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
- 格式:docx
- 大小:36.81 KB
- 文档页数:1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第一课时 分子晶体1.借助共价晶体模型认识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
2.能够从化学键的特征,分析理解共价晶体的物理特性。
教学重点: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一、共价晶体 1.常见晶体的结构分析(1)金刚石晶体①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以 个共价单键与相邻的 个碳原子相结合,成为正四面体。
①晶体中C-C-C 夹角为 ,碳原子采取了 杂化。
①最小环上有 个碳原子。
①晶体中碳原子个数与C-C 键数之比为 。
①在一个晶胞中,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6个面心以及晶胞内部,由“均摊法”可求出该晶胞中实际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
(2) 二氧化硅晶体.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以金属铜为例):在铜的晶胞结构中,铜原子不全属于该晶胞,按均摊原则,金属铜的一个晶胞的原子数=8×18+6×12=4。
结合下图,钠、锌、碘、金刚石晶胞中含有原子的数目分别为2、2、8、8。
钠、锌、碘、金刚石晶胞示意图①每个硅原子与相邻的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构成结构,硅原子在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氧原子在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
晶体中Si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为。
①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成键,每个O原子与个Si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元环。
①每个最小的环实际拥有的硅原子为,氧原子数为。
①1molSiO2晶体中含Si—O键数目为,在SiO2晶体中Si、O原子均采取杂化。
①SiO2具有许多重要用途,是制造水泥、玻璃、人造红宝石、单晶硅、硅光电池、芯片和光导纤维的原料。
【小结】一、共价晶体1、共价晶体的概念:2、组成微粒:3、微粒间的作用力:4、分类:5、共价晶体的通性①熔点。
共价晶体中,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要使物质熔化就要克服共价键,需要很高的能量。
②硬度。
③一般不导电,但晶体硅是半导体。
④难溶于一般溶剂。
【思考·讨论】(1)SiO2是二氧化硅的分子式吗?(2)观察对比晶体硅、碳化硅、二氧化硅的晶胞,并总结结构特征。
3.2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两部分。
第一部分内容介绍分子晶体,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分子晶体的特性;二是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第二部分内容介绍共价晶体,也主要介绍两个问题:一是共价晶体的结构特征;二是共价晶体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借助分子晶体、共价晶体模型认识晶体的结构特点,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认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过程和方法:能说明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区别,能结合实例说明晶体中的微粒及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干冰、冰、金刚石、石英的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方法认识研究典型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组成和结构,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揭示不同晶体的结构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二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对优生来说,学习自觉,对于老师教授的内容可以当堂理解。
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被动状态,需要老师带动学习,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学会需反复强调。
学习困难生则对于知识难以把握,难以理解,需要老师格外关注,为其制定相应的策略。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氢键对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难点: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结构特点,氢键对冰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模型展示]碘晶胞示意图[学生回答]观察分析碘晶胞的结构特点及粒子间的作用力:晶胞中只有分子。
晶体中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过渡]像碘晶体,只含有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除了分子晶体外还有共价晶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1.分子晶体[获取概念]概念: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晶体内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目标】1.借助分子晶体等模型认识晶体的结构特点。
2.能从范德华力、氢键的角度分析、理解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3.学会比较晶体的熔、沸点。
【教学重难点】分子晶体、共价键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模型展示]碘晶胞示意图[学生回答]观察分析碘晶胞的结构特点及粒子间的作用力:晶胞中只有分子.晶体中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过渡]像碘晶体,只含有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除了分子晶体外还有共价晶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讲授1。
分子晶体[获取概念]概念: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晶体内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分子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学生活动]观察某些分子晶体的熔点,分析分子晶体熔点的特点:分子晶体熔点低。
[讲解]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硬度小,易升华,不导电。
[设疑]哪些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回答](1)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如水、硫化氢、氨、氯化氢、甲烷等;(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卤素(X2)、氧气(O2)、硫(S8)、氮气(N2)、白磷(P4)、碳60(C60)、稀有气体等;(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P4O10、SO2等(4)几乎所有的酸;(5)绝大多数有机物。
[强调]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
[讲解]只有范德华力,无分子间氢键,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晶体这样的结构特征称为分子密堆积,如C60、干冰、I2、O2等。
有分子间氢键但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如HF、冰、NH3等。
