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习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87.55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social psychology

DBAAB

第6题相关研究设计有什么优点?如何根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推导因果关系

优点:(与实验研究方法相较而言)

第一,它使研究者在不可能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可以研究问题。例如,心理学家不可能随机地分配人们去体验爱情、地震或癌症,我们也不可能随机地分配人们住在大城市或在小家庭中长大。很显然,即使最有才能、最后献身精神的研究者也不能控制这些因素。伦理和实际都限制了研究者研究者干预他人生活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研究提供了最可行的方法去了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相关研究的第二个优点是效率。与大多数实验相比,相关研究使研究者能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检验更多的关联。当使用相关方法研究一些儿童为什么比其他人更有攻击性的时候,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看电视的时间、家族史、智商、人格、与其他儿童的关系等。研究者还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测量攻击行为:教师的印象、研究者自己对学校儿童的观察、一个儿童在其他儿童中的名声、父母的报告等等。随后研究者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许多变量之间的联系。实验方法在收集如此多的变量、如此庞杂的数据方面是相当不足的。

如何推导:尽管相关研究对于描述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很有帮助,但他无法提供明确的因果关系的证据。在相关研究中,有两条途径使因果关系无法明确。

1、因果颠倒问题。不管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怎样,都会发生因果颠倒问题,任何一个变量都可以是另一个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知道变量A和变量B存在关联,但我们不能说A是B的原因,或B是A的原因。心理学家可以用排除法来排除因果颠倒问题。例如,很多研究发现性别和攻击行为有关,这些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攻击行为不会使儿童性别的原因。这样因果关系的方向就明确了: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影响了儿童的攻击性。

2、中介变量问题。有可能变量A和变量B都不能直接影响另外一个,而是其他潜在因素影响了它们。研究者可以用检验法来检验那些似乎是最合理的中介变量是否真的导致了他们所观察到的相关。当然,这样的方法不能完全排除中介变量问题,一些研究者未测量的中介变量也可能存在,于是就需要不断测量新的中介变量,直到研究者再也想不出更多的合理的中介变量而中止于某一个地方。

第7题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各有什么优缺点?

实验室研究

优点:1.实验者能控制实验变量,达到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目的;

2.实验者可以随机安排被试,使他们的特点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相等,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缺点:1.外在效度较低,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缺乏概括力。

2.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差很大;

3.在实验室环境中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现场研究

优点:1.由于被试者不知道自己是被研究对象,不会产生反应偏向;

2.外部效度较好。由于控制了自变量,所以可以看出需研究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1.对自变量控制程度较低,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2.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

第8题各种研究视角如何解释社会行为?

可按前面ppt,以下是社会心理学课本中的:P4

一、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关注个体本身需要和动机的一种研究方法。该理论认为需要能够影响认知、行为、态度。

二、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现在的行为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将学会特定的行为,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行为将成为习惯。当再次处于同样的环境时,人们倾向于以相同的习惯的方式行动。

三、认知理论认知的方法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认知观点的中心思想是人们倾向于自发地将事物分组或分类。其次,人们总是把一些事物当做凸现在前面的(图形),而把另一些事物看做仅仅呈现在后面(背景)。

四、决策理论决策理论认为个体会对不同行为的成本和获益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最符合逻辑、最合理的一个。人们会选择那些成本最小而获益最大的行为。决策过程包括权衡所有可能选择的成本和收益,然后选取最好的一个;而最终的决定取决于成本和获益的权重。五、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将个体行为的分析转移到对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的分析。当人们之间相互作用时,他们也在彼此影响。当两个人对彼此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有相互作用时,他们就是相互依赖的。

六、社会文化理论人们的各种社会背景影响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很重要的一种社会背景就是文化:特定群体共同的信仰、价值、传统和行为模式。这种群体可以是国家、种族、宗教团体,甚至是一群少年和大学生的互助会等。文化正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同时,社会文化的观点也强调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比较。

Chapter 2 Social perception

DBADD

5. 试比较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加权平均原理(weighted averaging principle)、晕轮效应(halo effect)之间的区别与相似性。

内隐人格理论(IPT)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Bruner和Tagiuri(1954)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内隐人格理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lay person)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描述了一些普通、且互不相关的人格特质[1]。换句话说,即内隐人格理论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对人的基本特性(human attribute,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持有的基本认知图式或朴素理论[2]。内隐人格理论决定了个体对其他人基本特性的认识,所以理所当然的,内隐人格理论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个体与其他人的交往,这种影响贯穿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的始终,也贯穿人际交往中的个体自身发展过程的始终。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1]。

6. 试说明如何提高社会知觉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