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材料表征测试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642.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3年【聚合工艺】考试题库及聚合工艺考试资料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聚合工艺考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聚合工艺考试试题解析是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题库老师及聚合工艺操作证已考过的学员汇总,相对有效帮助聚合工艺考试资料学员顺利通过考试。
1、【单选题】“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传递。
( A )A、能量B、质量C、热量2、【单选题】下列不属干燥机断料因素的是()。
( C )A、挤压机、干燥机加料口堵B、洗胶罐搅拌器或洗涤水泵跳闸C、挤压机笼条堵塞3、【单选题】下列原料中最易裂解生成乙烯、丙烯的是()。
( B )A、芳烃B、烷烃C、环烷烃4、【单选题】乙烯是()。
( C )A、金属B、无机物C、有机物5、【单选题】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
( A )A、防震减灾标准B、法规C、法律法规标准6、【单选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的义务。
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 B )A、开展群测群防活动B、参加防震减灾活动C、支持防震减灾7、【单选题】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现有信息系统建立()。
( B )A、应急指挥体系B、应急平台C、应急响应中心8、【单选题】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及有关应急措施备案制度,每()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 B )A、年B、月C、季度9、【单选题】低压带电作业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是()。
( B )A、物体打击B、电流伤害C、机械伤害10、【单选题】关于个人防护的要求,不适宜的是()。
( A )A、接触有毒烟雾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化学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面罩B、接触有毒粉尘时,作业人员应穿防尘工作服,戴机械过滤式防毒口罩C、接触强酸、强碱时,作业人员应穿耐酸、耐碱工作服11、【单选题】减小焊件刚性拘束、( )可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1 在对聚合物进行各种光谱分析时,红外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核磁共振谱主要来源于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它们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2、SEM 和TEM的三要素是分辨率、放大倍数、衬度。
2、在有机化合物中,解析谱图的三要素为谱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
2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13C的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
4、紫外光谱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发色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
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
第107页4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是核自旋时要有磁距产生。
5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6 分子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7 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英文简称为FTIR-PAS.P288 干涉仪由光源,定镜,分束器,检测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P199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10 共混物的制样方法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P1111 光声探测器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即为红外声光谱技术. P2712 核磁共振普与红外、紫外一样,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P46]13 核磁共振谱图上谱峰发生分裂,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若分裂峰数为n,则邻碳原子氢数为n-1。
P5015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立体结构、构象、序态、取向等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P616 红外光谱中,波动的几个参数为波长、频率、波数和光速。
17 红外光谱中,在1300~1400cm,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对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称为官能团区.18 红外活性振动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P819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之间。