[展示]干冰、冰、C60的晶胞结构。
[设疑]在分子密堆积中,为什么每个分子周围紧邻12个分子? [回答]以干冰晶胞为例,以上面中心分子为中心,相邻分子有其面顶角的4个分子、侧面中心的4个分子、与其面相邻的晶胞的侧面中心的4个分子,即12个分子。
[思考讨论]为什么水凝固成冰、雪、霜时,密度变小?[回答]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除范德华力外还有氢键,冰晶体主要是水分子依靠氢键而形成的.由于氢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每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结合,4个水分子也按照这样的规律再与其他的水分子结合。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 能够理解并解释一些典型物质(如水、二氧化碳、金刚石等)的晶体类型。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释和预测物质晶体类型。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晶体类型,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复杂的化学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片等。
3. 准备相关的教学模型,如分子结构模型和晶体的结构模型等。
4. 准备一些典型的物质样本,以便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5.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区别。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讲解、讨论、实验、总结和作业等环节。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区别。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制备方法、稳定性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展示不同类型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或者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一些常见的共价晶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
5. 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6. 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自行查找一些常见的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和应用,或者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所学知识。
专题07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固体一定是金属晶体B.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可能存在饱和性和方向性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子越稳定D.由共价化合物构成的晶体都是共价晶体【答案】B【解析】A.石墨也能导电,但石墨不属于金属晶体,A错误;B.离子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是离子晶体中也可能存在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正确;C.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C错误;D.由共价化合物构成的晶体也可能是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等,D错误;故选B。
2.(2021·河南洛阳·高二期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般较低B.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共价键没有被破坏C.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化学性质越稳定【答案】D【解析】A.因为是分子晶体,熔化的时候克服的是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分子晶体的熔点一般较低,A项正确;B.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被破坏,B项正确;C.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共价键,C项正确;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不影响分子的稳定性,D项错误;答案选D。
3.(202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期末)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水、二氧化碳、金刚石B.单质碘、石墨、白磷(P4)C.氯化钠、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D.硅晶体、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答案】D【解析】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A 错误;B .单质碘属于分子晶体,由碘分子构成;白磷不是原子晶体,白磷空间是正四面体的分子,是属于分子晶体,B 错误;C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 错误;D .硅晶体、二氧化硅、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D 正确; 故选D 。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学习目标】1.能辨识常见的分子晶体,并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分子晶体中各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和对分子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
2.能利用分子晶体的通性推断常见的分子晶体,理解分子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模型,并能用均摊法对晶胞进行分析。
3.能辨识常见的共价晶体,并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共价晶体中各构成微粒之间的作用对共价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
4.能利用共价晶体的通性推断常见的共价晶体,并能利用均摊法对晶胞进行分析。
【基础知识】一、分子晶体(一)分子晶体的概念与性质1、分子晶体的概念只含分子的晶体,或者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分子晶体。
2、分子晶体中的粒子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3、常见的典型分子晶体(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如H2O、H2S、NH3、CH4、HX(卤化氢)等。
(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X2(卤素单质)、O2、H2、S8、P4、C60、稀有气体等。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NO2、P4O6、P4O10等。
(4)几乎所有的酸:如H2SO4、HNO3、H3PO4、H2SiO3等。
(5)绝大多数有机物:如苯、四氯化碳、乙醇、冰醋酸、蔗糖等。
4、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1)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硬度很小。
(2)分子晶体不导电。
(3)分子晶体的溶解性一般符合“相似相溶”规律。
5、分子晶体的判断方法(1)依据物质的类别判断部分非金属单质、所有 非金属氢化物 、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
(2)依据组成晶体的粒子及粒子间作用判断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粒子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
