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讲稿讲义(光学)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55
光学材料一、引言光充满着整个宇宙,各种星体都在发光:远红外光、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以及X射线等。
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整天都在和光打交道,白天靠日光,黑夜靠灯光,夜间在野外可能还要靠星光定方向。
要利用光,就要创造工具,就要有制造工具的材料—光学材料。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天然或合成的光学材料,如我国的夜明珠、发光壁;印度的蛇眼石、叙利亚的孔雀暖玉等。
这些材料具有奇异的发光现象,能在无光的环境下放出各种色泽的晶莹光辉。
由于这些光学材料稀有,因而被视为人间珍宝,其主要作用成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研究了光的传播规律,接着出现了最古老的光学材料—青铜反光镜。
17世纪,瑞士人纪南成功地熔制出光学玻璃,主要用于天文望远镜。
随后,欧洲出现了望远镜和三色棱镜,人工制造的光学玻璃成为主要光学材料。
19世纪和20世纪初是世界光学工业形成的主要时代,以望远镜(包括天文望远镜和军用望远镜)、显微镜、光谱仪以及物理光学仪器(包括很多种医用光学仪器)四大类为主体,建立了光学工业。
如今,光学材料已经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如果眼睛发生了病变,只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称近视),或者只能看清远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称远视),达就需要配戴眼镜来进行校正。
戴上眼镜后,入射光线先经过眼镜片发散(或会聚)后再进入人眼水晶体,就能使景物上的光线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于是,一副直径5厘米左右的光学眼镜片就能消除眼疾给人带来的苦恼。
现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人类文化生活等需要使用显微镜、望远镜、经纬仪、照相机、摄像机等各种光学仪器,核心部分都是由光学材料制造的光学零件。
所以,光学材料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必不可少的功能材料之一。
光学材料是传输光线的材料,这些材料以折射、反射和透射的方式,改变光线的方向、强度和位相,使光线按预定要求传输,也可吸收或透过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线而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12篇 光学【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在均匀媒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3.00×108m/s ,在其他媒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c 。
2. 影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就是物体的影。
在这黑暗区域中完全照不到的区域叫做本影,只有一部分光照不到的区域叫做半影。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光路可逆性: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界面时,必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或折射)出去,这种性质叫光路可逆性或光路可逆原理。
三、平面镜1. 平面镜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的会聚或发散程度。
2.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对于实物,平面镜使之成一个等大小的正立虚像;对于虚物,平面镜使之成一个等大小的正立实像。
四、球面镜1.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种镜叫球面镜。
反射面如果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简称凹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简称凸镜。
2. 球面的球心叫曲率中心,镜面的中心叫镜的顶点,顶点与曲率中心的连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3. 球面镜的反射仍遵从反射定律。
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 ,这F 点称为凹面镜的焦点。
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将发散,反向延长线可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 ,这F 点称为凸镜的虚焦点。
焦点F 到镜面顶点O 之间的距离叫做球面镜的焦距f 。
可以证明,对近轴光线,球面镜焦距等于球面半径的一半,即 f = R /2。
5. 球面镜成像作图中,常用的三条特殊光线为:(1)跟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与主轴平行。
(3)通过曲率中心的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但方向相反。
光学一、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大角小角2.光在介质中的光速:3.光射向界面时,并不是全部光都发生折射,一定会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
4.真空/空气的n等于1,其它介质的n都大于1。
5.真空/空气中光速恒定,为,不受光的颜色、参考系影响。
光从真空/空气中进入介质中时速度一定变小。
6.光线比较时,偏折程度大(折射前后的两条光线方向偏差大)的光折射率n大。
二、光的全反射1.全反射条件:光由光密(n大的)介质射向光疏(n小的)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其求法为。
2.全反射产生原因:由光密(n大的)介质,以临界角C射向空气时,根据折射定律,空气中的sin角将等于1,即折射角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sin空气角”将大于1,即产生全反射。
3.全反射反映的是折射性质,折射倾向越强越容易全反射。
即n越大,临界角C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4.全反射有关的现象与应用:水、玻璃中明亮的气泡;水中光源照亮水面某一范围;光导纤维(n大的内芯,n小的外套,光在内外层界面上全反射)三、光的本质与色散1.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其真空中的波长、频率、光速满足(频率也可能用表示),来源于机械波中的公式。
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光速与波长同时变大或变小。
3.将混色光分为单色光的现象成为光的色散。
不同颜色的光,其本质是频率不同,或真空中的波长不同。
同时,不同颜色的光,其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同。
4.色散的现象有:棱镜色散、彩虹。
5.红光和紫光的不同属性汇总如下:四、光的干涉1.只有频率相同的两个光源才能发生干涉。
2.光的干涉原理(同波的干涉原理):真空中某点到两相干光源的距离差即光程差Δs。
当时,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相反,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减弱;当时,即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半波长的偶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一致,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加强。
3.杨氏双缝干涉:单色光源经过双缝形成相干光,在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