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酸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5-羟基色氨酸理化指标
5-羟基色氨酸,也称为5-HTP,是一种生物前体物质,可以转化为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以下是一些关于5-羟基色氨酸的理化指标:
1. CAS号:33055-71-6
2. 分子式:C10H12N2O3
3. 分子量:212.23 g/mol
4. 外观:白色至黄白色结晶性粉末
5. 溶解性:在水中可溶,但在有机溶剂中难溶
6. 熔点:约210-215°C
7. 沸点:约385-390°C
8. pH值:在水中呈弱酸性
9. 稳定性:在干燥、阴凉处保存稳定,避免光照和高温
10. 安全性: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11. 用途:常用于食品补充剂和药品,以增加血清素水平,改善睡眠、缓解焦虑和抑郁等。
以上是5-羟基色氨酸的一些基本理化指标,具体的性质可能会根据纯度和来源有所不同。
三、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1. 5-HT在外周与中枢的分布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 ,5-HT) 是1947 年由Rapport 首次在人血浆中发现并命名。
若干年后,Brodie发现利血平可耗竭内源性5-HT,由此提出5-HT可能与NA相同,为中枢的递质。
然而,直到Falck荧光测定技术的应用,才明确了儿茶酚胺的递质功能,同时也揭示了5-HT神经元的胞体定位及向间脑和端脑的纤维投射。
体内的5-HT有90%存在于消化道,绝大部分分布在粘膜的肠嗜铬细胞中,少量存在于肌间丛。
从肠粘膜进入血液中的5-HT主要被血小板摄取,还有一部分5-HT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中。
中枢内5-HT的分布:(如上图所示)B1和B2细胞群主要位于延髓尾侧部中缝苍白核及中缝隐核;B3群细胞大多位于中缝大核;B4群位于第Ⅳ脑室底部,前庭神经核和展神经核的背部;B5群主要位于脑桥中缝核;B6群位于被盖背核的背内侧区,第Ⅳ脑室底头侧部,紧邻中线的细胞群;B7群数量最大,位于中缝背核及内侧纵束的背内侧和腹内侧部分;B8群位于中央上核;B9群主要位于脑内侧丘系及周围的细胞体。
上述可见,B1---B3群位于延髓,B4---B6群主要分布在脑桥,而B7---B9群位于中脑。
此外,5-HT能神经元也存在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周围,例如,黑质致密部、下丘脑背内侧核、最后区、蓝斑核尾侧部均可见5-HT阳性神经元。
5-HT能神经纤维走向与肾上腺素能纤维走向大致相似,也分上行核下行两部分。
中枢尾侧端5-HT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主要投射至脊髓,而近头侧的5-HT能神经元投到前脑和间脑。
脑和脊髓几乎每一区域都接受5-HT能神经纤维的投射。
⒉ 5-HT的合成在5-HT的合成过程中,色氨酸的供应和TPH是限速因素。
TPH只存在与5-HT能神经元,而且含量较少,活性较低,因此是合成5-HT的限速酶。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原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其原理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的稳定性和浓度,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以下是有关SSRI作用机制的详细解释。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许多生理功能。
5-HT在人体内的合成和再摄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由多种酶和载体协同完成。
5-HT合成一般是从色氨酸开始,该过程经过多个酶的催化作用,最终生成5-HT。
然而,5-HT合成的关键酶单胺氧化酶(MAO)和色氨酸羟化酶(TPH)都对类固醇激素和细胞凋亡产生深刻影响,这就是为什么5-HT合成被视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目标之一。
5-HT也可以被转运回神经元突触前端,这个过程被称为再摄取。
5-HT再摄取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参与,这就是5-HT转运载体(SERT)。
SERT的主要功能是把外泌的5-HT重新吸收回神经元细胞内,从而减少5-HT在突触前端的浓度,维持神经元的稳态。
然而,在抑郁症病人的脑部,SERT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5-HT再摄取功能削弱。
这就使得更多的5-HT堆积在突触前端,但这也意味着这些神经元可以快速消耗5-HT,从而导致5-HT的不稳定。
因此,通过抑制SERT活性,可以阻止5-HT重新吸收回细胞内,增加在突触前的5-HT 浓度和稳定性,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这也是SSRI治疗抑郁症的主要作用机制。
此外,SSRI除了抑制SERT,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方式。
具有抗胆碱能、抗组胺能和抗肾上腺素能等多种作用,从而调节了神经递质的平衡。
5 -羟色胺分子式
5-羟色胺,也称为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化学名
称为5-羟色胺,分子式为C10H12N2O。
它由一个吡咯烷环、一个苯
环和一个羟基组成。
在生物体内,5-羟色胺主要由色氨酸经过羟化
反应合成而成。
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
着情绪、睡眠、食欲等多种生理和行为功能。
5-羟色胺也被广泛应
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与多种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从化学角度来看,5-羟色胺的分子式为C10H12N2O,这意味着
它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
这