(3)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分子晶体的 硬度 小, 熔、沸点 低,在熔融状态或固体时均不导电。
6、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1)组成和结构相似,不含氢键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 大 ,范德华力越 强 ,熔、沸点越 高 ,如I 2>Br 2>Cl 2>F 2,HI >HBr >HCl 。
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
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只原子晶体或原有的分子晶体,没有其他的晶体。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区别在于:
1、分子晶体的形成的小分子的结晶;原子晶体的小分子,整个晶体是只有一个分子。
2、分子晶体,分子内的化学键原子结合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和强大的分子非常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弱,容易损坏。
3、原子晶体小分子,是所有的原子连接之间的强的化学键,因此它是稳定的。
4、如果形成的化学键的原子,则仅形成小分子,可形成两个化学键,有机会携手并进,长链的形成,如果三个化学键可来形成,则装置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的结构,即,原子晶体。
区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成中的键数,其中一个原子,而不是形成一个键类型。
分子晶体,不一定不共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种小分子非金属简单的物质,如F2,氯气,溴,碘,O2,稀有气体是分子晶体,是单原子分子晶体。
的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晶,确实只能是一个原子的晶体或分子晶体。
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一、分子晶体1.概念:只含分子的晶体。
2.粒子间的作用分子晶体中相邻的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
3.常见分子晶体及物质类别【注】稀有气体为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因此,有稀有气体单质形成的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4.物理特性(1)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密度较小,硬度较小,较易熔化和挥发,部分分子晶体易升华,(如干冰、碘、红磷等)。
(2)一般是绝缘体。
分子晶体在固态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因而分子晶体在固态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
有些分子晶体的水溶液能导电,如HI、乙酸等。
(3)溶解性符合“相似相溶规律”。
【注】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①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②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高。
5.分子晶体的常见堆积方式6.常见分子晶体的结构分析(1)冰①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当然也存在范德华力。
②氢键有方向性,它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互相吸引。
(2)干冰①干冰中的CO 2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不存在氢键。
②每个晶胞中有4个CO 2分子,12个原子。
每个CO 2分子周围等距离紧邻的CO 2分子数为12个。
【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其他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每个水分子平均形成2个氢键(每个氢键由2个水分子均摊,故4×21=2)二、共价晶体1.定义:所有原子都以共价键相互结合形成共价键三维骨架结构的晶体叫共价晶体。
2.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共价晶体⎩⎨⎧ 构成粒子:原子粒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注】①共价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因此,共价晶体的化学式不代表其实际组成,只表示其组成的原子个数比。
①共价晶体融化时被破坏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①共价晶体中只有共价键,但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不一定是共价晶体。
如CO2、H2O等分子晶体中也含有共价键。
3.常见的共价晶体4.共价晶体的物理性质(1)熔点很高。
高中化学晶体知识点总结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固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明显的面、棱、角。
晶体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其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晶体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构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决定的。
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三种类型。
1.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晶体。
离子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简单离子晶体和复合离子晶体两种类型。
简单离子晶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如氯化钠晶体。
氯化钠晶体的结构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交替排列,形成一个立方晶系的晶体。
复合离子晶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如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的结构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而成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交替排列,形成一个六方晶系的晶体。
2.共价晶体共价晶体是由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的晶体。
共价晶体的结构可以分为分子共价晶体和网络共价晶体两种类型。
分子共价晶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如冰晶体。
冰晶体的结构是由水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六方晶系的晶体。
网络共价晶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如金刚石晶体。
金刚石晶体的结构是由碳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立方晶系的晶体。
3.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晶体。
分子晶体的结构比较简单,如葡萄糖晶体。
葡萄糖晶体的结构是由葡萄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葡萄糖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六方晶系的晶体。
二、晶体的性质晶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等。
1.光学性质晶体具有双折射现象,即光线在晶体中传播时会分成两束光线,这两束光线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彼此。
