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27
《安全记心上》说课稿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安全记心上》是本单元的第二课,通过“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119的警示”、“安全通行证”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平安出行”,在这一课时的教材中,第54页四幅插图与主持人的提问意在引导学生辨析,把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与相应的交通规则联系起来,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知识窗”通过权威数字说明交通事故多发,严重威胁了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材第55页呈现两幅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违反交通规则的例子;小故事呈现了学生劝爸爸不要酒驾的事例;知识窗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酒驾的法律条文。“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19的警示”与“安全通行证”为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是一个世界难题,全世界每年有100万14岁以下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教材在低中年级都安排了安全教育内容。低年级重点促进学生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年级强调了生命高度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保护生命的安全技能学习和人际安全的教育。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自主活动能力增强了,但是安全意识却比较淡薄。学生个体的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他们的主要行为特征是比较爱玩,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缺少预估和预判;其次学生处于成长期,自觉性不够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不是很强,容易在路上追逐、玩耍,导致交通事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提升交通安全素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要注意的事项;了解防溺水、的有关内容和自救方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安全记心上》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知讲授
活动一:平安出行
教师:通常上学和放学时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挤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高高兴兴出门,平安回家。
说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小贴士:据统计,XX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
教师:阅读下面的故事。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
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有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活动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教师:游泳是我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然而,溺水的悲剧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交流:私自游泳,无家长或老师带领。
学生交流: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学生交流:擅自下水营救他人 学生交流:……
教师:阅读下面的内容,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学习游泳应该由家长带领去规范的场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保护、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这样做能让你远离溺水的危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8课 安全记心上
【教学目标】
1.从生命安全的角度,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护能力与自护意识。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法规的相关条文,并在这些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生命安全的角度,知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护能力与自护意识。
教学难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把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与交通规则的相关条文联系起来,初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教学方法】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多向对话等。
学法:情境讨论、角色体验、反思提升。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课前小调查及数据统计。
学生:参与课前小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交通情况。
【教学过程】
(一)活动:平安出行小调查
1.还记得我们做的课前小调查吗?一起来看看。
(1)你上下学常用的交通方式是( ) A 独自步行 B 长辈陪同步行
C 乘坐公交车 D 家长开车或者骑自行车、电动车接送
(2)上学时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 )个路口
A 1-2个 B 3-4个 C 5-6个 D 7个以上
2.从我们班课前小调查的数据统计你发现了什么?
(二)活动:平安出行小指南
1.课件呈现平安出行小指南(步行),步行通过马路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1)课件分别呈现学生上下学经常经过 的三个典型马路口,哪些同学上下学经过这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2)还有其他通过马路的方法吗?(教师课件呈现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图片),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2.课件呈现平安出行小指南(乘车),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乘车平安小指南。
(三)活动:平安出行小交警
1.课件呈现教材54页图片,说说图中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2.课件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图片,学生阅读相关小资料,然后对着图片想一想遵守或违反了哪一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安全记心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安全记心上》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2、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知讲授
活动一:平安出行
教师:通常上学和放学时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挤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高高兴兴出门,平安回家。
说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小贴士:据统计,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
教师:阅读下面的故事。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
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有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活动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教师:游泳是我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然而,溺水的悲剧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交流:私自游泳,无家长或老师带领。
学生交流: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8、安全记心上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2、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知讲授
活动一:平安出行
教师:通常上学和放学时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挤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高高兴兴出门,平安回家。
说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小贴士:据统计,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教师: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
教师:阅读下面的故事。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
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有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活动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教师:游泳是我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然而,溺水的悲剧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交流:私自游泳,无家长或老师带领。
学生交流: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学生交流:擅自下水营救他人
学生交流:……
教师:阅读下面的内容,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学习游泳应该由家长带领去规范的场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保护、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这样做能让你远离溺水的危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安全记心上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安全记心上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2、能力目标: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溺水自救常识。
3、知识目标:认识交通事故、溺水带来的危害,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溺水自救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 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溺水自救常识。
难点 提高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视频《浙江杭州闹市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已致4死13伤》
2、 讨论:
(1)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有遇到过哪些交通事故吗?
(2)请你评价一下视频当中的肇事司机的行为给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危害?
(3)此事对你有何启示?
