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能营养素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49.00 KB
- 文档页数:97
三大营养素三大营养素指的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能量供应和正常功能维持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大营养素的特点、作用及其在日常饮食中的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在人体内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包括肌肉、皮肤、骨骼、血液和内脏器官。
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蛋白质在人体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建筑和修复组织:蛋白质是维持身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构建材料。
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的生长和修复都需要蛋白质的支持。
2. 转运物质:蛋白质参与运输身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例如,血红蛋白是一种运输氧气的蛋白质,它在红细胞中起到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组织的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制造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相关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
4. 酶的催化作用:蛋白质还可以作为酶,催化并参与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酶是生物体内许多反应的催化剂,它们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帮助人体正常运作。
蛋白质在日常饮食中的摄入量因个体差异和不同生理状况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体重的0.8克/公斤。
例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在48克左右。
孕妇、乳母、生长发育期儿童和运动员等特殊人群的蛋白质需求量可能会更高。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一类主要由碳、氧、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包含简单碳水化合物(单糖和双糖)和复杂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两种。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供应来源。
碳水化合物摄入后,经过消化和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供给肌肉、大脑等组织使用。
2. 调节脂肪代谢: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防止体内脂肪过多积聚。
三⼤产能营养素,你真的了解吗?⼈体就像⼀台运转精密的机器,⼼脏跳动,⾎液循环,⾝体活动,⽣长发育,都需要消耗能量。
这些能量从何⽽来呢?当然,来⾃于我们所吃的⾷物。
营养学将我们所摄⼊的⾷物中的成分进⾏分类,能提供能量的主要有三⼤产能营养素,分别是:蛋⽩质、脂类、碳⽔化合物,这三类物质对⼈体健康⾄关重要,也被称为宏量营养素,今天就给⼤家通俗的⼀⼀进⾏解读。
⼀、蛋⽩质——⽣命的物质基础蛋⽩质是组成⼈体所有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质是⽣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质就没有⽣命。
⼈体内的蛋⽩质分为很多类型,它们的作⽤、性质各不相同,但所有蛋⽩质都是由 20 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例组合⽽成的,并且在体内不断进⾏着更新和代谢,其中有 8 种是必需氨基酸,必须通过⾷物来获取,⼈体不能⾃⾝合成,这些氨基酸在⼈体的吸收利⽤时,有⼀定⽐例。
为了让这些氨基酸能够更好发挥作⽤,含有不同蛋⽩质的⾷物可以搭配摄⼊,遵循蛋⽩质互补三原则:种属远、种类多、同时吃,这样可以更好发挥其营养价值。
下⾯,给⼤家介绍⼀下蛋⽩质的功能作⽤⼀、构成和修复组织蛋⽩质是机体细胞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体⽪肤、头发、⾻骼、内脏、⼤脑、神经、⾎液、肌⾁等,都需要蛋⽩质来构成;这是蛋⽩质最重要的⽣理功能。
⾝体的⽣长发育可视为蛋⽩质的不断累积过程。
⼆、调节⽣理功能⼈体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是通过⽣化反应来实现的,在⼈体⽣化反应的过程中,离不开酶的催化作⽤,如果没有酶,⽣命活动就⽆法进⾏,这些各具特殊功能的酶,均是由蛋⽩质构成。
如:免疫蛋⽩具有维持机体免疫⼒的功能,⾎红蛋⽩具有携带运输氧⽓的功能,各种消化酶具有促进⾷物分解消化的功能,⼈体的各种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的构成也离不开蛋⽩质。
三、供给能量当碳⽔化合物和脂肪供能量不⾜,蛋⽩质也是能量的来源。
毎克蛋⽩质可供能 17KJ 约 4kcal 能量,过度饥饿会消耗机体蛋⽩质,使⼈消瘦,但是,供给能量是蛋⽩质的次要功能。
对学前儿童三大产能营养素计算方法的再阐述,以4岁男童为例1. 引言学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而在这些营养素中,有三种特别重要的产能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本文将对学前儿童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计算方法进行再阐述,并以4岁男童为例进行说明。
2. 蛋白质的计算方法蛋白质是学前儿童身体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根据芳龄和体重来计算学前儿童蛋白质的需求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4岁男童每天需要摄入0.95克/公斤的蛋白质。
一个体重为20公斤的4岁男童,每天需要摄入19克的蛋白质。
还可以根据儿童的能量需求来计算蛋白质的摄入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学前儿童每天应摄入总能量的10-15%作为蛋白质,可以通过计算儿童的总能量需求,再乘以10-15%,得出蛋白质的摄入量。
3. 脂肪的计算方法脂肪是学前儿童的重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有助于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脂肪的摄入量应合理控制,以保证儿童的健康发育。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4岁男童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
