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力电容器用放电线圈
- 格式:pdf
- 大小:101.28 KB
- 文档页数:3
一起10kV电容器组放电线圈烧毁分析潘佰冲,陈锡磊(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浙江 慈溪 315300)Burnout Accident Analysis of the Discharge Coil for 10 kV CapacitorsPAN Baichong, CHEN Xilei(Cixi Power Supply Company, Cixi 315300)〔摘 要〕 针对一起10 kV 电容器组放电线圈烧毁的事故,对一次设备进行了检查和试验,分析了相关保护告警信息、SOE 记录、故障录波信息,推演了事故发展的过程,分析了电容器组的保护动作行为,指出了不平衡电压保护未动作的原因。
〔关键词〕 并联电容器;放电线圈;故障录波;不平衡电压保护Abstract :In view of a burnout accident of discharge coil for 10 kV shunt capacitors, the primary components are checked and tested, the related warning information of relay protection, the sequence of event records and fault record information are analyz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accident is deduced, the behavior of capacitor group relay protec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cause for the failure of the differential voltage protection is found out.Key words :parallelling capacitors; discharge coil; fault record; differential voltag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26 (2021) 02-0032-04图1 110 kV 变电站事故前运行方式1.2 事故经过2019-04-07T12:23,2号电容器组过流Ⅰ段0 引言电容器是变电站最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三相单星型不接地型式的电容器组一般配置有两段式过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和不平衡电压保护以应对不同的故障。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原理将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谐振回路,这种回路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高电压、高电流、高频率的电磁场,适用于多种工业和科研领域。
连接方式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
1. 串联连接串联连接是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回路的品质因数增大,使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产生共振,从而达到产生高电压和高电流的目的。
并联连接是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分别连接到同一电源并联起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电容器组在充电的过程中向放电线圈放出能量,从而引起放电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高频的电磁场。
应用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组合应用广泛,例如在雷击实验、电子束技术、高频电磁波辐射场强测量、医学诊断等方面使用频繁。
在雷击实验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高频、高电压、高功率的放电系统,可以模拟出雷击现象,以测试防雷设备和材料的性能。
在电子束技术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加速电子束的高频电场,可以广泛应用于放射线治疗、工业杀菌、食品辐照、物料改性等方面。
在高频电磁波辐射场强测量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高频场辐射源,可以用于测试移动通信、电子产品等设备的电磁环境。
在医学诊断领域中,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连接构成了一种用于产生医学图像的高频磁共振成像仪,可以无创、准确地诊断多种疾病。
结论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特殊连接方式可以产生高频、高电压、高电流的电磁场,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
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非常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高压电路带来的危险。
FDGE型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全浇注干式放电线圈使用说明书FDGE型高压并联电容器用全浇注干式放电线圈使用说明书1.用途及适用范围FDGE型放电线圈用于电力系统中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组从电力系统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能快速泄放,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要求值,防止在再次合闸时,由于电容器组仍带有电荷而产生危及设备安全的合闸过电压和过电流,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FDGE型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线圈,供测量和保护用。
2.产品特点2.1 采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结构,实现了无油化;2.2 完全免除了油渗漏、污染环境和易燃等缺点;2.3 产品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2.4 加强的内外绝缘使产品有极高的安全性;2.5 产品维护简单,只需在停电时擦去表面灰尘即可;2.6 产品坚固可靠,机械强度高。