双折射现象是由于晶体的结构不对称所引起的。
2.电学性质晶体具有电学性质,即晶体可以产生电场和电荷。
3.2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精讲)考点一分子晶体【例11】(2022春·山东聊城·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SiC晶体B.Ar晶体C.NaCl晶体D.NaOH晶体【答案】B【解析】A.SiC为原子晶体,A错误;B.Ar晶体为分子晶体,B正确;C.NaCl晶体为离子晶体,C错误;D.NaOH晶体为离子晶体,D错误;故选B。
【例12】(2021·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B.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能溶于水,熔点812.8℃,沸点是1446℃D.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答案】B【解析】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例如: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H2O),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一般有挥发性,在蒸发、沸腾等情况下会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其硬度小,导电性差A.熔点是1070℃太高,不可能是分子晶体,另外水溶液能导电也可以是离子晶体,故A错误;B.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说明是共价键或者没有化学键,但是水溶液能导电说明共价键断裂,由此确定是分子晶体,故B正确;C.能溶于水有可能是分子晶体,但是熔点812.8℃,沸点是1446℃太高,不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D.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的物质不可能是分子晶体,故D错误。
故答案为B【一隅三反】1.(2022春·广东珠海·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CO2B.石墨C.石英(SiO2)D.金刚石【答案】A【解析】A .CO 2属于分子晶体;B .石墨属于混合晶体;C .石英属于原子晶体;D .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故选A 。
2(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 .3NH 、HD 、108C HB .3PCl 、2CO 、24H SOC .2SO 、2SiO 、25P OD .4CCl 、2Na S 、22H O【答案】B【解析】A .该组物质均属于分子晶体,NH 3、C 10H 8属于化合物,HD 属于单质,A 不符合题意;B .该组物质均是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B 符合题意;C .SO 2、P 2O 5是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SiO 2是属于共价晶体的化合物,C 不符合题意;D .CCl 4、H 2O 2是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Na 2S 是属于离子晶体的化合物,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
微专题5分子晶体、共价晶体的比较与应用1.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比较2.判断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方法(1)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构成共价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
(2)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共价晶体的熔点高,常在1 000 ℃以上,而分子晶体的熔点低,常在数百度以下甚至温度更低。
(3)依据晶体的硬度与机械性能判断共价晶体的硬度大,分子晶体的硬度小且较脆。
(4)依据导电性判断分子晶体为非导体,但部分溶于水后能导电;共价晶体多数为非导体,但晶体硅、锗是半导体。
(5)记忆常见的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常见的共价晶体有:①单质: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晶体锗等;②化合物:SiO2、SiC、BN、AlN、Si3N4等。
除共价晶体外的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绝大多数有机物(有机盐除外)都属于分子晶体。
1.下列各组晶体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①SiO2和SO3②晶体硼和HCl③CO2和SO2④晶体硅和金刚石⑤晶体氖和晶体氮⑥硫黄和碘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⑤答案C解析属于分子晶体的有SO3、HCl、CO2、SO2、晶体氖、晶体氮、硫黄和碘。
属于共价晶体的有SiO2、晶体硼、晶体硅和金刚石。
但晶体氖是由稀有气体分子组成,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分子间不存在化学键。
2.下列晶体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①SiC②Si③HCl④HBr⑤HI⑥CO⑦N2⑧H2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⑤④③⑥⑦⑧C.①②⑤④③⑦⑥⑧D.⑥⑤④③②①⑦⑧答案B解析SiC和Si为共价晶体,熔、沸点高,因为SiC晶体中Si—C比Si晶体中Si—Si更牢固,则SiC的熔、沸点大于Si的熔、沸点,剩余晶体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低于共价晶体,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就越大,熔、沸点越高,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分子晶体,极性分子的熔、沸点大于非极性分子的熔、沸点,所以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⑤④③⑥⑦⑧,故B项正确。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
一、分子晶体的特点
分子晶体是由各种类型的分子分子之间按照一定的空间排列组成的晶体,它不同于共
价晶体,主要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分子晶体是一种多变性低晶体,具有一定的自组
织能力。
它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膨胀性弱:分子晶体由分子分子构成,分子之间相对固定,不易发生晶体变形,晶体体积膨胀性较弱;
2.具有高分子性:分子晶体由许多分子排列构成,各分子相互穿插和绑定,赋予分子
晶体高分子性的特性;
3.分子可随环境改变:由于分子晶体的结构可以改变,分子可以根据环境而发生改变,促进和抑制分子的相互作用;
4.可调性强:分子晶体的结构相对固定,通过改变晶体环境,可以调节晶体结构,改
变晶体性质;
5.易於调制:由于分子晶体结构中分子松散,可以调节晶体环境,而且容易形成新的
结构,因此,可以调节分子晶体的性质以及晶体构造,使其具有各种应用。
共价晶体是由共价键结组成的晶体,可能伴随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但共价晶体的主
要特点是共价键的作用。
共价晶体具有以下特点:
1.高熔点:由于共价键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更强的结合作用,晶体的熔点也相
应升高;
2.较小的体积变形:由于共价键形成的晶体一旦形成,不易发生变形,因而体积变形
较小;
3.有较好的导电性:由于共价键能够使分子之间的能级接近,因此共价晶体的导电性
较好;
5.低的温度稳定性:由于共价键的存在,晶体的温度稳定性较低,在温度变化时易形
成新的结构。
综上所述,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各有特点,并不是简单形式的替代互换。
它们在日常
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和开发,以期能够使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发
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