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低温储粮及机械通风基础知识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粮食机械通风报告1. 引言粮食是人类的重要粮食资源,其储存和保护至关重要。
在储存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粮食容易产生潮湿、霉变和虫害等问题。
为了有效地保护粮食,通风被广泛应用于粮食储存过程中,以调节储存环境,降低潮湿度和温度,防止粮食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粮食机械通风的原理、设备和效果。
2. 机械通风原理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来调控粮堆内外的气流,实现粮食的通风和降温。
通风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引入新鲜空气,将粮食内部湿气和热量带走,达到降低粮食湿度和温度的目的。
机械通风通常包括通风机、管道系统、控制系统等设备。
通风机通过排风和吸风操作,调节粮堆内的气流方向和速度,从而实现粮堆内外的空气交换。
3. 粮食机械通风设备粮食机械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机、管道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主要部分。
3.1 通风机通风机是实现粮食机械通风的核心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气流和产生负压。
通风机按照功率和风量的大小可以分为多种型号,常用的有轴流通风机和离心通风机。
其中,轴流通风机适用于通风风量较大的场合,如大型仓库;离心通风机适用于通风风量较小的场合。
通风机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包括粮食堆内的面积和高度、通风需求等。
3.2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连接通风机和粮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通风机产生的气流输送到粮堆内,并将粮堆内的湿气和热量排出。
管道系统通常由多个管道组成,根据需求可以设置多个出风口和进风口,以实现粮食堆内外的气流交换。
3.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对通风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自动化的通风控制。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感知设备,以及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
通过感知设备获取环境参数,控制器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计算和判断,然后通过执行机构来实现通风设备的控制。
4. 粮食机械通风效果粮食机械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粮食储存环境,降低湿度和温度,减少粮食虫害和霉变的发生。
具体的机械通风效果取决于通风设备的选择和调控,以及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
案例26 机械通风降低储粮温度一、来源本案例来源于粮油仓储企业库存粮食的粮情控制与处理作业环节。
XX省哈尔滨市某粮食储备库的41号高大平房仓东仓内储藏过夏玉米6599吨,20XX年11中旬,环境气温已降至零下。
粮温相对较高,随着气温下降,粮堆表层开始出现结露现象。
保管员李**按照仓储科的要求,与同事张**配合,使用离心风机对该仓粮食进行通风降温防结露作业。
二、背景机械通风降低储粮温度是粮油仓储企业广泛采用的储粮技术措施,过夏的高温粮和储藏不当的发热粮都要进行降温处理。
实施此项技术要保证安全、经济、有效,这是企业的要求。
三、主要仪器设备、工具、材料表LSAL26-1设备工具器材一览表四、工作过程本案例的技术依据是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2-2002 )。
(一)操作流程机械通风降低储粮温度实施方案见思维导图(图LSAL26-1)。
图LSAL26-1 机械通风降低储粮温度实施方案思维导图操作流程如下:操作前准备→判断通风条件→风机与仓房连接→启动风机→通风过程中检测和监控→结束通风→收尾工作(二)操作步骤1.操作前准备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工作帽,准备好设备、工具和器材。
2.通风条件判断(1)检测玉米水分。
检测结果为14.0%,属于安全水分粮食。
(2)粮温和气温的检测对比。
测得平均粮温4.0℃,气温-6.8℃,两者之差大于8℃,根据《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1202-2002)对降温机械通风的开机要求,满足安全水分粮食降温通风条件,可以通风。
3.通风操作(1)开窗(2)连接风机电源、点动开关检查风机正反转(接好线后,点动开关通电试运行,观察风机转轮旋转方向是正转还是反转。
反转时,出风口的出风量很小;正转时,出风口的出风量明显增大,如果风机反转,将输入电源线的任意两相对调,即可改变风机转向)。
(4)将风机出风口与仓房通风口连接,开机通风。
