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锌铅复合污染土壤的超富集植物修复能力研究_林诗悦
- 格式:pdf
- 大小:339.29 KB
- 文档页数:7
第32卷第3期2007年3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I.32No.3Mar.2007收稿日期:2006-10-13项目来源:贵州省教育厅基金和省长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吴志强(1979-),男,河南省沈丘县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
文章编号: 673- ( 007)0 -0067-05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吴志强,顾尚义,李海英,王春梅(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摘 要: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
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和转化,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超积累植物机理,探讨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I S -Contaminated SoiIsand Hyper -AccumuIator s Research AdvanceWu Zhigiang ,Gu Shangyi ,Li Haiying ,Wang Chunmei(CoII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3,China )Abstract :Phytoremediation is an ecoIogicaI technigue used to cIean poIIuted soiIs by heavy metaIs.The study on phytoreme-diation and hyperaccumuIator is one of the hot fieIds of academic research worIdwide.The mechanism of phytoremediation for soiI poIIuted by heavy metaIs is that pIants absorb ,accumuIate and transIate poIIutants.Phytoremedi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Iow cost ,no worsening the ecoIogicaI environment of soiIs and rivers and no recontamination.Reviewed the actuaIity of phytoreme-diation of soiI poIIuted by heavy metaI and the study of mechanism on hyper -accumuIator in past ten years ,and discussed some shortage of the technoIogy stiII exist currentIy on phytoremediation and direction of deveIopment.Key words :heavy metaIs contaminated soiI ;phytoremediation ;hyperaccumuIator最近十几年土壤污染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修复植物的能源利用潜力作者:谭长银余霞邓楚雄杨燕黄道友宓彦彦孙花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08期摘要:利用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进行生物质能源开发是一种同时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新思路。
文章在阐述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及来源的基础上,对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能源利用潜力,并对修复植物的生物质能源开发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壤镉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生物质能源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52-02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公开表示,仅2009年环保部就接报12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致使4000余人血铅超标,并引发32起群体性事件{1}。
2010年重金属污染事件仍保持高发态势,相继发生了江苏大丰、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肃瓜州、湖北崇阳、安徽怀宁等多起血铅事件。
鉴于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的严重性,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
镉是《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监控与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5种重金属之一。
土壤中的可溶镉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类体内,引起慢性中毒,其潜伏期可达10~30年。
长期摄入镉可引起“骨痛病”、肾功能障碍、贫血、泌尿系统病变,并可能导致癌症。
土壤镉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时,土壤Cd 的背景值主要取决于母岩Cd含量及其风化程度,母岩Cd含量差异很大,从痕量到90mgkg-1{2}。
土壤镉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工业污染源。
矿产开采和冶炼、电镀工业、塑料和电子加工、印染、化工等工业企业都可以产生大量的“三废”物质,这些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农田土壤,导致土壤的镉污染{3}。
(2)生活污染源。
城市垃圾中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旧电子产品与生活垃圾一起堆放,造成垃圾中镉含量增加{4}。
两种地被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Pb胁迫响应及其
修复潜力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地被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铅(Pb)
胁迫的响应机理,以及它们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潜力,为土壤
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方法
1. 地被植物筛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选取两种地被植物进行筛选,分别为叶绿素含量高的抗旱植物和生长速度快的喜阳植物。
2. 土壤重金属胁迫处理:将土壤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
组添加适量的Cd和Pb重金属进行胁迫处理。
3. 地被植物生长情况观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根系发育情况,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根长、干重和鲜重等生理指标。
4. 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通用消化液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提取
出来并测定,比较对照组和胁迫处理组的重金属含量。
5. 地被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研究:测定地被植物对土壤中重金
属Cd和Pb的吸收能力,比较两种植物的差异。
6. 地被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力评价:根据植物吸收重金属
的能力和生长情况,评价两种地被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力。
三、研究意义
1. 洞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危害,了解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机制,提前预防和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
2. 同时对两种地被植物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进行评估,为生态修复提供可行性和理论依据。
3. 为地被植物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做出积极贡献。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年]2月第24期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熊梓弊,廉晶晶⑺,皮文1,张宗磊1,何征飞1,冯隹冉1(1.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100;2.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00)摘要:指出了镉是一种辻移性强、毒性大、难降解的重金属。
基于我国当前重金属镉的污染情况,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提出了未来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重点包括:新超富集植物的发现与筛选、植物修复效率的提高和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等。
关键词:重金属;镉污染;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中图分类号:X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4-0093-031引言土壤中污染物来源主要包括自然成因和人类活动巾。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主要可分为土壤病原微生物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放射性污染四类旳。
2014年公布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中,重金属污染的总超标率达到了16.1%⑵,多分布在工业区、重污染企业用地、采矿区等。
据估计,我国约有1/5的耕地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近2000万hn?。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三废”(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矿山的开采冶炼等⑷。
对于土壤而言,重金属污染具有停滞性、积蓄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且能够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并积极展开防治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包括Hg、Cd、As、Co、Cr、Zn、Cu、Mn、Ni、Pb等,通常情况下为几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其中,镉污染最为严重1.1土壤中镉污染现状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全国土壤环境总体情况不佳,镉的点位超标率最高,超过11个省、25个区的土壤都存在镉富集的问题,40%以上的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土壤被镉污染,且北方地区镉浓度低于南方地区%幻。
