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宝玉石鉴赏》
- 格式:ppt
- 大小:9.01 MB
- 文档页数:85
琥 珀 琥珀是几千万年前的针叶树木的分泌物(树脂、松脂)经过石化作用的产物。
也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
一. 文化赏析 琥珀形成的最古老故事产生于希腊神话,后来被罗马诗人奥维德写进了《变形记》。
其中 写到法厄同德姐妹变成了黑杨树,黑杨树的眼泪变成了琥珀。
因此,有关琥珀的展览常用神的眼泪作为主题。
墨西哥南部的土著人认为琥珀具有魔力将其称为太阳石,那儿的妇女至今仍为她们的婴儿戴上琥珀手镯,作为幸运符用以辟邪。
还有些看法更富想象力,认为琥珀是太阳的碎片凝固而成的,当太阳西沉入海时,炽热的太阳会像炽热的铁块遇水淬落下一些碎片一样,也有少许太阳的碎片淬落下来,并在海水中凝固,随水漂泊。
早期的琥珀多为贵族阶层所拥有,美国第一夫人玛莎华盛顿所佩戴的琥珀至今仍展示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内。
琥珀在我国古代又称琥魄,认为它是由猛虎的魂魄幻化而成。
虎是百兽之王,所以琥珀在古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并相信它具有镇邪避恶、除魔降妖的作用,广泛用做护身符,人们常在小儿胸前挂上琥珀,用以壮胆镇惊,同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猛虎一样强壮勇敢。
台湾和香港也流行琥珀有趋吉避凶、修身养性的功能这样的看法。
琥珀色泽含蓄、质地温润,具有无比的亲和力,触摸它给人以安详恬静的心灵感受。
除了这些美感外,琥珀更是一条通往古代奥秘世界的时光隧道。
设想一下史前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中,树木分泌出的树脂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将昆虫、植物碎片、花粉、空气、水分等定格于金黄色透明的坟墓之中,经过千万年的尘封,为科学家重现古代大自然的情景提供了重要线索。
因此,有人将琥珀誉为瞬间的永恒,历史的凝固。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颂吟昆虫琥珀的诗:曾为老茯苓,元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观。
受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影响,人们曾一度狂热地购买含有昆虫的琥珀,琥珀贸易在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琥珀宫始建于1702年,耗时12年建成,所用的琥珀采自波罗的海,由丹麦建筑师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造的,占地55平方米,后来琥珀宫作为礼物献给 了俄国沙皇彼得一世。
宝玉石鉴赏之和田玉摘要:和田玉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和田玉质地细腻,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产自新疆的和田玉更是享誉中外,素有“国石”之称。
和田玉的自身文化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源远流长。
和田玉为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载体,而中国的历史同样也赋予了和田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葩。
关键词:和田玉历史发展种类特点鉴赏价值保养方法发现与收藏正文:自古黄金有价玉无价,恰好我的名字中就带有一个玉字,因此,从小我就对玉有着格外的兴趣。
中国有四大玉石,分别是和田玉、独玉又称“南阳玉”、岫玉、绿松石。
这几种玉中,最具投资价值的要数新疆和田玉,被誉为中国国石。
下面就谈谈我最喜欢的和田玉吧。
一、和田玉的历史:一种软玉,俗称“真玉”。
狭义上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新疆玉石是我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和田玉最负盛名。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曾几次提名要作为中国“国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先民们就发现和田青花籽玉雕《佛手》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