(5)对设备运行情况和通风均匀性巡回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一.机械通风操作条件(一)降温通风的条件1、允许降温通风的条件(1)允许降温通风的温度条件:开始通风时:粮堆平均温度(摄氏度)-仓外大气温度(摄氏度) ≥8摄氏度;(亚热带地区:≥6摄氏度)通风进行中:粮堆平均温度(摄氏度)-仓外大气温度(摄氏度)>4摄氏度;(亚热带地区:>3摄氏度;)(2)允许降温通风的湿度条件:测定时粮温下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水蒸汽压.毫米汞柱(mmHg)] ≥-测定时大气绝对湿度[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mmHg)=133.3帕(Pa)]2、结束降温通风的条件(1) 粮堆平均温度(摄氏度)-仓外大气温度(摄氏度) ≤4摄氏度(亚热带地区:≤3摄氏度);(2)粮堆温度梯度≤1摄氏度/米粮层厚度;(3)粮堆水分梯度≤0.3%水分/米粮层厚度(二)降水通风的条件1、降水通风要求粮食水分不超过以下值:(1)早稻谷:16%;d、小麦:16%(2)晚稻谷:18%;e、大豆:18%(3)玉米:20%;f、油菜籽:12%2、允许降水通风的条件(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应中断降水通风,直至条件符合)。
(1)允许降水通风的温度条件:粮堆平均的温度(摄氏度) >大气露点温度(摄氏度)(2)允许降水通风的湿度条件;粮食水分(%)减1个百分点(且粮食温度等于大气温度)时的平衡绝对湿度[毫米汞柱(mmHg)] >测定时大气绝对湿度[毫米汞柱(mmHg)](3)结束降水通风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底层压入式通风时,干燥前沿移出粮面;底层吸出通风时,干燥前沿移出粮堆底面。
②粮堆水分梯度≤0.5%/米(粮层厚度);③粮堆温度梯度≤1摄氏度/米(粮层厚度)。
在机械通风中降水和降温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在粮堆中存在两个随气流方向移动的锋面,即冷却前沿和干燥前沿。
在冷却前沿之前是尚未冷却的粮食,在冷却前沿之后是已冷却的粮食;对干燥前沿,情况类同。
两个前沿的移动速度是不同的,冷却前沿移动速度大大快于干燥前沿。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一、储粮基本概念1、什么叫粮油储备?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
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
(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
(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
(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 (>36-40%)、高N2(>99%)等。
(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
(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粮食仓储基础知识咱中国人啊,对粮食那可是有着特殊的感情。
粮食仓储,这可是个大学问呢!你想想看,那一粒粒金黄的麦子、饱满的稻谷,要是不好好存放,那不就可惜啦!咱先说这仓库吧,那可得好好挑。
就像咱给自己找房子一样,得宽敞、干燥、通风好。
要是找个潮乎乎、阴暗的地儿,那粮食不得受潮发霉呀!这就好比把宝贝放在了一个糟糕的地方,能放心吗?所以啊,找个好仓库是关键。
然后呢,粮食进仓库前也得好好拾掇拾掇。
把那些杂质啦、坏的啦都挑出去,这就跟咱出门前要打扮得干干净净一个道理。
要是不把这些杂质弄走,它们在仓库里捣乱,那可不得了。
存放的时候呢,也得有规矩。
不能胡乱堆在一起,得整整齐齐的,一层一层码好。
这就像咱叠衣服,得叠整齐了放衣柜里,不能乱糟糟一团塞进去。
而且啊,还得时不时去看看它们,就像咱关心家人一样,看看粮食们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啥问题。
还有啊,温度和湿度也得控制好。
太热太湿不行,太冷太干也不行。
这就跟人一样,得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才能健康。
要是温度湿度不合适,粮食也会“生病”的呀!那损失可就大啦!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好好仓储粮食,到了该用的时候发现都坏了,那得多心疼啊!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一顿大餐,结果发现食材都坏了,那心情能好吗?粮食可是咱的宝贝呀,可得好好珍惜。
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可不能丢,这粮食仓储看似简单,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得用心去做,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和质量。
这可不是小事儿,关系到咱每个人的饭碗呢!咱可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咱就得把粮食仓储这件事做好,让我们的粮食都能安安全全地待在它们的“家”里,随时为我们服务。
这样,我们才能吃得放心,生活得安心呀!。
附件1粮食储藏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储粮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配置要求、应用条件、出入库操作、库存期间技术管理,以及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区域范围内,主要采取机械制冷方式,具备机械通风系统、满足本标准隔热性能的房式仓储存稻谷、小麦、玉米等原粮的低温储存。
储存包装成品粮及其它粮食品种的,以及其它仓型储粮的,具备相应条件的可参考本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 22508 原粮储运卫生规范GB 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T 18835 谷物冷却机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5229 平房仓气密性要求GB/T 26879 平房仓隔热技术规程GB/T 26882 粮情测控系统GB/T 29374 粮油储藏谷物冷却机应用技术规程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31785 大豆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3434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定方法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温储粮技术主要利用机械制冷方式,对房式仓内的粮食进行降温通风,降低粮食储存温度,确保粮堆的平均温度不超过15℃、局部最高温度不超过20℃,有效抑制储粮品质劣变的储粮技术。
