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新版)川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提纲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1.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7世纪末,英国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不断扩大,_____________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_____________的改进。
2.概念:工业革命是____________替____________的生产技术变革。
3.时间:_____世纪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___上半期。
4.最先发生的行业:新兴的____________业5.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的发明成就_________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在此基础上,发明家不断改进,一种纺纱速度更快,纺纱质量更高的“____________”被发明出来,后来又发明了_______________,把织布的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纺织机器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2)瓦特改良蒸汽机________年,瓦特吸取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____________。
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____________的动力机。
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____________、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6.英国完成工业革命____________世纪上半期,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上被__________________所取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_____、_____、______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时代”。
二、轮船和火车的出现1.背景大机器生产需要及时运来大批原料和运走大量产品。
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____________的需要。
2.轮船______年,美国人____________吸收前人成果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____________”号。
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最终确立、3、火车与铁路(1)19世纪初,差不多有人开始修建“”来运输货物。
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2)1825年,由设计蒸汽火车问世,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万千米的铁路网。
(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国家。
【互助探究生成能力】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及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阅读教材,说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开始,原因是什么,出现了哪些重要发明?任务三:【合作探究】1、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考虑归纳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意义。
2、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说出世界上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火车的发明有什么义?任务四:【合作探究】阅读史料,分析归纳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一: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然而,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变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纳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依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精讲点拨总结归纳】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检测提升巩固新知】1、(2019河北邯郸一模)《大国崛起·英国》中写道:“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儿得到如此的信息:‘不管您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您必须想方法发明,在工业中您们大有可为、。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巴黎公社的性质、意义,《国际歌》2、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3、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
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二)能力目标:感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学会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感知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认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一、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难点:①英国宪章运动重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②巴黎公社的主要历史意义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工业革命的后果2、新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面对这种情况,工人们不断进行反抗,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反抗形势刚开始是破坏机器,捣毁工厂,甚至是罢工,罢工斗争进一步提高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工人们认识到,要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必须从改变政治上无权的地位着手,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其中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的宪章运动是当时欧洲最突出的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的宪章运动(因政治纲领《人民宪章》等得名)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1836-1848),宪章运动中,工人们以请愿集会方式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这种要求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习目标:掌握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影响和巴黎公社的建立。
学习过程:一、定向示标(1分钟左右)(一)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讲述: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同上)二、自主学习(14分钟左右)(一)讲述: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同学们请认真默读课文第106到109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上画出要点12分钟后,我检查提问,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英国宪章运动的起因、中心内容、性质及结果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诞生的?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诞生的标志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是什么?5、巴黎公社建立是过程及性质是什么?6、《国际歌》的词、曲作者是谁?你会唱吗?学生看书、教师巡视三、分组展示(5分钟左右)(一)讲述:看完能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下面小组合作交流,准备交流,比谁答案准确全面。
(二)组织展示四探究总结(10分钟左右)过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处境越来越差,工人运动在欧洲风起云涌,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
(板书:英国宪章运动)(一)讨论第一题要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
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
过渡: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板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讨论第二题要点:1、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活动和大量的理论研究。
(三)讨论第三题要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板书:《共产党宣言》1848年)(四)讨论第四题要点: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假如你是生活在17世纪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你有着大片的牧场和农场,雇佣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国),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国王却收取繁重的税收,还常说“君权神授,我就是上帝”,并让你把你的商品交给国王专卖。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教师提问:从提供的导入新课材料中引导学生概括关于英国的几个关键词。
提示:手工工场主(资产阶级)君权神授商品专卖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问题,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对英国资本主义成长非常有利,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政治上的地位。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从英国毛纺织业手工工场的情况可以说明,“圈地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相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
(3)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发生激烈的冲突。
目标导学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概况。
提示: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不断抨击国王专权,发生内战。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资产阶级要限制王权,国王肯定不会同意,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必然要发生战争,战争的过程如何呢?提示: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公开挑起内战,内战爆发后,训练有素的王党军队,一直打到离伦敦仅50公里的牛津。
议会军节节败退,议会内部一片混乱,后由克伦威尔招募的农民军扭转战局,拯救了议会,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型:新授课 组别:三年级历史 执笔:陈德先 审核:陈德先学习目标1.记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和标志。
2.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及其成就。
3.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学习活动1、导入: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火车和轮船出现在哪国?是什么模样?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 根据目标,通读全文,勾画要点,完成以下知识建构:第 最早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一 最先开始的行业:次 主要标志:进入 时代工 纺织机的发明: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 ) 骡机 水利织布机 业 动力机: 改良蒸汽机革 新交通工具的发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第一艘 (克莱蒙号)。
命 1814年,英国人 发明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1)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 。
(2)直接导致了 形式的出现。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人口的增长。
(4) 等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3、合作探究(1)说一说: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2) 评一评:到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完成,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些什么影响?材料1: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2:1801年——1831年,英国曼切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
