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当前世界经济正向全球一体化转型,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及其重要,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就如同兵家在打仗中了解了敌方,可以主动快速地适应世界、发展自己。
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是更好地发展自己国家经济的必要前提。
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全球股市也出现分化。
全球货币流动性向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增加了这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不仅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而且增加了资产泡沫,使股市出现分化加大现象.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虽然部分地区存在动荡和不安定因素,但趋向缓和仍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
为更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迅猛发展.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略的。
公司跨国化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
各国各大公司再也不能满足只在自己国家发展,纷纷向国外扩张。
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的主力军。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一,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
在经济危机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正在抬头,让人不得放松警惕,也使得我国乃至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
其二,我国产业结构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其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对策选择李艳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
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
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
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既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前景,又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准备好对策,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作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本国的经济起飞。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特征(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对于其定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限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美国全球化理论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则认为,全球化的第一层含义是经济领域,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
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来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
在全球市场分开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地区之间的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或者说只在某些方面具有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物流管理李超指导老师林鲁生摘要: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客观的历史趋势,它将不断加强。
21世纪经济一体化将获得新进展。
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安全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如何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显得尤为紧迫。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世界经济动荡.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应主动参与,趋利避害,制定相应对策。
关键词:双刃剑最优配制资本流信息流Economic integration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Logistics Management Li ChaoHealth instructor Lin Lu ShengAbstract: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s an objective historical trends, it wi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 21 economic integration will be new progress. China, as one of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ts economic security of the same to a certain ext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ecurity of all kinds of negative impact. According to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starting from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correct choice of how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 is particularly urgent. On the one h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promote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progres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bring about world economic turbulence. Econom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face of the objecti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w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 ate in, Trapped inside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 words: double-edged sword optimal prepa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flow of capital flow引言: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各国资源最优配置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冲击和风险。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别如下:
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有:
•吸引外资。
•资本外投。
•产业结构调整。
•跨国公司发展。
•国际贸易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有:
•发达国家生产活动输出,经济产业空洞化趋势加剧。
•发达国家产品输入,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升高。
•技术输出,国际竞争压力增加。
•税收向境外转移,政府福利开支压力增大。
对发达国家的机遇有:
•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
•输入更多廉价制成品,降低通胀压力。
•提供巨大的世界舞台,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对发达国家的挑战有:
•生产活动输出,经济产业空洞化趋势加剧。
•产品输入,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升高。
•技术输出,国际竞争压力增加。
•税收向境外转移,政府福利开支压力增大。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双刃剑效应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双刃剑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但是,说点实在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
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也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
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后相继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大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也只是上世纪末的事。
正如1992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的:“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和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体制,真正形成了世界性的无所不包的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生产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
另外,国际分工的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不仅有生产资源型分工,而且生产工序型和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型分工日益增多。
其次,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上的通过投资设厂,在生产领域里、在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闫素素1091801230主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一体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种挑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世界经济中出现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百废待兴。
为了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日益兴起,其原因如下:1、合理利用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
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各国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一国的各类物质资源和各层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页数不平衡的。
正是因为这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不平衡,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合理利用和配置其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提高其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就需要进行多国合作来互通有无与多寡。
相邻相近的或特定的地理范围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
在技术和资金日益密集的现代化生产中,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自然有利于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稳定物价的需要。
相邻相近的国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降低或取消关税,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比重提高,使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自然使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物价的稳定,通货膨胀的控制。
4、扩大商品贸易和要素市场的需要。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政府条约或协定,规定相互取消或降低关税和贸易限额等非关税壁垒,允许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实际上就是把各成员国以前一国统一的市场范围,扩大为多国统一的市场范围,绝对地扩大商品的要素市场范围。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积极推动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进而保证其在世界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有利处又有弊处,是一把“双刃剑”。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正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引进、利用外资的机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本可以不受国界的限制自由流动,加之资本的趋利性,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大批公司走出国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廉价的生产要素,使其对资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机会。
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实现创新的机会。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资本、人才、技术、信息和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同时,必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国外资本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其技术和经验的机会。
过去一些年的事实证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众多技术和管理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以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为背景。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一些国家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还在一些领域实现了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了其自主创新的能力。
3. 经济全球化能引入竞争,为本国企业带来活力。
经济全球化使大批跨国公司涌入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资本和技术优势明显,必然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为了生存,一些企业必然会努力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并在众多领域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
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可以激活国内经济,增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合作发展的
机遇与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
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也存在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顺应
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可以促进区域内国家经济之间的互利合作,也可
以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增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互动。
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不少
挑战与机遇。
发达国家通过推动经济全球化,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使
得发展中国家难以成功进入全球价值链,增强竞争力。
同时,区域经
济一体化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流失、产业重心向发达
国家等。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互动中,应
该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为本国企业和国际企业共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还应该深度挖掘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建立良好的区
域合作机制,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水平。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
程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该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互动,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前言: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积极推动的,其根本目的是利用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进而保证其在世界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一体化中实际处于被动地位,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仅是挑战,还是一个超越的机遇。
