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布洛芬鉴别方法“布洛芬鉴别方法”是指对含有布洛芬的样品进行分析和确认的过程。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在药物分析领域,鉴别药物的确切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以确保药物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洛芬的鉴别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执行鉴别过程。
第一步:外观和包装鉴别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和包装来初步判断是否含有布洛芬成分。
布洛芬一般以片剂、胶囊或混悬液等形式出现。
在鉴别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印刷质量:观察药盒上的文字和图案,包括商标、药品名称、厂家信息等。
正规药品的包装质量较高,通常不易模糊或有错误。
1.2药物形状和颜色:观察药片或胶囊的形状、表面是否光滑,以及颜色是否均匀。
布洛芬片剂通常为白色或者淡黄色。
1.3包装完整性: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或漏封现象。
正规药品的包装应该完好无损,无异味。
虽然外观和包装鉴别方法并不是十分准确,但它们可以提供一些初始信息,用于进一步的鉴定。
第二步:药物成分分析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药物成分分析,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布洛芬。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2.1红外光谱法(I R):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鉴别方法,可以通过样品在红外波段的吸收特征来确定其成分。
对于布洛芬来说,其红外光谱图谱通常会显示出特定的吸收峰,可以与标准布洛芬进行对比。
2.2薄层色谱法(T L C):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和鉴别化学物质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在薄层板上进行分离,然后使用合适的显色剂观察色斑,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布洛芬。
布洛芬在T L C上的色斑位置和R f值通常是固定的,可以作为鉴别标准。
2.3高效液相色谱法(H P L 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通过将样品注入色谱柱并使用适当的溶剂和检测器,布洛芬可以在指定的保留时间内出现峰,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布洛芬。
以上这些分析方法通常被用于布洛芬的鉴定和质量控制,可以提供可靠的结果。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布洛芬的理化性质。
2. 学习布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
3. 提高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的含量,原理如下:1. 样品制备:将布洛芬样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制成待测溶液。
2. 色谱分离:待测溶液经色谱柱分离,布洛芬与其他成分得到分离。
3. 检测: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布洛芬的吸收峰,根据峰面积计算其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布洛芬对照品、布洛芬样品、甲醇、乙腈、醋酸钠缓冲液、水等。
2.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紫外吸收检测器、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制成对照品溶液。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样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制成待测溶液。
2. 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醋酸钠缓冲液-乙腈(40:60);检测波长:263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
3. 测定: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待测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根据峰面积计算布洛芬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谱图:布洛芬对照品和待测溶液的色谱图显示,布洛芬在263nm波长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峰形尖锐,与其他成分无干扰。
2. 含量测定:根据峰面积计算,待测溶液中布洛芬的含量为(此处插入计算结果)。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含量,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剂的选择和纯度,避免对色谱分离和检测造成干扰。
3. 本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七、结论本实验成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布洛芬的含量,为布洛芬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八、实验报告(此处插入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讨论、结论等。
布洛芬液相检测方法
液相检测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布洛芬的含量。
一种常用的液相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以下是其具体步骤:
1. 准备色谱柱,常用的如Ultimate®AQ-C18,尺寸为×250mm,粒径为
5μm。
2. 选择检测波长,通常为214nm。
3. 准备流动相,通常包括乙腈、水和磷酸。
具体比例为A: 乙腈:水:磷酸 = 340:660:,B: 乙腈,比例根据时间变化,如0min时B=0%,25min时
B=25%,55-70min时B=85%。
4. 设置温度为40度,流速为/min。
5. 处理对照品和样品。
称取对照品或样品20mg,加乙腈2mL,用流动相
A稀释到10mL。
6. 取样品溶液1mL,用流动相A稀释到100mL。
再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用流动相A稀释到10mL,作为自身对照溶液。
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请注意,液相检测方法的具体参数可能因不同的应用和实验条件而有所差异。
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布洛芬紫外检验报告1. 引言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为了确保布洛芬的质量和安全性,紫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本报告将介绍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2.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紫外光谱是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光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来分析其化学成分的一种方法。
紫外光谱仪通过发送一束紫外光到样品中,并测量透射或反射光的强度来得到光谱图。
3. 布洛芬的紫外光谱特征布洛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羧酸基团,这些结构使其在紫外光谱中表现出特定的吸收峰。
根据文献报道,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最大吸收峰位于约273 nm附近。
