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69.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lg A x y x ==,{}2230B x x x =--<,则A B =( )A .)0,1(-B .)3,0(C .(,0)(3,)-∞+∞ D .)3,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0,)A =+∞,(1,3)B =-,∴(0,3)A B =,故选B.考点:集合的运算.2.已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l α,//m α,则//l mB .若l m ⊥,//m α,则l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m ⊥,l α⊥,则//m α【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l ,m 可能的位置关系为:相交,异面,平行,故A 错误;B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以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知B 错误;C :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C 正确;D ://m α或m α⊂,故D 错误,故选C. 考点:空间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及其性质.3.已知实数x ,y 满足⎪⎩⎪⎨⎧≤-≤+≥-32302y x y x y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A .-1B .0C .1D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令z x y =-,如下图所示,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作直线l :0x y -=,平移l ,从而可知当3x =,0y =时,max 303z =-=,故选D.考点:线性规划.4.已知直线l :b kx y +=,曲线C :221x y +=,则“1b =”是“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曲线C :221x y +=表示圆心(0,0),半径1r =,∴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2211b k ⇔≤⇒≤+,显然当1b =时,不等式恒成立,故是充分条件,而反之推导不出,故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5.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点P 在边AB 上,则PD PC ⋅的最大值为( )A B .32C .2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如下图建系,由题意得,D ,C ,设(0,)(0P t t ≤≤,∴(2,)PD t =-,(2,)PC t =-,∴2232(2PD PC t t ⋅=-+=+,∴当0t =时,max ()2PD PC ⋅=,故选C.考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2.函数最值.6.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3AD =,点E 为AD 的中点,现分别沿BE ,CE 将ABE ∆,DCE ∆翻折,使得点A ,D 重合于F ,此时二面角E BC F --的余弦值为( )A .34 BC .23D⇒B【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取BC 中点P ,连EP ,FP ,由题意得2BF CF ==,∴PF BC ⊥, 又∵52EB EC ===,∴EP BC ⊥,∴EPF ∠即为二面角E BC F--的平面角, 而FP ==EPF ∆中,222cos 2EP FP EF EPFEP FP +-∠=⋅==,故选B.考点:二面角的求解.7.如图,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P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且满足2||F P a =,1122()0F P F F F P +⋅=,线段2PF 与双曲线C 交于点Q ,若225F P F Q =,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12y x =±B.y = C.y x = D.y x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122()0F P F F F P +⋅=,∴121||||2F F F P c ==,又∵225F P F Q =,∴21||5F Q a =, ∴1111||255F Q a a a =+=,在12F F Q ∆中,22221112142525cos 1225a c aQF F a c +-∠=⋅⋅, 在12F F P ∆中,2222144cos 22a c c PF F a c +-∠=⋅⋅,∴22222211214442525122225a c aa c c a c a c +-+-=⋅⋅⋅⋅2222544c a a b ⇒=⇒=,∴渐近线方程为12b y x x a =±=±,故选A.考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8.已知集合22{(,)|1}M x y x y =+≤,若实数λ,μ满足:对任意的(,)x y M ∈,都有(,)x y M λμ∈,则称(,)λμ是集合M 的“和谐实数对”,则以下集合中,存在“和谐实数对”的是( ) A .{(,)|4}λμλμ+=B .22{(,)|4}λμλμ+=C .2{(,)|44}λμλμ-=D .22{(,)|4}λμλμ-=【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所有满足题意的有序实数对(,)λμ所构成的集合为{(,)|11,11}λμλμ-≤≤-≤≤,将其看作点的集合,为中心在原点,(1,1)-,(1,1)--,(1,1)-,(1,1)为顶点的正方形及其内部,A ,B ,D 选项分别表示直线,圆,双曲线,与该正方形及其内部无公共点,选项C 为抛物线,有公共点(0,1)-,故选C. 考点:以集合为背景的创新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9.已知直线1:10l ax y -+=,2:10l x y ++=,12//l l ,则a 的值为 ,直线1l 与2l 间的距离为 .【答案】1-. 【解析】试题分析:∵12//l l ,∴1111a a ⋅=-⋅⇒=-,此时1:10l x y +-=,∴1l ,2l =,故填:1-.考点: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10.已知钝角..ABC ∆的面积为12,1AB =,BC =B = ,AC = .【答案】34π.【解析】试题分析:111sin 1sin sin 222ABC S AB BC B B B ∆=⋅⋅⇒=⋅⇒=,若4B π=:1AC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舍去;若34B π=:AC ===,故填:34π考点:解三角形.11.已知2, 0()22,0x x x f x x ⎧<⎪=⎨-≥⎪⎩,则((2))f f -= ,函数()f x 的零点个数为 .【答案】14,1. 【解析】试题分析:∵2(2)(2)4f -=-=,∴4((2))(4)2214f f f -==-=,若0x <:2()0f x x ==无解,若0x ≥:()2201x f x x =-=⇒=,∴零点个数为1,故填:14,1.