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篮球运球》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8
8.2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教案-高一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全一册部分【二.热身阶段】:(一)绕篮球场慢跑4圈、途中做一些脚步移动变换动作。
(二)音乐球操(本草纲目)1、左右手指拨球2、头,腰,脚绕球3、持球提膝下压。
4、持球毽跳(内外脚踝)5、左右手拉球6、左右快速收拨球7、胸前左右拉球8、左右手前后拉球1.讲解示范脚步变换动作、播放音乐并带领学生绕篮球场慢跑。
2.指出做音乐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方说操的连贯性、完美性以及力度、张度、弹性等。
3.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徒手操。
1. 认真看老师做的各种步法,跟着老师绕篮球场慢跑。
2.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并观看示范动作。
3.在老师的指挥下认真完成练习。
﹡﹡﹡﹡﹡﹡﹡﹡﹡﹡﹡﹡△2′3′4圈4个八拍基本部分【三.认知与提升阶段】(一)观看姚明及NBA球员急停跳投视频。
(二)观看库里急停1.教师准备好多媒设备播放视频。
2.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实行语言讲解渲染课堂气氛。
1、教师用挂图纠正动作范,了解练习方法,简单模仿,熟知动作要领1.认真观看视频。
2.记忆经典画面。
1.认真观看图片。
2.主动思考动作要领。
2′2′播放一遍播放一遍基本部分(六)组织学生实行跳投动作展示。
(七)安排学生实行分组急停跳投比赛。
1.教师讲解动作展示要求。
2.组织学生实行展示。
1.教师讲解比赛要领和注意事项。
2.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实行比赛。
3.要求比赛排名的最后一组进行俯卧撑惩罚。
1.认真听讲要求。
2.在教师的组织下实行展示。
3、、观察教师讲解、示范步技术动作1.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积极参与××××××××××××××××××××××××××××××××××××××××××××××××5′5′5次/人1次/人。
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教师:单位:时间:课的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水平:水平五课型:新授课1、指导思想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现玩中学、寓教于乐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教材分析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是快攻和突破防守切入篮下经常运用到的一种行进间的投篮方式,此技术及以其为主的基本动作的组合运用能力,是在行进间高手投篮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运球接行进间投篮的步伐要求,因此,将高手与低手投篮动作的区别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得以完成。
学练中,主要使学生自觉形成在快速移动中与同伴的配合意识,基本动作的教学过程是从建立动作概念,掌握基本动作到实战练习拓展运用逐步深入。
3、学情分析本课根据水平五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活泼好动、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学习方式。
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篮球运动技能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和差异,通过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从篮球技能的学习和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激励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显示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在互帮互助中融入集体生活,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本次课中能真正得到乐中求学、学中益智、练中健体的体验。
4、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80%以上学生较好地掌握原地持球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增强学生上肢和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其协调性和柔韧性,全面发展体能。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互帮互助的团队拼搏精神。
5、教学重难点重点:跨、迈、跳(即一大、二小、三高跳)难点:动作连贯,伸臂挺肘前伸手腕手指拨球6、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解、示范、引导启发、自主探究、游戏竞赛等方法,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平面展示、多种技术练习,让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运球的动作要领,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强,采用传统和创新教法相机和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
教学中,教师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通过启迪式创新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途径,让学生学会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并能比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3.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严格要求自己,较熟练地掌握行进间运球动作,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4.学生勤于动脑,互教互学,互评互帮,团结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准备:一块篮球场地、一块LED大屏幕、44篮球、一台音箱、四个展示板、6个标志物。
五、教学重点、难点:1.向前运球时,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后腿蹬地使球前进,球落在身体的同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
2.手脚的协调配合,跑动步法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六、教学过程设计:组织:O O O OO O O OO O O OO O O O▲要求:认真听讲,细心观察思考练习队形:组织:一,要求:保持运球推进速度,按要求路线折返上篮要求:曲线运球的同时注意手脚协调配合.二,要求:积极投入,争取最大限度破坏对方的运球。