3.使用条件3.1.安装地点3.1.1 安装位置:户内或户外;3.1.2 环境温度:-40~+45℃;3.1.3 海拔:不超过1000米;3.2 安装使用环境3.2.1 无腐蚀性气体、蒸汽,无导电性或爆炸性尘埃;3.2.2 安装场所无剧烈的机械振动;3.2.3 最大风速:35m/s;3.2.4 放电线圈能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4.主要技术数据(c)(b)(a)5. 型号及说明6. 与电容器线的连接方法7. 包装、运输及贮存7.1放电线圈必须使用包装箱包装;并在包装箱中固定,箱外要有型号和搬运禁忌标志。
7.2放电线圈应保存在防雨雪、没有腐蚀性气体、相对湿度不大于95%的地方。
7.3 放电线圈供电气连接的接触面在运输和储存期间应有防腐措施。
7.4 放电线圈一次回路通过电流小于1A,请不要使用硬质导线(如铝排、铜排等)并联放电线圈至电容器组(导线截面不要超过20mm2)。
注:严禁使用硬质导线直接连接放电线圈,否则会造成一次开路,产品报废。
7.5 请不要使用放电线圈套管作为母线的支撑点。
7.6 每台放电线圈附有下列文件:7.6.1 产品合格证:1份;7.6.2 出厂试验记录:1份;7.6.3 使用说明书:1份;8.验收试验8.1 外观检验8.2 绝缘电阻测量8.3 工频耐受电压(干)试验8.4 比值差试验(必要时)9.外形及安装尺寸见图一、图二。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元件,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也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来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本文将从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它们的组合连接方式,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
一、放电线圈的基本原理放电线圈是一种用于产生高压脉冲放电的电器元件。
它通常由绕组、铁芯和外部补偿电容器组成。
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直流电源输入到绕组中,产生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磁场,然后突然断开电源,使磁场突然消失,从而在绕组中产生高压、高频的脉冲放电。
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电荷并产生电场的电器元件。
电容器组是由多个电容器组合而成的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电场的方式,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三、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组合连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使用,即串联连接。
具体来说,将放电线圈的输出端与电容器组的两端依次连接起来,使其在电路中形成串联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电容器组的存储电场,为放电线圈提供更加稳定、持久的电压和电流。
四、特殊连接方式的优劣势分析1. 优势(1)稳定性强:通过串联连接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可以有效地减少放电线圈产生的高压脉冲对电路系统的影响,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延长寿命:串联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放电线圈的工作频率,减少其频繁工作对元件本身的损耗,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节约能源:通过串联连接方式可以减少放电线圈的功耗,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劣势(1)成本高:串联连接方式需要额外增加电容器组的数量和容量,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2)尺寸大:串联连接方式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增加了系统的尺寸和重量。
五、实际应用案例串联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压脉冲放电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串联连接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方式。
放电线圈工作原理放电线圈是一种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场理论。
本文将介绍放电线圈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放电线圈的构造放电线圈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主电容器和电磁感应线圈。
主电容器是一个储存电能的装置,通常由两个金属板和一层绝缘材料组成。
电磁感应线圈则是由导体线圈和铁芯组成的。
导体线圈通常由铜线或铝线绕成,而铁芯则是为了增强电磁感应效应而设置的。
二、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场理论。
当主电容器充电时,电磁感应线圈中的电流也开始流动。
由于电流在导体线圈中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因此在电磁感应线圈中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
当主电容器充满电荷时,放电线圈开始工作。
主电容器中的电荷通过电磁感应线圈中的导线流动,导致电磁感应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线中产生一个电势差,从而导致电流流动。
这个电流会在电磁感应线圈中形成一个交变电场,并在空气中产生电晕放电。
当电晕放电达到一定程度时,放电线圈中的电荷会快速释放,导致一个高电压脉冲的产生。
这个高电压脉冲可以用于许多应用,如电磁场的产生、高频电磁波的发射、电子束的加速等。
三、放电线圈的应用放电线圈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许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等离子体物理学放电线圈可以用于产生等离子体,从而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气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导电性、磁性、辐射性等。
等离子体在太阳、恒星、行星等天体中广泛存在,也在许多工业和医疗应用中得到应用。
