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完整版【范本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17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
2. 理解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的观测原理和意义。
3. 分析气象数据,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表2. 气压计3. 湿度计4. 电接风向风速仪5. 云量计6. 地面气象观测场三、实验内容1. 气温观测实验步骤:(1)将普通温度表垂直悬挂在蔽阴背风处。
(2)等待温度表稳定后,读取温度值。
实验结果:某日气温为25.5℃。
2. 气压观测实验步骤:(1)将空盒气压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读取气压值。
实验结果:某日气压为1013.2hPa。
3. 湿度观测实验步骤:(1)将湿度计放置在室内。
(2)等待湿度计稳定后,读取湿度值。
实验结果:某日室内湿度为60%。
4. 风向风速观测实验步骤:(1)打开电接风向风速仪。
(2)读取风向和风速值。
实验结果:某日风向为东北风,风速为3.5m/s。
5. 云量观测实验步骤:(1)观察天空云量分布。
(2)根据云量分布情况,记录云量。
实验结果:某日云量为5成。
6. 地面气象观测场观测实验步骤:(1)观察地面气象观测场设备。
(2)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和用途。
(3)实地观测云量、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实验结果:某日云量为5成,气温25.5℃,气压1013.2hPa,室内湿度60%,风向东北风,风速3.5m/s。
四、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气象数据的观测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气温与气压呈负相关关系,即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 湿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即气温升高,湿度增加。
3. 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与气压场、地转偏向力等因素有关。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气象实验,我们掌握了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气象要素的观测原理和意义。
2.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我们对气象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六、实验心得1. 气象观测是一项严谨的科学活动,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观测环节。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气象仪器实验报告一、引言气象仪器是气象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测量和记录大气中的各种参数,从而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模式。
本实验旨在探究几种常见的气象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温度计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温度计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准确性。
2. 实验步骤首先,将温度计放置在室温下,记录室温的温度。
然后,分别将温度计放置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记录温度计显示的数值。
最后,将温度计放置在自己的手心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数值为25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数值为0摄氏度,沸水中显示的数值为100摄氏度。
当将温度计放置在手心中时,温度计的数值逐渐上升。
4. 实验分析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热胀冷缩来确定温度的。
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会膨胀,导致液柱上升;反之,当温度降低时,液体会收缩,液柱下降。
温度计的准确性取决于其刻度的精细度和材料的特性。
在本实验中,温度计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温度相符,说明温度计的准确性较高。
三、气压计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气压计来测量不同地点的气压,了解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步骤首先,将气压计放置在室内,记录室内的气压。
然后,将气压计带到户外,记录户外的气压。
最后,将气压计放置在不同高度的地方,记录不同高度的气压。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室内的气压为1013毫巴,户外的气压为1008毫巴。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
4. 实验分析气压计是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确定气压的。
它利用了大气压力对液体的压力传导作用,通过测量液面的高度差来确定气压的大小。
在本实验中,气压计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气压相符,说明气压计的准确性较高。
四、湿度计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湿度计来测量不同环境的湿度,了解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步骤首先,将湿度计放置在室内,记录室内的湿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
广泛应用于风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风杯:测量风的大小利用的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
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2)测风塔: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气象色谱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气象色谱仪的使用技巧,学会对样品进行分离、检测和分析。
3. 了解气象色谱仪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气象色谱仪是一种用于分离、检测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样品在色谱柱中的流动速度不同,将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通过检测器,由检测器输出信号,经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得到色谱图,从而实现对样品中各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气象色谱仪、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气源、样品进样装置等。