4. 布洛芬紫外检验方法为了确定布洛芬的含量或检测其纯度,可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面是一种用于布洛芬紫外检验的步骤:4.1 准备样品溶液将适量的布洛芬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得到一定浓度的布洛芬溶液。
注意,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布洛芬的溶解性和紫外光的透过性。
4.2 紫外光谱扫描将样品溶液置于紫外光谱仪中,并扫描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
记录下光谱图,并注意布洛芬的吸收峰位置。
4.3 定量分析根据布洛芬吸光度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使用比色法或标准曲线法来定量分析布洛芬的含量。
这将需要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对照。
5. 结论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布洛芬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布洛芬的质量和纯度,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6.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2008). Analysis of Ibuprofen using UV-Visible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60(10), 1391-1396.以上是关于布洛芬紫外检验的报告,介绍了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和紫外检验的方法。
布洛芬片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布洛芬片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使布洛芬片成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适用于布洛芬片成品的质量检验。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 检验依据5.1.1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第212页)5.1.2 布洛芬片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编号:);5.1.3《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5.2 性状: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5.3 鉴别5.3.1 试药与试液【鉴别1】0.4%氢氧化钠溶液5.3.2 仪器及用具【鉴别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精度0.1mg)研钵、容量瓶(100ml)、漏斗、滤纸、三角瓶【鉴别2】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压片机、真空干燥箱、玛瑙研钵5.3.3 操作方法5.3.3.1 化学反应:取本品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35mg),加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每1ml中约含布洛芬0.25mg),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测定,本品应在265nm与27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在259nm的波长处有一肩峰。
5.3.3.2 红外鉴别:取本品5片,研细,加丙酮20ml使布洛芬溶解,滤过,取滤液挥干,残渣减压干燥后,取适量置入玛瑙研钵研细,再加一定量溴化钾粉,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13mm的压模中压片。
将供试片置于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光路中,进行测定,得供试品光谱。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43图)一致。
5.3.3.3 化学反应: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5.4 检查5.4.1溶出度5.4.1.1试药与试液磷酸盐缓冲液(pH7.2)、甲醇5.4.1.2仪器与用具智能药物溶出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量筒(1000ml )、取样器、过滤器、移液管(1ml )、容量瓶(50ml )5.4.1.3操作方法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检验操作规程第一法(转篮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900ml 为溶出介质,加入溶出仪的6只溶出杯中,启动加热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然后设定转速为每分钟100转,取本品6片,分别加入6个转篮中,将转篮放入溶出杯中的溶剂中,立即开启转动开关并计时,至经30分钟时,取溶液10ml ,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布洛芬片溶出度的检测方法;2. 掌握溶出度仪器的操作方法;3. 评价布洛芬片的溶出度,为药品质量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片溶出度实验是利用溶出度仪测定在一定时间内,布洛芬片在介质中的溶出量。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布洛芬片在37℃的水中溶出量应不低于标示量的70%。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布洛芬片(规格:0.3g/片)、纯化水、滤纸;2. 实验仪器:溶出度仪、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磁力搅拌器。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取布洛芬片10片,准确称重后,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纯化水1000ml,室温下浸泡30分钟,使片剂充分膨胀,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0ml浸泡液,过滤后备用。
2. 样品测定:将滤纸折叠成适当大小,放入溶出度仪的溶出杯中,将样品液倒入溶出杯,设定温度为37℃,设定溶出时间为30分钟。
打开溶出度仪,开始计时,待时间到达后,取出滤纸,将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定容至刻度线。
3. 溶出度计算:取上述溶液1ml,置于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计算出布洛芬片在37℃水中30分钟内的溶出量,并与标示量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布洛芬片在37℃水中30分钟内的溶出量为0.25g,标示量为0.3g,溶出度为83.3%。
2.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布洛芬片在37℃水中30分钟内的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该批布洛芬片的质量合格。
六、实验讨论1. 影响布洛芬片溶出度的因素有: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
本次实验中,温度和pH值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故未对溶出度产生影响。
2.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出度仪的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本实验结果表明,布洛芬片的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该批布洛芬片的质量稳定。