2003年10月底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工作结束,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和田玉是中华玉苑中拥有的独特资源。
玉有“五德”—“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细然”、“瑕不掩瑜,瑜不掩暇”,这些赞扬的是和田玉的特点,是中国玉的象征。
历来人们对和田玉的向往、爱好、追求几乎达到了神秘、痴迷的境地。
这样珍奇的人间瑰宝,随着采集的艰难与稀少。
对于收藏者来讲,得之一玉,束之高阁,作为欣赏与财富的积累,或留传后代或保值升值。
二、和田玉的种类:在新疆按和田玉的产出不同,外形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籽料:在河床的中下游拣到的玉石。
它门是由原生矿石经过剥蚀、冲刷,搬运到河流中下游的。
一、表面处理1.定义利用涂层、镀层、背衬、刻划条纹等方式使宝石改变颜色、增强反光亮度和产生光学效应。
由于涂层的厚度有限、硬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蚀,被视为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处理方法。
2.常用类型(1)箔衬: 在宝石的背面贴上高反光的薄膜、彩色薄膜以改变宝石的亮度和颜色。
(2)涂色: 在宝石的亭部涂上颜色,如把淡黄色钻石涂上淡蓝色,使钻石更加显白色。
(3)刻划条痕: 在弧面型透明宝石的底部划条痕以产生猫眼或者星光效应。
(4)涂层和镀层: 在宝石的表面涂上彩色的胶质层增强色彩,例如涂膜翡翠。
在宝石的表面用真空镀膜的工艺镀上一层彩色膜增强色彩,或者提高光泽。
例如托帕石表面的镀膜。
3.鉴别特征① 宝石镶嵌的方式:采取封闭式镶嵌。
② 观察宝石亭部刻面:在反射光条件下观察宝石亭部刻面的表面,可见到外来物质、特殊色彩或刻划痕。
③ 涂层的性质:涂膜处理的膜层可能具有不同于宝石的物理性质、硬度较低、容易脱落等。
④ 镀层的晕彩:用真空镀膜工艺的膜层常常具有干涉形成的晕彩。
二、漂白处理1.定义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有机宝石和部分无机宝石的杂色色调。
2.常见类型(1)氧化漂白:主要用双氧水为主的氧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漂白珍珠、象牙等由于有机质引起的杂色调,使之成为纯白色。
(2)酸洗漂白:主要用稀盐酸等对硅化木等材料除去表面的杂色。
3.鉴定特征:很难发现漂白处理的痕迹。
三、热处理1.定义利用加热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得以改善,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除氧和氢元素外)的加入,也没有宝石物质的流失。
2.热处理的工艺为了达到改善的目的,宝石的加热方法常与其他的一些方法配合使用,最常用到的方法有:(1)气氛条件:例如用还原气氛加深浅色蓝宝石的颜色,用氧化气氛消除红宝石的蓝色色斑。
有些处理还需要使用惰性气或者真空,保护宝石不受氧化。
(2)介质环境:在高温热处理时,由于填充料熔融还会产生熔体介质,熔体介质流入宝石的裂隙起到愈合裂隙的作用,提高了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这也被称为裂隙愈合热处理。
宝玉石鉴赏课程论文——对和田白玉的认识院系: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10通信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和田白玉摘要: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的古文化之一,玉代表了品德高尚、美好与尊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王宫贵族玩赏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崇玉、爱玉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人们相信戴玉保健、避邪的说法。
关键词:和田白玉软玉质地细腻价值连城一、和田白玉的简介在我国,白玉是一个特定的玉石品种,是白色软玉的特定名称。
因为这种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等地,所以常被称为和田玉。
软玉因为所含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导致颜色的不同,所以软玉又有白玉、青玉之分,另外还有碧玉、墨玉等因色而命名的软玉品种。
白玉是软玉中最为珍贵的玉石品种。