种化合物的结构使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5-羟色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参与了调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它在情绪调节、睡眠、认知功能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5-羟色胺的合成、释放、再摄取以及与
受体的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从临床角度来看,5-羟色胺与多种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5-羟色胺水平的异常,因此抗抑郁
药物常常通过调节5-羟色胺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一些神经
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也与5-羟色胺水平的改变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5-羟色胺的分子式为C10H12N2O,它在化学、生物学和临床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色氨酸代谢作用
色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包括蛋白质合成、神经递质合成以及其他代谢途径。
以下是色氨酸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作用:
蛋白质合成:色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细胞中,色氨酸可以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将其合并到新合成的蛋白质中。
生物碱合成:色氨酸是多种生物碱的合成前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物碱5-羟色胺(5-HT,也称为血清素)。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情绪、认知和睡眠等。
激素合成:色氨酸还是多种激素的合成前体,其中包括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这些激素对于调控代谢、能量平衡和应激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色素合成:色氨酸是黑色素的前体,参与黑色素的合成。
黑色素是皮肤和毛发中的色素,与皮肤和毛发的颜色有关。
降解代谢:色氨酸也可以经过降解途径。
其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的作用将色氨酸转化为多巴胺,是色氨酸降
解的一个关键步骤。
总体而言,色氨酸在人体内的多样化代谢作用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氨基酸。
其代谢产物不仅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还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激素平衡和生物色素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色氨酸代谢和5羟色胺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饮食摄入。
除了用于合成蛋白质外,色氨酸还参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化代谢过程。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色氨酸的代谢路径中生成5羟色胺。
色氨酸通过三条代谢途径进行分解,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色氨酸-5-羟色酸-5-羟色胺途径,简称色氨酸途径。
在这条途径中,色氨酸首先被酶羟化酶催化成为5-羟色氨酸,然后再由芳香氨基酸羟化酶催化成为5-羟色酸,最后再由羟色酸脱羧酶催化生成5-羟色胺。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参与着人体多种生理功能。
5-羟色胺是一种能够抑制疼痛、影响情绪、睡眠和食欲的神经递质。
由于5-羟色胺在多种行为和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
总之,色氨酸途径和5-羟色胺的代谢对于人体内许多生理和行为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研究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1 -。
五羟色胺的研究报告
五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近年来,对五羟色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研究报告旨在综述五羟色胺的生物合成、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五羟色胺的生物合成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内分泌细胞。
它是从色氨酸(tryptophan)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合成而来。
色氨酸羟化酶是参与色氨酸代谢的关键酶,其活性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五羟色胺功能的变化相关。
五羟色胺在神经系统中调节着情绪、认知、记忆等多个生理和行为过程。
它在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体内五羟色胺水平较低,而通过药物干预提高五羟色胺水平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五羟色胺也在感觉、食欲、睡眠等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羟色胺能够通过与特定受体结合,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
不同的五羟色胺受体分布在不同脑区,对五羟色胺的传递起到了调节作用。
例如,5-HT1A受体在抑制神经元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与焦虑和抑郁症相关。