七、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布洛芬片溶出度的测定,验证了该批布洛芬片的质量合格。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布洛芬片
拼音名:Buluofen Pian
英文名:Ibuprofen Tablet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121
本品含布洛芬(C13H18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
【性状】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0.4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布洛芬0.25
mg的溶液,滤过,取滤液,照布洛芬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C第一法),以磷酸盐缓冲
液(pH7.2)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2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取溶液5ml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ml,加上述缓冲液稀释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
在222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3H18O2的吸收系数(E1% 1cm)为449 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
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
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 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
加酚酞指示液5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0.63mg 的C13H18O2。
【类别】同布洛芬。
【规格】(1) 0.1g (2) 0.2g
【贮藏】密封保存。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布洛芬片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实验,验证其成分、纯度和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1. 布洛芬片(市售)2. 水浴锅3. 试管4. 烧杯5. 碘化铋钾溶液6. 硫酸铜溶液7. 碘溶液8. 氢氧化钠溶液9. 纯净水10. 移液管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电子天平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观察布洛芬片的外观,记录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 溶解性实验- 将布洛芬片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3. 化学鉴别实验- 碘化铋钾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碘化铋钾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硫酸铜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 碘溶液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碘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4.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片粉末,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5. 纯度测定-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布洛芬片进行纯度分析,确保其纯度符合国家标准。
四、实验结果1. 外观检查- 布洛芬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状,表面光滑,无霉变、潮解等现象。
2. 溶解性实验- 布洛芬片在纯水中溶解度较好,溶解速度快。
3. 化学鉴别实验- 碘化铋钾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符合布洛芬的化学特征。
- 硫酸铜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碘溶液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布洛芬片中的布洛芬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5. 纯度测定- HPLC分析结果显示,布洛芬片的纯度符合国家标准。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布洛芬片的外观、溶解性、化学成分、含量和纯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认为该批布洛芬片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布洛芬熔点检验的实验原理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熔点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物质鉴定方法,通过测量物质的熔点来确定其纯度和鉴别其真伪。
布洛芬的熔点检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熔点的定义:熔点是指物质在常压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对于纯净的物质来说,其熔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可以作为物质的鉴别特征之一。
2. 布洛芬的化学结构:布洛芬的化学名为2-(4-异丙基苯基)丙酸,其化学式为C13H18O2。
布洛芬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具有明确的熔点范围。
3. 纯度与熔点的关系:纯度高的物质通常具有较为明确的熔点范围,而杂质的存在会导致熔点的降低或熔点范围的扩大。
因此,通过测量布洛芬的熔点范围可以初步判断其纯度。
4. 熔点检验的步骤:进行布洛芬熔点检验的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检测的布洛芬样品取适量放置于熔点管中。
为了保证准确性,可以重复取样品进行多次检验。
(2) 加热样品:将熔点管放置于熔点仪中,逐渐加热样品。
加热速率一般为1-2/min,以免过快的加热导致熔点的不准确。
(3) 观察熔点:在加热过程中,观察样品的变化。
当样品开始融化时,可以观察到熔点管内出现液滴。
当样品完全融化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即为布洛芬的熔点。
(4) 测量熔点范围:在熔点检验中,通常会记录布洛芬的熔点范围。
熔点范围是指从样品开始融化到完全融化的温度范围。
纯度高的布洛芬通常具有较为狭窄的熔点范围。
5.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布洛芬熔点与已知的熔点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纯度。
如果测得的熔点与已知熔点相符,说明样品可能为纯布洛芬;如果测得的熔点偏离已知熔点较大,可能存在杂质或者其他物质。
总结起来,布洛芬熔点检验是一种通过测量布洛芬样品的熔点来判断其纯度和鉴别真伪的方法。
通过观察样品的熔化过程和测量熔点范围,可以初步判断布洛芬样品的纯度。
然而,熔点检验只是一种初步的鉴别方法,对于复杂的样品可能不够准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
布洛芬有关物质薄层色谱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通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减轻发热。
在薄层色谱(TLC)中,布洛芬可以作为一种有关物质进行检测。
薄层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分离和检测化合物。
在薄层色谱中,样品被涂在一个薄板上,然后将溶剂淋在薄板上,使样品中的化合物在薄板上移动,从而分离和检测不同化合物。