考点:分段函数.12.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表面积为 .【答案】12,36.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2134123V =⋅⋅=,表面积21132(3435)3622S =+⋅⋅⋅+⋅⋅=,故填:12,36.考点:1.三视图;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13.若数列{}n a 满足121n n a a n ++=-,则数列{}n a 的前8项和为 . 【答案】28. 【解析】试题分析:令21n k =-,*k N ∈,∴22143k k a a k -+=-,∴8123278()()()S a a a a a a =++++⋅⋅⋅++1591328=+++=,故填:28.考点:数列求和. 14.已知4()ln()f x x a x=+-,若对任意的m R ∈,方程()f x m =均有正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4,)+∞.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问题等价于当0x >时,4y x a x=+-可取遍所有正数,而4y a a ≥-=-,∴404a 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故填:[4,)+∞. 考点:对数函数的性质.15.已知椭圆C :2221(2x y a a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离心率为e ,直线l :y ex a =+,P 为点1F 关于直线l 对称的点,若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则a 的值为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可得112PF F F =,即点1F 到直线l 距离为c ,22222(2)(1)4a c a a a a -=⇒-+=⇒=.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4分)已知2sin tan 3αα=,且0απ<<. (1)求α的值;(2)求函数()4cos cos()f x x x α=-在[0,]4π上的值域.【答案】(1)3πα=;(2)[2,3].考点: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三角恒等变形;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7.(本题满分15分)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2a =,且14S ,23S ,32S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25|n n b n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答案】(1)2n n a =;(2)16,110,234(27)2,3n n n T n n n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条件中给出的式子可以求出公比q 的值,从而求解,;(2)对n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14S ,23S ,32S 成等差数列,∴213642S S S =+,即1211236()42()a a a a a a +=+++, 则 322a a =,∴2q =,∴2n n a =;(2)∵当1n =,2时,0n a <,当3n ≥时,0n a >,16T =,210T =,当3n ≥时,34101232(25)2n n T n =+⨯+⨯+⋅⋅⋅+-⋅,4512201232(27)2(25)2n n n T n n +=+⨯+⨯+⋅⋅⋅+-⋅+-⋅,两式相减,得4345112(12)1082(222)(25)222(25)212n nn n n T n n -++--=-++++⋅⋅⋅+--⋅=-+⨯--⋅-134(72)2n n +=-+-⋅,∴134(27)2n n T n +=+-⋅,∴16,110,234(27)2,3n n n T n n n +⎧=⎪==⎨⎪+-⋅≥⎩. 考点: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 项和;2.错位相减法;3.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8.(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锥D ABC -中,DA DB DC ==,D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E ,AB BC ⊥,DF AB ⊥于F .(1)求证:平面ABD ⊥平面DEF ;(2)若AD DC ⊥,4AC =,60BAC ∠=,求直线BE 与平面D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217. 由00n DA n DB ⎧⋅=⎪⎨⋅=⎪⎩得220320y z y z --=⎧⎪--=,取3(,1,1)n =-,设EB 与n 的夹角为θ,∴cos||||EB nEB nθ⋅===⋅考点:1.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二面角的求解.19.(本题满分15分) 如图,已知点(1,0)F,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运动,且满足AB AF⊥,2AD AB=,设点D的轨迹为C.(1)求轨迹C的方程;(2)若斜率为12的直线l与轨迹C交于不同两点P,Q(位于x轴上方),记直线OP,OQ的斜率分别为1k,2k,求12k k+的取值范围.【答案】(1)24(0)y x x=≠;(2)(2,)+∞.【解析】试题分析:(1)对t的取值分类讨论,再对x的取值分类讨论,将()f x的绝对值号去掉,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2)问题等价于求使得()f x x a->恒成立的a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再将问题等价转化为最值问题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设(,)D x y,∵2AD AB=,∴B为AD的中点,则(,0)A x-,(0,)2yB,∴(,)2y AB x =,(1,)2y BF =-,∵AB BF ⊥,∴20(0)4y x x -=≠即24(0)y x x =≠;(2)设直线l :2x y t =+,联立抛物线方程222(2)420y p y t y py pt =+⇒--=,设11(,)A x y ,22(,)B x y ,216802p pt t p ∆=+>⇒>-,∴124y y p +=,12200y y pt t =->⇒<,即20p t -<<,22212121212(2)(2)42()4(2)24x x y t y t y y t y y t pt t p t t =++=+++=⋅-+⋅+=, ∴1221121212122121212(2)(2)()4484y y y t y y t y t y y y y pt pt p k k x x x x x x t t+++++-+=+====-, ∵20p t -<<,∴42p t ->,即12k k +的取值范围是(2,)+∞. 考点: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2.不等式的性质.20.