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1-6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8
红色文化5—6年级第三单元红色家书教案设计教学内容: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红色文化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家书的写作步骤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红色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家书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红色文化》教材及相关课文;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等;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工具:笔、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红色文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红色家书”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15分钟)1.红色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教师通过课文讲解,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文化在家庭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家书的写作步骤和技巧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家书的写作步骤和技巧,讲解家书的写作要点,提醒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真诚的表达。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红色文化的内容和意义,每组汇报一份讨论成果。
2.学生仿照课文中的范文,练习写一封家书,然后相互交流修改意见,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红色文化对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家国情怀。
五、课后拓展(10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封家书,表达自己对家庭和祖国的热爱与感激。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强调了红色文化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家书的写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字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发扬红色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六年级红色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了解家乡文化,了解家乡历史。
2、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校本课程主题是“红色文化”。
课本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单元红都历史;第二部分红色文化。
3、教学目的和任务
1、喜欢瑞金文化与历史,喜欢红色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解红都大地的变迁,红都人文的发展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学习红色文化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因为学校是刚刚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展,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还很陌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和整理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红色文化这门校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我爱国旗教材分析《我爱国旗》是小学《红色文化》 1-2 年级版第二单元“ 红旗飘飘” 的第三课。
本单元共四课,带领学生分别认识了四面旗帜,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理想信念。
其中,第七课《我爱国旗》是以学生最熟悉的五星红旗为主要内容,介绍国旗故事,传递国旗文化,增强学生爱国力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 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2. 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国旗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听音乐,猜歌名”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好!上课前,谢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听音乐,猜歌名。
(出示歌曲视频:我和我的祖国、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国旗国旗真美丽)活动一:五星红旗,我常遇见你1. 生活中的国旗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见了许多面国旗。
请你们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2. 不同时刻、不同场合的国旗师:除了你们刚才所说的,我们还会在哪些时刻、哪些场合见到国旗?(出示奥运升国旗图片、神舟飞船图片、蛟龙号图片)3. 扩展延伸师:中国桥、中国路、中国网、勇攀珠峰、嫦娥奔月、北斗导航…… 在各大领域我们都能看见国旗的身影!活动二:五星红旗,我想了解你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可要好好了解我们的国旗,今天,谢老师也把国旗带到了课堂上。
1. 国旗的颜色、图案、涵义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面鲜艳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先说说它的颜色。
你们知道为什么五星红旗的底色是红色,五角星是黄色吗?五星红旗上又有什么样的图案,谁发现了?2. 制作国旗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学着自己制作一面国旗?师:回家后,你想把自己制作的这面的国旗放在哪?师:不论是放在哪儿,老师希望你们回家后都能好好爱护这一面国旗,因为这面美丽的国旗来之不易。
3. 国旗历史师:在战火纷飞中,我们更想拥有一面属于自己的五星红旗。
师: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4. 国旗故事(罗广斌“ 绣红旗” )师:在国旗的背后,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站岗放哨的儿童团教学目标1、知道儿童团放哨的武器、任务和责任2、了解儿童团放哨中发生的故事3、学习儿童团认真负责,英勇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习儿童团认真负责,英勇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通过第十三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儿童团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
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儿童团长王耀南。
这节课儿童团的小伙伴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猜猜视频中的儿童团员们在干什么?注意看他们的动作和手里拿的东西。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团员们是如何站岗放哨的。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认一认1、儿童团员要站好岗、办好事,那得要有合适的武器。
你们发现了吗?他们的武器是什么?2、出示红缨枪图片,说说它的构造。
3、出示斗笠图片,说说它的作用。
4、除了这些以外,长梭标、小红旗等等,也是儿童团员们会用到的物件。
5、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把你感受到的说一说吧。
6、师总结:当时的儿童团主要的任务是负责站岗放哨,传递消息、保护伤员、转移群众等等。
这些并不是轻松愉快的游戏,有时还会遇到危险甚至牺牲生命啊。
但是,儿童团员们特别的勇敢。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保护自己,就要用到这些物品。
7、制作红缨枪三、听一听1、出示儿童团员们手拿红缨枪站岗放哨的图片。
想一想站岗放哨时会发生什么故事?2、讲述故事一儿童团的“客人”。
同学们要想一想,邓小平被儿童团员扣押了,为什么还要奖励他们?3、为什么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员们要检查“路条”?4、师总结:儿童团员站岗放哨有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检查来往行人的路条,防止敌人特务蒙混进出搞破坏。
故事中的儿童团员非常的认真负责,面对饼干和糖果的诱惑也毫不动摇,所以,邓小平要奖励他们。
四、学一学1、听完了红色故事。
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红色歌曲吧。
可有意思了,这首歌的题目叫儿童团放哨歌。
2、歌里的儿童团员是什么样子的?3、他们身上又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4、学唱这首歌,还可以拿上昨天自己动手制作的红缨枪和音乐一起边做动作边唱。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课程红色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了解家乡文化,了解家乡历史。
二、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校本课程主题是“红色文化”。
课本共分两个部分:第一单元红都历史;第二部分红色文化。
三、教学目的和任务
1、喜欢瑞金文化与历史,喜欢红色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解红都大地的变迁,红都人文的发展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学习红色文化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因为学校是刚刚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展,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还很陌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和整理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红色文化这门校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六、教学进度每周一课