制冷方式主要有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制冷方式。
3.2 循环式梯度降温(通风):粮食在循环降温通风过程中,当粮温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为了避免通风过程中水分发生物态变化,采取分阶段逐步降温的通风方法。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四节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常规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常规储藏:粮油经过干燥入仓后,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对粮油采取适时通风和密闭的方法进行保管。
(二)种类和分类1、自然通风和密闭:(1`)自然通风:指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让外界干燥的低温冷空气与粮堆内湿热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和水分的目的。
通常要求:合理选择通风时机,既降温又降水。
如果不能同时达到,应尽量争取在不增加粮温的前提下降水或在不增加水分的前提下降温。
一般情况下,当大气湿度小于70%、外温低于粮温5℃时,通风对降温降水都有利。
(2)常规密闭:指通过采取关闭仓房的门窗或用异物压盖粮面等一般性的密闭措施,使粮堆内空气相对静止,并与外界隔绝。
包括低温密闭和高温密闭两种。
条件①储粮质量:储粮水分应在安全标准内,没有害虫,杂质少,各部位水分、温度基本一致。
条件②仓房密闭性能:仓房有较好的密闭性能,门窗结构严密,不透气。
仓顶不漏雨,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地坪和仓墙完好,并且有防潮层。
(三)应用情况二通风与干燥应用基础知识(一)通风技术:利用风机产生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1、创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2、均衡粮温,防止结露3、防止高水分粮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4、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5、增湿调质,改进粮食的加工品质(二)干燥技术:1、分类:2、合理干燥工艺:使粮粒内部的扩散速度等于或接近于粮粒表面的蒸发速度。
目前粮食部门采用的干燥工艺:预热→[烘干→缓苏]→冷却三、低温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低温任期原理:控制粮堆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温度,限制有害生物体的生长、繁育,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最终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目的。
(二)低温储藏方法:(三)低温储藏管理四气调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以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增强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称气调储藏。
粮油保管员储粮知识题目1、储粮防护剂是一类残效期较长的杀虫剂。
从药剂进入害虫体内的途径来说,主要是()。
A、取食作用B、触杀作用C、胃毒作用D、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2、粮食发热初发阶段可能生长的霉菌是()A、棕曲霉B、白曲霉C、杂色曲霉D、局限曲霉3、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A、储藏条件B、粮食质量C、储存能力D、储存结构4、通常把容重小于()的建筑材料称为隔热材料或保温材料。
A、500千克/立方米B、800千克/立方米C、1000千克/立方米D、1200千克/立方米5、马拉硫磷即防虫磷对下列那些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
A、锯谷盗、粗脚粉螨B、谷蠹、小菌虫C、赤拟古盗、白腹皮蠹幼虫D、锯谷盗、米象6、气调储藏技术分为生物降氧和人工气调两大类,人工气调以()为依据。
A、生物学因素B、微生物降氧C、吸附、充入或置换气体D、自然缺氧7、农户储存的小麦,一般含水量不能高于()A、11%B、12%C、13%D、14%8、玉米胚中含有(),这点与其他谷类粮食明显不同。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矿物质9、粮堆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空隙约占粮堆体积的()℅。
A、60B、50C、40D、7010、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休眠,其影响的环境条件通常是()。
A、温度B、湿度C、食物D、空气11、储粮在储藏期间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储粮温度、()、储粮水分、储粮品质。
