块。
凡疑有肿块破裂,应立即剖腹探查,切除肿瘤并彻底清洗腹腔。
感染少见,多因肿物扭转或破裂后与肠管粘连引起,也可来自邻近器官感染灶的扩散。
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治疗为适当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肿瘤。
恶变卵巢良性肿瘤可恶变。
如发现肿瘤生长迅速或出现腹水,要考虑恶变的可能,应及早手术。
治疗良性肿瘤的治疗卵巢肿瘤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手术范围依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及双侧卵巢情况而定。
对生育期年龄的单侧肿瘤患者,应尽可能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绝经期前后妇女一般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术中应尽量避免肿瘤破裂,仔细区分肿瘤性质,除外恶性可能,必要时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手术可开腹或经腹腔镜。
现对良性肿瘤以腹腔镜手术为主。
对巨大肿瘤,腹腔镜下取出肿瘤较困难者以开腹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