在检测布洛芬时,可以使用薄层色谱技术将样品涂在薄板上,然后将布洛芬作为对照品与样品一起在薄板上进行比较。
如果样品中存在布洛芬,它将在薄层色谱中显示出来,可以通过比较样品和对照品的Rf值(迁移率)来确定样品中的布洛芬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薄层色谱技术虽然可以用于检测布洛芬,但它并不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因此不能用于准确测定药物含量。
如果需要准确测定药物含量,可以采用更精确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布洛芬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布洛芬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使布洛芬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适用于布洛芬的质量检验。
3. 术语或定义3.1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英文简称。
3.2 SMP:标准管理程序(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用于指导工作的管理类文件。
3.3 SOP: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用于指导如何完成一项工作的文件。
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 检验依据5.1.1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211页)。
5.1.2 布洛芬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编号:5.1.3《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1.【性状】1.1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
本品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
1.2熔点依熔点测定法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本品的熔点应为74.5~77.5℃。
2.【鉴别】2.1鉴别⑴2.1.1试剂0.4%氢氧化钠溶液2.1.2仪器与用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平(感量0.1mg)、容量瓶(100ml)2.1.3操作方法取本品,加0.4%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中含0.25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测定,在265nm与27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在259nm的波长处有一肩峰。
2.2鉴别⑵2.2.1仪器与用具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压片机、玛瑙研钵2.2.2操作方法取供试品约1mg,置入玛瑙研钵研细,再取溴化钾粉(约200mg),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13mm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加压至20MPa,约60秒取出。
目视检查应均匀,无明显颗粒。
将供试片置于仪器的样品光路中,进行光谱扫描。
供试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43图)一致。
一、实验目的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布洛芬进行鉴别,分析其红外光谱特征,以验证样品的纯度和结构,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纯度。
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典型的红外光谱特征。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红外光谱仪、分析天平、玛瑙研钵、样品瓶、红外光谱数据采集软件。
2. 试剂:布洛芬原料药、KBr压片剂、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布洛芬原料药20.0 mg,置于玛瑙研钵中,加入适量KBr粉末,研磨均匀。
将研磨好的样品与KBr混合物压制成薄片,置于样品瓶中。
2. 红外光谱扫描: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设置扫描范围为4000-400 cm-1,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32次。
3. 数据处理:将扫描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导入红外光谱数据采集软件,进行基线校正、平滑处理等操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外光谱图分析(1)布洛芬原料药红外光谱图:在4000-400 cm-1范围内,布洛芬原料药的红外光谱图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吸收峰。
其中,在2950-2850 cm-1范围内出现C-H伸缩振动峰,归属于布洛芬分子中甲基和亚甲基的C-H键振动;在1700-1650 cm-1范围内出现C=O伸缩振动峰,归属于布洛芬分子中羧基的C=O键振动;在1500-1400 cm-1范围内出现C-O伸缩振动峰,归属于布洛芬分子中酯基的C-O键振动;在1300-1000 cm-1范围内出现C-C伸缩振动峰,归属于布洛芬分子中苯环和取代基的C-C键振动。
(2)KBr压片剂红外光谱图:在4000-400 cm-1范围内,KBr压片剂的红外光谱图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吸收峰。
其中,在400-350 cm-1范围内出现KBr的伸缩振动峰,归属于KBr中K+和Br-离子的离子键振动;在1500-1000 cm-1范围内出现KBr的弯曲振动峰,归属于KBr中K+和Br-离子的离子键振动。
一、实验目的1. 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布洛芬进行鉴定,确定其分子结构。
2. 了解红外光谱在药物鉴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红外光波,从而获得分子的结构信息。
布洛芬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典型的芳环和羧基结构,其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红外光谱仪、样品台、干燥器、电子天平。
2. 试剂:布洛芬样品、KBr(光谱纯)、乙醇(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样品,置于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然后,将干燥后的布洛芬样品与KBr按1:100(质量比)混合均匀,压片。
2. 红外光谱扫描:将制备好的样品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设定扫描范围为4000~400cm-1,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
3. 数据处理:将扫描得到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布洛芬红外光谱图进行对比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红外光谱图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所得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布洛芬红外光谱图,发现以下特征吸收峰:(1)3444cm-1:N-H伸缩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团。
(2)3021cm-1:C-H伸缩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芳香环。
(3)2923cm-1:C-H伸缩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甲基。
(4)1730cm-1:C=O伸缩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羧基。