2. 试剂:待测样品、标准品、载气、固定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气象色谱仪的调试与校准(1)开启气象色谱仪,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
(2)设置检测器参数,如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电流等。
(3)设置色谱柱参数,如柱温、流速等。
(4)进行仪器校准,包括载气流量、进样量等。
2. 样品制备(1)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提取、浓缩等。
(2)根据样品的极性和沸点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和色谱柱。
(3)将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3. 样品进样(1)将配制好的样品溶液注入进样装置。
(2)调整进样量,确保样品能够充分分离。
4. 色谱分析(1)启动气象色谱仪,开始分析。
(2)观察色谱图,记录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等信息。
(3)与标准品进行比较,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5. 数据处理(1)利用数据处理系统对色谱图进行处理,如峰面积归一化、保留时间校正等。
(2)根据峰面积和标准品浓度,计算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气象色谱仪分析,成功分离出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组分,并得到了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与标准品进行比较,对样品进行了定性分析。
2. 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气象色谱仪能够有效地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各组分组分。
(2)色谱图中的峰面积与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可进行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1、认识各类常用气象仪器;2、了解各常用气象仪器的原理及优缺点二、实验内容及原理1、风向标风向标是测定风来向的设备。
风向标基本上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点固定於垂直轴上。
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显示风向引。
简介:风向标外形可分为尾翼、平衡锤、指向杆、转动轴四部分。
风速和风向是分别利用磁感风速杯和风向标来量度。
磁感风速杯通常有三个对称风杯,固定於垂直轴上,令每个风杯的直径面都是垂直。
由於风杯凹面比凸面承受较大的风力,风杯轮便会随风转动,观测员可从风杯转动的速度来确定风速。
工作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
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2、风杯简介:普遍采用的测定风速的仪器是风杯式风速计,它的感应部分是由三个或四个圆锥形或半球形的空杯组成。
空心杯壳固定在互成120°的三叉星形支架上或互成90°的十字形支架上,杯的凹面顺着一个方向排列,整个横臂架则固定在一根垂直的旋转轴上。
工作原理:当风从左方吹来时,风杯1与风向平行,风对风杯1的压力在最直于风杯轴方向上的分力近似为零。
风杯2与3同风向成60度角相交,对风杯2而言,其凹面迎着风,承受的风压最大;风杯3其凸面迎风,风的绕流作用使其所受风压比风杯2小,由于风杯2与风杯3在垂直于风杯轴方向上的压力差,而使风杯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风速越大,起始的压力差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大,风杯转动越快。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气象仪器的种类、构造及原理。
2.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测气象要素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表2. 最高温度表3. 最低温度表4. 自计温度计5. 动槽式水银气压表6. 定槽式水银气压表7. 空盒气压表8. 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9. EN型系列气象仪器10. TBQ-2天空辐射表11. TBB-1净辐射表12. 太阳辐射电流表13. ZDS-10F系列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气温观测(1)将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等仪器悬挂在蔽阴背风处。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各温度表上的温度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2. 气压观测(1)将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等仪器放置在观测站内。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各气压表上的气压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3. 风向风速观测(1)将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和EN型系列气象仪器放置在观测站内。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风向风速仪上的风向和风速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4. 辐射观测(1)将TBQ-2天空辐射表、TBB-1净辐射表、太阳辐射电流表、ZDS-10F系列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等仪器放置在观测站内。
(2)观察仪器指针的稳定情况,记录观测时间。
(3)读取各辐射表上的辐射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等仪器观测到的气温值较为接近,说明仪器性能稳定。
2. 气压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等仪器观测到的气压值较为接近,说明仪器性能稳定。
3. 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和EN型系列气象仪器观测到的风向和风速值较为接近,说明仪器性能稳定。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引言:气象仪器是进行气象观测和数据记录的关键工具。
通过使用气象仪器,我们可以收集和分析各种气象要素,例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等。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一些常见气象仪器,并对其原理、使用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空气温度的常用气象仪器。
我们使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其原理基于水银的膨胀和收缩。