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以增强纤维的类型来分类的聚合物复合材料?(C)A、混杂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B、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C、短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D、有机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进入ACM阶段?(D)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3.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D)A、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与配比都会对形态产生影响B、当两种组分中有一种含量小于26%时,这一组分一般来说是分散相C、共混体系熔体黏度的提高,一般会增大分散相的平衡粒径D、共混物的形态,可作为共混组分之间相容性的一种表征4.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BCD)A、单分子层,形貌十分复杂B、组成、结构形态复杂C、化学成分很复杂D、化学元素很复杂5.天然纤维物理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BDE)A、蒸汽爆破处理B、热处理法C、包覆处理法D、机械改性E、低温等离子体处理6.水对玻璃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界面的破坏作用有些哪些?(ABCE)A、水的浸入B、对玻璃纤维表面的腐蚀作用C、水对树脂的降解作用D、水溶胀纤维导致界面脱粘破坏E、产生渗透压导致界面脱粘破坏7.芳纶纤维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不需加入引发剂、溶剂,污染少;B、设备简单、操作易行;C、受等离子体类型和时间影响D、抗拉强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线性上升8.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
(BCDE)A、降低成本B、提高相容性C、改善分散性D、赋予功能性E、提高附加值9.确定增韧粒子的粒径最佳尺度的途径?(ABC)A、增韧体系中增韧粒子有足够多的数量B、从诱发银纹或剪切带考虑C、从终止银纹的角度考虑D、从终止剪切带的角度考虑10.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有哪些?(BCD)A、分散机理的影响B、组分配比的影响C、黏度比D、界面张力的影响11.基于平衡粒径表达式,降低平衡粒径的方法有?(ACD)A、提高剪切速率B、提高两相间的界面张力C、提高剪切应力D、提高熔体黏度二、填空题1.通过形态的观测,可以揭示(形态与性能)的关系;从而通过改善共混物的形态,达到提高共混物性能的目的。
、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以增强纤维的类型来分类的聚合物复合材料?(C)A、混杂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B、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C、短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D、有机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进入ACM阶段?(D)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3•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D)A、共混组分的熔体黏度与配比都会对形态产生影响B、当两种组分中有一种含量小于26%时,这一组分一般来说是分散相C、共混体系熔体黏度的提高,一般会增大分散相的平衡粒径D、共混物的形态,可作为共混组分之间相容性的一种表征4.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BCD)A、单分子层,形貌十分复杂B、组成、结构形态复杂C、化学成分很复杂D、化学元素很复杂5.天然纤维物理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BDE)A、蒸汽爆破处理B、热处理法C、包覆处理法D、机械改性E、低温等离子体处理6.水对玻璃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界面的破坏作用有些哪些?(ABCE)A、水的浸入B、对玻璃纤维表面的腐蚀作用C、水对树脂的降解作用D、水溶胀纤维导致界面脱粘破坏E、产生渗透压导致界面脱粘破坏7•芳纶纤维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A、不需加入引发剂、溶剂,污染少;B、设备简单、操作易行;C、受等离子体类型和时间影响D、抗拉强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线性上升8.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BCDE)A、降低成本B、提高相容性C、改善分散性D、赋予功能性E、提高附加值9•确定增韧粒子的粒径最佳尺度的途径?(ABC)A、增韧体系中增韧粒子有足够多的数量B、从诱发银纹或剪切带考虑C、从终止银纹的角度考虑D、从终止剪切带的角度考虑10.影响分散相粒径的因素有哪些?(BCD)A、分散机理的影响B、组分配比的影响C、黏度比D、界面张力的影响11•基于平衡粒径表达式,降低平衡粒径的方法有?(ACD)A、提高剪切速率B、提高两相间的界面张力C、提高剪切应力D、提高熔体黏度二、填空题1.通过形态的观测,可以揭示(形态与性能)的关系;从而通过改善共混物的形态,达到提高共混物性能的目的。
⾼分⼦近代测试聚合物测试考试热分析部分1、下图为某⼀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曲线,请从图中指出该复合材料的主要配⽅组成。
答:上图表明挥发物(增塑剂)的质量分数为19.8%,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43.3%,炭⿊为34.5%,灰分为2.4%。