A、储粮湿度B、储粮霉菌C、储粮害虫D、储粮杂质12、粮油仓储单位,是指仓容规模()吨以上或者罐容规模()吨以上,专门从事粮油仓储活动,或者在粮油收购、销售、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从事粮油仓储活动的法人和其他单位。
A、500 100B、1000 50C、1000 100D、500 5013、开始出现结露时的(),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A、温度B、湿度C、时间D、空间14、使用粮温计检查粮温时,粮温计插入粮堆要经过(),才能读取温度数值。
粮库机械通风作业操作规程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粮库机械通风作业操作规程储粮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应遵照执行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本《规程》是根据本库具体情况,对遵照执行LS/T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的补充和强调。
1、储粮机械通风根据时效性可以分为常规通风、应急通风、和出仓通风。
(1)常规通风:粮食入库后至出仓前为增加储藏安全稳定性进行的通风;常规通风在粮油进仓平整粮面后首次进行(均衡温湿通风),以后在保管期间的每个冬季进行(降温通风)。
①均衡温湿通风6h—10h(可分多次进行,每次通风总风量置换粮堆内部空隙2-3遍即停机,1-3天待粮堆空隙和粮粒内部温湿度平衡后再开机)。
②冬季通风分3个阶段进行。
首个阶段将粮温降到15℃-20℃,第二阶段降到5℃-10℃,第三阶段降到0℃-5℃。
③冬季通风后要及时做好压盖、密闭等保低温工作。
(2)应急通风:对水分杂质严重超标引起的正在发热粮油采取的通风;应急通风首先要确定通风的范围和检验范围内粮油质量。
①应急通风不能影响到其它安全粮油的稳定。
②应急通风不受外界环境湿度限制,其首要保证的是降低和控制范围内的粮油温度,等待时机对影响粮油安全的根本因素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出晒或通风降水降低粮油水分,也可以通过局部重新过筛达到清杂目的。
③应急通风要有专人值班,随时检查粮油的温度;每6个小时要化验一次粮油水分。
④风机功率和风量不能满足控制粮油温度需要的时候,要迅速更换更大功率和风量的风机。
⑤应急通风可以通过覆盖薄膜调节、探管短路调节等技术手段达到通风目的。
(3)出仓通风:对即将出仓销售或加工的粮油采取的通风;①出仓通风的目的是散除粮堆内异味和增加粮油水分以改善粮油加工工艺品质。
②出仓通风要有《仓库机械通风申请报告》并附《粮油销售计划》和《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单》经分管副主任批准后由仓储部组织实施。
储粮机械通风的原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储粮机械通风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储粮机械通风可以使得粮食储存更加安全、经济、科学。
那么,储粮机械通风的原理是什么呢?一、通风的目的为了维持粮食储存环境的合适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保证粮食储存质量,提高粮食储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通风的原理储粮机械通风的原理是利用机械通风设备,将室外新鲜空气输送到粮堆内部,依靠室内外气压差和热量传递,迅速排出堆内的潮气、异味和有毒有害气体,降低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水分,保持粮堆内部的通风和干燥。
三、通风的方式储粮机械通风有正压和负压两种方式。
1.正压通风正压通风即在粮堆上方采用强制送风机或风机组,将机械风压力传送到粮堆内。
风机抽取新鲜空气通入,送风管进堆,通过管道向堆下方排放,以产生对粮堆顶的正压力,从而改变室内外气压差,进行通风。
2.负压通风负压通风即在粮堆下方使用吸风机,吸入空气后送入送风管并通过送风管到达堆内,通过风机排出室内的潮气、异味和有毒有害气体。
四、通风的条件储粮机械通风需要有良好的预备工作。
1.把粮食堆均匀摊放,创造通风空间。
2.由于新鲜空气的进入和堆内混合,因此开始时应留有一段时间,让新鲜空气在粮堆内进行蓄积。
3.通风时间应该适当,根据不同的粮食类型、粮食水分及储存范围的不同,通风时间也不同。
4. 自动控制系统应该设置在风温变化较大、通风操作时间较长及机械通风操作频繁的情况下。
五、通风的优点储粮机械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优点如下:1.可以解决传统储存中的弊端,同时提高粮食储存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还可以节省储存成本。
2.可以根据粮食的特点,调节通风方案,保证粮食储存环境的稳定,同时也可以避免因通风不当而导致粮食质量欠佳或者发生各种病害。
3.可以提高粮食储存的自动化、智能化,减少劳力投入,缩短通风时间,保证粮食储存的安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上所述,储粮机械通风是一种可以保证粮食储存质量的重要技术,通过不同的通风方式和条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数量的粮食储存。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储粮机械通风的功能、分类、技术条件、操作条件和操作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原粮、油料及非粉类成品粮、半成品粮等储藏过程中的机械通风.注:本标准涉及粮仓建设方面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LS/T 1201—2002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87)商储(粮)字第7号《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储粮机械通风aeration for grain storage一定条件的外界气体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差作用下沿着粮堆中的空隙穿过粮层,从而改变粮堆内气体介质的参数,调整粮堆温度、湿度等,达到使粮食安全储藏或改善加工工艺品质的目的。