七、课时安排
五年级《红色文化》课程目录
1《你好,瑞金》刘素青
2《红色文化代代传》刘素青
3《瑞金风景独好》刘素青
4《古色古香的瑞金》刘素青
5《十送红军》红歌
6《菩萨蛮*大柏地》刘素青
7《陈发姑》刘素青
8《红都记忆——名人轶事》刘素青
9《在灿烂阳光下》红歌
10《剪纸|——红色手工》刘素青
11 《红都游记欣赏》刘素青。
四年级红色文化教案第七课(一)四年级红色文化教案第七课教学目标•了解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教学内容1.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胜利为中心,展示和宣传革命精神、革命历史、革命人物等内容的文化形态。
–红色文化的内涵包括:革命精神、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风貌等方面。
2.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之一。
–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承、教育和鼓舞作用,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3.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体现方式–红色文化的特点包括:光荣、坚定、实践、奋斗、崇高等。
–红色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如红歌、红色电影、红色故事等,在鼓舞人心、传递理念、启迪智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1.导入:与学生谈论红色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红色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红色文化的含义。
3.探究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
–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中红色文化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文化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4.分析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体现方式。
–通过观看红色文化作品的片段、听红色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体现方式。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5.总结:与学生共同总结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强调学生要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培养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言辞和思考,评价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领会。
2.学生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活跃程度,评价其对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练习评价:根据学生的练习答案,评价其对红色文化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扩展活动1.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专家给学生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地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容纳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材中共有23篇课文蕴含了我国的红色文化内容。
其中二年级教材中有《祖国在我心中》《歌唱二小放牛郎》《江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4篇课文;三年级教材中有《国徽》《回自己的祖国去》《朱德的扁担》等3篇课文;四年级教材中有《爱我中华》《飞夺泸定桥》《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纪念日》《七子之歌》等5篇课文;五年级教材中有《一个苹果》1篇课文;六年级教材中有《一夜的工作》《长江之歌》《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长城赞》《我站在铁索桥上》《可爱的中国》《你,浪花的一滴水》《金色的鱼钩》《南沙卫士》等10篇课文。
这些课文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为英雄的故事,有《歌唱二小放牛郎》《江凡》《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可爱的中国》《南沙卫士》;第二种为伟人的故事,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回自己的祖国去》《朱德的扁担》《一夜的工作》《你,浪花的一滴水》;第三种为战争的故事,有《飞夺泸定桥》《纪念日》《一个苹果》《我站在铁索桥上》《金色的鱼钩》;第四种为歌颂祖国的内容,有《祖国在我心中》《爱我中华》《七子之歌》;第五种类型为祖国的象征物描述的内容,有《国徽》《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长江之歌》《长城赞》。
不同类型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我国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讲述英雄的课文中,通过英雄的事迹,歌颂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价值观。
《歌唱二小放牛郎》《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可爱的中国》描写了在残酷的战争之中,在残暴的敌人面前英雄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
放牛郎王二小、雨来、狼牙山的五壮士、方志敏感动着每一个捧着教材和捧过教材的人,他们的形象永远生动地驻扎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在讲述伟人的故事的课文中,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以及成为总理后的辛苦工作、华罗庚的要回到刚刚解放的祖国的坚定的决心、朱德军长的“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执拗中深深映射的平易近人不搞特殊的品德还有像春雨一样渗透人心、象一滴水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的雷锋,都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心灵被伟人的品德光辉滋养。
五六年级江西红色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了解家乡文化,了解家乡历史。
二、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校本课程主题是“红色文化”。
课本共分两个部分:第一单元红都历史;第二部分红色文化。
三、教学目的和任务
1、喜欢瑞金文化与历史,喜欢红色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解红都大地的变迁,红都人文的发展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学习红色文化的方法。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因为学校是刚刚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展,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还很陌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和整理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红色文化这门校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六年级上册红色文化教案x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六年级上册的《红色文化》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革命精神永传承”,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朱德的扁担》和《吃水不忘挖井人》。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朱德的扁担》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朱德同志的革命经历、扁担精神以及朱德同志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朱德同志的革命经历,理解扁担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朱德同志的革命经历、扁担精神的内涵及其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材。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阅读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朱德同志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朱德同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朱德的扁担》一文,了解朱德同志的革命经历,并完成阅读卡片上的问题。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朱德同志的扁担精神及其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4.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汇报进行点评,并对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实践体验(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分组扮演朱德同志和他的战友,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现朱德同志的扁担精神。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朱德同志的扁担精神1. 朱德的革命经历2. 扁担精神的内涵3. 朱德同志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概括朱德同志的革命经历。
2. 请解释扁担精神的内涵。