(本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f x x t x t R =-∈.(1)视t 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0,2)t ∃∈,对于[1,2]x ∀∈-,不等式()f x x a >+都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详见解析;(2)41-≤a . 【解析】试题分析:(1)对t 的取值分类讨论,再对x 的取值分类讨论,将()f x 的绝对值号去掉,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2)问题等价于求使得()f x x a ->恒成立的a 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再将问题等价转化为最值问题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22,0(),0x tx x f x x tx x ⎧-≥⎪=⎨-+<⎪⎩,当0>t 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2t +∞,(,0)-∞,单调减区间为[0,]2t,当0=t 时,)(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当0<t 时,)(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0[+∞,]2,(t -∞,单调减区间为)0,2[t ;(2)设22(1),[0,2]()()(1),[1,0]x t x x g x f x x x t x x ⎧-+∈=-=⎨-+-∈-⎩, ]2,0[∈x 时,∵1(0,2)2t +∈,∴2min 1(1)()()24t t g x g ++==-, ]0,1[-∈x 时,∵(1)g t -=-,(0)0g =,∴min ()g x t =-,故只须)2,0(∈∃t ,使得:⎪⎩⎪⎨⎧>->+-a t a t 4)1(2成立,即140a a⎧-≥⎪⎨⎪≥⎩,∴41-≤a ;另解:设()()||||h t f x x x t x x x =-=-⋅+-,(0,2)t ∈, 只须max ()h t a ≥,对[1,2]x ∈-都成立,则只须(0)||h x x x a =-≥,对[1,2]x ∈-都成立, 再设()||,[1,2]m x x x x x =-∈-,只须min ()m x a ≥,易求得41-≤a . 考点:1.二次函数的性质;2.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五校开学第一次考试试卷数 学 试 题2015.07.15 第I 卷 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从下列所给的A 、B 、C 及D 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并用2B 铅笔标在试卷相应位置。
每题5分,共12题,60分.1.已知集合A 为{0,4,5,6},集合B 为{3,6,7,5,9},集合C 为{0,5,9,4,7},则CuA∩(B∪C)为( ) (A){7,9} (B){0,3,7,9,4,5} (C){5} (D)∅ 2.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四项中第二项为606,前三项和n S 为1818,则该数列第4项为( )(A)2004 (B)3005 (C)2424 (D)2016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任意的x都有|x|≤2x恒成立.(B)同时向上抛掷2枚硬币,2枚都是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4. (C)回归直线必须过(0,0)并呈现一条直线.(D)在k 班高三数学期中测试中,平均数能够代表K 班数学总体水平. 4. 点(cos ,tan )P αα在第二象限是角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经过点(1,1)-,则抛物线焦点坐标为( ) (A)(1,0)- (B )(1,0) (C )(0,1)- (D )(0,1)6.根据右边框图,当输出的y=10时,输入的x 为( ) (A )4 (B )6或0 (C )0 (D )4或67.下列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π,②图象关于直线3π=x 对称”的一个函数是 ( ) (A ))62sin(π+=x y (B ))3cos(π+=x y(C ))62cos(π-=x y (D ))62sin(π-=x y 8.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2,022,02yx y x y x 若ax y z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的值为( ) (A)21或-1(B)2或21(C)2或1 (D)2或-1 9.已知函数()5f x x =-当19x ≤≤时,()1f x >有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 )313<m (B )5<m (C )4<m (D )5≤m 10.已知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与圆2222:C x y b +=,若在椭圆1C 上不存在点P ,使得由点P 所作的圆2C 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椭圆1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2⎛ ⎝⎭(B )⎛ ⎝⎭ (C ) (D ) 11.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不正确的是( ) ①若,l ααβ⊥⊥,则l β⊂ ②若//,//l ααβ,则l β⊂ ③若,//l ααβ⊥,则l β⊥ ④若//,l ααβ⊥,则l β⊥(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2.(文)已知复数Z=6+8i,则-||z =( )(A)-5 (B)-10 (C)14/9 (D)-16/9 12.(理)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理科数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为150分。
请考生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 24S R =π 球的体积公式 343R V π=锥体的体积公式 13V S h =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柱体的体积公式 V=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的高台体的体积公式 ()1213V h S S =+ 其中12S 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h 表示台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1.已知集合{|1U x x =≤-或}0x ≥,{}|02A x x =≤≤,{}2|1B x x =>,则集合()U A C B 等于(▲)A.{}|01x x x ><-或 B.{}|12x x <≤ C.{}|01x x ≤≤ D.{}|02x x ≤≤2.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 一定不是(▲)A B C D3.