3.2、单位通风量airflow rate每小时每吨粮食的通风体积量,用q表示,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吨[m3/(h·t)]。
3.3、总通风量 total airflow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系统的空气总体积量,用Q总表示,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3.4、通风系统总阻力 total resistance of aeration system 气流通过通风系统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用H总表示,单位为帕斯卡(Pa)。
3.5、空气途径比air path ration空气穿过粮层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与最短路径之比,用K表示。
4 储粮机械通风的功能储粮机械通风的功能包括降温通风、降水通风、调质通风和其他功能通风。
4.1 降温通风:降低储粮的温度,主要用于:a) 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降低粮温;b)处理发热粮或高温c)降低机械烘干后粮食温度。
粮食仓储低温储粮及机械通风基础知识1、什么是低温储粮?低温储粮是现代储藏技术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储粮方法,它利用低温季节的自然冷源或谷物冷却机等对仓房内的粮堆进行冷却,使粮低温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和改善储粮品质,达到安全粮储的目的。
2、低温储粮有哪些好处?(1)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损耗、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2)低温可以控制虫霉的生长发育,减少害虫危害,防止粮食发热、结露、霉变。
(3)低温有利于保持食品新鲜程度,延缓谷物陈化,解决大米(包括糙米)等高水分成品粮的安全储藏度夏问题。
(4)简单易行,不用改造现有粮仓,谷冷机冷却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具备风道的各类仓房。
3、隔热保冷对储粮有何意义?低温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后,能延缓粮温回升的速度,使粮堆以较低的温度过夏。
这样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抑制虫霉生长,粮情稳定,保管费用低。
4、何时对粮食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当外温回升高于粮温前,就应对低温粮采取隔热保冷的密闭措施。
机械通风1、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有哪些?降低粮堆温度和湿度,平衡粮堆温度,改变储粮水分含量,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排除粮堆内异味或有毒有害气体等。
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储藏的粮食和油料进行降温、降水通风,对即将出仓的粮食进行调质通风。
此外还有平衡粮堆温度、湿度,防止和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预防高水分粮发热,排除粮堆内异味或实施熏蒸后的散气,在高温季节排除仓内空间积热等功能。
2、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主要名词术语通风——用外部空气置换粮堆内的空气,改善储粮条件的换气技术称为通风。
自然通风——利用储粮内部和外部空气密度差引起的热压差或风力造成的风压差促使外部空气进入粮堆内部,置换粮粒间的气体,实现通风换气,这一技术称为粮食的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空气有组织的送入粮堆,实现外界空气与粮粒间空气的交换,改善储粮条件的技术称为机械通风。
储备粮仓储机械通风工作流程1.1机械通风工作流程,见附件2,图5。
1.2机械通风工作管理要求(1)通风方案制定仓储管理科科长根据储粮仓房条件、库存粮食质量、粮情,制定通风方案,报分管副主任审核批准。
(2)通风前的准备1)检查通风机与风道联接的牢固程度和密封程度;检查电路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接反或漏电,注意观察通风机是否反转;采用移动式通风机进行作业时,通风机必须被有效固定并安装防护罩,悬挂警示标志。
2)开始通风前首先要打开仓房门窗,便于气体的交换,减少通风时仓体的压力载荷。
3)人员分工。
机械维修员负责安装、调试通风机;保管员负责仓房门窗的开启;电工负责用电线路的安装、检测。
4)保管员测定粮食温度、水分以及大气温度、湿度,按照通风技术规程要求判断能否通风。
并将相关数据填写《粮食通风记录薄》。
5)采取揭膜方法调节风量的,在通风前要将薄膜覆盖于粮面上。
通风机运转后,要检查薄膜的完好情况,对查出的漏气孔隙要及时贴补。
(3)通风过程中的操作与管理1)机械通风系统的机械和电器的使用管理,按原粮食部《国家粮油仓库仓储机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2)多台通风机同时使用时,应逐台单独启动,待运转正常后再启动另一台,严禁几台通风机时启动;用于储粮通风作业的通风机不允许直接并联或串联使用。
3)采取吸出式通风作业的,其通风机出风口要避免直接朝向易损建筑物和人行通道。
