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3
8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护我成长》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聚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预防火灾等内容,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本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平安出行”,侧重于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反复教育下已经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是并不能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安全自救和防护技能。
【教学目标】1.学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师:准备学习视频、平安出行评价表。
2.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引入交通安全小卫士安然,播放交通事故的视频。
2.师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直击学生心灵,让学生直观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重大灾难,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授新课活动一:小小交警来普法1.出示创城志愿者劝导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结合时事教学。
2.学生看课本54页,判断图中人物都遵守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3.小组讨论,演一演,在表演过程中相机补充交通安全法法规条例。
4.学生讲自己身边发现的违规行为并说说会造成什么后果。
5.出示知识窗内容以及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据视频。
6.小结:因此我们小学生一定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规,平安出行,把安全记心上。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先观察图中人物违反或者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再创设情境,让学生演一演,巩固安全知识,寓教于乐。
同时教师相机补充交通安全法法规条例,逐层推进,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3课《安全记心上》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安全”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家庭安全等。
- 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电器、防火防灾等。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学会分析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应对安全问题的情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 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隐患,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安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导入语:同学们,安全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路上行走,那么你们知道在路上行走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2. 观看视频:播放一段关于交通安全的短片,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1. 交通安全常识学习- 教师出示PPT,展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作用。
-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自己知道的交通规则,并分享给全班。
2. 安全隐患识别- 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交通安全隐患(如: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隐患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避免的方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安全记心上【教学目标】1.从生命安全的角度,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护能力与自护意识。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法规的相关条文,并在这些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生命安全的角度,知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护能力与自护意识。
教学难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把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与交通规则的相关条文联系起来,初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教学方法】教法: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多向对话等。
学法:情境讨论、角色体验、反思提升。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课前小调查及数据统计。
学生:参与课前小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交通情况。
【教学过程】(一)活动:平安出行小调查1.还记得我们做的课前小调查吗?一起来看看。
(1)你上下学常用的交通方式是()A 独自步行B 长辈陪同步行C 乘坐公交车D 家长开车或者骑自行车、电动车接送(2)上学时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个路口A 1-2个B 3-4个C 5-6个D 7个以上2.从我们班课前小调查的数据统计你发现了什么?(二)活动:平安出行小指南1.课件呈现平安出行小指南(步行),步行通过马路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1)课件分别呈现学生上下学经常经过的三个典型马路口,哪些同学上下学经过这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2)还有其他通过马路的方法吗?(教师课件呈现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图片),你在什么地方见过?2.课件呈现平安出行小指南(乘车),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乘车平安小指南。
(三)活动:平安出行小交警1.课件呈现教材54页图片,说说图中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2.课件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图片,学生阅读相关小资料,然后对着图片想一想遵守或违反了哪一条。
3.学生结合具体法律条文说图中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者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4.课件呈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六条,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现象吗?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5.课件呈现重庆公交车坠江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6.教师小结:交通安全无小事,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没有安全意识不仅伤害自己,还会给家人、社会带来危害。
《13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分析《13 安全记心上》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第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3.学生回答:很可怕,安全很重要。
4.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 安全记心上》。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认识安全的重要性(10 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因安全事故导致的悲惨图片,如受伤的孩子、被烧毁的房屋等。
(2)教师提问:这些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安全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3)学生回答:安全很重要,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的生活。
(4)教师总结: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珍惜生命。
2.生活中的安全隐患(10 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列出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隐患。
(4)教师提问:这些安全隐患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4)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受伤、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3.安全知识和技能(10 分钟)(1)教师针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分别讲解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如交通安全规则、火灾逃生方法、食品安全注意事项等。
统编版(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安全记心上》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展示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安全意识。
四、课标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树立安全意识。
2.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的安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第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安全教育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3分钟)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活动:学生纷纷回答:“很可怕。
”“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引出课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对安全问题有初步的认识,产生学习的兴趣。
2.认识安全隐患(10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图片,如在马路上玩耍、玩火、私自下河游泳等。
教师:“同学们,这些图片中的行为有什么危险呢?”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回答:“在马路上玩耍会被车撞到。
”“玩火会引起火灾。
”“私自下河游泳会溺水。
”教师:“非常正确。
生活中有很多安全隐患,我们要学会识别这些隐患,避免发生危险。
大家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爬窗户很危险。
”“触摸电器可能会触电。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安全记心上教案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2)学会记心上的方法,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养成好的安全习惯;
(2)懂得珍爱生命,珍惜每一天。
二、教学内容
1. 安全的重要性
2. 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3. 记心上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 如何记心上
2. 如何做好安全防范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安全措施?有哪些安全隐患?怎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学习展示(25分钟)
(1)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对一些安全事故的介绍,使学生懂得可怕的事故,引导学生重视安全,爱护生命。
(2)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通过图片及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安全事件及其防范措施,如:过马路要抬头观察,要牢记校园安全常识等。
(3)记心上的方法
通过教学视频,介绍记心上的方法,让学生体验。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记心上,让学生模仿。
3. 操练实践(20分钟)