软玉的质地十分细腻,用手触摸有滑感,它是由粒经小于0.01毫米的纤维状透闪石—阳起石晶体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玉一般呈毡状、簇状和捆状交织结构。
二、和田白玉的产地和田玉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
三、和田白玉的基本特征狭义上的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而和田玉则是我国的传统玉石。
和田玉由于质地细腻,所以它的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之间,它以温润细腻的质地,纯净怡人的色泽,在传统玉石中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和田玉中价值珍贵的首推“羊脂白玉”,羊脂白玉质地细腻,“白如截脂”,具有特别的滋润,给人以一种亲切温存的美感,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
羊脂白玉自古以来受到人们追捧,非常珍贵。
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
玉器鉴定书籍范文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品,它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因此,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开始学习和关注玉器鉴定。
然而,玉器鉴定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鉴定经验。
因此,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玉器鉴定知识是提高个人鉴定能力、保障收藏质量的必经之路。
下面,本文将为您推荐几本好的玉器鉴定书籍,供您参考。
一、《中国玉器鉴别图典》《中国玉器鉴别图典》是一本专业性非常强的鉴定书籍。
它是由中国玉器协会编撰,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玉器的鉴别方法、鉴别技巧以及鉴别流程。
此书中的图片是非常有价值的,上面都是真品玉器的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可以促进玉器爱好者的鉴别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避免被假冒伪劣的玉器所欺骗。
二、《考古学玉器鉴定与鉴赏》此书是由董荣水编写的,主要介绍了考古学玉器的鉴定方法和鉴赏技巧。
它是一本适合初学者阅读的入门书籍。
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全面,除了介绍玉器种类,还介绍了玉器的发掘、保存、鉴定和保养等知识,非常有实用价值。
三、《玉器鉴定技巧》此书是由余万里编写的,主要介绍了玉器鉴定的技巧和玉品等级评定标志。
对于新手来说,此书非常实用,它详细介绍了玉器的种类,鉴别方法以及鉴别要点。
此外,此书还分别介绍了各种不同玉器的鉴别技巧,如器物、佛像、玉髓、玉杯等,非常具有实用性。
四、《玉器品种与鉴定》这本书是由沈培安所编写的,它所介绍的玉器品种和鉴定方法非常全面,能够满足玉器爱好者对不同品种玉器鉴定的需求。
此书的排版十分清晰,翻阅非常方便,是一本便于带着前往收藏品市场进行鉴定的实用性图书。
在玉器收藏的道路上,光靠一些经验性的鉴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一些实用的玉器鉴定图书,不断的积累鉴定经验和知识,提高自己鉴别玉器的能力。
因此,以上推荐的四本玉器鉴定图书,均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玉器爱好者购买并认真阅读,从而更好的开展玉器收藏工作。
宝玉石鉴赏姓名:张*学号:***********专业:自动化班级:10级2班我国的玉石文化----通修论文通过学习宝玉石鉴赏这门选修课我了解了,在我国,玉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涵义。
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
可以说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的玉石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就有和氏壁的传说----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
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