4)设备自动停机时,应先查清原因,待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启动;电机升温过高或设备振动剧烈时应立即停机检修;不允许在运转中对通风机及电设备进行检修。
5)通风过程中的检查项要对门窗的开启、通风机的运转和覆盖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采取吸出式通风的还要经常观察通风机出风口是否有异物或粮粒被吸出,发现问题要及时停机处理。
通风开始前和每个阶段通风结束后的粮情检测项目、测点和取样点的布置均按《粮油储藏技术术规范》中“粮油在储藏期间的检测”的有关条款执行;在通风进行中允许采用抽样方式检测粮温和水分,但在初始测定的平均粮温处(降水通风时还包括平均水分处)、粮温(水分)异常处必须设测定点:其他有代表性的点位,如最高、最低粮温(水分)处也可酌情设测定点。
储粮管理基础知识一、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保证国家随时调得动、用得上并有效控制储存成本。
二、中央储备粮库存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一符”、“三专”“四落实". 一“一符"是指帐实相符即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总帐相符保管总帐与分仓保管帐相符分仓保管帐与货位专卡相符专卡与库存实物相符。
二“三专”是指专仓罐储存、专人保管、专帐记载。
中央储备粮要由专人保管实行岗位责任制.保管、检验人员均要持证上岗。
三“四落实"是指数量落实、质量落实、品种落实、地点落实.三、储粮仓房和储油罐应常年达到“四无粮仓" 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和“四无油罐”无变质、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标准。
四、保管员要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检查粮温、水分、害虫等情况认真做好粮情检查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粮库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粮情并在粮情检查记录本上签署意见.五、分公司组织开展的定期检查主要为春季储粮安全和度夏防汛检查、秋冬季储粮安全和冬季防火安全检查。
两次检查的时间一般为3-5月和9—11月对数量、质量的统计均以3月末和9月末时点为准.六、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春季储粮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帐实是否相符储粮品质是否正常粮情检查制度是否落实粮情记录是否完整、真实仓房是否满足安全储粮要求是否达到通风、密闭、不漏雨、不返潮的要求粮情是否稳定在春季气温回升前是否对粮食进行隔热密闭等处理。
二、度夏防汛检查的主要内容承储企业是否制订储粮防汛工作方案或抢险预案防汛抢险物资、器材是否备足备齐库区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三、秋冬季储粮安全和冬季防火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帐实是否相符储粮品质是否正常粮情是否稳定安全防火责任是否落实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七、中央储备粮入库包括收购、轮入、调入、进口等形式。
具体操作程序按以下流程进行准备—登记-检验-检斤-入仓—去皮—结算。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虫就是利用低温对害虫的影响。
(3)电离辐射防治。
主要辐射源有X射线、r射线和电子束。
(4)机械除虫。
5、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植物本身的抗虫性,以虫治虫,利用微生物防治。
八粮情检测应用技术基础知识1、类型:(1)计算机、测温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采集器)、测温电缆。
(2)计算机、测温主机、测控分机、测温电缆。
(3)计算机、测控分机、分线器(采集器)、测温电缆。
2、工作原理:是把传感器所感应到的信号变化,通过测温电缆、分线器(采集器)、测温主机传到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保管人员在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可以随时观察到粮堆内外温湿度变化情况。
3、主要技术要求:(1)系统功能要求:粮情检测功能,智能分析功能,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数据显示功能,数据打印功能,报警功能,自动控制功能,故障诊断功能,网络功能和扩充功能。
(2)硬件技术要求:计算机、元器件要求、测温电缆要求、通信电缆和电源电缆要求、抗干扰要求、防护要求、安全要求、防爆要求、工艺要求。
(3)软件技术要求: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
第五节安全知识一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安全生产的定义和内容1、安全生产: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
2、概念区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险,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3、安全生产的意义: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4、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劳动保护的任务:(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消除工伤事故。
