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现金流量表验算公式与表内项目勾稽关系(一)验算公式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扣除货币资金后资产(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公式推导过程:公式1、期初净资产+本期增加净资产=期末净资产公式2、资产负债表(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资产期末—负债期末—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期末)以下假设货币资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公式3、货币资金(期末—期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提盈余公积-提应付福利费-提应付股利-转增股本)+资产(扣除货币资金)(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赢余公积(期初—期末)—期初未分配利润公式4、货币资金(期末—期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资产(扣除货币资金)(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盈余公积(期初—期末)—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提盈余公积-提应付福利费-提应付股利-转增股本公式5、假设本期无其他转入(A)、无外资企业负债性基金计提(B)、无应付股利计提(C)、无资本转增(D)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补亏(E),公式4可简化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扣除货币资金后资产(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在存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货币资金口径不一致或上述A、B、C、D、E或事项时,要考虑对相关科目数据的影响。
2、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帐面余额(期初—期末)=帐面价值(期初—期末)—管理费用(坏帐准备)(二)钩稽关系1、正表“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额等于补充资料“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正表“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数额等于补充资料“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财务会计】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写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商业银行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该报表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个部分。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具体项目包括:1. 客户存款:记录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存款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2. 贷款发放:记录商业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3. 利息支付:记录商业银行支付利息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4. 存款利息收入:记录商业银行收取客户存款利息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5.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记录商业银行收取客户手续费及佣金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6. 回收贷款:记录商业银行回收贷款本金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7. 偿还存款:记录商业银行偿还客户存款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商业银行进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具体项目包括:1. 购买有价证券:记录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2. 卖出有价证券:记录商业银行卖出有价证券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3. 贷款收回:记录商业银行收回贷款本金所产生的现金流入。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商业银行进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具体项目包括:1. 发行债券:记录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债券所获得的现金流入。
2. 偿还债券:记录商业银行偿还债券本金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3. 分配股利:记录商业银行向股东分配股利所产生的现金流出。
以上是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编写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确保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表对于银行管理和分析非常重要,需要注意合规性和法律要求。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一、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①与收回坏帐无关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即:存货本期贷方发生额-库存商品改变途减少数>+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附表 (即补充资料)两大部分。
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附表是现金流量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附表项目可以直接取相应会计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
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主要依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损益损益表的相关数据编制。
凡本期收入涉及应收、支出涉及应付和提留、以及当年的利润分配数需要进行还原,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损益表转换为收付实现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损益表,并确定相关数据。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下列公式暂不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反映以发行股票、募集股本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减去直接支付的佣金、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
发行股票直接支付的费用,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本项目根据“实收资本”科目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2.“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反映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以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现金列示。
本项目根据“发行短期债券”、“发行长期债券”等科目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除上述项目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溢价发行股本收到的现金。
其他现金流入如金额较大,应单列项目反映。
本项目根据“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本项目反映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主要是指偿还从其他金融机构拆借资金的本金。
偿还的拆借资金利息,不包括在本项目内,应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格式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日期:年月日1.总体介绍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是一项用于展示银行经营活动现金流的财务报表。
它记录了一段时间内银行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各个部分的细化内容。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银行日常业务运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它包括以下细分部分:2.1 资金的从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详细记录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2.2 现金收款的来源详细记录银行从客户手中收取的现金流量,包括存款、贷款的利息收入等来源。
2.3 现金支付的用途详细记录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支付现金的用途,如支付存款利息、提供贷款等。
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银行进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它包括以下细分部分:3.1 资本支出详细记录银行进行的资本性支出,如购买固定资产、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等。
3.2 长期借款与还款详细记录银行进行的借款和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
3.3 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详细记录银行其他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出售资产获得的现金流量等。
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银行从筹集资金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它包括以下细分部分:4.1 发行债券和其他长期债券详细记录银行通过发行债券和其他长期债权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4.2 偿还债务详细记录银行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包括利息支付、偿还借款本金等。
4.3 资本性租赁详细记录银行进行资本性租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整体财务状况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商业银行从日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包括存款和贷款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指商业银行进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包括购买资产或股权、进行长期借贷等。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指商业银行从筹集资金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会计实务一文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上一篇文章,小五跟大家详细介绍了利润表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本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三大报表之一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结构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
现金流量表格式分别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业类型予以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适用的现金流量表格式。
本文主要介绍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格式。