设实数列{}n a 和{}n b 分别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且114a b ==,441a b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22a b > B.33a b < C.55a b > D.66a b >4.“直线y x b =+与圆221x y +=相交”是“01b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点(0,2)A ,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射线FA 与抛物线C 相交于点M ,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 ,若||||FM MN =,则p 的值等于(▲) A.18 B.14C.2 D.4 6.设集合{}1,2,3,,n S n = ,若Z 是n S 的子集,把Z 中的所有数的和称为Z 的“容量”(规定空集的容量为0).若Z 的容量为奇(偶)数,则称Z 为n S 的奇(偶)子集. 命题①:n S 的奇子集与偶子集个数相等;命题②:当3n ≥时,n S 的所有奇子集的容量之和与所有偶子集的容量之和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①和命题②都成立 B.命题①和命题②都不成立 C.命题①成立,命题②不成立 D.命题①不成立,命题②成立7.定义区间12[,]x x 的长度为21x x - 21()x x >,函数22()1()(,0)a a x f x a R a a x+-=∈≠的定义域与值域都是[,]()m n n m >,则区间[,]m n 取最大长度时实数a 的值为(▲)B.-3 C.1 D.3 8.如图,点E 为正方形ABCD 边CD 上异于点C ,D 的动点,将△ADE 沿AE 翻折成△S AE ,使得平面SAE ⊥平面ABCE ,则下列三个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存在点E 使得直线SA ⊥平面SBC ②平面SBC 内存在直线与SA 平行③平面ABCE 内存在直线与平面SAE 平行 A.0 B.1 C.2 D.3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温州市2016届高三数学4月适应性试题(理有答案)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科数学选择题部分(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集合,,则()A.B.C.D.2.已知实数满足,则()A.最小值为-1,不存在最大值B.最小值为2,不存在最大值C.最大值为-1,不存在最小值D.最大值为2,不存在最小值3.直线与直线,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4B.C.8D.5.设集合,在上定义运算:,其中为被4除的余数,,若,则的值为()A.0B.1C.2D.37.数列是递增数列,且满足,,则不可能是()A.B.C.D.8.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点分别为面和线段上的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A.B.C.D.非选择题部分(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9.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长轴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离心率为.10.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1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3,且是和的等比中项,则通项,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大值为.12.设奇函数,则的值为,不等式在上的解集为.13.若正数满足,则的值为.14.若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矩形中,,,分别为线段上的点,且满足,若,则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题满分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的值;(2)设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求的长.17.(本题满分15分)如图,矩形中,,将其沿翻折,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且二面角为直二面角.(1)求证:平面平面;(2)设是的中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当时,求的取值范围.18.(本题满分15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记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若,求的最大值;(2)若对任意的,存在,使得,求的取值范围.19.(本题满分15分)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焦距为2,设点满足是等腰三角形.(1)求该椭圆方程;(2)过轴上的一点作一条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两点,问是否存在常数,使得的值与无关?若存在,求出这个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本题满分15分)设正项数列满足:,且对任意的,,均有成立.(1)求,的值,并求的通项公式;(2)(ⅰ)比较与的大小;(ⅱ)证明:.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201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K-39 Fe-56 I-127第Ι卷(选择题 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6分,选错的得0分。
)1.下列生理过程中的形状改变,一定需要ATP 供能的是A .红细胞失水形状改变B .酶与底物结合形状改变C .骨骼肌收缩形状改变D .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2.下图为某真核生物基因模型。
人为将该基因划分为10个区间,转录生成的RNA 被加工为成熟的mRNA时,d 、g 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切除。
下列与该基因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转录的RNA 在细胞核中被加工成熟B .RNA 聚合酶在终止密码对应位点脱落C .基因中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对序列D .含该基因的DNA 寿命比mRNA 的寿命长3.从某哺乳动物(染色体数为2N )精巢中获取一些细胞(无突变),测得细胞中有关数量如右表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组细胞中含有0或1个Y 染色体B .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初级精母细胞C .丙组细胞两极间的距离比它前一时期更大D .丁组细胞中含有2N 个染色单体4.水葫芦置于不同磷含量的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叶腋内激素水平和统计单株平均分蘖数,绘制如下图。