最后,五羟色胺的研究还涉及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自闭症、肥胖症等疾病的关联。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该病患者脑内五羟色胺水平下降,而通过增加五羟色胺水平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总结起来,五羟色胺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多个生理和疾病状态相关。
研究表明,改变五羟色胺水平可以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的症状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五羟色胺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5-羟色胺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的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睡眠和食欲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可用于研究其生物合成、分布和代谢。
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的主要方法涉及使用标记的试剂或前体:氘化(H/D交换):使用氘代水(D₂O)或三氟甲磺酸氘(CF₃SO₃D)代替普通水,可以合成氘标记的5-羟色胺。
碳标记(¹⁴C):通过使用标记的乙酰辅酶A或5-羟色胺前体,例如L-色氨酸或5-羟色氨酸,可以合成碳标记的5-羟色胺。
氮标记(¹⁵N):使用标记的氨(¹⁵NH₄⁺)或硝酸盐(¹⁵NO₃⁻)作为前体,可以合成氮标记的5-羟色胺。
体内标记方法除了化学合成外,还可通过体内标记方法产生同位素标记的5-羟色胺:前体注射:给实验动物注射标记的前体,例如氘代L-色氨酸或氘代5-羟色氨酸,可以产生同位素标记的5-羟色胺。
组织切片标记:将组织切片浸泡在标记的前体溶液中,允许前体被吸收并转化为标记的5-羟色胺。
应用同位素标记的5-羟色胺在神经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物合成研究:通过跟踪标记的5-羟色胺的分布,可以确定其合成途径和酶的参与。
分布研究: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可用于可视化其在脑和周围组织中的分布,了解其在特定神经回路中的作用。
代谢研究:通过测量标记的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的浓度,可以研究其代谢途径和转运机制。
药物研究:标记的5-羟色胺可用于研究药物对5-羟色胺系统的影响,了解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优势使用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具有以下优势:高特异性:同位素标记确保了标记分子与内源性5-羟色胺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灵敏度高:同位素标记允许使用灵敏的技术,如质谱和放射性检测,从而能够检测微量的5-羟色胺。
时序研究:通过使用不同时间点的标记,可以研究5-羟色胺在特定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局限性同位素标记5-羟色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成本高:合成和标记5-羟色胺的过程可能很昂贵。
5-羟色胺合成代谢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简称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也被称为血清素。
它在人体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涉及情绪调节、睡眠、食欲调控等多个生理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5-羟色胺的合成和代谢机制。
1. 5-羟色胺的合成5-羟色胺的合成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
合成过程包括两个关键酶的参与: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简称TPH)和芳香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简称AADC)。
色氨酸经过TPH的催化作用,发生羟化反应,生成5-羟色胺前体5-羟色氨酸。
这是合成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速率限制步骤。
接着,5-羟色氨酸在AADC的催化下,发生脱羧反应,生成5-羟色胺。
这是合成过程的第二步。
最终,5-羟色胺被储存于胞内的突触小泡中,待释放使用。
2. 5-羟色胺的代谢5-羟色胺的代谢主要发生在神经元外囊泡和神经元终末。
代谢途径包括再摄取、酶降解和氧化反应。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可以通过再摄取机制重新回收到神经元终端,以维持适当的5-羟色胺浓度。
再摄取由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简称SERT)介导。
酶降解是5-羟色胺代谢的另一重要途径。
主要的降解酶是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简称MAO)和组胺-N-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简称COMT)。
它们将5-羟色胺转化为5-羟色胺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简称5-HIAA),最终被排泄出体外。
5-羟色胺还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包括5-羟色胺醛(5-hydroxyindoleacetaldehyde)和5-羟色胺酮(5-hydroxyindoleacetonitrile)等。
5羟色胺的合成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简称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介绍5羟色胺的合成途径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5羟色胺的合成途径。
