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宝玉石鉴赏》
- 格式:ppt
- 大小:9.01 MB
- 文档页数:85
琥 珀 琥珀是几千万年前的针叶树木的分泌物(树脂、松脂)经过石化作用的产物。
也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
一. 文化赏析 琥珀形成的最古老故事产生于希腊神话,后来被罗马诗人奥维德写进了《变形记》。
其中 写到法厄同德姐妹变成了黑杨树,黑杨树的眼泪变成了琥珀。
因此,有关琥珀的展览常用神的眼泪作为主题。
墨西哥南部的土著人认为琥珀具有魔力将其称为太阳石,那儿的妇女至今仍为她们的婴儿戴上琥珀手镯,作为幸运符用以辟邪。
还有些看法更富想象力,认为琥珀是太阳的碎片凝固而成的,当太阳西沉入海时,炽热的太阳会像炽热的铁块遇水淬落下一些碎片一样,也有少许太阳的碎片淬落下来,并在海水中凝固,随水漂泊。
早期的琥珀多为贵族阶层所拥有,美国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所佩戴的琥珀至今仍展示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内。
琥珀在我国古代又称琥魄,认为它是由猛虎的魂魄幻化而成。
虎是百兽之王,所以琥珀在古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并相信它具有镇邪避恶、除魔降妖的作用,广泛用做护身符,人们常在小儿胸前挂上琥珀,用以壮胆镇惊,同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猛虎一样强壮勇敢。
台湾和香港也流行琥珀有趋吉避凶、修身养性的功能这样的看法。
琥珀色泽含蓄、质地温润,具有无比的亲和力,触摸它给人以安详恬静的心灵感受。
除了这些美感外,琥珀更是一条通往古代奥秘世界的时光隧道。
设想一下史前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中,树木分泌出的树脂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将昆虫、植物碎片、花粉、空气、水分等定格于金黄色透明的坟墓之中,经过千万年的尘封,为科学家重现古代大自然的情景提供了重要线索。
因此,有人将琥珀誉为瞬间的永恒,历史的凝固。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颂吟昆虫琥珀的诗:曾为老茯苓,元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观。
受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影响,人们曾一度狂热地购买含有昆虫的琥珀,琥珀贸易在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琥珀宫始建于1702年,耗时12年建成,所用的琥珀采自波罗的海,由丹麦建筑师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造的,占地55平方米,后来琥珀宫作为礼物献给 了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宝玉石鉴赏之和田玉摘要:和田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和田玉质地细腻,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产自新疆的和田玉更是享誉中外,素有“国石”之称。
和田玉的自身文化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源远流长。
和田玉为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载体,而中国的历史同样也赋予了和田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葩。
关键词:和田玉历史发展种类特点鉴赏价值保养方法发现与收藏正文:自古黄金有价玉无价,恰好我的名字中就带有一个玉字,因此,从小我就对玉有着格外的兴趣。
中国有四大玉石,分别是和田玉、独玉又称“南阳玉”、岫玉、绿松石。
这几种玉中,最具投资价值的要数新疆和田玉,被誉为中国国石。
下面就谈谈我最喜欢的和田玉吧。
一、和田玉的历史:一种软玉,俗称“真玉”。
狭义上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和田玉最负盛名。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曾几次提名要作为中国“国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先民们就发现和田青花籽玉雕《佛手》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
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和田玉是中华玉苑中拥有的独特资源。
玉有“五德”—“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细然”、“瑕不掩瑜,瑜不掩暇”,这些赞扬的是和田玉的特点,是中国玉的象征。
历来人们对和田玉的向往、爱好、追求几乎达到了神秘、痴迷的境地。
这样珍奇的人间瑰宝,随着采集的艰难与稀少。
对于收藏者来讲,得之一玉,束之高阁,作为欣赏与财富的积累,或留传后代或保值升值。
二、和田玉的种类:在新疆按和田玉的产出不同,外形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籽料:在河床的中下游拣到的玉石。
它门是由原生矿石经过剥蚀、冲刷,搬运到河流中下游的。
一、表面处理1.定义利用涂层、镀层、背衬、刻划条纹等方式使宝石改变颜色、增强反光亮度和产生光学效应。