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
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壁”,这就是后世所传说的和氏壁。
而在早期的《诗经》中,也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句名词,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玉不琢,不成器”。
名玉大欣赏青玉凤柄执壶青玉凤柄执壶,清,通高22cm,口径4.9-5.7cm。
此执壶玉质纯正,表面光亮。
壶体扁而高,椭圆形口,盖与壶口呈插接式,咬合紧密,盖钮为镂空如意形,套二活环,钮之下饰一周莲瓣。
壶颈部饰变形莲花纹,腹部有椭圆形开光,开光内凸雕牡丹等图案。
壶流为兽吞式,流柱自兽口中接出。
壶柄为一全身栖凤,凤尾下部套一活环。
此作品的设计水平较高,将传统的如意、莲花、莲瓣、牡丹等图案运用于壶体,表现形式不落俗套,且加工精致,造型准确。
执壶之柄造型复杂,不易掌握。
壶盖高大而易脱落,因而不宜实用,是一件按照实用器设计的陈设品。
青玉回首鸭青玉回首鸭,清,长15cm,宽6cm,高10.5cm。
玉呈青白色,微透光,质地温润清朗。
鸭身肥硕,圆臀阔胸,短颈,短翅,翅及鸭身有排列整齐的羽,并布满仿古勾云纹。
鸭作回首状,一足踏于地,一足向前,似在行走中。
其口衔谷梗,梗垂于鸭身,谷叶似飘似摇。
此作品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
六畜、家禽为玉雕动物中最常见的题材,自唐代之后,玉鸭之作多出新样。
同历代作品相比,此件玉鸭更为精致,其背负的谷穗既有岁岁平安之意又有五谷丰登之祈,寓意不俗,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青玉双连尊青玉双连尊,清,高27.4cm,长26cm,宽13.5cm。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
高、低二尊,下体相连。
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
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
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
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白玉羊首耳瓶白玉羊首耳瓶,清,高27.5cm,口径5.4×7cm,足径5.5×7.9cm。
清宫旧藏。
椭圆形,细颈,宽腹,双耳,椭圆足。
盖顶下凸起绳纹一周。
颈部浅雕夔带纹,腹琢莲瓣纹,肩两侧凸离羊首耳。
珍宝玉兽面纹圭玉兽面纹圭,长,宽,厚。
玉料表面经染色呈漆黑色,器身扁而长,一端略宽,有刃,另一端有一孔。
圭两面皆有纹饰,一面中部为阴线兽面纹,兽面的上、下方分别饰阴线绳纹及成组的凸线,另一面的主体纹饰同前一面大体相同,下方有一组凸线构成的变形兽面纹。
目前为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类似凸线纹饰的玉圭,对这件玉圭的制造年代,学者多有推测,一些学者认为,玉圭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玉鹰攫人首佩玉鹰攫人首佩,长,宽,厚。
佩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斑,片状,边缘略薄,两面图案相同。
作品上部为一只展翅之鹰,鹰头侧转,双爪下垂各抓一人首。
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
同样题材的镂雕玉器在上海博物馆及天津艺术博物馆都有收藏,带有类似的鹰鸟纹图案的玉圭在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
此佩图案较复杂,鹰翅上端与人首间装饰的含义尚不明确,作品表现的可能是远古时期的氏族图腾,鹰是氏族的徽号,而鹰爪抓的应是战败的敌人之首级。
玉花斑弧刃斧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宽。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
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
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
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
此件玉斧是随葬玉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
其玉材虽因埋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丽的本色。