2. 电磁场的产生放电线圈可以用于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从而实现许多应用,如电波干扰、电磁屏蔽、电磁辐射等。
电磁场是由电荷和电流产生的,可以在空气、水、金属等物质中传播。
电磁场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频率、波长、功率等,可以用于许多应用。
3. 高频电磁波的发射放电线圈可以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从而实现许多通信、雷达、无线电等应用。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作者:曹永锋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02期摘要:通常6千伏电容器组一次侧接有串联电抗器和并联放电线圈。
而在在极个别变电所的电容器组中放电线圈的接线方式为跨接在电容器组与电抗器两端(图1),有异于现行国家标准GB50227中第427条规定:“放电器宜采用与电容器组直接并联的接线方式”(圖2)。
因此,本文将根据放电线圈和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电容器保护原理来论证此种跨接的接线方式是否可行。
关键词:电容器;放电线圈;串联谐振;图1跨接接线方式图2并联接线方式1.电容器并联放电线圈的作用由于电容组需要经常进行投入、切除操作,其间隔可能很短,电容器组断开电源后,其电极间储存有大量电荷,不能自行很快消失,在短时间内,其极间有很高的直流电压,待再次合闸送电时,造成电压叠加,将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电容器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必须安装放电线圈,将它和电容器并联,形成感容并联谐振电路,使电能在谐振中消耗掉,使断开电源后的电容器上的电荷迅速、可靠地释放掉。
同时,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绕组,可供二次保护用,构成过电压、低电压及不平衡电压保护。
2.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作用电容器配套设置的串联电抗器是为了限制合闸涌流和限制谐波两个目的,串联电抗器限制合闸涌流的作用非常浅显,不言而喻。
但是限制谐波的原理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所谓谐波,是指电网运行中存在的与工频频率不同的电磁波。
我国电网使用50Hz频率,波形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三相对称的电源,而谐波(主要是指高次谐波),如3次、5次、7次……的存在,将对电网工频的波形造成影响,使其不再是正弦波,而是波形发生畸变的非正弦波。
波形的变会危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会影响电力用户的产品质量为了回避谐波的影响,必须采取消除谐波影响的措施,其中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一定数值的电抗器,即造成一个对n次谐波的滤波回路。
FD2型高压并联电容器1. 用途
电线圈用以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测量及保护电力电容器组断电时及时安全放电,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本放电线圈有二组二次线圈,供线路测量或保护用。
2. 结构特点
内有二个器身,每个器身铁芯为单相单柱旁轭式,油箱为椭圆形,器身固定有箱盖上,箱盖上有三个高压套管和四个二次套管,储油枕装置在高压套管上,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外形美观。
3. 技术数据
3.1 最高工作电压为1.1倍额定端电压,在额定负荷电压比差≤±1%。
3.2 放电时间小于5S。
3.3 温升:线圈<55℃(电阻法)油面<55℃(温度计法)。
3.4 接线方式见(图一),外形及安装尺寸见(图二)。
4. 用户需知
4.1 户内或户外,环境温度为-40~+40℃,相对湿度为85%。
4.2 安装地无腐蚀性气体,化学沉积,灰尘污垢。
4.3 没有强烈震动撞击的地方,海拔不超过1000米。
(图一)
5. 外形及安装尺寸
(图二)
6. 运行与维护
6.1 运行时须定期巡视,检查油箱等部件有无漏油损坏现象,变压器应按规定检查,如发现油内水分过多或含有沉淀物时,应立即作绝缘试验,并进行过滤处理。
6.2 定期检查和清扫套管。
发现裂纹、损伤、放电痕迹或灰尘较大则应及时处理与清扫。
8. 运输包装说明
8.1 放电线圈底座固定在木制底排上,周围和上面订有栏式木板,以保证放电线圈壳体及套管免受碰损。
8.2 运输中器身要求平衡,倾斜角不得大于15°,禁止倒放及与其它物件碰撞。
吊起和放下时严禁震动。
放电线圈选型指南(1)FDG型的设计选择不需要提供测量或保护信号时,宜选用无二次绕组放电线圈。
系统电压kV 电容器总容量Mvar电容器串联段数放电线圈放电容量Mvar放电线圈台数放电线圈一次电压,kV接线图电容器段电压放电线圈电压6< 5.111.736.6/√37.2/√3图a5.1~10 3.47.2/√310< 5.1 1.711/√312/√3 5.1~10 3.412/√335< 2041.7245.566图b 20~40 3.440~605< 4023.4121112图c 40~6051266< 8043.42410.512图d 80~120511.5110< 120452417.520图d19.1< 1608 3.4488.810图e(2)FDGE型的设计选择FDGE型带二次绕组放电线圈主要用开口三角保护接线的电容器组,有100V及100/√3V两个二次绕组,其中100V用于开口三角电压保护,100/√3V用于测量电压。
由于开口三角信号在电容器组容量较大时很弱,所以对6~10kV系统建议电容器组容量不大于3000kvar,对于35kV系统不大于5000kvar。
系统电压kV 电容器总容量Mvar放电线圈放电容量Mvar放电线圈台数放电线圈一次电压,kV接线图电容器段电压放电线圈电压6< 5.1 1.73 6.6/√3 6.6/√3图f5.1~10 1.7 7.2/√37.2/√310< 5.1 1.7 11/√311/√3 5.1~10 3.4 12/√312/√335 < 30 10 38.5/√338.5/√3 42/√342/√3(3)FDGEC型的设计选择当电容器组采用差压保护时,应选用FDGEC型一次带中间抽头的放电线圈,差压保护对电容器组的每一相都测量不平衡差压,因此保护灵敏度较高,适用于任意电容器组容量。
系统电压kV 电容器总容量Mvar放电线圈放电容量Mvar放电线圈台数放电线圈一次电压,kV接线图电容器段电压放电线圈电压35 < 30 10 3 11+11 11+11图g 12+12 12+12放电线圈应能满足GB50227-1995规定的放电要求,即电容器组开断后5s内,将其剩余电压降至50V及以下。
放电线圈原理放电线圈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装置,主要用于产生高压电流或电压。
它由一个铜线绕成的线圈、一个铁芯和一种能够存储能量的电容器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