思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平安出行】
1、 知识窗。
2、 播放视频《行人闯红灯 两次被撞飞》
3、 讨论:视频中的行人遭遇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过渡: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很多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5、 交通分析员。
6、 小小讨论会。
7、 总结:平安出行小警示。
8、 试一试:交通安全小达人。
讨论。
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感受交通事故的危害,从而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安全记心上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安全记心上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火意识。
2、能力目标: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善于发现安全隐患。
3、知识目标:学会一些火灾自救常识,能够正确判断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重点 火灾自救常识。
难点 懂得防患于未然。 9、 小拓展:对酒驾说“不”。
10、知识窗。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1、 新闻展播《一男子溺水身亡,父母岸边崩溃痛哭》
《安全记心上》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要注意的事项;了解防溺水、防火灾的有关内容和自救方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录像,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达成情感认同,形成交通安全意识、防溺水意识和防火意识。
3、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交通出行的安全规则、游泳注意事项和火灾逃生办法,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通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初步树立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意识。
难点:明确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培养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交通规则、防范溺水、预防火灾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平安出行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的图片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统计,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生1:图一违反了交通规则,一辆车不能坐四个人,这辆车已经超载了。
生2:图二违反了交通规则,货车顶上不能坐人,非常不安全。
生3:图三遵守了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过马路。 生4:图四遵守了交通规则,按规则走过街天桥,不横穿马路。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常上学和放学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堵的时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的两幅图片内容)
师:同学们,图中的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
生1: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会被车道上的车辆撞到,受到伤害,遗憾终生。我们应该在空旷安全的地方玩耍,不在车流量大的地方乱跑。
8安全记心上 第二课时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8安全记心上”的第二课时“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教学内容围绕水域安全展开,强调预防溺水的措施,如不在无成人看护情况下游泳、不私自到水边玩耍等。这与学生已有知识中关于安全的基本意识(如遵守规则、听从成人指导)紧密联系,旨在深化学生对安全重要性的理解,并提升他们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本节课,学生将能结合实际案例,掌握预防溺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不让溺水悲剧发生”,让学生掌握水域安全知识,提高识别潜在危险的能力。学生将学会分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此外,通过案例讨论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关注并提醒他人注意水域安全,共同营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安全的基本知识,如交通安全、火灾逃生等,对本节课的水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他们在前几课学习中,了解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能够分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与危险。
2. 学生对实践活动和情景模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喜欢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学习新知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适合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溺水的紧急处理方法掌握不足,对复杂水域环境的识别和预防措施理解不够深刻,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因紧张而忘记所学知识。此外,如何引导学生将安全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
2.教学年级和班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请根据学校安排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增强安全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警觉性,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培养良好的交通习惯: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确保平安出行。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方式,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
- 交通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平安出行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
- 将交通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解决办法:
- 通过生动的事例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交通安全知识。
- 利用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平安出行的方法和技巧。
- 设计情境题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将交通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监督和提醒他人遵守交通规则,培养良好的交通习惯。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和平安出行的方法,让学生对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 案例研究:分析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 项目导向学习: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交通安全宣传项目,通过实践锻炼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8《安全记心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八章《安全记心上》中的《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已经学习了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溺水事故的严重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预防溺水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有三个方面:
1. 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溺水事故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增强法治观念。
2. 生命安全:帮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意识。
3.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溺水危险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溺水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遵守相关规定,增强法治观念
难点:
1. 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溺水事故的严重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法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解决办法:
1. 通过观看溺水事故案例、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溺水事故的严重性,提高安全意识。
2. 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相关规定,增强法治观念。同时,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选择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2. 教学活动设计: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部编版
一. 教材分析
《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这一课时,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部分。本课时主要围绕“安全”这一主题,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安全意识,但是他们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到这一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对于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冲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安全记心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围绕“安全护我成长”的主题,紧接第一课生命的重要意义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并培养规避风险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程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2.教学难点: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遇到危险怎么办?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隐藏着危险和安全隐患,父母也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有应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保护好自己。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八课:安全记心上。 (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
一、平安出行
活动一:互动讨论
1、你平时是怎样上学的呢?