在实验中,我们将温度计放置在气象箱内,等待几分钟让温度稳定,然后读取温度刻度。
我们还比较了几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发现温度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变化是不同的,这与大气温度分布的特点相吻合。
二、湿度计湿度计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
我们使用的湿度计是湿度电阻式传感器。
它通过测量空气中湿度对传感器电阻值的影响来确定湿度。
在实验中,我们将湿度计放置在不同环境下的气象箱中,并记录湿度值。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环境中的湿度值有所不同,这与我们预期的一致。
三、气压计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力,这对于气象预测和天气观测非常重要。
我们使用的气压计是水银气压计。
它基于水银在竖直管中的高度变化来测量压力。
在实验中,我们记录了气压计的读数,并观察了它随时间的变化。
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压的变化是正常的,这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四、风速仪风速仪用于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
我们使用的风速仪是机械旋转式风速仪。
它通过风力对风车的旋转来测量风速。
我们将风速仪放置在露天场地,并记录了时间段内的风速和风向。
实验结果显示,风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风速则相对稳定,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向和风力。
五、降水量记录仪。
最新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评估最新气象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通过对比传统气象观
测方法和新仪器的观测数据,验证其在实际气象监测中的有效性。
实验设备:
1. 最新气象仪器一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计、风向标、气压计和降水量计。
2. 传统气象观测设备一套,作为对比参照。
3. 数据记录器和分析软件。
实验方法:
1. 在同一开放场地设置最新气象仪器和传统观测设备,确保两者的观
测环境相同。
2. 同时开启两套设备,进行连续24小时的气象数据采集。
3. 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并使用数据记录器存储。
4. 使用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
1. 温度和湿度方面,最新气象仪器显示出与传统设备相近的测量结果,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新仪器的读数更为稳定。
2. 风速和风向的测量中,新仪器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尤其在风速变
化较大的情况下,新仪器能够更快地响应和记录。
3. 气压测量结果显示,新仪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在
气压变化迅速时。
4. 降水量计的性能比较中,新仪器能够提供更细致的降水数据,包括
降水强度和降水类型。
结论:
最新气象仪器在各项气象参数的测量上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新仪器的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此外,新仪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显著优于传统设备,有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因此,推荐在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中广泛使用该最新气象仪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象仪器的种类和基本构造;2.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学会气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器材1. 普通温度表2. 最高温度表3. 最低温度表4. 自计温度计5. 动槽式水银气压表6. 定槽式水银气压表7. 空盒气压表8. 天空辐射表9. 净辐射表10. 太阳辐射电流表11. 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三、实验原理1. 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本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表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感应球内水银液体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度。
2. 气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常用百帕(hPa)表示。
本实验中使用的气压表利用大气压力与金属弹性形变相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金属空盒的形变来计算气压。
3. 辐射:辐射是指物体因温度而产生的能量传递方式。
本实验中使用的辐射表利用热电效应原理,通过感应元件的热电势来测量太阳辐射强度。
四、实验步骤1. 温度观测:将温度表垂直悬挂在蔽阴背风处,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温度值。
2. 气压观测:将动槽式水银气压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指针与零刻度线对齐,读取气压值。
3. 辐射观测:将天空辐射表安装在支架上,调整角度使其正对太阳,读取辐射强度值。
4. 净辐射观测:将净辐射表安装在支架上,调整角度使其正对太阳,读取净辐射强度值。
5. 太阳辐射电流表观测:将太阳辐射电流表连接到电源,调整角度使其正对太阳,读取辐射电流值。
6. 照度观测:将多探头自动换档数字式照度计放置在实验室内,调整探头角度使其正对光源,读取照度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实验时间、地点、仪器型号、观测数据等。
2. 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仪器的测量结果,找出误差来源。
3. 计算温度、气压、辐射、照度等气象要素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气象仪器的种类和基本构造,掌握了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为后续气象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0日三、实验地点XX市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自动气象站2. 风速风向仪3. 气温计4. 湿度计5. 降水量计6. 云高仪7. 日照计8. 地面辐射计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自动气象站观测(1)观察自动气象站的外观及组成,了解其工作原理。
(2)启动自动气象站,观察各气象要素的实时数据。
(3)记录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云高等数据。