(2)积极开展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3)搞好劳逸结合,保证职工精力充沛。
(4)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对劳动妇女进行特殊保护。
6、劳动保护的方法:(1)加强领导,综合管理。
(2)贯彻法规,加强法制。
(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4)加强安全教育,改善劳动条件。
(5)提高劳动保护的科技含量。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43、48条。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科学保粮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确保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品质、数量和可持续性,减少损失和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它包括储粮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先进的储藏技术的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实施等方面。
科学保粮是现代粮食流通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粮食供应、降低成本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粮设施建设和维护1、仓房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仓房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结构稳固、通风透气、防潮防虫、便于管理、易于操作。
仓房的结构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通风透气是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条件,应该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持仓内空气流通。
防潮防虫是仓房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该采用防潮、防虫的材料和技术,如地面铺设防潮层、墙体涂刷防虫涂料等。
仓房应该便于管理和操作,设置合理的出入口、检查口和仓内通道等,方便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2、仓房维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仓房维护的基本内容包括清洁卫生、消毒杀虫、检修维护、安全防范等方面。
清洁卫生是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应该定期进行仓房清洁、消毒和通风。
消毒杀虫是防止虫害和病害的重要措施,应该采用专业的消毒杀虫剂和方法,定期进行消毒杀虫。
检修维护是保证仓房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应该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
安全防范是保障人员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应该加强仓房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防范措施。
三、储藏保管技术的应用1、粮情检测技术的作用是什么?粮情检测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对粮食储存环境、粮食质量和数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技术。
它可以及时了解粮情变化动态,判断粮食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粮食质量和数量损失。
2、干控技术的应用有哪些?干控技术是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的技术。
它包括高温干燥、机械通风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粮食的水分含量,防止虫霉繁殖,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
粮食仓储低温储粮及机械通风基础知识
1、什么是低温储粮?
低温储粮是现代储藏技术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储粮方法,它利用低温季节的自然冷源或谷物冷却机等对仓房内的粮堆进行冷却,使粮低温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和改善储粮品质,达到安全粮储的目的。
2、低温储粮有哪些好处?
(1)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损耗、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2)低温可以控制虫霉的生长发育,减少害虫危害,防止粮食发热、结露、霉变。
(3)低温有利于保持食品新鲜程度,延缓谷物陈化,解决大米(包括糙米)等高水分成品粮的安全储藏度夏问题。
(4)简单易行,不用改造现有粮仓,谷冷机冷却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具备风道的各类仓房。
3、隔热保冷对储粮有何意义?
低温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后,能延缓粮温回升的速度,使粮堆以较低的温度过夏。
这样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抑制虫霉生长,粮情稳定,保管费用低。
4、何时对粮食采取隔热保冷措施?
