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第十一册《记一个有特长的人》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学生自己写的《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2.培养学生对身边人物的关注和理解,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的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绘本、图片等可供学生观察和描写的材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首先向学生介绍习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解释习作是一种记录和表达自己观察和思考的方式。
2.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身边有特点的人。
例如: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习惯、爱好、个性、才艺等。
3.鼓励学生分享这些人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和启发。
步骤二:阅读习作(20分钟)1.提醒学生将习作拿出,让他们互相交换,并给予时间阅读。
2.学生可以在习作上圈出或标注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或觉得值得借鉴的地方。
3.邀请学生一起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步骤三:分析和评论(2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到习作中的主要特点和价值所在。
可以问问题,如:这篇习作中有哪些特点的人?作者是如何描述他们的?他们给你什么样的启发?2.鼓励学生就自己阅读到的特点和观点发表评论,并鼓励他们给出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步骤四:绘制特点人物(30分钟)1.准备一些绘本、图片等可供学生参考的材料。
2.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特点人物进行绘画,可以画出他们的外貌、举止特点、喜欢的事物等。
3.鼓励学生用形象、明确、有趣的方式来描绘这个人物。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20分钟)1.邀请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绘制的特点人物。
2.让其他同学观察和聆听,将自己对这个人物的印象写下来,并用自己的话分享给大家。
3.鼓励学生发问和交流,以增进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六:总结和讨论(10分钟)1.回顾学生在习作中观察到并描绘出来的特点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这些人物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3.鼓励学生通过分享自己对特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以自己身边特点人物为题材的习作,并尽量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描述技巧、观察力等。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第六单元习作范文我的同桌是小书虫我喜欢看书,但比不上我的同桌,他可是我们班一个货真价实的小书虫。
记得有一次,已经放学了,同学们都收拾好书包,陆陆续续回家了,可我的同桌还待在座位上看书。
只见他一只手扶着书,一只手撑着下巴,眉头紧锁,嘴巴紧抿,似乎正为书中的情节困扰。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那严肃认真的神情真让我佩服。
我本不忍心打断他,可等我做完清洁,时间已经不早了,发现他还没走,我就有点耐不住了。
于是,我轻声地对他说:“回家吃饭吧,时间很晚了。
”可谁知,他没有一点反应。
无奈之下,我只得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老师来啦!”这下,他终于回了神,转过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我被他的反应逗得哈哈大笑,心想:果然还是老师顶用。
这就是我的同桌,你们觉得这个小书虫可爱吗?一个书迷我有一个同学叫陈可,他非常爱读书,是一个真正的书迷。
别人的课桌里塞满了各种好吃的零食和好玩的玩具。
他却不一样,课桌里装满了各种书籍,有童话类的,有科幻类的,还有历史类的。
一到课间休息时间,你总可以看到他倚着桌子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他会一边看书一边摘抄好词好句。
他有时眉头紧皱,有时喜笑颜开,读到特别好的地方他甚至会背下来。
他读书时非常专注,外面的喧闹好像都与他无关似的,有好几次我们大声叫他,他都听不到,直到拍他,他才反应过来。
正因为他爱看书,他的语文成绩一直稳居我们班第一,他的作文本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
也正是因为他爱看书,他讲的故事总是那么新奇有趣。
我也要向他学习,成为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家有虎妈我的妈妈有着圆圆的脸蛋,胖胖的身材,平时总是笑眯眯的。
但你可别被她和蔼可亲的样子所骗了,因为一旦我做错事,她就会变身成“大老虎”。
有一次,我玩电脑太入迷了,忘了时间,妈妈气呼呼地走过来对我喊道:“你看看时间!”我因为玩得太投入了,没听到妈妈的话。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1.理解人物特点的概念。
2.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学会起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地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地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篇范文,学生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
看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大屏幕出示)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1.火眼金睛、尖嘴猴腮、头戴紧箍咒——XXX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XXX的外貌。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
(板书:外貌)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
(大屏幕出示)2.好吃懒做、好色——XXX好吃懒做是XXX的性格,好色则是他喜欢女子的爱好。
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性格和爱好来猜出人物。
(板书:性格、爱好、兴趣)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1.出示范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
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出示范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老师:这是谁?学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有特点。
好多人都长得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群中看没有什么特别的。
所以猜不出来。
老师:那什么是特点呢?学生:独特的地方。
老师:对,特别之处。
学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理解什么是特点。
特点指的是人或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这个独特之处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
这都是特点。
举例:)比如说,XXX左侧脸颊上长了一颗美人痣,这就是她外貌的独特之处。
XXX特别爱看书,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特点。
《身边那些独具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身边那些独具特点的人,并学会描述他们的特点和才能。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话题,提醒学生身边可能存在的独具特点的人。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身边有特点的人,并记录下来。
3. 展示交流: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他们记录的特点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特点和才能。
4. 回答问题: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这些特点人物的问题,让学生尽量全面回答。
5.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鼓励学生还要留意身边的人才和特点。
拓展活动
1. 采访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特点人物进行采访,并将采访内容制作成小报或演讲。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特点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并展
示该人物的特点和才能。
评估方式
1. 分组展示评估:评估学生分组展示的内容完整度和互动情况。
2. 口头回答评估:评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包括信息的准
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
- 无
以上为《身边那些独具特点的人》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九江市九江小学江雁【教学内容】《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习作要求: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习作学习目标:1.寻找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确立写作对象,进行认真观察、细致了解,对人物进行观察或进行采访,以便熟悉、了解写作对象,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2.学习运用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等方法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3.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习作,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学思路】课上通过轻松的游戏环节明确“特点”,回忆课内外阅读中学习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读”来总结“写”的方法,再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进行对话交流,及时练写片断,真正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这篇文章属于写人的记实文章,要求写印象深刻的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尔见到的陌生人),不能写两个人或多个人。
其次,通过具体事例,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表现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或思想品质):也许这个人是个善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或快人快语、很爽朗;也许是个心灵手巧、具有一技之长的能者;或许这个人爱养花、爱逛街、爱上网;也许他是个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一个望子成龙的人、坚持不懈的人,或是一个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走向危险的人。
最后,同学之间互相评改,让人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观察身边的人,选取有特点的人物进行描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难点: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件: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素材:身边的人物的照片或故事。
3. 作文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课件,介绍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