2. 风速风向仪观测(1)观察风速风向仪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启动风速风向仪,观察风速风向变化。
(3)记录风速风向仪观测的风速、风向数据。
3. 气温计观测(1)观察气温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气温计测量观测点的气温。
(3)记录气温计观测的气温数据。
4. 湿度计观测(1)观察湿度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湿度计测量观测点的相对湿度。
(3)记录湿度计观测的相对湿度数据。
5. 降水量计观测(1)观察降水量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降水量计测量观测点的降水量。
(3)记录降水量计观测的降水量数据。
6. 云高仪观测(1)观察云高仪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云高仪测量观测点的云高。
(3)记录云高仪观测的云高数据。
7. 日照计观测(1)观察日照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日照计测量观测点的日照时数。
(3)记录日照计观测的日照时数数据。
8. 地面辐射计观测(1)观察地面辐射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地面辐射计测量观测点的地面辐射强度。
(3)记录地面辐射计观测的地面辐射强度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动气象站观测结果显示,观测点气温为15.2℃,相对湿度为65%,风速为3.5m/s,风向为东北风,降水量为0.5mm,云高为1000m。
实验报告模版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观测天气要素的技巧,提高学生对天气观测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气象仪器(包括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等)、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
实验步骤:1. 使用气象仪器的前提是熟悉各仪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先对气温计进行操作。
将气温计放置在阴凉处,确保温度计的宽度下镜面放在与水平线垂直的地方,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刻度。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湿度计来测量湿度。
将湿度计置于半阴半阳的地方,等待一段时间,然后读出湿度计上的湿度刻度。
最后,我们使用气压计来测量气压。
将气压计置于水平面上,通过观察气压计上的指针位置来读取气压值。
2. 根据操作规程,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气象仪器来观测天气要素。
在早晨,我们在学校的露天操场上使用气温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在正午时分,我们在大楼阳台上使用湿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在下午傍晚时分,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气压计来测量空气的气压。
通过这样的观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天气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观测到早晨的气温为25°C,正午的湿度为60%,下午傍晚的气压为1010hPa。
通过这些观测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天的天气情况为温暖、湿润,并且气压比较稳定。
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观测天气要素的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正确操作气温计、湿度计和气压计,并且能够根据观测结果来分析天气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观测天气要素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天气知识作为辅助和参考。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对天气观测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
这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加深了我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观测时需要注意环境的影响,避免阳光直射、风吹等干扰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同时,在观测数据的读取和记录过程中也需要细心和准确,以避免误读和遗漏。
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1)、风杯:测量风的大小。
由3个互成120°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空杯组成感应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顺向一个方向。
整个感应部分安装在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
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旋转式风速仪的感应部分是一个固定在转轴上的感应风的组件。
常见的有风杯式风速计、螺旋桨式风速计。
前普遍采用的测定风速的仪器是风杯式风速计,它的感应部分是由三个或四个圆锥形或半球形的空杯组成。
2)、风塔:测量不同高度的风的大小和方向结构设计:常见的测风塔结构形式有自立式和拉线式两种。
自立式测风塔塔体下部较宽,塔架材料用量相对较大,对基础要求也较高;拉线式测风塔受力较为合理,可靠性高,塔体截面小,塔架材料用量小,但拉线基础数量多,施工工艺复杂。
测风塔塔架可采用单根钢管、三角形桁架及四边形桁架等结构形式。
单根钢管结构形式所需钢管直径大,迎风面积亦大,材料量大;三角形桁架结构形式较为稳定,塔架受风荷载作用较小,最为经济;四边形桁架结构形式较为稳定,一般情况下当三角形桁架不能满足受力及变形要求或不经济时,塔架可选用四边形桁架结构形式。
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适用单位:发电厂前期规划、海岛测风、气象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等部门。
误差来源:风杯和风向标在运功的过程中会收到摩擦力,阻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2、高空测风的方法:气球、风筝、飞机3、超声波测速仪该仪器为目前测量风速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的风为三维,一般仪器测的风为二位。
利用的原理:超声波测速适合作流动物质中含有较多杂质的流体的流速测量,超声多谱勒法只是其中一种,还有频差法和时差法等等。
根据声学多普勒效应,当向移动物体发射频率为F的连续超声波时,被移动物体反射的超声波频率为f,f与F服从多普勒关系。