2简要说明TG.DTG.DTA.DSC的原理,在他们的热谱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各代表什么?答:TG:热重分析法为使样品处于⼀定的温度程序(升/降/恒温)控制下,观察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过程。
热谱中纵坐标为质量保持率,横坐标为时间或温度。
DTG:微商热重法是TG对温度或时间的⼀阶导数。
热谱图中纵坐标为质量变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时间。
DTA:热差分析法是把试样和参考试样同置于相同的加热或冷却的条件下,观察随温度或时间变化,它们之间的温差与温度间的关系的⼀种技术。
其纵坐标为样品与参考试样的温差,横坐标为温度或时间。
DSC:差⽰扫描量热法是使试样与参考试样绝热分离,分别输⼊能量,测量使两者温差为0时需的能量差△E与温度的关系。
纵坐标代表能量差△W或功率变化率dw/dt和热焓变化率dH/dt,横坐标为温差△T3应⽤DTA或DSC如何测定⾼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答:聚合物随温度升⾼,当达到Tg时在DTA或DSC曲线上会显⽰出拐弯的变化。
在测定Tg时由于开始温度很难准确地确定,⼀般要以拐弯处的外延线与基线交点作为Tg的值。
4如何应⽤DTA或DSC研究某⼆元聚合物共混物样品中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并画出⽰意图。
答: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往往⽤Tg测定来研究,相容性好的的两聚合物的Tg在共混物中表⽰出相互靠近或称⼀个统⼀的Tg。
相反,不相容的两聚合物的Tg在共混后仍表现出远离的Tg。
(图见⽼师课件)对于结晶型聚合物,若相容性好,混炼均匀,分散性好,则其结晶度降低较⼤。
相反,不相容或混炼不均匀⽽造成互相分散性差的对结晶度影响较⼩。
即可以通过结晶度的变化⼤⼩推断两者的相容性,5为考察PET(聚对苯⼆甲酸⼄⼆醇酯)与EV A(⼄烯-醋酸⼄烯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采⽤⼀种热分析⽅法测定了不同⽐例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温度Tc和结晶熔融温度Tm,以及热焓变化等热性能,结果见下表所⽰。
北京化工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聚合物表征》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下面每个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最早发现X射线的人是 D 。
A. 傅立叶B. 布拉格C. 劳厄D. 伦琴2. 中红外光谱的波数范围是指 B 。
A. 4000~13000cm-1B. 400~4000 cm-1C.6000~13000 cm-1D.0~400cm-13.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DSC曲线图中,介于玻璃化温度和熔点之间有时会出现一放热峰,产生此峰对应的结构变化是 C 。
A.晶型转变 B.僵化的分子链段开始运动C冷结晶 D.不完善晶区熔融4. 红外光谱图解析的基本的要素是 A B C 。
A. 峰的位置B. 峰的强度C. 峰的形状D. 峰的朝向5. 动态力学分析仪可以进行A B C D 等多种扫描模式的实验。
A. 温度B. 时间C.频率D. 应变6聚合物的平衡熔点总是 B 其测定到的熔点。
A. 低于B. 高于C. 等于7. GPC谱图的横坐标如果以“保留体积”表示,“保留体积”的含义是 C 。
A. 分子链体积B. 流体力学体积C. 泵输送的流动相溶剂的体积D. 抽取样品的量8. 可用 A 和 B 等方法测定聚合物结晶度。
A. X射线衍射(XRD)B. 差示量热扫描(DSC)C. GPCD. 毛细管流变仪9. GPC仪器中正确的连接是 A 。
A.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 B. 进样器-泵-色谱柱-检测器C. 进样器-色谱柱-泵-检测器D. 泵-进样器-检测器- 色谱柱10. 采用 D 可同时获知粘合剂固化后的玻璃化温度及模量.A.DTA B.TGA C. DSC D. DMTA11.将聚合物链插入无机纳米粘土的层间,形成的纳米插层结构,导致XRD谱图上相应的衍射峰如何移动 A 。
A. 向低角度移动B. 向高角度移动C.不发生移动12. 红外光谱实验中所使用的载体是 C 。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1 在对聚合物进行各种光谱分析时,红外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核磁共振谱主要来源于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它们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2、SEM 和TEM的三要素是分辨率、放大倍数、衬度。
2、在有机化合物中,解析谱图的三要素为谱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
2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13C的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
4、紫外光谱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发色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
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
第107页4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是核自旋时要有磁距产生。
5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6 分子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7 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英文简称为FTIR-PAS.P288 干涉仪由光源,定镜,分束器,检测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P199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10 共混物的制样方法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P1111 光声探测器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即为红外声光谱技术. P2712 核磁共振普与红外、紫外一样,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P46]13 核磁共振谱图上谱峰发生分裂,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若分裂峰数为n,则邻碳原子氢数为n-1。