由于涂层的厚度有限、硬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蚀,被视为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处理方法。
2.常用类型(1)箔衬: 在宝石的背面贴上高反光的薄膜、彩色薄膜以改变宝石的亮度和颜色。
(2)涂色: 在宝石的亭部涂上颜色,如把淡黄色钻石涂上淡蓝色,使钻石更加显白色。
(3)刻划条痕: 在弧面型透明宝石的底部划条痕以产生猫眼或者星光效应。
(4)涂层和镀层: 在宝石的表面涂上彩色的胶质层增强色彩,例如涂膜翡翠。
在宝石的表面用真空镀膜的工艺镀上一层彩色膜增强色彩,或者提高光泽。
例如托帕石表面的镀膜。
3.鉴别特征① 宝石镶嵌的方式:采取封闭式镶嵌。
② 观察宝石亭部刻面:在反射光条件下观察宝石亭部刻面的表面,可见到外来物质、特殊色彩或刻划痕。
③ 涂层的性质:涂膜处理的膜层可能具有不同于宝石的物理性质、硬度较低、容易脱落等。
④ 镀层的晕彩:用真空镀膜工艺的膜层常常具有干涉形成的晕彩。
二、漂白处理1.定义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有机宝石和部分无机宝石的杂色色调。
2.常见类型(1)氧化漂白:主要用双氧水为主的氧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漂白珍珠、象牙等由于有机质引起的杂色调,使之成为纯白色。
(2)酸洗漂白:主要用稀盐酸等对硅化木等材料除去表面的杂色。
3.鉴定特征:很难发现漂白处理的痕迹。
三、热处理1.定义利用加热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得以改善,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除氧和氢元素外)的加入,也没有宝石物质的流失。
2.热处理的工艺为了达到改善的目的,宝石的加热方法常与其他的一些方法配合使用,最常用到的方法有:(1)气氛条件:例如用还原气氛加深浅色蓝宝石的颜色,用氧化气氛消除红宝石的蓝色色斑。
有些处理还需要使用惰性气或者真空,保护宝石不受氧化。
(2)介质环境:在高温热处理时,由于填充料熔融还会产生熔体介质,熔体介质流入宝石的裂隙起到愈合裂隙的作用,提高了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这也被称为裂隙愈合热处理。
宝玉石鉴赏课程论文——对和田白玉的认识院系: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10通信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和田白玉摘要: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王宫贵族玩赏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崇玉、爱玉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人们相信戴玉保健、避邪的说法。
关键词:和田白玉软玉质地细腻价值连城一、和田白玉的简介在我国,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品种,是白色软玉的特定名称。
因为这种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等地,所以常被称为和田玉。
软玉因为所含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导致颜色的不同,所以软玉又有白玉、青玉之分,另外还有碧玉、墨玉等因色而命名的软玉品种。
白玉是软玉中最为珍贵的玉石品种。
软玉的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它是由粒经小于0.01毫米的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玉一般呈毡状、簇状和捆状交织结构。
二、和田白玉的产地和田玉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
三、和田白玉的基本特征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而和田玉则是我国的传统玉石。
和田玉由于质地细腻,所以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它以温润细腻的质地,纯净怡人的色泽,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和田玉中价值珍贵的首推“羊脂白玉”,羊脂白玉质地细腻,“白如截脂”,具有特别的滋润,给人以一种亲切温存的美感,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
羊脂白玉自古以来受到人们追捧,非常珍贵。
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
玉器鉴定书籍范文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品,它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因此,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开始学习和关注玉器鉴定。
然而,玉器鉴定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鉴定经验。
因此,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玉器鉴定知识是提高个人鉴定能力、保障收藏质量的必经之路。
下面,本文将为您推荐几本好的玉器鉴定书籍,供您参考。
一、《中国玉器鉴别图典》《中国玉器鉴别图典》是一本专业性非常强的鉴定书籍。