可以根据儿童的总能量需求,再乘以20-30%,计算出脂肪的摄入量。
另外,尽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鱼类和坚果等。
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还富含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4. 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碳水化合物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能量来源,为他们提供了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儿童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
为了计算出儿童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根据他们的总能量需求,再乘以50-65%。
对于4岁男童来说,根据其芳龄和体重,大约需要摄入1500-1800千卡的总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在750-1170千卡之间。
5. 总结和回顾学前儿童的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三大产热营养素名词解释
三大产热营养素是指人体在消化和代谢食物时能够产生大量热能的三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它们都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支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包括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多种食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包括米面类、水果、蔬菜等多种食物;脂肪是较为高热量的营养素,包括肉类、奶制品、坚果类等食物。
合理摄取三大产热营养素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
重新认识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人类的活动需要持续不断的热量供应。
热量不足会导致器官无法正常运转,阻碍行为表现。
身体储存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热量,热量过剩,会导致机体能量过度消耗,而提早老化。
直接过多的热量摄取,不但消耗体内各种帮助能量运用的酵素,而且过多的热量会转换成脂肪储存,使机体产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
能量与热量不同,这是需要许多营养学家好好重新认识的,汽油是能量,燃烧时,才释放热量。
热量释放的越多,能量就会越枯竭。
这是对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认识。
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理不该出现能量不足的情况,而实际上,恰恰因为新的生活饮食习惯,造成众多的相关疾病的产生。
人们普遍将能量和热量混淆,吃的食物,热量过高,而能量储存不足。
能量转化为热量,需要氧气的参与。
如果氧气不足,整个身体代谢和各种活动就会中断。
整个人体缺氧的时候,人就会死亡,而局部缺氧的时候,就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而产生疾病。
绝大多数人,因为缺乏正确的呼吸方式,很容易因为紧张而造成身体的缺氧,从而令身体被迫关闭身体的部分消耗氧气大的器官,而显示这些器官的功能减弱。
蛋白质是身体用于携带氧气的关键。
缺乏蛋白质的来源,身体储存氧气的量会大大减少,随着身体的衰老,将更加明显。
同时,这样的过程,也会导致在紧张状况下,身体将很快消耗氧气,而导致氧气枯竭,引起急性病症的发生。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是身体的能量来源,彼此间有着很特别的关系。
整个人体就是一个能量库,能量枯竭,人就死亡。
这就是油尽灯枯的意思。
自然界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因为能量而生存,也因为能量的减少而消亡,人也绝不例外。
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三个阶段:获取能量、运用能量、能量消失。
每个生命,每一天都在做获取能量的工作,然后将获取的能量运用,用于制造新的生命。
生命的质量,可以说是与能量的充足程度成对应的。
热量,是能量转化而来的,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蛋白质要转变成为热量,需要先转变成为糖,才能够燃烧产生热量,脂肪的燃烧,也需要糖的参与才能够顺利完成。
三大产能营养素及能量1.宏量营养素又称为产能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
2.蛋白质(1)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16.7kJ(4.0kcal)的能量。
(2)机体通过粪、尿、皮肤等途径排出的氮量是不可避免的,称为必要氮损失。
来源于机体每天由于皮肤和黏膜的脱落细胞、毛发指甲、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
(3)氮平衡指一定时间内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
(4)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9种,即蛋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假设来写一两本书)和组氨酸(儿童必须)。
(5)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提供充足的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50%。
或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6)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可以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并非合成机体蛋白质时不需要,而是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摄入。
(7)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其计算方法是将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鸡蛋和人乳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通常将鸡蛋蛋白质或人乳蛋白质作为参考蛋白质。