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部位 终点 对应位点对应位点平均单株分蘖数(个)激素配比(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磷含量(mg/L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90.80.70.60.50.4 0.3 0.2 0.1 0第4题图第2题图数量(只)0 10 20 30 40 50 60 70年数(年)PQA .随着培养液中外源激素配比的增大,水葫芦单株分蘖数减少B .叶腋内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对较高时,水葫芦单株分蘖数较多C .当培养液磷含量为6mg/L 时,对水葫芦分蘖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 .高磷培养液既促进水葫芦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又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5.下列关于一些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只能对抗嵌有相应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B .辅助性T 淋巴细胞必须依赖自身MHC 分子识别呈递的抗原 C .成熟B 淋巴细胞的致敏必须有蛋白质类抗原与膜抗体结合D .只有巨噬细胞才能呈递抗原-MHC 复合体6.右图为矛隼在某地区70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无迁移)。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理科一模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1. 已知全集为,集合,,则A. B.C. D.2. 已知,为异面直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必存在平面使得,B. 必存在平面使得,与所成角相等C. 必存在平面使得,D. 必存在平面使得,与的距离相等3.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4. 已知直线,曲线,则“”是“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设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都有,则满足上述条件的可以是A. B.C. D.6. 如图,已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第一象限,且满足,,线段与双曲线交于点,若,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7. 已知集合,若实数,满足:对任意的,都有,则称是集合的“和谐实数对”.则以下集合中,存在“和谐实数对”的是A. B.C. D.8. 如图,在矩形中,,,点在线段上且.现分别沿,将,翻折,使得点落在线段的处,则此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5分)9. 已知,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10. 已知钝角的面积为,,,则角,.11.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表面积为.12. 已知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则,.13. 已知,若对任意的,均存在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4. 已知中,,,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动点满足,则的最小值等于.15. 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轴上方不同的两点,,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16. 已知,且.(1)求的值;(2)求函数在上的值域.17. 如图,在三棱锥中,,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于.(1)求证:平面平面;(2)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18. 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当时,若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求的最小值.19. 如图,已知椭圆经过点,且离心率等于.点,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是椭圆上非顶点的两点,且的面积等于.(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作交椭圆于点,求证:.20. 如图,已知曲线:及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为.从上的点作直线平行于轴,交曲线于点,再从点作直线平行于轴,交曲线于点.点的横坐标构成数列.(1)试求与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若,求证:.答案第一部分1. C 【解析】,或,故.2. C 【解析】若存在这样的平面使得,则必有,但,为异面直线不一定垂直,故C错误.A,B,D均正确,存在满足题意的平面.3. B 【解析】令,则,由题意作平面区域如下,结合图象可知,当过点时,取得最大值.4. A 【解析】由直线,曲线,得:所以,若直线和曲线有公共点,则,所以,则“”是“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5. C【解析】因为,所以,所以,函数是偶函数,所以.所以,所以是以为周期的函数,A.函数的周期,,不满足条件.B.是奇函数,不满足条件.C.,则函数的周期是,,满足条件.D.,则函数的周期是,不满足条件.6. B 【解析】由题意,,所以,,.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7. C 【解析】由实数,满足:对任意的,都有,即,所以, .而构成的区域如图:A、B、D选项的集合所表示的曲线均与所表示的区域无交点,C选项所表示的抛物线与区域有交点,符合题意.8. D 【解析】方法一:由翻折本质确定射影点的位置;方法二:根据已知数据特征,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第二部分9. ,【解析】根据题意得:,则,令,得到,解得:,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10. ,【解析】因为钝角的面积为,,所以,解得,所以或,因为当时,由余弦定理可得,此时,,可得,为直角三角形,矛盾,舍去.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11.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四棱锥,作出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底面,.所以棱锥的体积.棱锥的四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所以棱锥的表面积.12. ,【解析】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所以,化为,所以,化为,,解得..13.