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
1870年进一步达到70%。
材料3: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进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第一次工业革命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耕耘分秒,勤奋造就天才;积蒿力量,实力铸就辉煌。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英国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工业革命概念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1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①最早的国家--英国;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教师提问: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提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2)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讲述工业革命吋期各项重大发明,初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各项发明产生过程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团结合作、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珍妮机的发明和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工业革命的后果。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讨论、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及图片,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带来两幅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师:图片中穿行在城市、乡间的是什么车?生:动车。
师:那你们知道动车的前身是什么车吗?生:是火车。
师:对,火车是谁发明的?又是什么时间发明的?生:(七嘴八舌)师:同学们要想知道准确答案,时间还得追溯到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作学习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生1: 1640开始,结束于1688年。
生2: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生3:使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师: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下面我们一起來探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课件展示材料)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工场不仅在传统的毛织业,也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丝织、棉织等工业中进一步发展。
当时英国一家大呢绒工场拥有600台织机;金屈加工己有500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锤。
师:你在材料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阅读材料冋答生:17-18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师:是的。
我们再來看一幅图片。
世界近现代史中考复习导学案【第二课时: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温馨提示:反复阅读教材P107---117【第二环节:预习展示重要知识点记忆活动】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2、工业革命的时间、实质和最早发生的行业:(1)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2)实质:代替(3)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业。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飞梭:发明者凯伊;(2)珍妮纺纱机:发明者;(3)改良蒸汽机:研制者;(4)轮船: 1807年美国人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5)火车: 1814 年英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5、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原因及标 19 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电磁感应现象: 1831 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
至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时代跨入了。
(2)电话: 1876 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
(3)电报:19世纪 90 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
(4)内燃机: 1883 ,德国人戴姆斯发明汽油机; 1892 ,德国人狄塞尔发明汽油机。
(5)汽车: 1885 年,德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96 年,美国人发明四轮汽车。
第17课第一工业革命李雪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开始的时间,地点和领域瓦特和改良蒸汽机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轮船和火车的发明时间及发明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联系历史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倡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既有创新精神又有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地点和领域开始的标志蒸汽机的改良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纺织机的发明和动力的改新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深度和广度的影响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阅读引言部分,提出问题:在科技革命中,有哪些新的发明?他们怎么样改变的人们的生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先迅速各个小标题,明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工业革命的开始同学们迅速浏览第一段黑体字找到:1、首先开始与英国的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内的扩大,商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学们迅速浏览第二段黑体字和小字,并结合图片:2、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3、开始的地点:英国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含义: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5、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凯伊:飞梭→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手摇)→骡机→水力纺纱机(水力)6、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第三步:工业革命的发展纺织机的发展和广发应用需要有更加便利的动力,因而促进了动力的改进。
1、动力的改进:1769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作用:促进了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扩大到其他行业,由英国扩大到法、美、德(蒸汽机的发明推动工业革命广度的发展)2、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第三步:轮船和火车同学们浏览第一段黑体字:1、发明的背景:2、动力:蒸汽机浏览第二段和第三段合体字,并结合小字和图片:3、轮船的发明:1870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火车的发明: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旅行者”号4、影响:促进了水上和陆上运输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应用从工业到交通运输业,推动工业革命向深度发展)第四步: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史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市场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工业先声--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的条件二、技术革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三、社会变革--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1.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2.动力来源:瓦特改良的蒸汽机3.铁路时代: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三、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具有怎样的影响?积极:极大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消极影响:阶级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图片、表格等多种方式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图片、材料研读等多种方式初步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培养学生科学辩证的唯物史观。
【课堂小结】培养学生将认识结构化的能力【课后探究】引导学生进行中外历史联系,培养全球史观。
【课后练习】1.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它”是指()A.改良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珍妮机2. 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煤炭业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C.铁路运输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依据新课标,精选习题,从易到难层次递进,巩固核心知识。
D .创新意识推动技术变革3.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
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
随着钟表的普遍使用,这种古老的职业到20世纪20年代基本消失了。
“叫醒工”消失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技术的提高B.政府的强制推行C.环境污染的严重D.社会矛盾的尖锐4.根据两幅图,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现代工厂的状况,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
它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虽然是世界霸主,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发展的欲望,因此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右图机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谁?这一发明有什么意义?一 - 一;二二,二1.原因: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的改进和2.进程(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这一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核心发明:1785年,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 )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5.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在生产领域
B. 珍妮机的发明
C. 大工厂被手工工场所代替
D.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
6.“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肯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7.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出现。
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连妇女、儿童都可以很快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厂大量雇佣,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资本家为追求利益对劳动者进行剥削③现代工厂大机器生产过程中体现分工合作④机器生产的优越性在于代替了人手大部分的劳动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班级:姓名: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