(5)1640cm-1:C=C伸缩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芳环。
(6)1475cm-1:C-H弯曲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甲基。
(7)1390cm-1:C-N伸缩振动峰,表明布洛芬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团。
2. 结果讨论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所得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布洛芬红外光谱图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表明实验所得样品为布洛芬。
红外光谱法在药物鉴定中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药物鉴定方法。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布洛芬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为布洛芬。
布洛芬熔点检测方案1. 引言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减轻炎症等症状。
在制药行业中,检测布洛芬的熔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确定布洛芬的纯度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布洛芬熔点检测的方案,其中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2. 实验设备在进行布洛芬熔点检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设备:•熔点仪:用于测量物质的熔点。
常见的熔点仪有电子熔点仪和光学熔点仪。
•试管:用于放置布洛芬样品。
•毫升量筒:用于准确地量取布洛芬样品。
•试管夹:用于夹取试管。
•温度计:用于测量布洛芬的熔点。
•灯泡:提供光源,以便观察布洛芬在熔点仪中的状况。
3. 实验步骤步骤1:样品准备1.使用毫升量筒准确地量取布洛芬样品,将其放入试管中。
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样品的量,通常建议使用10-20mg的样品。
2.将试管夹夹取试管,确保试管端部不会接触到手或其他物体。
步骤2:熔点仪设置1.将熔点仪的温度计插入到熔点仪中,并确保其能准确地读取温度。
2.打开熔点仪的电源,让其预热至合适的温度,通常建议设置为180-200摄氏度。
步骤3:执行熔点测定1.将试管放置在熔点仪中,确保试管完全浸入熔点仪的加热区域。
2.使用灯泡提供光源,以便观察布洛芬在熔点仪中的状况。
3.当布洛芬完全熔化并开始冷却时,开始记录温度。
4.当布洛芬重新凝固时,停止记录温度。
此时的温度即为布洛芬的熔点。
步骤4:数据分析和结果记录1.将记录的温度值整理成表格或图表,以便更直观地观察数据。
2.分析数据,计算布洛芬的熔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3.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包括熔点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测定的误差范围。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布洛芬样品的纯度和质量。
通常情况下,布洛芬的熔点应在 76-78摄氏度之间。
如果实验测得的熔点与该范围相符,则说明布洛芬样品的纯度较高,质量较好。
如果测得的熔点明显偏离该范围,则可能存在杂质或纯度不高的情况。
布洛芬的重金属实验的原理布洛芬的重金属实验是一种用来检测药物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的方法。
重金属在药物中的含量可能会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这个实验的原理基于重金属离子和硫氰酸铁离子之间形成深蓝色的络合物。
布洛芬样品中如果含有重金属离子,使用硫氰酸铁溶液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后会产生深蓝色的络合物,可以通过比色法或其他分析方法定量检测。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布洛芬样品:将待测样品称取适量,加入适量的水中溶解。
2. 预处理样品:将溶解后的样品通过滤纸过滤,以除去杂质。
3. 准备试剂:取硫氰酸铁标准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备用。
4. 正式实验: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相应数量的待测样品和硫氰酸铁溶液。
5. 摇匀:轻轻摇动试管,使试剂充分混合反应。
6. 观察颜色:检查试管中是否产生深蓝色的络合物。
如果产生深蓝色,则表明样品中存在重金属离子。
在实验中,有几点需要注意:1. 实验仪器和试剂应干净,以防止污染。
2. 实验操作要谨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溶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3. 样品的取样应尽可能随机,并且要考虑到样品可能存在的异质性。
布洛芬的重金属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过多的重金属离子。
然而,这个实验只能检测到有重金属离子的存在,不能提供重金属离子的具体浓度。
如果需要进一步定量分析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可以使用更加精密的分析仪器和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总之,布洛芬的重金属实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深蓝色络合物来检测样品中是否有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对于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但需要注意,这个实验只是初步筛查方法,仍需进一步测定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布洛芬片
拼音名:Buluofen Pian
英文名:Ibuprofen Tablet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121
本品含布洛芬(C13H18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
【性状】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0.4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布洛芬0.25
mg的溶液,滤过,取滤液,照布洛芬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C第一法),以磷酸盐缓冲
液(pH7.2)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2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取溶液5ml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ml,加上述缓冲液稀释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
在222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3H18O2的吸收系数(E1% 1cm)为449 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
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
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 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
加酚酞指示液5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0.63mg 的C13H18O2。
【类别】同布洛芬。
【规格】(1) 0.1g (2) 0.2g
【贮藏】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