土壤铅镉污染修复中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张彩丽;陈磊;江懿;张成明【摘要】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治理不彻底、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剩余污泥回用农田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无法被降解,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植物修复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均有其适用范围,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针对土壤铅镉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可能影响植物修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同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期刊名称】《中国沼气》【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植物修复;土壤污染;铅镉;植物提取;植物稳定【作者】张彩丽;陈磊;江懿;张成明【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合肥23003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6;徐州市生物制药与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006;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16.4;X53金属冶炼过程及废水的超标排放、农田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大量化石能源使用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进而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环境中的金属又可以通过生物吸附和富集作用,并通过生物链的放大效应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研究的重金属包括铅、镉、铬、铜、汞等45种金属。
此外,将对人畜生物和农作物有显著毒性的8种元素也归为重金属的研究范畴,主要有砷、铝、锂、硒等[1-3]。
据统计,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染总面积的64.8%。
杨金山,罗小三,张欣悦,等.污染农田水苋菜等野生植物镉富集能力和修复潜力调查[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8):1739-1747.YANG J S,LUO X S,ZHANG X Y,et al.Investigation of Cd enrichment capacity and 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wild plants including Ammannia baccifera L.in Cd-contaminated farmland soil[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3,42(8):1739-1747.污染农田水苋菜等野生植物镉富集能力和修复潜力调查杨金山1,罗小三1*,张欣悦1,陈志怀1,童欣1,李平1,刘欣1,姜海波2,邱丹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系,南京210044;2.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南京210036)Investigation of Cd enrichment capacity and 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wild plants including Ammannia baccifera L.in Cd-contaminated farmland soilYANG Jinshan 1,LUO Xiaosan 1*,ZHANG Xinyue 1,CHEN Zhihuai 1,TONG Xin 1,LI Ping 1,LIU Xin 1,JIANG Haibo 2,QIU Dan 2(1.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2.Jiangsu Farmland Quality and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ion,Nanjing 210036,China )Abstract :To find plant resources to highly accumulate heavy metal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wild plants in cadmium (Cd )-contaminated farmland soil of Jiangsu Province,analyzed Cd concentrations in the rhizospheric soil andaboveground biomass of 19plants via paired sampling and compared Cd accumulations in five plant organs (roots,stems,leaves,flowers,and frui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d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72mg·kg −1to 16.5mg·kg −1in the soil and from 1.20mg·kg −1to 43.2mg·kg −1in the aboveground biomass.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of Cd (BCF Cd ),a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stably indicating the ability of plants to accumulate heavy metals from soil,exceeded unity for eleven plants,while the root-to-aboveground transport factor of Cd (TF Cd )exceeded unity for eight plants.Both BCF Cd and TF Cd exceeded unity for six plants,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vy metal收稿日期:2022-11-08录用日期:2023-01-16作者简介:杨金山(1997—),男,云南临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污染修复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4期引言利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技术,阻断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有效去除或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增强土壤应用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土地资源。
1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1.1现状、根源据统计,我国目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率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9.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铬、砷、汞、镉,、铅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矿山开采、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等。
据农业部在全国140万平方公里的污水灌区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4.8%的污水灌区遭受重金属污染,每年约有1200万吨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
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老工业基地,以及西南等部分矿业大省。
1.2类型、来源所谓“重金属”,是指密度超过5g/cm3的金属。
在自然环境中,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镉、铬、镍、铅、砷、汞等,其中,汞、铅、铬、砷、镉具有较强的毒性,也是土壤重金属修复的重点对象。
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看,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前者,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岩石风化过程中重金属浸入到周边土壤中,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矿山开采、农业生产、金属冶炼等,人为因素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预防的关键。
1.3特点、危害与有机、无机等污染物相比,重金属污染物会在土壤中富集,造成土壤结节,降低土壤生产力。
此外,具有较强的累积性、滞后性和不可降解性。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还会随着植物的根系,富集于植物根、茎、叶、果实中,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到人体健康。
如,过量食入“镉大米”会在人体类富集,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含汞食物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2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2.1物理修复采用物理措施,将重金属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或去除。
物理隔离工艺还包括:(1)物理工程修复法:换土/客土/翻土/去表土法。
(2)电热修复法。
(3)电动修复法等。
镉、铅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镉、铅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背景: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镉和铅是土壤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源之一,持续的自然和人为活动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目前,各类土壤修复技术层出不穷,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
但是,生物修复技术在有效性和经济性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对象:镉、铅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研究内容:1. 通过采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分别利用各种植物栽培在污染土壤中,评估不同植物的吸收性能和修复效果;2. 对不同微生物菌株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搭配最佳种植方式,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最佳方案;3. 分析土壤中铅和镉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4. 对比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与其他修复技术的效果并探讨其优势。
研究目的:1. 探究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对镉、铅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2. 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和微生物,确定最佳种植和修复方法;3. 提高土壤中镉和铅的吸附和重金属的稳定状态,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研究方法:1. 现场调查和野外取样;2. 选取不同的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实验;3. 标准化条件下开展生长实验;4. 采用ICP-OES分析土壤样品中铅和镉的含量;5. 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最佳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案。
预期成果:1. 确定最佳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案;2. 数据研究分析,评估镉、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3.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