P5015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立体结构、构象、序态、取向等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P616 红外光谱中,波动的几个参数为波长、频率、波数和光速。
17 红外光谱中,在1300~1400cm,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对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称为官能团区.18 红外活性振动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P819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之间。
20 红外吸收光谱是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而拉曼光谱是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21 记录X射线的方法有照相法和计数器法。
P6822 解析谱图三要素为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P/132 在紫外光谱中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的λmax处吸光度A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23 聚合物的一般制样方法主要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24 拉曼光谱研究高分子样品的最大缺点是:荧光散射。
25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P3026 凝胶渗透色谱对分子链分级的原理是体积排除理论。
P9627 凝胶渗透色谱仪的组成: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加热恒温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28 强迫非共振法是研究聚合物粘弹动力学性能有效、普遍、重要的方法。
P14629 斯托克斯线或反斯托克斯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称为拉曼位移。
P3030 温度由低到高时,高聚物历经三种状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P231 现代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之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P10532 应用最多的热分析仪器是功率补偿型、热流式、差热式、热重热机械分析。
34 用核磁共振分析化合物结构时,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是很重要的两个信息.36 在原子分子中有多种震动形式,只有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震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p837 只有具有重键和芳香共轭体系的高分子才具有紫外活性,才可用紫外光谱法测量。
{P43}38 紫外光谱是分子中电子吸收的变化而产生的。
P3839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氢灯和钨灯两种40 最常见的动态力学仪器有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非共振式强迫振动。
41 在高分子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仪器中:IR是指红外光谱分析;NMR是指核磁共振谱分析;SAXS是指小角X射线分析;GC-MS是指色-质普联用仪;DSC是指差示扫描量热仪;TG是指热重分析;DMA是指动态粘弹谱仪;SEM是指扫描电镜分析;TEM是指透射电镜分析;选择题1 B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A.紫外光谱B.红外光谱C.可见吸收光谱D.核磁共振谱2、下列不属于测定高聚物链结构的方法是(B) P3A裂解—色谱质谱 B电子显微镜 C红外吸收光谱 D核磁共振法3、C、N、O的相对原子质量相近,因此它们之间的伸缩震动主要取决于键力常数,故在红外吸收光谱图中单键,双键,三键吸收峰位置对应的波数大小依次为( D )p10A单键>三键>双键B双键>三键>单键C三键>单键>双键D三键>双键>单键3 在进行质谱分析时,下列哪一项是分子离子峰与其邻近碎片离子峰的合理的质量差值?(A) p65A、15B、8C、12 D244 电镜图像的三大要素不包括下面哪项CA.分辨率B.放大倍数C.焦深D.衬度5 对于电子显微镜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B P185、186、187A、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与光学显微镜相似,主要由光源、物镜和投影镜三部分组成,只不不定期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束,用磁透镜代替玻璃透镜。
B、电镜的成像光路由物镜和投影镜二级放大成像系统。
C、样品越厚,原子序数越大,密度越大,图像越暗。
D、电镜图像的分辨率,放大倍数和衬度称为电镜的三大要素。