如果超声发射方向和移动物体的夹角已知,就可以通过多普勒关系的v,f,F,c表达式得出物体移动速度v优点:测量误差小。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并学会如何对气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加深对气象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气象研究和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仪器及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及设备包括: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TBQ-2天空辐射表、TBB-1净辐射表等。
2. 实验步骤(1)气温观测① 安装普通温度表:将温度表垂直悬挂在蔽阴背风处,确保感应球与地面平行。
② 测量气温:观察温度表,记录气温读数。
③ 观测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一天内,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气温,找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2)气压观测① 安装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将气压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水平。
② 测量气压:观察气压表,记录气压读数。
③ 使用空盒气压表:将空盒气压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水平。
观察气压表,记录气压读数。
(3)太阳辐射观测① 安装TBQ-2天空辐射表:将辐射表电缆插头正对北方,调整好水平位置,将其牢牢固定。
将总辐射表输出电缆与记录器相连接。
② 观测太阳辐射:记录太阳辐射读数。
(4)净辐射观测① 安装TBB-1净辐射表:将净辐射表电缆插头正对北方,调整好水平位置,将其牢牢固定。
将净辐射表输出电缆与记录器相连接。
② 观测净辐射:记录净辐射读数。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气温、气压、太阳辐射和净辐射等。
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观测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本地区一天内的气温变化范围为XX℃~XX℃,最高气温为XX℃,最低气温为XX℃。
2. 气压观测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本地区一天内的气压变化范围为XX~XX hPa,平均气压为XX hPa。
3. 太阳辐射观测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本地区一天内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范围为XX~XX W/m²,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XX W/m²。
一、实验名称气象科技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气象仪器的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时间2023年3月20日四、实验地点某气象观测站五、实验仪器1. 普通温度表2. 最高温度表3. 最低温度表4. 自计温度计5. 动槽式水银气压表6. 定槽式水银气压表7. 空盒气压表8. 风速风向仪9. 雨量计六、实验内容1. 气温观测(1)观察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等仪器的外观和结构。
(2)学习普通温度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掌握其操作技能。
(3)在观测站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将普通温度表垂直悬挂在蔽阴背风处。
(4)记录气温观测数据,包括温度值、时间、地点等。
2. 气压观测(1)观察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等仪器的外观和结构。
(2)学习空盒气压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掌握其操作技能。
(3)在观测站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将空盒气压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4)记录气压观测数据,包括气压值、时间、地点等。
3. 风速风向观测(1)观察风速风向仪的外观和结构。
(2)学习风速风向仪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掌握其操作技能。
(3)在观测站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将风速风向仪固定在支架上。
(4)记录风速风向观测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时间、地点等。
4. 雨量观测(1)观察雨量计的外观和结构。
(2)学习雨量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掌握其操作技能。
(3)在观测站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将雨量计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4)记录雨量观测数据,包括降水量、时间、地点等。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观测结果: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2. 气压观测结果:根据观测数据,绘制气压曲线图,分析气压的变化规律。
3. 风速风向观测结果:根据观测数据,绘制风速风向图,分析风速风向的变化规律。
4. 雨量观测结果:根据观测数据,绘制雨量曲线图,分析雨量的变化规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风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风杯:测量风的大小利用的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
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2)测风塔: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际观测,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识别和记录能力。
4. 分析气象数据,了解气象变化规律。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气象观测站四、实验器材1. 气象观测仪: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计、风向计、雨量计等。
2. 记录本、笔、尺子、望远镜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2)准备好记录本、笔等记录工具。
(3)了解观测站的环境和观测区域的分布。
2. 观测过程(1)温度观测:使用温度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等数据。
(2)湿度观测:使用湿度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等数据。
(3)气压观测:使用气压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海平面气压、地面气压等数据。
(4)风速和风向观测:使用风速计和风向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风速、风向等数据。
(5)雨量观测:使用雨量计,分别在观测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记录降水量、降水时间等数据。
