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
- 格式:ppt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25
化工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化工行业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他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石化、制药、塑料和化学品等。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化工行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1.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化工行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使用可编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准确和可靠的生产过程,并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另外,引入先进的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测生产过程,并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2.优化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化工行业通常涉及到复杂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
优化生产计划可以减少生产停机时间和物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使用先进的计划和排程软件,可以精确掌握生产所需的物料和设备,避免库存积压和停工情况的发生。
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料采购的效率,确保原材料及时供应,并减少库存成本。
3.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在化工行业中,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可以增加生产线的操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4.节约能源和资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是重要的成本因素。
通过采用节能和资源回收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制定能源管理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开发和应用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技术进行资源回收。
5.实施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化工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减少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知识要点一、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过程及典型设备三原料三阶段三反应(均放热)三设备净化黄铁矿或S 造气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或S+O2点燃→SO2沸腾炉除尘(防止催化剂中毒)空气催化氧化 2 SO2 +O22SO3接触室(含热交换器)98.3%浓硫酸SO3吸收SO3+H2O H2SO4吸收塔1.合成氨条件的选择:N2+3H22NH3+Q,反应特点:常温下几乎不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方向。
适宜条件选择:(1)适宜的压强:压强越大,有利于氨气的合成,但压强过大,所需动力大,材料抗压性要强,设备制造要求高,成本高,选择的压强在20 MPa至50 MPa。
(2)适宜的温度: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氨的合成,但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小,达平衡时间长,单位时间产量低,因此反应温度不宜太低,同时考虑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500℃左右时,催化剂活性最大。
(3)使用催化剂:催化剂不影响合成氨的平衡移动,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其他:及时分离出氨,并不断补充N2和H2,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氨的合成。
学法指导化工生产三原理在硫酸工业制法中的应用1.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原理(1)温度: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判断,温度较低对反应有利。
但是,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低,考虑催化剂在400~500℃活性最大,在实际生产中,选定400~500℃作为操作温度,这时反应速率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都比较理想。
(2)压强: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是一个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判断,加压对反应有利,但是,在常压、400~500℃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加压必须增加设备的抗压力,增大投资和能量消耗,故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常压操作,并不采用高压。
2.热交换原理:二氧化硫接触氧化是一个需要加热的反应,在接触室中生成的热量经过热交换器,传递给进入接触室的需要预热的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硫的接触氧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节约了能源;同时,避免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因温度过高而抑制三氧化硫的形成,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教案3(沪科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篇:《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教案3(沪科版高一第二学期)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教案3(沪科版高一第二学期)6.3 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共一课时)[设计思想]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勒夏特列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简单了解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原理及其生产过程。
第二部分可作为重点,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勒夏特列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适宜的生产条件。
此外,在教学中,使学生建立化工生产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的思想。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工业生产上(合成氨、制硫酸)反应条件的选择依据(b)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硫酸、合成氨工业生产的学习,认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2)通过制硫酸、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等条件的讨论,认识工业生产上反应条件的选择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化学原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并懂得一定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硫酸工业生产过程;选择合成氨适宜的生产条件2、难点选择合成氨适宜的生产条件三.教学用品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课题:展现课题,明确化工生产所要关注的问题。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62页相关内容。
引出硫酸工业生产原理。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的可能途径。
师生互动1:共同分析表1。
表1 转化率(%)温度压强(×101kpa)1 5 10 25 50 100 400℃ 99.2 99.6 99.7 99.9 99.9 99.9 450℃ 97.5 98.9 99.2 99.5 99.6 99.7 500℃ 93.5 96.9 97.8 98.6 99.0 99.3 550℃ 85.6 92.9 94.9 96.7 97.7 98.3 学生活动4:学生汇报(表2)。
高一化学_6.3节_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_高考真题精讲【例1】(04上海,24)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 2(g )+ O 2 (g) 2SO 3(g) + Q (Q>0)(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2)降低温度,该反应K 值 ,二氧化硫转化率 ,化学反应速度(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 2、O 2、SO 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min 到15min 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 3的物质的量【解析】本题主要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理论,测试观察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
题给图像中曲线看起来比较多,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只要仔细分析可发现图中所包含的化学含义。
15min-20min 、25min-30min 两个时间段时三条曲线都跟横坐标平行,即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处于平衡状态。
在20min 这一瞬间,O 2的物质的量突然增大,说明此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了O 2。
10min 前后反应都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O 2、SO 2的物质的量都是逐渐减小,SO 3的物质的量都是逐渐增大;只是10min 前变化较缓,10min 后变化较快。
这是改变了某条件使反应速率加快所造成的。
所以,可能是加了催化剂或缩小容器体积。
【答案】(1))()()(22232O c SO c SO c ;(2)增大;增大;减小。
(3)15~20min 和25~30min 。
(4)增加了O 2的量。
AB 。
【例2】(07上海,2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 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 2O/ZnO ):CO(g)+2H 2(g)CH 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 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