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并且分享怎么避免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做好“记心上”。
4. 总结归纳(5分钟)
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主要学习知识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教师可以进行思维导图或者小测验的方式,测试学生是否理解安全知识以及如何“记心上”等。
2.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在生活中积极做好安全防范。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不同的危险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2.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游戏道具和材料,用于游戏互动。
3.制作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知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不同的危险情境,如过马路、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应对。
3.操练(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安全知识。
如“交通安全飞行棋”,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游戏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并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但同时,他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安全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难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认识安全问题。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案例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课堂活动场地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安全事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水安全等。
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
《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单元围绕“安全护我成长”的主题,紧接第一课生命的重要意义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并培养规避风险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程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2.教学难点: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遇到危险怎么办?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其实都隐藏着危险和安全隐患,父母也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有应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保护好自己。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八课:安全记心上。
(结合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课程内容)一、平安出行活动一:互动讨论1、你平时是怎样上学的呢?2、上学途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事?【设计意图】(通过亲身经历更能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活动二:游泳安全须知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识。
三、“119”的警示播放火灾演练逃生视频,介绍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基本的自救能力)课堂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所以远离生活中的危险,培养应对危险的能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心中牢记“安全第一”的意识,保护好我们自己。
板书设计第三节安全记心上一、平安出行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三、“119”的警示课堂练习1. 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我们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也是许多同学在夏天最喜欢的运动之一。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13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在各种情境中保护自己。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呈现了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火灾防范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些基本的安全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安全标志。
(2)掌握防溺水、火灾防范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拨打求助电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在模拟演练中,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I)掌握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包括交通规则、防溺水、火灾防范等。
(2)学会在紧急情况卜正确拨打求助电话。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2)引导学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13.安全记心上一、交通安全交通规则交通标志二、防溺水安全危害与预防自救方法三、火灾防范危害与预防逃生方法四、求助电话号码注意事项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不够深入;在情景模拟环节,有些学生表现不够积极,未能很好地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全记心上》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安全记心上》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紧扣“安全”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组成:“生命最宝贵”“安全通行证”和“心中的‘110’”。
“生命最宝贵”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了解生命的重要性,从而珍惜生命。
“安全通行证”主要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心中的‘110’”则引导学生学会警惕陌生人,提高防范意识。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图片、故事、案例等多种形式呈现,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命的宝贵,知道生命只有一次。
2.掌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学会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珍惜生命。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敢于对危险行为说“不”。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
2.掌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学会警惕陌生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宝贵。
2.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如何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收集有关安全事故的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收集有关安全知识的资料。
六、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提高学习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一些潜在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寻求帮助。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但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多变的情况时,仍可能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冷静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冷静应对,正确处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危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经验。
3.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观看视频:播放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图片、案例和视频。
2.准备一些安全知识卡片,用于游戏互动环节。
3.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展示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火灾等,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如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安全记心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溺水事故的有关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事故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溺水事故的危害;通过讨论学习,学会处理溺水事故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溺水事故危害的过程中,震慑学生心灵,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改正不良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防水水安全常识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从入学到现在,已经学会了不少防溺水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知识问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预防溺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一段情景剧开始。
师:情景剧这里,我们来思考三个问题:①A、B要干什?么②A、B做法对吗?③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先看第一个生:他们要去河里玩师:第二个问题,AB 做法对吗生:不对,因为这样太危险了生:不对,因为他们没有听别人的劝告师:第三个问题生:我们不私自下水游泳生:我们不能.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戏生:我们应该听老师话生:我们不能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情况下游泳师:同学们说得对!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继续看师:情景剧演完了,我们再来思考三个问题①结果怎么样?②从A、B 的事例中,你知道了什么?③如果我们在水边玩耍遇到危险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生:他们溺水了师:什么是溺水生:就是被水淹着了,对我们受到伤害(比如呛着了,不能呼吸了)师:如果我们不幸溺水了,到底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看活动要求,水声响起,同学们就开始低头闭眼憋气,直到自己憋不住气为为止师:谁来分享你的感受生1、原来溺水这么恐怖生2.我才憋那么短的时间,就如此难受.真不敢想真正溺水会怎样生3.这种感觉太可怕了师: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来继续看第2个问题,从A.1B 的事例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他们这样做很危险生2他们这样可能会溺水失去生命生了即使会游泳,也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太不准5)生4. (六不准6)不熟悉水性的同学不能擅自施救生5. (六不准4)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师:看这就是我我们国家为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制定的防溺水六不准,我们齐读一遍,前2个问题解决了,再来看第三个问题:如果我们在水边玩耍遇到危险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小组讨论后,我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