它是由中国玉器协会编撰,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玉器的鉴别方法、鉴别技巧以及鉴别流程。
此书中的图片是非常有价值的,上面都是真品玉器的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可以促进玉器爱好者的鉴别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避免被假冒伪劣的玉器所欺骗。
二、《考古学玉器鉴定与鉴赏》此书是由董荣水编写的,主要介绍了考古学玉器的鉴定方法和鉴赏技巧。
它是一本适合初学者阅读的入门书籍。
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全面,除了介绍玉器种类,还介绍了玉器的发掘、保存、鉴定和保养等知识,非常有实用价值。
三、《玉器鉴定技巧》此书是由余万里编写的,主要介绍了玉器鉴定的技巧和玉品等级评定标志。
对于新手来说,此书非常实用,它详细介绍了玉器的种类,鉴别方法以及鉴别要点。
此外,此书还分别介绍了各种不同玉器的鉴别技巧,如器物、佛像、玉髓、玉杯等,非常具有实用性。
四、《玉器品种与鉴定》这本书是由沈培安所编写的,它所介绍的玉器品种和鉴定方法非常全面,能够满足玉器爱好者对不同品种玉器鉴定的需求。
此书的排版十分清晰,翻阅非常方便,是一本便于带着前往收藏品市场进行鉴定的实用性图书。
在玉器收藏的道路上,光靠一些经验性的鉴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一些实用的玉器鉴定图书,不断的积累鉴定经验和知识,提高自己鉴别玉器的能力。
因此,以上推荐的四本玉器鉴定图书,均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玉器爱好者购买并认真阅读,从而更好的开展玉器收藏工作。
宝玉石鉴赏姓名:张*学号:***********专业:自动化班级:10级2班我国的玉石文化----通修论文通过学习宝玉石鉴赏这门选修课我了解了,在我国,玉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涵义。
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
可以说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的玉石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就有和氏壁的传说----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
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
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
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壁”,这就是后世所传说的和氏壁。
而在早期的《诗经》中,也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句名词,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玉不琢,不成器”。
名玉大欣赏青玉凤柄执壶青玉凤柄执壶,清,通高22cm,口径4.9-5.7cm。
此执壶玉质纯正,表面光亮。
壶体扁而高,椭圆形口,盖与壶口呈插接式,咬合紧密,盖钮为镂空如意形,套二活环,钮之下饰一周莲瓣。
壶颈部饰变形莲花纹,腹部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凸雕牡丹等图案。
壶流为兽吞式,流柱自兽口中接出。
壶柄为一全身栖凤,凤尾下部套一活环。
此作品的设计水平较高,将传统的如意、莲花、莲瓣、牡丹等图案运用于壶体,表现形式不落俗套,且加工精致,造型准确。
执壶之柄造型复杂,不易掌握。
壶盖高大而易脱落,因而不宜实用,是一件按照实用器设计的陈设品。
青玉回首鸭青玉回首鸭,清,长15cm,宽6cm,高10.5cm。
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
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
鸭作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
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
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
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
同历代作品相比,此件玉鸭更为精致,其背负的谷穗既有岁岁平安之意又有五谷丰登之祈,寓意不俗,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青玉双连尊青玉双连尊,清,高27.4cm,长26cm,宽13.5cm。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
高、低二尊,下体相连。
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
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
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
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白玉羊首耳瓶白玉羊首耳瓶,清,高27.5cm,口径5.4×7cm,足径5.5×7.9cm。
清宫旧藏。
椭圆形,细颈,宽腹,双耳,椭圆足。
盖顶下凸起绳纹一周。
颈部浅雕夔带纹,腹琢莲瓣纹,肩两侧凸离羊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