2. 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张身边的人物的照片或故事。
2. 学生讨论,分析人物的特点,并尝试用文字进行描写。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3. 写作实践: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6. 作业布置: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人的特点。
2.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运用同伴评价法,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身边有特点的人,是否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
2. 评价学生的写作过程: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写作。
3. 评价学生的评价能力:是否能够给出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是否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有特点的人来课堂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物。
2. 组织一次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寻找有特点的人,并进行描写。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
2. 布置习作任务:写一篇关于身边有特点的人的作文。
教学步骤:1. 教师分享一篇自己写的关于身边有特点的人的作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讨论他们的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人特点生动地描写出来。
第二章:人物描写技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人物描写技巧,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 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教师给予反馈指导。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人物描写的技巧,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 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可以选取身边的人进行描写。
第三章:事件叙述技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事件叙述的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事件叙述技巧,写出生动的事件过程。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习事件叙述的技巧,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高潮结局等。
2. 学生进行事件叙述练习,教师给予反馈指导。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事件叙述的技巧,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高潮结局等。
2. 学生进行事件叙述练习,可以选取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叙述。
3. 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反馈指导。
第四章: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写作的重要性,培养写作习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技巧,写出生动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人物和事件有机地结合,写出生动的作文。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给予反馈指导。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人物和事件有机地结合,写出生动的作文。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选取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描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描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以形写神,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人。
2. 运用写作技巧,以形写神,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2.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有特点的人进行习作。
2. 准备相关的人物描写文章作为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如何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人。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3. 示例: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文章,让学生感受如何以形写神,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4.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选取一个有特点的人进行习作。
要求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有特点的人进行习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特点的人,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2.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自己选取的有特点的人,通过表演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人物描写习作,关注其对人物特点的把握和描写技巧的应用。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其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
2.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人物,发现特点,运用细节描写。
2.教学难点:如何将人物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人物图片和范文。
2.学生习作本、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使我们与众不同。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并用文字表现出来。
2.观察人物,发现特点师:请大家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同桌,思考一下他们有哪些特点?生1:我的同桌很高,是我们班最高的男生。
生2:我的同桌很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线。
生3:我的同桌很聪明,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师:很好,大家都能发现同桌的特点。
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其他同学,看看他们有哪些特点?(学生观察并回答)3.分析范文,学习写作方法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篇范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特点的。
(展示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我的同桌小明,个子不高,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聪明才智,无论是数学题还是语文题,他总能迅速解答出来。
师:请大家注意,作者在描写人物特点时,运用了具体的细节,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笑眯眯的”等。
这些细节让人物特点更加生动、形象。
4.动手写作,表现人物特点师:现在,请大家以“我的同桌”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5.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师:同学们,作文写好了吗?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
(学生分享作文,教师点评)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并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更多优秀作品。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第十一册《记一个有特长的
人》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本次习作的范围是记一个有特长的人。
教材由文字与图片两部分构成。
文字部分第1自然段点出本次习作内容,应注意把握习作内容的时候必须先弄清特长的含义。
接着就本次习作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1.将培养特长的原因写具体,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2.详略得当。
3.文章题目自拟。
五幅插图分别展示了五种特长,为帮助学生拓展习作思路之用。
教学时应注意插图仅为举例,不要将学生的思路局限于此,应扩展开去,尽量引导学生选取与插图不一样的内容去写。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1.学习写人方法,写出人物的特长。
2.人离事不活,事离人不转。
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3.选择几个事例突出人物特点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4.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长,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留意他的特长。
〔教学时间〕3课时(包括评改1课时)。
〔操作要点〕1.导入新课。
教学本课,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2)回忆旧知导入: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
(3)创设多媒体情境导入: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形声兼备的情境,导入新课。
2.阅读教材,明确习作要求。
(1)认真读习作要求。
(2)思考:
①这次作文写什么?②有几个要求?③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①这次作文写一个你熟悉的有特长的人(也可以是你自己)。
②有以下几个要求:a.要写你熟悉的人或自己。
b.具体写出此人的某种特长和取得这种特长的过程。
c.在文章中写出你的看法或想法。
d.注意详略得当。
e.文题自拟。
3.师生讨论交流,研究写法。
讨论:怎样写才能符合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在小组内讨论要写的内容,再全班交流。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选材时要
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注意选择真实的材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布局谋篇时要注意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
开头和结尾可以前后呼应,注意点题;中间要注意通过记叙具体的事例来突出所写人物的特长,写清楚此人的特长是什么,重点写出此人取得这种特长的经过,做到条理分明,内容具体。
在讨论中,教师适时表扬有创意的同学,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特点。
4.学生动笔写作。
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书写要认真,写后要修改。
5.习作后讲评。
(1)明确讲评要求。
(2)评价学生的习作。
小组成员可以对照讲评要点,在小组内互相修改。
教师也可以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讲评素材,让大家交流所出示习作的优点,相互学习,同时要指出习作的不足,帮助其改正。
(3)讲评后,学生动笔修改自己的文章。
(4)教师选出优秀作文在班级展览。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