5羟色胺的合成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具体来说就是在脑干的核团中进行。
合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从食物中摄入一种称为色氨酸的氨基酸。
色氨酸在体内被酶转化为5-羟色氨酸,这个转化过程是一个速率决定步骤。
而这个速率决定步骤的酶叫做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简称TPH),它是整个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当5-羟色氨酸合成完成后,它会被进一步转化为5-HT。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一种叫做芳香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amino acid decarboxylase,简称AADC)的酶。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还需要有一种叫做维生素B6的辅酶的存在。
了解了5羟色胺的合成途径后,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它在人体中的作用。
5羟色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角色,它参与了多个生理过程的调节。
首先,5羟色胺在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
缺乏5羟色胺会导致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5羟色胺还参与了睡眠的调节。
它可以调节人们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
当体内5羟色胺水平过低时,就会导致睡眠问题,如失眠和多梦等。
5羟色胺还与食欲调节密切相关。
它可以影响人们对食物的欲望和满足感。
低5羟色胺水平会导致食欲不振,而高5羟色胺水平则会导致食欲亢进。
除了上述作用外,5羟色胺还参与了许多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如血压调节、体温调节和疼痛感知等。
总结一下,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人体中的合成依赖于色氨酸羟化酶和芳香氨基酸脱羧酶等酶的参与。
它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情绪调节、睡眠调节和食欲调节等。
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以维持5羟色胺水平的平衡,保持身心健康。
5-羟基色胺市场调查报告 1. 引言 5-羟基色胺(5-HTP)是一种由氨基酸色氨酸合成的化合物,它在身体内转化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因此在医学和保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报告旨在对5-羟基色胺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其当前的市场现状、主要竞争对手以及市场前景。
2. 市场概况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5-羟基色胺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人们对健康和福祉的关注增加,以及对心理健康的重视。5-羟基色胺被认为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需求。
3. 市场细分 根据产品形式的不同,5-羟基色胺市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口服制剂、注射剂和外用制剂。口服制剂是主流产品形式,由于其便利性和相对较低的风险,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注射剂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治疗严重的情绪障碍。外用制剂则主要用于皮肤修复和保健。
4. 市场竞争对手 目前,5-羟基色胺市场存在着竞争激烈的局面。以下是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4.1 公司A 公司A是市场上的领先企业,其口服制剂产品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认可度和销售量。公司A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产品不仅质量可靠,而且价格具有竞争力。
4.2 公司B 公司B是一家专注于注射剂领域的公司。其产品在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得到了许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公司B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疗效。
4.3 公司C 公司C致力于外用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通过创新的配方和技术,能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对皮肤修复和保养的需求。公司C在品牌营销方面做得较好,受到很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5.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福祉的关注不断增加,5-羟基色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同时,随着科技和医学的不断进步,对5-羟基色胺的研究和应用将不断深入,从而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然而,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新进入者需要面对现有竞争对手的压力。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同时也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6. 结论 5-羟基色胺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前景乐观。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加强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以保持竞争力。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5-羟基色胺市场将持续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5羟基色氨酸参考范围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简称5-HTP)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前体,它是色氨酸在体内代谢的产物。