放电线圈由两个绕组构成,一个称为主绕组,另一个称为次绕组。
主绕组由一根铜线绕成,通常在数百到数千匝之间。
主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一个高电压变压器,另一端连接到一个开关。
次绕组由较少的匝数线圈组成,通常在数十到数百匝之间。
次绕组的一端连接到一个放电电极,另一端连接到电容器。
当开关关闭时,电流从主绕组流过,产生一个磁场。
由于铁芯的存在,磁场会被集中在次绕组中。
这种磁场的变化会在次绕组中感应出一个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的变化时,电动势就会在绕组中产生。
次绕组的电动势会导致电容器中储存的电荷开始放电。
这就是为什么放电线圈需要一个电容器的原因,它能够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当电容器放电时,产生的电流会流经次绕组并进入放电电极。
这时,电流的流动会产生一个强磁场,同时由于磁场的变化,主绕组中也会再次感应出一个电动势。
这种感应电动势一般会比初始的电动势更大,这是因为次绕组中的电流更强,磁场更大。
这种过程称为自感应。
高电压变压器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较高的电压输入信号,使得主绕组和次绕组中的电流能够达到较高水平。
通常情况下,放电线圈产生的电压可以达到数十万伏特甚至上百万伏特。
除了主绕组、次绕组和电容器外,放电线圈还包括一些辅助装置,如电压稳定器、脉冲发生器和放电控制器等,这些装置有助于控制放电线圈的输出。
总的来说,放电线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使电容器放电,并通过自感应产生一个更大的电动势,从而产生高压电流或电压。
放电线圈在科学研究、射频通信、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压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中。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成磁能和电场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节能和稳定。
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是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串联,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并且能够使电器设备更加节能和环保。
下面,笔者就这种特殊连接方式进行了浅谈。
放电线圈是一种线圈电感器件,可与电容器等元件串联使用,组成LC串联谐振电路。
通常,放电线圈和电容器都是由独立的元件构成,两者通过端子或电缆连接在一起,形成LC串联谐振电路。
当电路工作时,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会一起发挥其谐振作用,使电路中的电能和磁能可以平衡、转移和存储,这样可以增加电容器的充电量,提高电容器的储能效率。
二、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串联的优势
1. 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将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串联,可以让电器设备更加稳定和可靠。
该串联方式使电路中的电能和磁能能够更加平衡和分布,从而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动,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储能能力,达到延长电器设备寿命、减少维修周期等效果。
2. 提高电器设备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串联可以有效控制电流和电压,避免电能浪费,从而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特别是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中,例如无功补偿等,采用该串联方式,能够使电器设备消耗更少的电力,从而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数量,实现环保和节能的双重效果。
三、总结。
高压电容器的放电线圈设计要求
放电线圈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 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使电容器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值,带有二次线圈,可供线路监控。
放电线圈是电容柜常用的放电元件,有时放电线圈会用放电PT代替,电容器放电采用放电线圈还是电压互感器主要看电容器的容量,一般小容量电容放电用电压互感器即可,大容量电容肯定要用放电线圈。
根据《GB 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5.1.7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器件,放电线圈的放电容量不应小于与其并联的电容器组容量。
电容器组两端的电压从2倍额定电压降至 50V 所需的时间,高压电容器不应大于 5s ,低压电容器不应大于 3min 。
在运行时放电线圈作为一个电压互感器使用,其二次绕组常接成开口三角,从而对电容器组的内部故障提供保护(不能用母线上的PT)。
电容器组的开口三角形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零序不平衡保护实际就是这种保护。
而此种保护大量地用在10KV的单Y接线的电容器组中。
浅谈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
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力设备,它们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放电线圈主要用来断开电路中的过电压,保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电容器组则用来补偿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是电力系统中互为补充的设备,通常采用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这种特殊连接方式是将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相连,形成一个回路。
具体连接方式为:放电线圈的一个端子与电容器组的一个端子相连,而放电线圈的另一个端子和电容器组的另一个端子也相连。
这样形成的回路中,放电线圈起着过电压保护的作用,而电容器组则起着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