(6)云量观测: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云量变化,记录云量、云层高度、云状等数据。
3. 数据记录将观测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详细记录在记录本上,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数据等。
4. 数据分析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气象变化规律,如温度变化趋势、湿度变化规律、气压变化规律、风速和风向变化规律、降水量变化规律、云量变化规律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温度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2. 湿度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湿度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3. 气压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气压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4. 风速和风向变化规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风速和风向变化趋势,如日变化、季节变化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气象仪器实验实验(实习)日期2013—12-11 得分系计软院专业年级班次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认识各类观测仪器;2、了解各观测仪的原理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风的观测测风设备:用于风能资源的测量,可以用于风能资源分析、风场微观选址、风机及风场发电量计算、进行风场风能资源分析,用于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太阳辐射、雨量等要素值进行全天候的监测。
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
①测风塔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②超声风速风向仪简介:超声风速风向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来实现风速的测量。
由于它很好地克服了机械式风速风向仪固有的缺陷,因而能全天候地、长久地正常工作,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使用.它将是机械式风速仪的强有力替代品。
原理:超声波风速风向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时差法来实现风速的测量。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和风向上的气流速度叠加。
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同,它的速度会加快;反之,若超声波的传播方向若与风向相反,它的速度会变慢.因此,在固定的检测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可以和风速函数对应。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象气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气象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实验,熟悉常用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 分析气象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气象气候规律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气象气候要素观测(1)气温观测实验目的:了解气温观测的方法,掌握普通温度表的使用。
实验仪器:普通温度表、支架。
实验步骤:① 将温度表放置在支架上,确保温度表垂直悬挂。
② 将温度表感应球部分置于蔽阴背风处。
③ 观察温度表读数,记录气温值。
(2)气压观测实验目的:了解气压观测的方法,掌握空盒气压表的使用。
实验仪器:空盒气压表、支架。
实验步骤:① 将气压表放置在支架上,确保气压表垂直悬挂。
② 将气压表感应部分置于蔽阴背风处。
③ 观察气压表读数,记录气压值。
(3)相对湿度观测实验目的:了解相对湿度观测的方法,掌握毛发湿度计的使用。
实验仪器:毛发湿度计、支架。
实验步骤:① 将湿度计放置在支架上,确保湿度计垂直悬挂。
② 将湿度计感应部分置于蔽阴背风处。
③ 观察湿度计读数,记录相对湿度值。
2. 气象气候要素分析(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气温与气压之间的关系,了解气温对气压的影响。
(2)相对湿度与气温的关系分析相对湿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了解气温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气温与气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气温升高时,气压降低;当气温降低时,气压升高。
这是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大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气温降低导致大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
2. 相对湿度与气温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相对湿度与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降低;当气温降低时,相对湿度升高。
这是由于气温升高导致水汽蒸发加快,相对湿度降低;气温降低导致水汽蒸发减慢,相对湿度升高。
四、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气象气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气象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
实验名称:气象观测与数据分析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气象站实验目的:1. 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学会气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4. 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一、实验器材1. 自动气象站(含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传感器)2. 手持风速计3. 温湿度计4. 气压计5. 记录本6. 计时器二、实验步骤1. 观察气象站的整体布局,了解各个仪器的位置和功能。
2. 使用手持风速计和温度计进行现场观测,记录风速、风向、温度等数据。
3. 打开自动气象站,观察并记录仪器的运行状态。
4. 每隔一小时,使用自动气象站记录一次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数据。
5. 将观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并进行分析。
