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4.36 MB
- 文档页数:51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01知识管理知识点1“珍妮机”与蒸汽机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
兴起行业:棉纺织业。
主要发明:发明时间发明者影响飞梭1733年凯伊极大地提高了织布效率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改良蒸汽机1782年瓦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技术成就蒸汽机先后被应用于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
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知识点2交通运输的巨变蒸汽机车:1814年,英国技师斯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
1825年,他亲自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成功。
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铁路交通: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网很快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铺展开来。
影响: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知识点3工厂制度的出现出现:使用蒸汽机后,工厂主可以在更便利的地方选址建厂,雇用更多工人。
现代工厂制度出现了。
工厂区也逐渐发展成新的城市。
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
从此,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国的对外扩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的有力冲击,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珍妮机”与蒸汽机1.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C)A.交通运输业B.冶金采矿业C.棉纺织业D.电话通讯业2.乔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型:新授课 组别:三年级历史 执笔:陈德先 审核:陈德先学习目标1.记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和标志。
2.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及其成就。
3.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学习活动1、导入: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火车和轮船出现在哪国?是什么模样?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 根据目标,通读全文,勾画要点,完成以下知识建构:第 最早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一 最先开始的行业:次 主要标志:进入 时代工 纺织机的发明: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 ) 骡机 水利织布机 业 动力机: 改良蒸汽机革 新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第一艘 (克莱蒙号)。
命 1814年,英国人 发明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1)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 。
(2)直接导致了 形式的出现。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人口的增长。
(4) 等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3、合作探究(1)说一说: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2) 评一评:到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完成,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些什么影响?材料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2:1801年——1831年,英国曼切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
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材料3: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孕育1、工业革命的性质:是一次巨大、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大革命。
2、时间:18世纪下半叶。
3、开始国家:英国原因: A、政治条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市场条件--国内外商贸活跃,市场需求扩大。
(直接原因)C、资本条件--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D、劳动力条件-- 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工业革命的进程1、特点: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2、工业革命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3、机器发明一览表技术发明时间发明者意义珍妮机1764年哈格里夫斯推动发明水力纺纱机1769年海斯实现自动纺纱联动式蒸汽机1782年瓦特最重大的技术发明,进入蒸汽时代汽船1807年富尔敦开始了海上运输工具的机械化火车1814年斯蒂芬森开创了人类陆地交通新纪元4、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理解工业革命的过程,个部门之间相互促进:棉纺织→动力→采矿、冶金→交通运输。
A、推动生产力发展。
B、引起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变化,形成了近代大工厂制度(“近代大工厂之父”是阿克莱特)C、煤铁“联动”:---煤炭成为首要能源,大量开采。
---炼铁技术提高,1784年科尔特发明“搅炼和碾压法”。
D、水路运输改观-----汽船的发明。
E、铁路的兴起---1814年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旅行者”号。
3、工业革命的意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产生了空前深刻、巨大的影响:A、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变成工业国。
B、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导学案【第二课时: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温馨提示:反复阅读教材P107---117【第二环节:预习展示重要知识点记忆活动】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2、工业革命的时间、实质和最早发生的行业:(1)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2)实质:代替(3)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业。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飞梭:发明者凯伊;(2)珍妮纺纱机:发明者;(3)改良蒸汽机:研制者;(4)轮船: 1807年美国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5)火车: 1814 年英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5、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原因及标 19 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电磁感应现象: 1831 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
至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时代跨入了。
(2)电话: 1876 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
(3)电报:19世纪 90 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
(4)内燃机: 1883 ,德国人戴姆斯发明汽油机; 1892 ,德国人狄塞尔发明汽油机。
(5)汽车: 1885 年,德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96 年,美国人发明四轮汽车。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A.率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B.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C.强迫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D.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的国家2.“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3.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冶金业B.交通运输业C.采矿业D.棉纺织业4.现在我们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都是“瓦”,这是为了纪念使人类社会步入“蒸汽时代”的英国著名机械师(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富尔顿D.史蒂芬孙5.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
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即蒸汽机)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A.地理大发现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争论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两国相比最大的优势,你赞同谁的观点( )A.甲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乙说: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丙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丁说: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发生9.目前,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统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的内容,这一节课包含三个部分: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革命的发生、《权利法案》三部分,我在讲本课的时候重新整理了课本的内容,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这一部分我引导学生理解了英国的传统,为第二部分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革命的发生我用时间轴的形式带学生了解整个革命的过程。
《权利法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着重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内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权利的变化,最后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本节课作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初步确立”的开篇,主要讲述了英国民主制度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英国通过本次资产阶级革命抢占先机,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政治前提,另外本课上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下启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本课地位举足轻重,学好本课为之后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具有丰富的求知欲和探知欲,但是他们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欠缺,分析、比较、归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过程以及发生的主要事件。
2.掌握《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历史概括的能力。
4.客观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三、教学准备学生需要提前查阅和英国有关的历史,了解英国的传统和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内容。
我要提前分好小组选好小组组长,以便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英国谁掌握实权,是女王还是首相。
在英国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治格局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本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通过《大宪章》以及图片的分析知道英国的传统是“王权有限”“王在法下”,了解在英国议会分别为上院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