6 红外光谱中,C是对官能团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13A谱峰高度B谱峰形状C特征振动频率D谱峰强度7 拉曼光谱是B P30A.吸收光谱B. 散射光谱C.折射光谱D.投射光谱8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热力学方法不包括下面那种?DP82A.冰点降低法B. 渗透压法C.蒸汽压下降法D.端基滴定法9 通常所说的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是AP38A.200~400nmB.0.7~1000μmC.400~750nmD.2~25μm10 下列不是紫外光谱带的类型的是AA C吸收带B R吸收带C K吸收带D E吸收带11 下列不属于数均分子量测定方法的是DP82A 端基滴定法B 冰点降低法C 渗透压法D 黏度法13 下列不属于装样原则的是DA 样品均匀混合,密实分布在样品皿内B 提高传热效率,填充密度C 减小试样与皿之间的热阻D 保证样品的清洁、干燥14 下列分析方法中不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是 DA、核磁共振B、紫外光谱分析C、质谱分析D、拉曼散射光谱15 下列哪项不属于红外光谱解析中的定性三要素:C P31A吸收频率B强度C峰数D峰形16 下列适用于特征官能团的测定的是AA.红外光谱B.核磁共振C.质谱分析D.X射线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互相排斥定则可以推断聚合物的确构象B、拉曼散射光谱要求入射光能量大于分子振动能,小于电子能级跃迁能量C、只有伴随极化度α变化的分子振动才具有拉曼活性D、在H谱测定中,可用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18 下列物质中有紫外活性的AP43A、聚苯乙烯B、聚乙烯C、聚丙烯D、聚氧化乙烯1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A、拉曼散射光谱分析中,水可以作为溶剂B、拉曼散射光谱分析中,玻璃可以作为窗口材料C、在紫外分析中,只有含碳碳双键、共轭双键、芳环的聚合物才有生色基D、只有具有重键和芳环共轭体系的高分子聚合物才具有红外活性21 下面哪一种光谱不是吸收光谱D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谱D 拉曼光谱22 下面四种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BA 聚乙烯>全同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苯醚B 聚苯醚>聚苯乙烯>全同聚丙烯>聚乙烯C 聚苯乙烯>聚苯醚>聚乙烯>全同聚丙烯D 聚苯乙烯>聚苯醚>全同聚丙烯>聚乙烯24、下列官能团中哪个不属于在红外中信号弱而在拉曼中信号较强的是(D )P/32A.S—SB.C=CC.C—CD.C=O23 下列谱图分析法中,所有仪器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的是BA.红外光谱仪B.质谱仪C.紫外光谱仪D.核磁共振仪24 以下哪种方法是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的测定来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的?C P64A.核磁共振法B.X射线法C.质谱分析法D.红外光谱分析法25 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BP12A.红外吸收光谱与拉曼光谱在有对称中心的分子中没有同频率的谱带.B.氢键效应使伸缩振动向波长方向移动,弯曲振动向高波长方向移动.C.近红外区比远红外区波长小.D.聚乙烯的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没有一条谱带的频率是一样的.26 在测定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中,下列哪项属于化学法A。
P82A.端基滴定法B.冰点降低法C.蒸汽压下降法D.渗透压法27 在红外谱图分析中,影响频率位移的因素中,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以下不属于外部因素影响的是DA.物理状态的影响B.溶剂的影响C.粒度的影响D.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的影响28 在红外吸收谱中,一般以A为分界线.A.1300cm-1B.1450cm-1C.2100cm-1D.1500cm-129 在用差式分析仪测物质性质时,升温速率越快,灵敏度越高,分辨率下降,为了保证所测得的结果理想,一般保持一分钟升温范围在:A、5~20B、10~25C、15~30D、20~3530 在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中,对于判断结构和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最有效的离子是B P64A碎片离子B分子离子C同位素离子D负离子31 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电子跃迁所需要能量比较中正确的是AA.α→α*>n→α*>π→π*>n→π*B.α→α*>π→π*>n→π*>n→α*C.α→α*>n→α*>n→π*>π→π*D.α→α*>n→π*>n→α*>π→π*32 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DA硅碳棒B激光器C空心阴极灯D卤钨灯33 质谱中质量最大的峰是AP65A 分子离子峰B 碎片离子峰C 同位数离子峰D 亚稳离子峰34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C 材料制成的。
A 玻璃B 盐片C 石英D 有机玻璃35 选择题有机物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内电子跃迁的四种方式中,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A.σ→σ*B. n→σ*C. π→π*D. n→π* {P38}34、当测定难熔难溶的工程塑料、橡胶制品、高散射及高吸收样品时,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B ) P28 A红外光谱法 B红外光声光谱法C紫外光谱法 D拉曼光谱法简答题1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备的条件? P8答:1 辐射后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2分子振动有瞬间偶极距变化。
2 过度过冷现象对溶液的影响?避免过度过冷现象的方法?溶液中析出固相的纯溶剂之后,剩余的溶液浓度增加,而在计算机中使用的却是原始浓度,从而引入误差,所以要避免过度的过冷现象。
避免过度过冷现象的方法:①加入少量的晶种作为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