当外温回升高于粮温前,就应对低温粮采取隔热保冷的密闭措施。
机械通风
1、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降低粮堆温度和湿度,平衡粮堆温度,改变储粮水分含量,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排除粮堆内异味或有毒有害气体等。
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储藏的粮食和油料进行降温、降水通风,对即将出仓的粮食进行调质通风。
此外还有平衡粮堆温度、湿度,防止和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预防高水分粮发热,排除粮堆内异味或实施熏蒸后的散气,在高温季节排除仓内空间积热等功能。
2、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主要名词术语
通风——用外部空气置换粮堆内的空气,改善储粮条件的换气技术称为通风。
自然通风——利用储粮内部和外部空气密度差引起的热压差或风力造成的风压差促使外部空气进入粮堆内部,置换粮粒间的气体,实现通风换气,这一技术称为粮食的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空气有组织的送入粮堆,实现外界空气与粮粒间空气的交换,改善储粮条件的技术称为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系统——将电动机、风机、主风道、支风道、风量分配器有机组合成一整体,称为机械通风系统,又称机械通风风网。
主风道——与风机相联接的风管道。
支风道——与主风道相联接的若干弱小风道。
空气分配器——空气经过通风管道进入粮堆或粮堆中的空气穿过通风道表面的通气孔或通气孔板进出粮堆的部分称为空气分配器。
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空去穿过分配器表面的流速。
即m/s。
总阻力——气流通过风网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即机械通风系统阻力,它包括通风管道的阻力,分配器阻力及粮层阻力。
空气途径比——空气穿过粮层呈非线性流动时,空气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与最短路径之比。
静压力——垂直作用于风道壁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静压力用来克服通风网的阻力。
静压力通常用毫米水柱计量,现规定用帕来计量。
常用U型管来测量静压力。
粮层阻力——空气被迫送入粮堆时,要通过粮层,气流就要消耗能量,能量损失表现为气流的静压力降,这个压力降值就是所谓的粮层阻力。
以帕来计量。
粮层风速——气流穿过粮层的孔隙的平均速度,其单位是米/秒。
粮面表观风速——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也就是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量,其单位是米/秒,或立方米/秒·平方米。
粮面表观风速均匀与否是衡量整个风网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
3、允许通风的温度条件是什么?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中规定,除我国亚热带地区以外,开始通风时的气温低于粮温的温差不小于8℃,通风进行时的温差
要大于4℃;考虑到我国广东等亚热带地区四季温差较小,为保证有足够的通风机会,只能牺牲一部分效率,而规定开始通风的温差为6℃、通风进行中的温差为3℃.
对于自然通风降温来说,因为不消耗能源,为获得更多通风时机,一般仅要求气温低于粮温即可通风。
对降水通风和调质通风,要求通风后的粮温不超过该批粮食的安全储存温度。
4、确定通风有哪些原则?
第一个原则,期望通风达到的目的要与通风具有的功能、通风合适时机相协调。
第二个原则,通风时的大气条件应能满足通风目的的需要。
第三个原则,确定通风大气条件时,既要保证通风有较高的效率,又要保证有足够的机会。
第四个原则,确定通风的大气条件,应能限制不利的通风副作用。
第五个原则,通风中必须确保储粮的安全。
以上五条原则涉及到大气的温度、湿度、露点,粮堆的水分、温度、露点等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各种条件的组合,要同时满足以上五个原则,就要设法在上述诸多参数中找出最佳平衡点。
确定通风原则后,还要注意达到两个效果:
通风应达到均匀降温、均匀降水和均匀调质的效果。
要求风道设计合理,尽量减少死角;
通风应具有经济和节能的效果。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使用动轴流风机,还是离心风机或混流风机;是进行连续通风,还是间断通风。
表:允许通风条件表
t2——粮食温度;
tl1——大气露点温度;
tl2——粮食露点温度;
Ps1——大气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当前粮食t2下的粮食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l——粮食水分减1个百分点,且粮食温度等于大气温度t1时的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2——粮食水分减2.5个百分点,且粮食温度等于大气温度t2时的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3——当前粮温t2下,粮食水分加2.5个百分点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压力值;
5、降水时的单位通风量是多少?
粮食进行机械通风降水时,单位通风量的选择,应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及粮食种类来选定,在通常情况下,粮食水分越高,则粮堆的高度越低,下表是我国《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中所列的降水通风最低单位通风量。
表:降水通风最低单位通风量(米³/时·吨)
生产实践表明:粮食通风降水时,粮食水分为16%时,单位通风量一般应不低于40米³/时·吨。
粮食水分为24%时,单位通风量可选到400米³/时·吨。
对于水分为20%以下的粮食,单位通风量选为80~200米³/时·吨是适宜的。
粮堆的高度应以3米为佳。
单位通风量越大则降水效果越显著,但单位电耗量也随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