体育与健康篮球-运球三步上篮班级:高一14班教师:时间:篮球-运球三步上篮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篮球是一项普遍开展,对提高身体和身心都有很好的帮助一项运动。
它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
由于动作技术的多样化,攻防转换的频繁化以及助攻上篮的成就感,让广大学生都很热爱这项运动。
在课的各个环节,都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学习、实践、探究”的教学模式,创设相对开放的教学。
同时运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法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运球上篮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类教材的基本内容,其中运球三步上篮是运球上篮的必学项目。
因为三步上篮是运用得最广泛的最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起着组织全队战术配合及有效进攻的桥梁作用,是学好各种进攻技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并熟练掌握这一项技术。
运球三步上篮的动作技术很简单,但要合理的运用好还要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比赛中,它不仅需要强壮的身体及灵活的步伐,还需要对时间和空间的预判。
本课着重学习三步上篮的步伐练习及运球后上篮的持球时机,三步节奏即一大二小三高跳,三步上篮时是跨出第一步的同时接球,不要运球停下来后拿球再迈三步。
本课是运球三步上篮第一次课,所以安排着重学习步伐动作。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班级为高一14班,男女生各二十人,班上同学文化成绩较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
但很多同学由于太抓文化而忽略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所以在体育运动技能方面比较偏弱。
特别是女同学,除了体育课堂上,很多课外一次篮球都没摸过。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练习由易到难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教学设计《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突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三章球类运动中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是一项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运动项目。
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让他们懂得合作与拼搏,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基本技术,虽然是基础动作,真正掌握好,学会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让学生有兴趣的去接受,使学生在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三、学情分析篮球运动是广大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学以致用的实用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
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的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1、运动能力: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体前变向运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触球部位和球的落点准确。
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上下肢协调配合,控球稳定并有加大幅度的意识和动作。
2、健康行为: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激发其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通过练习和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习惯。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使其能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养成优良的体育道德品质。
篮球---运球技术课次:1 教学任务1.学习起动、高低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方法。
重点2.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组织纪律性。
难点课的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教法组织及注意事项准备部分20′一、开始部分:(图1)(一)整队、报告人数、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三)提出课上要求。
(四)安排见习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活动(一)节奏跑目的:培养高度一致的组织纪律性。
方法:学生成两路纵队,沿篮球场有节奏整齐地慢跑。
教师边跑边带学生喊“一二一”的口号,教师领喊,学生呼应。
绕场跑4周。
要求:1.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步调一致。
2.跑步时两人一队,前后紧凑,跑步整齐划一。
(二)反应游戏——听数抱团(图2)目的:调节气氛,练习反应。
方法:学生沿球场由二路纵队变一路纵队放松跑,边跑边活动臂膀。
当听到教师突然喊出的数字后,立即与相邻的同伴按口令抱团,未按规定数字抱团的即为失败。
规则:1.不得用推、拉等动作挤出已经抱好团的人。
2.失败者做俯卧撑2个。
要求:1.注意力集中,反应快速。
2.扩大视野,注意安全。
图1提示:1.开始部分是上好课的基础,培养学生集合站队快、静、齐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节奏跑主要通过步调一致的慢跑,培养学生高度一致的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组织纪律性。
3.喊口号,开始老师领喊,熟悉后可让队长领喊,也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地领喊,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胆量,振奋精神。
图2提示:1.教师的声音要洪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听到所喊的数字。
2.教师喊数时,开始用中文喊,学生熟悉后,可用英文喊,以调节气氛和吸引注意力。
基本部分65′(三)球操(图3)1.直臂指腕拨球。
2.直臂前后绕环。
3.持球体转。
4.持球腰绕环。
5.背后抛接球。
6.单手耍球操。
7.弓步头后抛接球。
8.马步胯下双手抛接球。
9.前压腿胯下交接球。
10.侧压腿胯下地滚球。
要求:1.认真体会手、腕、指的动作。
2.动作幅度稍大,动作由慢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