6. 分析气象数据,了解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数据1. 温度:X℃2. 湿度:X%3. 风速:Xm/s4. 风向:X°5. 气压:XhPa四、数据分析1. 温度:根据观测数据,本地区温度在X℃左右,属于X类型气候。
2. 湿度:根据观测数据,本地区湿度在X%左右,属于X类型气候。
3. 风速:根据观测数据,本地区风速在Xm/s左右,属于X类型气候。
4. 风向:根据观测数据,本地区风向为X°,属于X类型气候。
5. 气压:根据观测数据,本地区气压在XhPa左右,属于X类型气候。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了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气象仪器。
3. 学会了气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4. 本地区属于X类型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六、实验建议1. 在进行气象观测时,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定期进行校准。
2. 观测数据要及时记录,避免遗漏或错误。
3. 结合气象学知识,对观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
4. 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维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气象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气象观测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为今后的气象学研究和气象预报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仪器与设备(1)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2)动槽式(福丁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寇乌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3)干湿球温度表;(4)风速风向仪;(5)雨量计;(6)蒸发皿;(7)标准气象观测场。
2. 实验项目(1)气温观测;(2)气压观测;(3)相对湿度观测;(4)风速风向观测;(5)降水量观测;(6)蒸发量观测。
三、实验步骤1. 气温观测(1)将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计温度计分别悬挂在蔽阴背风处,垂直放置;(2)观测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的读数,并记录;(3)观测自计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
2. 气压观测(1)将动槽式(福丁式)水银气压表、定槽式(寇乌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分别放置在标准气象观测场内;(2)观测水银气压表的读数,并记录;(3)观测空盒气压表的读数,并记录。
3. 相对湿度观测(1)将干湿球温度表悬挂在蔽阴背风处,垂直放置;(2)观测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读数,并记录;(3)计算相对湿度。
4. 风速风向观测(1)将风速风向仪放置在标准气象观测场内;(2)观测风速风向仪的读数,并记录。
5. 降水量观测(1)将雨量计放置在标准气象观测场内;(2)观测雨量计的读数,并记录。
6. 蒸发量观测(1)将蒸发皿放置在标准气象观测场内;(2)观测蒸发皿的读数,并记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温观测实验过程中,气温变化较大,最高温度为35℃,最低温度为20℃。
2. 气压观测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较小,平均气压为1013.2 hPa。
3. 相对湿度观测实验过程中,相对湿度变化较大,最高相对湿度为85%,最低相对湿度为5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仪器实验(实习)报告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风的测量1、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
广泛应用于风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
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风杯:测量风的大小利用的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
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10秒的风向(当时风向须稳定)。
(2)测风塔: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
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
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
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3)、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
感应器由风向和风速俩部分组成。
风向部分由风标、风向方位块、导电环、接触簧片等组成;风速部分由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
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等组成。
记录器由8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2、高空测风的方法测风气球:测风气球是测定高空风向风速的一种充满氢气的气球,升速有100米/分或200米/分的.从地面施放后,一面上升,一面在水平方向上随风飘行。
与此同时用测风经纬仪不断跟踪观测,并记下它每分钟的仰角和方位角,然后经过计算求出气球经过的空中各层的平均风向和风速.风筝:利用风筝上携带的各种测量仪器,获取不同时刻,不同位置和高度上的风来进行计算。
飞机:原理与方法与风筝类似,但是,其本身造价较高,因此一般使用量也少。
3、超声波测速仪该仪器为目前测量风速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的风为三维,一般仪器测的风为二位。
利用的原理:超声波测速仪每隔一相等时间,发出一超声脉冲信号,每隔一段时间接收到一经汽车反射回的该超声脉冲信号,若汽车匀速行驶,则间隔时间相同,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间隔差和声速,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与雷达测速相似)优点:测量误差小。
4、其他先进测量仪器大气风场测量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的大气风场测量手段有声雷达、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一、多普勒声雷达多普勒声雷达是一种测量大气对流层低层常用的遥测手段,它可以较好地测量低空由几十米开始到几百米乃至一公里范围内地风廓线,还可以用于测量折射率结构常数等湍流参数量廓线。
声雷达发射声波后,接收大气的后向散射信号,由于大气中气团是随风运动的,因此,接收的信号和发射信号的频率之间会有多普勒频移。
由于发射波长是以知的,测量到多普勒频率漂移的大小,就可以得到气团运动速度。