5-HTP参考范围是指人体内正常的5-HTP浓度范围,也是评估人体5-HTP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详细阐述5羟基色氨酸参考范围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维持正常范围。
首先,了解5羟基色氨酸参考范围的意义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5-HTP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到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
正常的5-HTP浓度能够保持人体的心理稳定和生理平衡,而异常的5-HTP水平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
因此,了解5羟基色氨酸参考范围有助于及早发现和预防与5-HTP代谢相关的疾病。
其次,影响5羟基色氨酸参考范围的因素很多。
首先是遗传因素,个体的基因差异会直接影响5-HTP的合成和代谢能力。
一些人天生代谢5-HTP的能力较强,其5-HTP水平往往较高,而有些人则相反。
其次,饮食习惯也会对5-HTP参考范围产生影响。
色氨酸是5-HTP的前体,而色氨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食物,如鱼、肉、奶制品等。
如果饮食中缺乏这些蛋白质食物,就会导致色氨酸供应不足,从而影响5-HTP的合成。
此外,一些疾病和药物也可能影响5-HTP 的代谢,进而导致参考范围的改变。
为了维持正常的5羟基色氨酸参考范围,我们可以从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
首先,合理搭配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食物以提供足够的色氨酸。
此外,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巧克力、坚果等,也可以适量摄入。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科学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神经递质代谢,进而维持5-HTP参考范围的稳定。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参考范围只是评估5羟基色氨酸水平的一个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健康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指标,如血清中的色氨酸浓度和其他神经递质的代谢产物等。
·综述·5羟色胺对肝脏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刘淑青 朱昌鹏 谢渭芬 张 新 【摘要】 5 羟色胺(5 HT)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其也是脑 肠连接介质,可直接或者间接调控胃肠功能。
近年来研究发现,5 HT对肝脏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调节肝细胞及胆管细胞增殖,对肝炎及肝纤维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并可促进肝脏肿瘤细胞增殖,提示5 HT参与了肝脏诸多病理生理过程。
该文就5 HT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5 羟色胺;肝脏再生;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DOI:10.3969/j.issn.1673 534X.2020.04.005作者单位:200003 上海长征医院消化内科通信作者:张新,Email:zhang68@hotmail.com 5 羟色胺(5 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 HT对调节情绪、饮食、睡眠、记忆和疼痛等具有重要作用,胃肠组织中的5 HT可参与调控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和血管舒张等活动,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1]。
近年来研究发现,5 HT可以促进肝脏再生,并参与肝脏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1 5 犎犜及其受体概述5 HT最初是从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强效血管收缩物质,由色氨酸在色氨酸羟化酶(TPH)的作用下生成5 羟色氨酸(5 HTP),后者在5羟色氨酸脱羧酶(5 HTPDC)的作用下最终生成5 HT[2]。
在此合成过程中,TPH是5 HT合成的限速酶,在体内有TPH1和TPH2两种亚型[3]。
TPH1主要存在于肠道嗜铬细胞中,其产生的5 HT约占5 HT总量的95%,可参与调节心血管功能、血管张力和肠蠕动等;TPH2主要在大脑表达,其产生的5 HT约占5 HT总量的5%,因5 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其催化产生的5 HT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参与调控情绪和摄食等[3 4]。