斧的表面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
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玉刻图长方形板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宽,厚。
宝玉石鉴赏宝玉石,是指具有价值和美观的宝石或高级石料。
宝玉石因其各自独特的色彩、纹理、光泽等特点,而备受珍视,常被用于首饰制作、艺术品雕刻和室内装饰等领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宝玉石以及其值得鉴赏的特点。
1. 翡翠翡翠,又称为滑石、玉石,是一种硬度较高的宝石,种类繁多,分别产于中国、缅甸、墨西哥等地。
翡翠的颜色主要有翠绿色、青色、白色等多种。
其中,翠绿色的翡翠是最为珍贵的。
翡翠的纹理是其最为独特之处。
透过翡翠的表面,可以看到其内部分布有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条纹,这被称为“翡翠纹”。
除了纹理,翡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冰种”。
所谓“冰种”,是指翡翠的内部含水量和晶体结构均匀,呈现出一种晶莹剔透的效果。
而冰种翡翠往往价格更高。
此外,还应注意翡翠的大小,因为同样颜色的翡翠,越大的价值越高。
2. 红宝石红宝石,是指含有铬元素的蓝宝石,因其鲜红艳丽的颜色而备受珍视。
红宝石主要产于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地。
红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和切割都是影响价值的因素。
红宝石的颜色需浓郁红亮,透明度越高越好,切割要精细,边角分明。
除了这些因素,红宝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然的纹路。
红宝石的纹理与形态是由生长环境和成长时间决定的,因此它们独一无二的纹路也成为评判它们价值的标准之一。
3. 蓝宝石蓝宝石是指含有铁和钛元素的铝酸盐矿物,主要产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
蓝宝石的颜色变化较大,从深蓝色到浅蓝色以及紫蓝色都有,其中最为价值的是鲜艳的纯正蓝色。
蓝宝石通常透明度较高,切割要求较高,可以透出光泽的效果。
与红宝石类似,蓝宝石也有独特的纹路,它的纹路显得比较均匀,通常由纵横交错的细长纹理组成。
此外,在鉴定蓝宝石的真伪时,还需注意它的硬度,因为蓝宝石的硬度较高,有些人可能会将其与人造玻璃混淆。
4. 珍珠珍珠是一种由蜗牛类构建的钙酸盐矿物,在中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产出。
珍珠的颜色有白色、金色、黑色等多种,其中白色珍珠是最为常见的。
珠宝鉴赏-玉石1. “诗意盎然”的美玉2. 《巴林石精品赏析:巴林彩石》3. 《巴林石精品赏析:巴林冻石》4. 《巴林石精品赏析:巴林福黄石》5. 《巴林石精品赏析:巴林鸡血石》6. 《白玉玩家必备手册》7. 《宝石:世界各地130多种宝石的彩色图鉴》8. 《宝石:世界各地75种宝石的彩色图鉴》9. 《彩色钻石特性·颜色评定·购买指南》10. 《昌化鸡血石》11. 《大师玉雕集锦》12. 《翡翠鉴赏与选购》13. 《凌家滩玉器》14. 《奇石艺术》15. 《吴国王室玉器》16. 《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2册)17.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安徽卷》(4册)18. 《中国古代玉器图谱》19. 《中国古玉图释》20. 《中国玉佩图谱集》21. 《周代用玉制度研究》22. 《周代用玉制度研究》(孙庆伟)23. 《珠宝玉石鉴赏珍藏版:翡翠鉴赏》(4册)24. 《珠宝玉石学GAC教程》25. 100件皇室古玉,皇家风范十足!26. 100件精美古代玉杯 ,一次看个够!27. 100件精美古代玉杯,美观又实用28. 今生得一良渚玉器:足矣(全精品)29. 100张超清图·看尽上海博物馆的美玉30. 18件商代出土玉器高清图31. 2018玉器拍卖前50件古玉拍品一览32. 2019年春嘉德香港50件精品古玉33. 2019最火的石头!34. 20件晋国美玉,低调的奢华35. 26件绝世玉器,精彩!36. 27件明清古玉,大饱眼福!37. 30件绝美镇纸,为文房添彩!38. 35幅馆藏古玉高清图,光气十足!39. 35件馆藏古玉,沁人心脾!40. 故宫50件天价翡翠,精彩!41. 40件美到古玉震人心魄的古玉42. 40件清宫寿山石制品大赏43. 47件大美战国古玉44. 50幅高古玉高清大图,养眼极了!45. 50件馆藏古玉超清大图,再现古玉之美!46. 50件皇家古玉兽面玉雕,霸气!47. 