二、微波雷达微波风廓线雷达是目前用来测量风廓线的一种主要设备,它通过发射微波脉冲,探测大气中湍流涡漩对微波后向散射或待测大气中的云、雨、冰或其它降水粒子等运动粒子的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来反演大气风廓线,并由它的回波功率可以反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廓线,其波长较红外和激光长许多倍,因而受大气的影响小得多,是目前主要应用的风速测量的系统.三、测风激光雷达测风激光雷达是以激光器为光源向大气发射激光脉冲,接收大气(气溶胶粒子和大气分子)的后向散射信号,通过分析发射激光的径向多普勒频移来反演风速的,从探测方式上可以分为相干探测激光雷达和非相干探测(直接探测)激光雷达。
二、雨的测量1、降雨测量参数雨量:一定时间内,降水总量。
雨强:单位时间内,降水量。
测量标准:降水雨mm为单位(或kg/m2),取一位小数。
日降水量应读到0。
2mm,最好读到0。
1mm.周或月降水量应精确到1mm,日降水量的测量应定时进行.换算方法:据气象部门介绍: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既不流走,也不渗透到地里,同时也不被蒸发掉而积聚起来的一层水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同时还可以用雨量计来自动记录雨势的变化和雨量的大小。
2、测量降水的仪器主要有雨量器,常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有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和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等。
上图为虹吸式雨量器3、翻斗式雨量器应用:翻斗式雨量计系列产品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水电站、排涝站、铁路、公路、国防、科研等部门用来测量液体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起迄时间。
单翻斗雨量器组成:翻斗式雨量计由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系列产品,雨量显示器(记录仪)、传输三芯信号屏蔽线(150米以内)所组成。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分辩力为0。
1,0.2,0.5,1.0mm.弊端:如果雨量大,则雨水会溢出,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雨量小,雨水下不到里面去,也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4、光学雨量器光学雨量传感器主要由光源、光源整合器、采样空间、接收器、数据处理部分组成。
当雨滴(或雪粒等其他降水粒子)穿越采样空间时,雨滴会遮挡激光,接受传感器接受到的光信号和由光信号转变的电信号(如电压或电流)就会改变,当雨滴穿过采样空间后,接受传感器的电信号又恢复雨滴进入采样空间之前的状态。
在雨滴穿越采样空间时,对接受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雨滴穿越采样空间的时间。
原理:利用光的反射,折射测量雨的大小,强度。
特点:光学雨量传感器具有免维护时间长、适应性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下的自动雨量监测.光学雨量传感器在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性降水天气的自动监测、预警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同时,光学雨量传感技术的研究可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为气象仪器的国产化做出贡献。
5、新型雨量器:称重式雨量器原理:利用下面带有的传感器测量雨的重量,得到雨的大小等。
弊端:冬季结冰,误差大。
组成:雨量计由承雨筒、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器、GPRS无线信号接收器和双行液晶显示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系统软件组成6、虹吸式雨量计应用:用来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降水的起迄时间和降水强度,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
利用虹吸原理排出浮子塞内降水,最大优点:节约能源,降水有记录,不需要人守候,精度高,但必须定时到现场去更换记录纸。
雨量器SL3-1型雨量传感器7、测雨雷达:组成部分测雨雷达是利用物体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来对云、雨、雪、雹等进行观测的。
当雷达天线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若遇到云、雨、雪、雹等目标物,就有一部分辐射能会被反射回来,并被雷达天线接收,这时在显示器上就会出现许多亮度不等的区域,即云、雨、雪、雹等的回波图像,简称气象回波。
所以,用测雨雷达可似随时提供几百公里范围内的降水分布和结构等气象情报。
与气象卫星云图相比,测雨雷达提供中尺度的降水信息,对于补充地面站的不足十分有效。
利用雷达回波可以测定降雨云团的方位、高度、距离等三维信息,通过纪录还可以测定降雨的历时和变化过程,配合地面雨量站的实时校正,雷达测雨的精度很高三、蒸发测量蒸发传感器1用途FFZ—01型数字式水面蒸发传感器是用于观测水面蒸发在不同时间段变化规律的仪器,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标准《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D265-88要求制造,可直接与Φ618mm的蒸发桶或与20m2标准蒸发池配套使用,用以监测水面蒸发量的测量仪器。
它的量测精度、稳定性远优于超声波型及其它类型的水面蒸发传感器,又能够实时远传,适于装备各地区、各种类型的蒸发站、气象站。
2特点·数字化传感器无温漂、时漂,性能长期稳定;·高分辨力、高精度;·在风浪和降雨气候条件下也能正常观测,不失准确度;·抗电磁干扰,即使停电后再通电,输出数据依然正确;·能与蒸发桶、水圈、自动加水装置、采集记录装置配套使用,实现蒸发过程自动监控。
3功能、使用范围·与自动补水控制装置配合使用,组成简易型自动遥测蒸发站;·与蒸发数据记录器配套组成数字记录式蒸发器,实现蒸发过程的自动记录;·与JFZ—01型数字式雨量计、数字式溢流量计配套,组成全自动蒸发雨量测站,装备基本蒸发站网,实现蒸发、降雨过程的自动观测、记录和远传。
液位传感器:测量水面的高度液位传感器(静压液位计/液位变送器/液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液位的压力传感器.静压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液位计)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采用国外先进的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或陶瓷电容压力敏感传感器,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一般为4~20mA/1~5VDC)原理:超声波测距原理。
通常将超声波传感器放置在百叶箱中,原因是其容易受光照,温度等影响。
四、辐射测量组成部分:由辐射表(传感器)与采集器组成原理:辐射表安装在专用的架子上,采集器要求每分钟输出一次采样值(实际为1min均匀才六次加以平均),仪器的形式较多。
辐射表电信号输入采集器的功能:自动采集各辐射表电压mV值,计算各辐射量的辐射度,时曝辐量,日曝辐量;并挑战个极大值及出现的时间.欧拉角:用来确定定点转动刚体位置的3个一组独立角参量,由章动角θ、旋进角(即进动角)ψ和自转角j组成,为欧拉首先提出而得名.五、地温传感器测量地表和地下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