5-羟色胺酸应用初探【摘要】5-羟色氨酸作为神经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为神经递质5-羟基色胺(5-ht),5-ht参与多种活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5-ht 与动物和人类的睡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食欲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它们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表明5-htp的临床应用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占据一定地位。
【关键词】5-羟基色氨酸; 5-羟基色胺; 睡眠; 情绪障碍; 食欲5-羟色氨酸(5-htp)广泛存在豆科植物中,尤以产于非洲的加纳籽中含量为高,在体内,芳香族氨基酸5-羟色氨酸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前体,该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参与体内的多种活动,人类的抑郁、睡眠、食欲以及疼痛均与之有关,在国外,5-羟基色氨酸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incofarm,tript-oh和triptum),经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本文就5-羟基色氨酸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予以初步探。
1 体内代谢5-羟色氨酸在体内可通过脱羧基转化为5-羟基色胺(5-ht),5-ht 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其在体内的转化为:色氨酸被色氨酸羧化酶催化成5-羟色氨酸,5-羟色氨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形成5-ht,5-羟色胺经n-乙酰转化酶的作用而形成n-乙酰-5-羟色胺, 继而在羟基吲哚氧甲基转化酶作用下形成褪黑素;另外,5-羟色氨酸经羟基吲哚氧甲基转化酶可转化为5-甲氧基色氨酸,5-羟基色胺经其他途径亦可转化为5-甲氧基吲哚乙酸及5-甲氧基吲哚乙醇[1]。
2 生物学作用亚细胞研究证明,5-ht位于5-ht能突触的囊泡中。
中缝核是脑内5-ht能神经元细胞体的主要集中部位,它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影响了不同类型睡眠的发生.神经冲动到达时5-ht由神经终末释放到突触间隙,继之与受体结合而发挥相应生物学效应。
研究发现,5-ht受体分为5-ht、5-ht2和5-ht3三种亚型,其中,5-ht1受体又分为5-ht1a、5-ht1b、5-ht1c和5-ht1d 四种亚亚型,可能还有新的亚亚型不断被发现;5-ht3分为5-ht3s、5-ht3p和5-ht3a三种亚亚型。
不同受体定位及功能各不相同,如5-ht3受体位于大脑的内嗅皮层,杏仁核、嗅结节等中枢神经系统,与5-ht结合后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缓解疼痛、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1]。
3 基础研究3.1 抑郁及其他精神异常的研究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5-ht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多个环节异常与抑郁及其他精神疾病有关,sutcliffe等人深入研究之后发现5-ht运载蛋白等众多罕见的等位基因与自闭症有着重要的联系。
在另外一篇研究性文章中,prasad 等人证明编码运载蛋白的不同等位基因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
例如,应对调控运载蛋白的蛋白激酶,不同的蛋白变种有着不同的反应。
更改的5-ht信号过程可能会导致精神失常的风险性增加。
蔡伟等通过扰素(ifn)诱导抑郁症的发病,并检测5-羟色胺受体-1a 基因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得出如下结论:5-羟色胺受体-1a的下降可能是ifn引起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之一[2]。
devadoss等人通过对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试验制作行为抑郁绝望模型与喂食新型5-ht3受体拮抗剂methanone后小鼠的焦虑症状比较,两组结果相似,为抗抑郁药物的筛选提供一条新途径。
3.2对睡眠的影响5-ht作为神经递质参与控制疲倦感和睡眠。
脑中色氨酸浓度的增高会加快5-ht的合成,引起脑内5-ht浓度的升高,使机体产生疲劳感和睡意。
色氨酸是唯一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并与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竞争结合同一氨基酸载体通过血脑屏障[3]。
郑乐颖等人通过对大鼠长时间睡眠剥夺探讨下丘脑和脑干5-羟色胺代谢及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在经过24h睡眠剥夺后5-ht的转化率达到最高,经过48h剥夺后转化率下降,而在72h剥夺后转化率出现大幅下降。
说明大鼠在经历24h或更短时间睡眠剥夺时,下丘脑和脑干两脑区尚能及时将积聚的5-ht转化,减小该脑区5-ht增加的幅度,使机体较好地处于清醒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转化作用逐渐减弱,引起5-ht在上述脑区积累增多,机体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睡意和疲倦感[4]。
3.3对食欲的影响色氨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须氨基酸之一, 5-htp在营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neckameyer采用果蝇幼虫模型探讨5-ht 在营养通路中起到的作用,用转基因工具,在果蝇中枢神经系统中敲除5-ht神经元以降低5-ht水平,观察到肠道内神经纤维触突分支显著下降,神经纤维长度增加,肠内静脉曲张,导致进食系统紊乱,给予外源性5-htp摄入后,果蝇进食量显著增加。
结果显示:5-ht水平与肠道组织内复杂的纤维触突呈负相关,5-ht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通路达到控制食欲的作用[5]。