(8)有些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差异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故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如大米和面粉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相对最低,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为了提高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这种通过不同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相互补充提高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9)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从蛋白质含量、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
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6一19%,蛋白质参与几乎所有的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蛋白质在机体内始终处在分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中。
每天机体的组织蛋白质都在不断的更新和修复,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被更新。
其中,人体的肠道,骨骼中的蛋白质,更新速度较快。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的体现者。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碳(50~-55%)、氢(6.7~7.3%)、氧(19~24%)、氮(13~19%) 、硫(0一4%》。
其他元素如磷、铁、碘、锌等。
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
大多数蛋白质含氮量接近。
平均为16%,因此任何生物样品中,每克氮相当与6.25克蛋白质(100÷16),折算系数为6.25,我们常用微量凯氐定氮的方法测定氮的含量,进而折算出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供给生长,更新和修补组织的材料,成年人体内约含16.3%的蛋白质。
占人体干重的42%-45%2、构成生理活性物质:酶、激素、抗体和部分维生素3、调节体液与酸碱平衡::人体内的水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受血浆蛋白调节,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液中水分会过多地渗入周围组织,出现营养性水肿。
4、供能,在能量缺乏时,蛋白质也必须用于产生能量,5、蛋白质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
如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遗传信息的控制运输功能,参与凝血过程,防止创伤后过度出血,肌肉收缩等。
总之,蛋白质对生命极其重要。
我们每天都必须摄取到充足的蛋白质,才能维持生命正常的运转。
二、蛋白质的生化从化学上来看,蛋白质大分子结构是由一个个肽链组成。
而肽链又是由一个个氨基酸分子组成,所以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在空间上通过螺旋折叠等逐步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乃至四级结构等高级结构,表现出不同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自然界有上百种氨基酸,而只有20多种氨基酸被证明可以被合成蛋白质,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在营养学上被分成三类: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9种、条件必需氨基酸2种。
三大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单元是单糖,单糖通过脱水缩合逐步形成双糖、寡糖到多糖链,单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其中最重要的是葡萄糖,食物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在体内进行相应水解到葡糖糖这种单糖形式进入血液,维持我们正常的血糖水平。
双糖主要有我们很熟悉的蔗糖、麦芽糖、乳糖。
寡糖由3~10个单糖构成的一类小分子多糖。
主要是水苏糖、棉子糖(这两个是大豆的胀气因子,不被人体消化)以及低聚果糖(益生因子)、大豆低聚糖等。
多糖是10个单糖以上构成大分子多糖,主要有两类,能被消化的多糖(包括淀粉、糖原)以及不能被消化的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我们也将后者称为膳食纤维。
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一、储存和提供热能 1克=16.7KJ(4千卡)神经系统的最主要能量来源是葡萄糖,而大脑活动靠糖的有氧氧化供热,血糖的2/3被大脑消耗,并形成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等。
因此,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是维持我们机体正常运转必需的如果我们血糖降低,直接影响我们的大脑活动。
二、构成机体组成成分糖和脂肪形成的糖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形成的糖蛋白是抗体、酶、激素、核酸的组成成分等。
三、节约蛋白质作用我们知道,产能营养素有三个,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而供能的主角是碳水化合物机体摄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就不需动用蛋白质分解产能,即可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四、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的正常代谢需碳水化合物参与,如果糖类不足,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丙酮、乙酰乙酸等),会产生酮血症,足量的糖类具有抗生酮作用。
这一点,对于想减肥减脂的朋友来说,一定要认真牢记。
绝对不吃碳水化合物的减肥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引起机体产生过量胴体,而造成胴中毒。
五、解毒作用肝糖原充足可增强肝脏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的解毒作用,糖原不足时机体对酒精、砷等有害物质的解毒作用减弱,葡萄糖醛酸直接参与肝脏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