50件清代碧玉件,精致极了!48. 50余件馆藏精品古玉,老味儿十足!49. 60件大拍玉器成交价,来看看!50. 70件馆藏精品古玉,每一眼都是沉醉!51. 80幅古玉高清图,叹为观止!52. 艾弗里·布伦戴奇收藏的中国玉器53. 安徽天长出土古玉,你见过吗?54. 安徽长丰杨公楚墓玉器鉴赏55. 白灵石巧雕56. 白玉雕刻作品欣赏57. 百枚中国古代玉玺欣赏58. 百余件元代馆藏玉器59. 包罗万“象”·一网打尽历代玉象,让你一次看个够!60. 保利香港拍卖的玉器及价格61.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藏玉录62. 北京翰海拍卖的玉器及价格63. 常熟博物馆藏历代玉器64. 沉封3000余年西周小国出土的时尚美玉65. 穿越千年,领略古玉之美66. 穿越千年的古玉,老味十足!67. 大美的宋代时期玉器68. 大美高古玉100张,一饱眼福!69. 大美古玉,气质不凡!70. 大美汉代古玉,百看不厌!71. 大美俏色黄蜡石72. 大美俏色黄蜡石雕73. 大英博物馆藏古玉赏析!74. 定陵万历墓出土玉器75. 婀娜多姿的玉石雕76. 放大镜下的古玉,精彩!77. 翡翠的名头那么多,“三青三水”到底说的是什么?78. 费城博物馆美玉盛宴!79. 风华绝代乾隆工!细品故宫里的乾隆玉器80. 高古玉,方寸间尽显动态之美!81. 高古玉:是一座文化含量极高的金山82. 高清古玉,细细来品!83. 高清古玉大图,真养眼!84. 古代老珠子,味道十足!85. 古代男人奢侈品,高级!86. 古代男子的奢侈品·帽顶87. 古代玉器,精美绝伦!88. 古代玉器赏析89. 古玉,放大了看更美!90. 古玉白化五种形态,饭糁、水沁、石灰沁、鸡骨白91. 古玉的沁色之美有多美?看了就停不下来!92. 古玉千千万,最稀缺的是玉人93. 古玉人物欣赏94. 古玉眼睛雕琢技法95. 古玉这样玩:更有品味96. 古玉之大美沁色97. 故宫博物院55件稀世之珍98. 馆藏古玉着实精彩99. 馆藏古玉,价值连城100. 馆藏古玉高清大图,超乎想象的美!101. 国立历史博物馆藏120件古玉,一次看过瘾!102. 国外大拍50件古玉成交价新鲜出炉,一睹为快!103. 国外大师收藏的顶级古玉104. 国之瑰宝:鸡血石105. 哈佛大学博物馆藏中国高古玉(高清细图)106. 海外古玉,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107. 罕见的极品肉形石欣赏108. 汉人崇蝉,谁解其意?109. 痕都斯坦玉器欣赏110. 湖北荆州博物馆藏,战国中期楚国玉器111. 华盛顿博物馆藏高古玉器112. 华盛顿博物馆藏高古玉器113. 皇家美器,精工细作,气韵不凡!114. 黄龙玉·传承中华文明115. 黄龙玉雕116. 鸡血石鉴赏117. 极度奢华的金镶玉!118. 极尽奢华的古玉配饰,不一般!119. 极品馆藏古玉 10件春秋玉龙120. 极品商周玉器欣赏121. 极致精美的玉石器皿122. 佳士得历年拍卖价格集萃123. 价值连城的古代宝玉雕品124. 将进酒,杯莫停·古代玉杯鉴赏大集125. 精美的清代寿山石雕品126. 精美的玉石雕刻艺术127. 精美奇石图集128. 精美青田玉石雕欣赏129. 精美玉雕细腻韵浓130. 精美玉器131. 精品翡翠集锦132. 精品美人玉雕欣赏133. 精品玉石雕集锦134. 精湛的现代玉雕艺术品135. 老外的玉雕作品,不一般!136. 历代馆藏玉鸟欣赏137. 历代玉器纹饰图录欣赏138. 历代玉鱼的发展与演变139. 辽宁省博藏玉,高清图太难得!140. 灵动而神秘的上古之玉141. 领会七个要点:让你玩好古玉142. 绿松石鉴赏 2143. 绿松石鉴赏 1144. 绿松石鉴赏 3145. 玛瑙极品欣赏146. 每家博物馆,都有值得一看的古玉!147. 美到极致的寿山石雕刻148. 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也藏玉149. 美玉“开花”,艳而不俗150. 明代皇室的精美玉器151. 明代只有“粗大明”?看看台北故宫玉器正正“三观”吧!152. 南京出土的金银珠宝,壕出一定境界了153. 飘落在国外的一批藏玉,精美!154. 品玉·上博35件美玉,大放异彩!155. 破解古玉奥秘:看看这一篇156. 千刀玩石-刘闻千印钮展157. 乾隆爷最爱的“玉扳指”,实物你见过几个?158. 乾隆爷最爱的美玉159. 浅谈商周玉鹿之简洁美160. 巧夺天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玉器全集161. 巧夺天工白菜雕 1162. 巧夺天工白菜雕 2163. 青田石雕164. 青田石雕精品欣赏165. 清乾隆大禹治水玉山,精美!166. 如果你老公也玩玉,请认真看完!167. 赛先生的古玉,看不腻!168. 山西博物院巡礼,玉器篇169. 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精美玉器赏析170. 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玉器鉴赏171. 