4临床应用5-htp普遍被认为是影响精神精神行为的营养补充剂,上世纪60年代起,5-htp在治疗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强迫症、疼痛所致焦虑等方面就已有临床试验报道, 1983年nardini以26名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持续28d的双盲对照试验,实验组给予氯米帕明联合5-羟色氨酸(300mg/d)口服与对照组口服氯米帕明联合安慰剂对比,治疗前后予以祖氏抑郁症状细查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估病情,每周予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观察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躯体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
在焦虑症的疗效研究方面,kahn等人设计了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实验组口服5-htp在90项目症状核对表和焦虑症spielberger焦虑状态量表评定中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口服安慰剂的对照组。
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脑内5-htp通路在焦虑症(特别是广场综合症及应激障碍)发病机理中起到的作用。
5-htp应用于睡眠障碍国外已有大量研究报告,shell等针对门诊病人进行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给予口服氨基酸制剂(包括gaba及5-htp),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从32.3min下降到19.1min,而对照组服药前后为34.8到33.1,在平均睡眠时间方面,实验组服药前后为平均5h增至6.83h,而对照组服药前后相差不大。
结果显示:无论入睡时间,觉醒后醉晨现象及自主神经功能测定(24h动态心电监测),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7]. 一项墨喋呤还原酶基因缺陷导致5-ht和多巴胺缺乏的帕金森氏综合症的研究报告由leu-senescu等人于2010年发表于《sleep》,研究对象是一位28岁的墨喋呤还原酶缺乏导致伴有睡眠节律障碍、器质性贪食的帕金森氏综合症男性患者,经5-htp治疗前后的睡眠、睡眠-苏醒节律、脑脊液中的神经递质5-ht和褪黑素水平检测,表明由于褪黑素的前体物质5-htp缺乏可导致超日睡眠-苏醒节律,补充外源性5-htp可使患者的睡眠、食欲、震颤等临床症状有所恢复[8]。
一项由美国bariatric内科医师协会发起的关于肥胖的处方用药调查报道,通过匿名问卷访问266名内科医生结论如下:大部分内科医生执行美国健康协会推荐的肥胖治疗指南予以苯甲曲秦或二甲双胍或芬特明联合5-htp治疗肥胖症,一项针对单纯性肥胖的回顾性调查显示:经过6个月的芬特明治疗,患者体重下降16%,而芬特明联合5-htp治疗6个月后体重再下降1%。
另一项关于单用5-htp治疗6个月后患者体重下降的报道显示出5-htp减轻体重的良好疗效[9]。
5 小结神经递质5-ht参与机体广泛的生物学活动,除传统的疼痛等作用外,近年来其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睡眠、控制体重等领域的作用研究成就令人瞩目,在国外,5-ht的前体5-htp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亦日趋成熟,其在补充替代医学领域的地位日益受人关注。
参考文献[1]郑亦辉. 动物激素及其应用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蔡伟, 谢青, 谢敬东, 等. 5-羟色胺受体-1a在干扰素诱导抑郁症中的作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5(3): 252-255..[3] ferstrom j d. aromatic amino acids and monamine synthesis in the cns: influence of diet. 1990, 10: 508-513.[4]郑乐颖, 季红光, 王海明, 等.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5-羟色胺代谢及行为的影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8, 4(7): 430-432. [5]neckameyer w s. a trophic role for serotoni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feeding circuit.dev neurosci, 2010, 32(3): 217-237.[6]nardini m, de stefano r, iannuccelli m, et al.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l-5-hydroxytryptophan combined with chlorimipramine, a double-blind study. int j clin pharmacol res. 1983, 3(4): 239-250.[7]shell w, bullias d, charuvastra e, et 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n amino acid preparation on timing and quality of sleep, am j ther, 2010, 17(2): 133-139.[8]leu-semenescu s, arnulf i, decaix c, et al. sleep and rhythm consequences of a genetically induced loss of serotonin. sleep, 2010, 33(3): 307-314.[9]hendricks e j, rothman r b, greenway f l. how physician obesity specialists use drugs to trent obesity. obsity, 2009, 17(97): 173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