本文旨在通过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从而论述当前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所不可避免的趋势,它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份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但也正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变得不平衡,富者愈富,穷者愈穷,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总体来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能否趋利避害,取决一国是否能因势而动,借助全球化大潮,制定得当的战略,实现经济腾飞、国家富强。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
①国①关进礼.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 当代经济, 2008(1):76-77.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全球经济一体化有一个重要的产物,那就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以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一体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全球效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正面影响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它的效应是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使世界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经济联系日益密不可分。
在各类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各种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着国际间的分工协作,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和人为因素造成的障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地球村经济”。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在资源配置中得到好处。
发展中国家从中得到的好处,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正面影响可概括如下: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征之一。
在发达国家利用雄厚的资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掠夺和市场挤占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827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25%,其中拉丁美洲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970亿美元,增长了32%,亚洲吸收910亿美元,非洲吸收110亿美元,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吸收200亿美元,而作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400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不断吸收外资尤其是发达国家资本,大大弥补了经济建设中的资金不足,为本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还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及管理水平来促进本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中国目前的经济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利用了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及管理水平,客观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促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在客观上要求各产业部门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超越国界。
科技研究农家参谋-153-NONG JIA CAN MOU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刘倩 何小松(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260)【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让我国逐渐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挑战。
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该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发展;影响1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1.1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脚步以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十分不发达,科学技术也相对落后,这一切都决定了我国如果想发展经济,想跻身于世界经济之中,就需要做好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只埋头苦干,需要放眼世界,“中国之所以长期处于一种贫穷落后的经济状态,就是为我国一味的关起国门,搞自己的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脱轨”,我国如果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必须实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圈之中。
而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确实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对外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强,对外的贸易也不断增强,我国对外资的吸收也不断增强。
这一切都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全球经济一体化帮助了我国改革开放攻坚阶段遇到的一些困难改革开放不但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而且要和国际发展接轨,既然要融入世界经济,就必须要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作为试点着手实施的,当时从解决最原始的封闭落后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最终经过让权,全方位的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关等后,在攻坚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难题,例如怎样加快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改变原有的国有制企业制度,怎样才可以使国有和私有体制并存,怎样才可以更好的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怎样可以改革住房管理制度、财税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前言经济一体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技术创新,贸易投资等活动日益国际化,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依存度日益增加的一种经济现象。
经济一体化在塑造战后世界秩序时起到过重大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劳动力,资本等流动性增强,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大的展开,不同产业之间各个国家的相互依存的程度加大。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国际分工基础上,建立经济联盟,政府间协商建立规则,在共同的规则下实现合作共赢。
在这种情况下,国界和距离都显得无关紧要,同一个产业的成功,需要多个国家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一体化是时代的潮流,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袭来,中国在过去的30年中进入并努力融入到这一潮流中。
然而,随着今天的经济全球化的复杂与多边,我们既要把握住住机遇,继续加快发展,又要随时审视市场的变化,规避风险、迎接挑战,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日益壮大,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1.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发展形势1.1经济一体化的涵义经济一体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技术创新,贸易投资等活动日益国际化,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依存度日益增加的一种经济现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国际分工基础上,建立经济联盟,政府间协商建立规则,在共同的规则下实现合作共赢。
1.2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式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松散到紧密、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列发展形势:(1)特惠关税区,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2)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如比荷卢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如南方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如欧盟。
经济一体化的理想形式将是完全经济一体化,但目前还没有完全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出现。
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被世界广泛认知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欧盟、欧洲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自由贸易区和东南非共同市场。
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对发达国家来说可以使全球资本更快流通,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
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弊1.经济一体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
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2.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产业的转移是非常明显的,发达国家首先要将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达国家,还会将一些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行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会有一些高新技术的转移,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改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加强。
4.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获得更大利益。
5.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
6.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7.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很多。
8.另外,国际资本的进入还带来了不良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使引进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
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力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得更大收益。
推动了人才引进。
2.人才引进。
经济全球化为高技能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条件,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资源和各国争夺的焦点。
吸引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始终处于有利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正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本文将从积极和消极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
它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
但由于初始条件的不同,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利用其在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和投资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提出的;也有的学者认为,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OE CD的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他在1990年指出,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1996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所下的定义是: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它是现代经济的一个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各要素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经营活动全球化、人才流动全球化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协调管理作用增强。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一)扩大贸易规模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使国际贸易增长迅猛,其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对发达国家来说可以使全球资本更快流通,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
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弊
1.经济一体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
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2.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产业的转移是非常明显的,发达国家首先要将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达国家,还会将一些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行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当然也会有一些高新技术的转移,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改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加强。
4.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获得更大利益。
5.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
6.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7.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很多。
8.另外,国际资本的进入还带来了不良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使引进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1.从国际资本流动获得好处。
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力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得更大收益。
推动了人才引进。
2.人才引进。
经济全球化为高技能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条件,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资源和各国争夺的焦点。
吸引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凭借其优越的生活条件、先进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高技术企业集群等优势,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3.减缓了工资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通过将生产流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实现了效益增长。
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很多跨国集团通过雇用海外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人来取代本土高工资的雇员。
这个现象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任何显著增长的一个原因。
4.扩大贫富差距。
小结
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如能加以正确引导
和驾驭,也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所有国家都有利有弊。
现在,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
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使这些规则充分顾及发达国家的利益。
虽然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经济也造成了一些诸如就业岗位流失、工资增长放缓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但与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利大于弊,获益匪浅。
相比之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
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性机遇,摆脱不利地位,赶超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