商代古墓出土的古代玉器172. 商周玉鹿,高级美173. 上海博物馆藏馆明代玉器,图文解析174. 上海博物馆美玉大赏175.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古玉176. 上海博物馆玉器欣赏177. 深藏在哈佛博物馆的中华古玉178. 十二生肖精美玉雕179. 石雕无语180. 识珠·一篇文章看尽历代古珠181. 世间罕见的新疆和田玉枣红皮一级白玉籽玉182. 收藏在国外博物馆的中国古玉,件件精彩!183. 收藏之路·我与古玉的缘分184. 首都博物馆藏玉器185. 寿山石把件鉴赏(上)186. 寿山石把件鉴赏(下)187. 寿山石摆件鉴赏 1188. 寿山石摆件鉴赏 10189. 寿山石摆件鉴赏 11190. 寿山石摆件鉴赏 12191. 寿山石摆件鉴赏 13192. 寿山石摆件鉴赏 14193. 寿山石摆件鉴赏 15194. 寿山石摆件鉴赏 16195. 寿山石摆件鉴赏 17196. 寿山石摆件鉴赏 2197. 寿山石摆件鉴赏 3198. 寿山石摆件鉴赏 4199. 寿山石摆件鉴赏 5200. 寿山石摆件鉴赏 6201. 寿山石摆件鉴赏 7202. 寿山石摆件鉴赏 8203. 寿山石摆件鉴赏 9204. 寿山石雕鉴赏收藏205. 寿山石雕品 1206. 寿山石雕品 2207. 寿山石雕欣赏208. 寿山石挂件鉴赏209. 寿山石印章鉴赏 1210. 寿山石印章鉴赏 10211. 寿山石印章鉴赏 11212. 寿山石印章鉴赏 12213. 寿山石印章鉴赏 13214. 寿山石印章鉴赏 14215. 寿山石印章鉴赏 15216. 寿山石印章鉴赏 16217. 寿山石印章鉴赏 17218. 寿山石印章鉴赏 18219. 寿山石印章鉴赏 19220. 寿山石印章鉴赏 2221. 寿山石印章鉴赏 20222. 寿山石印章鉴赏 21223. 寿山石印章鉴赏 3224. 寿山石印章鉴赏 4225. 寿山石印章鉴赏 5226. 寿山石印章鉴赏 6227. 寿山石印章鉴赏 7228. 寿山石印章鉴赏 8229. 寿山石印章鉴赏 9230. 隋唐五代玉器之浅谈231. 台湾藏家毕生所藏古玉,别错过!232. 叹为观止的玉雕、石雕集锦233. 唐、宋、元、明、清精品玉器,一饱眼福!234. 唐代玉带板上的19种人物形象235. 天津博物馆馆藏古玉,一饱眼福!236. 天然大理石画237. 天然奇石欣赏238. 天日昭昭—环形玉器239. 田黄鉴赏240. 透着灵气儿的古玉241. 外国博物馆馆藏100件中国极品古玉242. 外国收藏家收藏的60件中国古董,件件国宝级!243. 王耀收藏砚台精品欣赏244. 唯美动物型玉器245. 维也纳:来自中国的上古之玉246. 巫玉时代不同地域的精美玉器247. 武汉博物馆馆藏鼻烟壶欣赏248. 西周古玉,美妙神奇249. 吸引全球藏家眼球的中国古玉250. 吸引全球藏家眼球的中国古玉251. 夏代玉器篇252. 相看不厌,唯有美玉253. 香港佳士得春拍精选拍品大赏254. 香港佳士得大拍明清玉器精选(高清大图)255. 香港佳士得古玉专场全览(高清58件)256. 镶嵌后的青铜器,精美致极!257. 羊脂玉珍贵不是白说的,78款绝美和田玉,真的是大饱眼福!258. 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259. 一场你从未见过的红山古玉盛宴260. 一批即将在日本开拍的中国古玉(高清大图)261. 一位古代国君留给世人的无价之宝262. 有一种古玉,叫做“帝王标准”!263. 乾隆精美玉器,上下三百年的美(内附每件精品价格)264. 鱼群265. 玉带钩,男人身份的象征266. 玉雕·石雕集锦267. 玉雕大师宋世义作品268. 玉雕石雕美人269. 玉壶鉴赏270. 玉炉顶、帽顶的发展与演变271. 玉女、洁白如玉272. 玉器鉴赏273. 玉色温润274. 玉韘的演变轨迹分析275. 玉石盆景276. 南阳玉雕277. 玉饰,最适合中国人的佩饰278. 在博物馆看到闪闪发光的,十有八九是金子!279. 战汉玉马首280. 这56件馆藏精品古玉值得一赏281. 这些石头都不认识,敢吹牛自己懂石头?282. 珍宝玉石283. 珍贵的石头开花了,千年一见,美哭……284. 震撼世界的中国古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285. 只有看到高清细节才知道什么叫鬼斧神工286. 中国古代精品玉件287. 中国汉代顶级古玉都在这了……288. 中国五大名器精品欣赏:琉璃289. 中国五大名器精品欣赏:玉翠290. 中国玉壶精品图片欣赏(经典收藏)291. 中国玉壶艺术精品欣赏292. 中国玉壶艺术精品欣赏(经典收藏二)293. 中国最精美的雕刻艺术品294. 中华奇石295. 中华一绝,灵璧石之美296. 中华玉器红山玉297. 中山国出土的神秘古玉,脑洞大开!298. 最美不过东方“红”,鉴别昌化鸡血石,七步到位299. 最美不过东方“红”,鉴别昌化鸡血石,七步到位300. 最是玉中一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