根据企业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量的来源,现金流量表在结构上将企业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见下表: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应当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具体应当分别按照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额列报。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在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直接法填列,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本,既包括实收资本(股本),也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此外,对于企业日常活动之外特殊的、不经常发生的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款等,应当归并到相关类别中,并单独反映。
以上便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如果您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还有其他疑问的,欢迎与小五一起了解探讨~。
现金流量表一、编制基础: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
现金流量指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被视为一个整体,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
(一)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不包括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是指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与“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内容一致)(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其中,“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
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等二、现金流量的分类及列示:(一)现金流量的分类根据企业业务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量的来源,现金流量表准则将企业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
2。
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
这里所讲的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
3.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本,既包括实收资本(股本),也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这里所说的债务,指对外举债,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以及偿还债务等。
通常情况下,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对于企业日常活动之外特殊的、不经常发生的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款、捐赠等,应当归并到相关类别中,并单独反映。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1-引言在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它提供了关于银行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详细信息,帮助管理层和投资者了解银行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部分和相关内容。
2-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商业银行的现金流量表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每个部分都提供了不同方面的现金流量信息。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反映了银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客户存款和息税前利润的现金流量●利息和资本收益的现金流量●非现金交易的调整(如折旧、摊销等)这些信息可以提供关于银行经营活动是否强劲、是否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入的重要线索。
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反映了银行进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投资买卖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长期资产买卖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些信息可以提供关于银行投资活动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回报的重要线索。
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反映了银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发行股票和债券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分红和回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负债和权益变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些信息可以提供关于银行融资能力和财务稳定性的重要线索。
6-附件本文档附有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示例,供参考。
7-法律名词及注释●现金流入:指商业银行从各项业务中收到的现金金额。
●现金流出:指商业银行在各项业务中支付的现金金额。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商业银行从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指商业银行从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指商业银行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用于记录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以及现金的净增减额。
它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进行分类和归集,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企业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1.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三个部分。
经营活动部分记录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例如销售收入、采购成本、税费支出等;投资活动部分记录与企业购置和出售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有关的现金流量;融资活动部分记录与企业筹集资金和偿还债务等有关的现金流量。
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1)确定报告期间:一般为一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相关的原始会计数据,包括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出售、债务的筹集和偿还等。
(3)编制现金流量表: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分类,将相关数据填入现金流量表中。
(4)核对调整:对编制完成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信息,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等。
以下是常见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1. 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分析通过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和比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收入来源和现金支出去向。
例如,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高,可能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良好;如果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多,可能说明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方面投入较大。
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如果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现金流入;如果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可能说明企业的经营亏损或现金收入不稳定。
3. 自由现金流量分析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扣除固定资产投资和债务偿还后的现金净流入。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商业银行应按照现金流量表准则应用指南列示的现金流量表格式(具体格式参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编制现金流量表。
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当执行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格式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除下列项目外,应比照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处理:
(一)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吸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以及非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各种存款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吸收存款”、“同业存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项目,例如,本项目可以分解成“吸收活期存款净增加额”、“吸收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支付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同业存放净增加额”等项目。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向中央银行借人款项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向中央银行借款”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三)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从境内外金融机构拆人款项所取得的现金,减去拆借给境内外金融机构款项而支付的现金后的净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拆人资金”和“拆出资金”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本项目如为负数,应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类中单独列示。
(四)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一步一步教你,现金流量表该怎么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拆出来的,不是凑出来的!我刚开始做报表的时候拿过交接人的电子版底稿,点开每项后找公式,看每一项数据来源,然后对着教材上的公式去理解是怎么调整的,非常痛苦,最后还是配不平,看了一下别人配不平的时候把差的数放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某个项目里凑平(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差了近百万无处安放,直接懵了),看了网上所谓的“现金流量表编制口诀,秒杀现金流量表”也没什么新意,无非是把理论简化了一下而已。
以我自己的经验,现金流量表可以这么编,原则加方法:(原则看不明白请直接跳过往下看,看完后自己做一遍再来体会)原则一:现金流量表是拆出来的,不是凑出来的。
教材上的编制方法、网上流传的各种口诀、各种秒杀,大部分都只针对后期调整项目的方法,而且是单向调整,缺乏整体概念,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就算把这些公式记住,实际应用的时候仍然力不从心,因为这种调整属于开放式的调整,很容易遗漏,一旦有遗漏,不得不把之前做过的调整每条翻一遍,到最后基本上是“凑”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我的方法是封闭式的调整,没有遗漏,一开始是平的,一步步“拆”,到最后也是平的。
因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遵循了借贷相等的原则原则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对,这是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但绝对是真理,既然你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根据这个原理来的,那由此二表衍生出来的现金流量表不遵循这个原则,绝对是走入歧途,感谢我的领导教我T型账户编制法,让我对现金流量表原理恍然大悟,虽然我的方法不是纯粹的T型账户法,但基本原理依然是T型账户法,有兴趣的可以学一下,学不下去的,往下看步骤一:立框架。