3. 结合朱德同志的革命精神,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种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六年级上册的《红色文化》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革命精神永传承”,本单元共两课,分别是《朱德的扁担》和《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1篇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红色教育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次红色教育活动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了解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聆听老红军的讲述等形式,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仰、崇高的品质和英勇的气概。
二、学习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了解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努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参观了革命纪念馆,看到了一幅幅珍贵的革命历史图片、一件件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物品。
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我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
三、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学生,我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培养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红色教育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国情怀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红色教育让我明白了,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将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脉,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六、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少年在红色教育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我要在以下方面加强自身修养:1.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三四年级红色文化课件一、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具有鲜明共产主义色彩的优秀文化成果。
它包含了众多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珍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红色文化的意义1. 弘扬英雄精神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英雄精神,这些英勇无畏、为了革命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榜样,鼓舞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
2. 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这种爱国情怀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能激发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行动力。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文化所传达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它强调集体主义、忠诚、奉献和公义的核心价值。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如何学习红色文化?1. 阅读经典著作学习红色文化的第一步是阅读经典著作,如《红岩》、《红色家庭的黄昏》等等。
这些作品生动地展现了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和英勇斗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2. 参观红色革命遗址亲身走近红色革命遗址,如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革命根据地等,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
3. 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和社区经常会组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观看红色题材电影、参与红色文化讲座等。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们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弘扬英雄精神,树立爱国情怀。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八一建军节教学目标1、认识南昌起义的5位主要领导人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2、知道八一建军节的来历3、了解南昌起义的意义教学重难点认识南昌起义的5位主要领导人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第六课的学习中认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吗?还记得八一的含义是什么吗?没错,军旗上的八一指的是一九二七年的八一,南昌起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2、请同学们读课题一八一建军节。
二、认一认1、说起八一南昌起义,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
那就是在江西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的大门会看到,一组人物雕塑和一座大型的铜雕塑。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认识这当中的人物吗?3、雕塑的名字叫一代英豪,专门用来纪念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
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中间的这位是周恩来。
你们看站在他旁边拿着烟斗的是贺龙。
另一边的是叶挺,这边这位双手插腰的是朱德。
另一边戴着眼镜的是刘伯承。
4、出示另一座雕塑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座雕塑的名字。
5、介绍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整座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是长方体,高五十三点六米。
由塔基、塔座、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
塔座正面镌刻“八一南昌起义简介”碑文,东、南、西三面各有一幅反映武装起义的人物浮雕。
塔身正面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铜胎鎏金大字。
塔顶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汉阳造”步枪和一面八一军旗组成。
6、讲述南昌起义的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
标志着我们有了自己的军队。
三、听一听1、出示课文插图,讲述故事“红军是咱的守护神”。
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婆婆称红军为守护神。
2、故事中,把救命药给老百姓的红军连长最后牺牲了。
那为什么还会被婆婆称为守护神呢?3、师总结:情愿牺牲自己,也要守护老百姓。
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但是红军却做到了。
难怪被人们称为守护神。
四、学一学1、出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红色文化5—6年级第三单元红色家书教案设计红色文化教育是指以红色资源为教材,以红色活动为教学手段,以红色场馆为实践基地,进行的红色主题教育。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红色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红色家书是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家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下面我将围绕红色家书这一主题,设计5—6年级第三单元的红色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红色家书的含义和作用;(2)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和家书的内容;(3)了解红色家书的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兴趣;(2)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3)培养学生书写红色家书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红色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2)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红色家书的含义和作用;(2)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事迹和家书的内容;(3)培养学生书写红色家书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家书的意义;(2)如何让学生体会红色家书的情感内涵;(3)如何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红色文化教材《红色家书》;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音视频资料。
2.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纸张、笔、彩色笔。
3.教学环境准备布置教室环境,展示红色家书相关的图片。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红色家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红色家书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感受红色家书的温情与情感。
2.学习内容(1)学生通过观看红色家书视频,了解红色家书的内容和格式;(2)学生集体朗读红色家书,感受红色家书的情感内涵;(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红色家书的理解和感受。