这种连接方式还可以实现能量的互相转换。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过电压时,放电线圈将过电压能量转化为磁场能量,然后通过电容器组再将磁场能量转化为电能。
这样,系统中的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这种连接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的参数需要严格匹配,否则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这种连接方式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这种连接方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的谐振问题,需要进行谐振分析和控制。
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的特殊连接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它能够充分利用放电线圈和电容器组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参数匹配和谐振问题的防范。
希望这种特殊连接方式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研究。
高压电线压线圈工作原理
高压电线压线圈是一种用于传输高电压电力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电力传输:高压电线压线圈主要用于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端。
在发电厂中,电力通过发电机产生,并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升高。
高压电线压线圈可以通过将电能转换为电磁场并传输给目标装置,实现电能传输的功能。
2. 变压:高压电线压线圈通常采用高压绝缘材料包裹的线圈来实现。
当通过线圈通电时,电流在线圈上产生一个强磁场。
根据安培定律,如果通过一个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将会在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利用这个原理,高压电线压线圈可以将高电压变换为低电压,或者反之。
3. 绝缘保护:高压电线压线圈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避免电压损失和电击危险。
因此,它们通常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包裹,以防止电流泄漏和高压电线接触。
4. 输电距离限制:由于高压电线压线圈传输的是高电压的电能,因此需要注意电阻和电压降的影响。
随着电流在传输中的流失,由于电阻的存在产生的电能损失会越来越大,所以高压电线压线圈的传输距离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高压电线压线圈通过电力传输、变压、绝缘保护和输电距离限制等原理,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至用户端。
这些原理共同作用,使高压电线压线圈能够高效、稳定地传输电能。
高压电容放电方法
高压电容器放电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先拔掉电器的电源。
使用20,000欧姆和2瓦特的电阻器,这种接线部件可以在大多数电子商店购买,价格非常便宜。
把电阻探头和电容器的接线端连接起来,给高压电容器放电。
如果电容器有三个端子,请将电阻器与外部端子和中央端子连接,然后与其余外部端子和中央端子连接。
第二步:
将电阻的一端连接到表笔上,另一端连接鳄鱼夹,用绝缘胶带缠绕接头。
鳄鱼夹在地线上,用表笔连接电容器的另一个极,放电时不会有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连续对许多电容进行放电,电阻就会发热,可以选择瓦数稍大的。
第三步:
灯泡放电类似于方法2,可以使用100-200瓦的灯泡。
用60-80W烙铁放电,方法类似。
在日常维护中,我们应该考虑高压电容器的放电。
如果维护过程中放电不彻底,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电容器运行断电后,建议使用鳄鱼夹放电。
不仅安全,而且没有火花。
选择电阻较大的鳄鱼夹具速度快且好。
当然,电阻较小的也可以放电。
时间稍长,可以分几次放电。
FD2-1.7/11/√3-1W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一、简介FDG2型放电线圈为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单相户内半封闭型产品,适用于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中与高压并联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当电容器组与系统断开后,以在5s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降至安全电压。
在正常运行时,二次绕组可以做电压指示,用户如有特殊要求时,亦可带剩余电压绕组,起到继电保护用。
放电线圈用于6-10kV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与电力电容器组并联,断电时放电之用,确保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的安全本型放电线圈用于6-10kV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与电力电容器组并联,断电时放电之用,确保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的安全。
本型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线圈,供线路测量或保护使用。
二、结构特点本型放电线圈的油箱内有一个器身,器身的铁心为外铁式,用硅钢片迭装而成。
在心柱上装置一次及二次线圈,油箱为圆形。
箱盖上有二个高压套管和四个低压套管。
器身固定在箱盖上,箱盖上有放气阀,整个结构紧凑,绝缘良好.三、用途本型放电线圈用于6-10kV交流50HZ电力系统中,与电力电容器组并联,断电时放电之用,确保设备安全和检修人员的安全。
本型放电线圈带有二次线圈,供线路测量或保护使用五、用户须知1.本放电线圈使用环境温度为+40℃—-40℃,相对湿度为85%,海拔不超过1000米,户外安装。
2.本放电线圈安装地点应无腐蚀性气体、蒸汽、化学沉积、灰尘、污垢及无强烈震动之场所。
3.放电线圈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六、型号说明FD □- □/□│││││││└额定一次端电压(kV)││└───配用电容器容量(Mvar)│└──────2表示带二次线圈;2A表示带两个二次线圈└────────单相式放电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