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是从资产负债表右下角未分配利润科目(期末减期初,即本期净利润),推导出资产负债表左上角货币资金科目(期末减期初,即现金净增加额),这其实是教材上的间接法,但我不说从利润表的净利润调,而是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就是为了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纳入到资产负债表中,这样三表之间的关系就更明确了。
【财务会计】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写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财务报表,用于记录和报告商业银行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编写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银行现金管理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及评估银行的现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1.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1.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部分记录了银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主要包括:存款和放款的现金流动、支付和收取的手续费和利息、债券和股票交易中的现金流入流出等。
1.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这部分记录了银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主要包括: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投资于其他企业和子公司等。
1.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这部分记录了银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主要包括:发行债券和股票、吸收存款等。
2. 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分类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需要按照以下分类进行:- 现金流入:- 来自存款的现金流入- 来自放款和贷款的现金流入- 来自手续费和利息的现金流入- 其他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支付存款的现金流出- 支付放款和贷款的现金流出- 支付手续费和利息的现金流出- 其他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收集和整理各项业务的相关数据,然后按照上述的分类进行归纳和汇总。
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数据的准确性:收集的数据需要准确无误,确保反映了实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 时效性:现金流量表需要及时编制,以反映最新的银行现金管理情况。
- 统计方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正确归类和计算。
4.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应用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应用。
主要包括:- 现金流动性评估: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估银行的现金流动性状况,判断银行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 经营管理决策:现金流量表提供了对银行各项业务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做出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
【税务实践】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制定
介绍: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报告工具,用于分析和
追踪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情况。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
制定方法以及其在税务实践中的应用。
制定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步骤:
1. 收集资料:收集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
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2. 核对数据:核对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可
靠性。
3. 分类情况:根据现金流的不同来源和去向,对数据进行分类。
4. 计算现金流量:根据分类结果,计算各项现金流量的金额。
5. 制作报表:根据计算结果,制作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包括
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明细。
6. 审查和验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审查和验证,确保报表的准
确性和合规性。
税务实践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在税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
以下方面:
1. 税务规划:通过分析现金流量情况,商业银行可以进行有效
的税务规划,降低税务风险。
2. 税收申报:商业银行需要根据现金流量表来填报税收申报表,确保纳税义务的履行。
3. 税务审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现金流量表对商业银行进行税
务审计,确保纳税义务的合规性。
总结: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制定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准
确收集和分类数据,并应用于税务实践。
这一过程对于商业银行的
经营决策和纳税义务履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商业银行应按照现金流量表准则应用指南列示的现金流量表格式(具体格式参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编制现金流量表。
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当执行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格式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除下列项目外,应比照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处理:(一)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吸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以及非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各种存款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吸收存款”、“同业存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项目,例如,本项目可以分解成“吸收活期存款净增加额”、“吸收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支付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同业存放净增加额”等项目。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向中央银行借人款项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向中央银行借款”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三)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从境内外金融机构拆人款项所取得的现金,减去拆借给境内外金融机构款项而支付的现金后的净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拆人资金”和“拆出资金”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本项目如为负数,应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类中单独列示。
(四)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减去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净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应收利息”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五)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以及办理商业票据贴现、转贴现融出及融人资金等业务的款项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贷款”、“贴现资产”、“贴现负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项目,例如,本项目可以分解成“收回中长期贷款”、“发放中长期贷款”、“发放短期贷款净增加额”、“垫款净增加额”等项目。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商业银行应按照现金流量表准则应用指南列示的现金流量表格式(具体格式参见《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编制现金流量表。
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当执行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格式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除下列项目外,应比照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处理:
(一)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吸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以及非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各种存款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吸收存款”、“同业存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项目,例如,本项目可以分解成“吸收活期存款净增加额”、“吸收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支付活期存款以外的其他存款”、“同业存放净增加额”等项目。
(二)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向中央银行借人款项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向中央银行借款”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三)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从境内外金融机构拆人款项所取得的现金,减去拆借给境内外金融机构款项而支付的现金后的净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拆人资金”和“拆出资金”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本项目如为负数,应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类中单独列示。
(四)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减去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净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应收利息”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五)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以及办理商业票据贴现、转贴现融出及融人资金等业务的款项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贷款”、“贴现资产”、“贴现负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项目,例如,本项目可以分解成“收回中长期贷款”、“发放中长期贷款”、“发放短期贷款净增加额”、“垫款净增加额”等项目。
(六)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存放于中央银行以及境内外金融机构的款项的净增加额。
本项目可以根据“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七)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
本项目可以根据“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八)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本项目可以根据“应付债券”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