3.学习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1]:观看红色家书视频,了解红色家书的内容和格式;[活动2]:学生集体朗读红色家书,感受红色家书的情感内涵;[活动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红色家书的理解和感受。
传承红色文化的优秀作文500字翻开史书,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展现在眼前,尤其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值得人们传承和弘扬。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有关传承红色文化的作文500字,欢迎阅读!传承红色文化的作文篇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然而,打仗打得多了,革命圣地也就多了。
像井冈山,西柏坡这些革命圣地是众所周知的吧。
井冈山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好地方。
毛秉华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他的光荣历史。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西长沙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战略,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年10月,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西柏坡是一个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地方,他的这些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西柏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这里被誉为“革命圣地旅游家境”。
西柏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市的一个普通山村,1948年5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党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间,毛泽东在这个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里演绎了精彩非凡的战争乐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句话永远荡漾在我心中。
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为祖国出一份力。
传承红色文化的作文篇二“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4月9日,我们文家市中学全体七年级师生一同来到了革命老区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
随着小讲解员的讲解,我们知道屹立在广场上的这座雕像的含义:这个标志性的雕塑是一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前身,名称叫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中间有两只巨手。
一只巨手紧握枪杆向上,代表党指挥枪,枪杆子里出政权,另一只巨手举着一个燃烧的火炬,代表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底座是v字形,代表“耶”胜利的意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走进红井
时间人物天气
认识红井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子,1933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找水源、挖水井,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开挖水井,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泉涌而起,井终于挖好了,并用卵石砌成,此后,乡亲们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后来,人们把这口井称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后来木牌又改为石碑。
走近红井
知识园
红井在,是当年带领战士和乡亲们开挖的,井旁边的石碑上刻着:。
唱一唱
学唱歌谣《沙洲坝》(暂时没有找到)
亲近红井
说一说
喝一口红井水,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拍一拍
记得与红井合个影哦,并把它粘贴在下面。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走进红井
时间人物天气
认识红井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子,1933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找水源、挖水井,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开挖水井,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泉涌而起,井终于挖好了,并用卵石砌成,此后,乡亲们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后来,人们把这口井称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后来木牌又改为石碑。
走近红井
讲一讲
给爸爸妈妈讲一讲红井的故事,看看能得几颗星?
唱一唱
学唱歌曲《红井水》
亲近红井时间人物天气
写一写
打一次红井水,把你的打水过程写下来
画一画
快拿起画笔描绘你心中的红井吧!
踏着先烈血迹前进
——薪火相传走进叶坪
时间人物天气
认识叶坪
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城东3公里处的叶坪乡叶坪村。
现有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这里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也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毛主席”的称谓在这里开始叫响。
走近叶坪
知识园
叶坪红军广场的五大建筑是:
写一写
红军烈士纪念塔的正前方写着
8个大字。
亲近叶坪
和爸爸妈妈合作绘制一张叶坪红军广场的坐标图,并在图上标好五大建筑(用简笔画的形式把五大建筑画出来)。
踏着先烈血迹前进
——薪火相传走进叶坪
时间人物天气
认识叶坪
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城东3公里处的叶坪乡叶坪村。
现有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这里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也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政府机关在瑞金的第一个驻地。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毛主席”的称谓在这里开始叫响。
走近叶坪
知识园
叶坪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至少写三个)
看一看
和爸爸妈妈叶坪景区的情景表演《活捉张辉瓒》,并把故事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下来
亲近叶坪
做一次红领巾小导游,为游客介绍叶坪的故事(可以把这个过程用手机拍下来,开学后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五年级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红色记忆走进博物馆
时间人物天气
认识博物馆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位于瑞金城西,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占地面积45288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0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和油画、场景、多媒体、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先进的展陈手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以及进行治国安邦伟大实践,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诠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承关系。
走近博物馆
认一认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的浮雕正中间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知识园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是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右侧的纪念碑高寓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
亲近博物馆
“八子参军”的故事也在瑞金广为流传,成为瑞金人民的骄傲。
故事真实的原型是,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荣显,在五次“反围剿”期间,先后将8个儿子全部送上了前线,后来都牺牲在“反围剿”战场。
请你搜集这个感人的故事黏贴在下面并给亲戚朋友听!
六年级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红色记忆走进博物馆
时间人物天气
认识博物馆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位于瑞金城西,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占地面积45288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0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和油画、场景、多媒体、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先进的展陈手段,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以及进行治国安邦伟大实践,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诠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承关系。
走近博物馆
说一说
你知道瑞金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着哪些国家一级文物(至少说出十件)?
唱一唱
学唱《苏区干部好作风》
亲近博物馆
走出博物馆,我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我深深明白了没有革命先烈的斗争和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此刻,我想用笔来记录我今天参观的所见所闻所想。
写一篇参观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