2、上学途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经历更能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活动二:游泳安全须知
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识。
三、“119”的警示
播放火灾演练逃生视频,介绍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基本的自救能力)
课堂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所以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培养应对危险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心中牢记“安全第一”的意识,保护好我们自己。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安全记心上
一、平安出行
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出行时要注意的事项;了解防溺水、的有关内容和自救方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2、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录像,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达成情感认同,形成交通安全意识、防溺水意识。3、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交通出行的安全规则、游泳注意事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交通、溺水事故的了解,知道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初步树立校园安全和校外安全意识。难点:明确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培养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平安出行师:同学们,现代社会日益发达,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但是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二字牢记在心上。
你们知道吗据统计,2022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生1:图一违反了交通规则,一辆车不能坐四个人,这辆车已经超载了。生2:图二违反了交通规则,货车顶上不能坐人,非常不安全。
生3:图四遵守了交通规则,按规则走过街天桥,不横穿马路。生4:图三遵守了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斑马线过马路。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常上学和放学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挤的时候,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过马路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师:同学们,图中的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生1: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会被车道上的车辆撞到,受到伤害,遗憾终生。我们应该在空旷安全的地方玩耍,不在车流量大的地方乱跑。生2:横穿马路,翻越护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我们应该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天桥,遵守交通规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造成儿童伤亡的交通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很多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交通秩序的稳定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让我们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轻松的社会大家庭里,共同撑起一片和谐、安宁、幸福的蓝天。(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的“对酒驾说‘不’”内容)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生1:酒精可以麻痹我们的神经系统,使我们的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如果酒后开车的话,没办法和正常人一样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就容易出事故。生2::喝酒之后,因为酒精的作用,整个人会变得比较疲劳,易犯困、疲劳和打盹,这时候开车很容易出事故。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生1:我会跟这位爸爸讲酒驾的危害,极力劝阻他酒后开车。生2:如果劝阻不听,我会打 报警,让警察来处理。(课件展示教材第55页“知识窗”内容)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如果·遇到有人酒驾,可以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这是一种见义勇为的行为,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一定对酒驾说“不”。
《安全记心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交通事故、溺水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溺水自救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溺水自救常识。
3.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溺水自救常识。
教学难点:提高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掌握如何正确过马路等一些交通常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平安出行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李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课之前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谜语“白色线条地上躺,不怕雨雪和冰雹,行人踏在它身上,交通安全有保障。”(谜底:斑马线)
3.安全在我们脚下,生命在我们手中,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的安全线。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安全记心上》。除了这个趣味谜语,李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播放视频《浙江杭州闹市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已致4死13伤。》)
5.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沉重、悲痛)那么,造成这起车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预设:行驶速度太快)你们知道车祸会给人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吗?接下来,老师带你们了解“篮球女孩”的故事。
6.(播放《“篮球女孩”的故事》)
7.同学们,看完“篮球女孩”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一:她好可怜,没有了双腿走路,我们是多么幸福。
生二:车祸好残忍,我们不能在马路上嬉戏玩耍,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8.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视频已经把你们感化了。视频中的主人公钱红艳在四岁的时候遭遇了一起车祸,导致她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双腿,为了方便行走,篮球成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跟她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车祸是无比残忍的,它带给人们的伤害也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9.同学们,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据统计,2016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出示课件)数字是冰冷枯燥的,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平安出行,珍爱生命。
统编版(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安全记心上》
二、课程课时
1课时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材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展示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安全意识。
四、课标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的安全。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第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1.课的类型:新授课、安全教育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七、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3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活动:学生纷纷回答:“很可怕。”“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引出课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对安全问题有初步的认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2.认识安全隐患(10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图片,如在马路上玩耍、玩火、私自下河游泳等。
教师:“同学们,这些图片中的行为有什么危险呢?”
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回答:“在马路上玩耍会被车撞到。”“玩火会引起火灾。”“私自下河游泳会溺水。”
教师:“非常正确。生活中有很多安全隐患,我们要学会识别这些隐患,避免发生危险。大家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爬窗户很危险。”“触摸电器可能会触电。”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2、能用己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2、教学难点: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己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三、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收集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设悬导入
1、展示2017年1至10月全国的火灾情况。
2、播放视频《死里逃生》。
3、猜一猜:这位日本客人为什么能够死里逃生?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4、点拨揭晓,播放视频《死里逃生的原因》。
5、教师小结(温馨提示):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难,学会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
二、新知讲授
(一)活动:“119”的警示
1、提问:你都知道哪些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
(1)学生交流:烟雾较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物等,弯腰向安全出口走。
(2)学生交流: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退回室内,尽可能密闭户门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向外面的人求救。
(3)学生交流:从疏散楼梯转移,不要乘坐电梯。 (4)学生交流:在户外遇到火灾时,选择逆风路线逃生,寻找开阔的平地或河流躲避。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水、土压灭火苗。
2、学以致用:假如身边发生了以下紧急情况,我们该怎样应对?
(1)炒菜时油锅起火了;
(2)放鞭炮点燃了草丛;
(3)家里电器插座老化、冒火花。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举手汇报。师相机补充。
如小贝15±
打火警电话“119”,报告时要讲清楚火灾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磔人姓名等。
也
3、教师强调“小贴士”内容,明确打火警电话“119”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