【解析】由任意的,均存在使得,即说明的值域为.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则需取到上所有的值,又的值域为 .所以 .14.【解析】设, .则, .所以,的最小值等于 .15.【解析】设直线方程为,即,代入抛物线,可得,,所以,设,,得,,第三部分16. (1)由已知得,则,所以或(舍),又因为,所以.(2)由(1)得由得,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当时,取得最大值.所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17. (1)如图,由题意知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解法一:由知,所以是的外心,又,所以为的中点,过作于,则由(1)知平面,所以即为与平面所成的角,由,,得,,所以,,所以.解法二:如图建系,则,,,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取,设与的夹角为,所以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18. (1)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当时,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为.(2)由(1)知,时,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增.从而当即时,,,所以,当时,,故;当时,,故;当即时,,;所以,.当时,,,所以,.综上所述,当时,取得最小值为.19. (1)由题意得:解得故椭圆的方程为:.(2)方法一: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解得,同理可得,作轴,轴,,是垂足,梯形已知,化简可得.设,则,又已知,所以要证,只要证明,而.所以可得.方法二: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得,它的两个根为和.可得,,从而.所以只需证,即.设,,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易得.从而可得.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得,则,,,化得,得,方法三:挖掘椭圆共轭直径的性质,及三角设法,伸缩变换皆可.20. (1)由已知,,从而有,因为在上,所以有,解得.由,及,知.下证:.解法一:因为,所以与异号.注意到,知,,即.解法二:由,可得,,所以有,即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设,则,解得,从而有.由可得,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有.从而可知,故所以所以。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32,lg 2<--===x x x B x y x A ,则A B =I ( ▲ )A .)3,0(B .)0,1(-C .(,0)(3,)-∞+∞UD .)3,1(-2.已知b a ,为异面直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α//,//b a 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b a ,与α所成角相等 C .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α⊥⊂b a ,D .必存在平面α使得b a ,与α的距离相等3.已知实数y x ,满足⎪⎩⎪⎨⎧≤-≤+≥-32302y x y x y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 )A .1B .3C .1-D .3-4.已知直线l :b kx y +=,曲线C :0222=-+x y x ,则“0=+b k ”是“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函数)(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R x ∈都有(6)()(3)f x f x f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x f 可以是( ▲ ) A .()cos3x f x π= B .()sin 3x f x π= C .2()2cos 6x f x π= D .2()2cos 12xf x π= 6.如图,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P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 且满足2||F P a =u u u u r 1122()0F P F F F P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线段2PF 与双曲线C 交于点Q ,若225F P F Q =u u u u r u u u u r,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55y x =±B .12y x =± C .32y x =±D .33y x =±7.已知集合22{(,)|1}M x y x y =+≤,若实数,λμ满足:对任意的(,)x y M ∈,都有(,)x y M λμ∈,则称(,)λμ是集合M 的“和谐实数对”。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32,lg 2<--===x x x B x y x A ,则A B = ( ▲ )A .)3,0(B .)0,1(-C .(,0)(3,)-∞+∞ D .)3,1(-2.已知b a ,为异面直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α//,//b a 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b a ,与α所成角相等 C .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α⊥⊂b a ,D .必存在平面α使得b a ,与α的距离相等3.已知实数y x ,满足⎪⎩⎪⎨⎧≤-≤+≥-32302y x y x y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 )A .1B .3C .1-D .3-4.已知直线l :b kx y +=,曲线C :0222=-+x y x ,则“0=+b k ”是“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函数)(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R x ∈都有(6)()(3)f x f x f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x f 可以是( ▲ ) A .()cos3x f x π= B .()sin 3x f x π= C .2()2cos 6x f x π= D .2()2cos 12xf x π= 6.如图,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P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 且满足2||F P a =,1122()0F P F F F P +⋅=,线段2PF 与双曲线C 交于点Q ,若225F P F Q =,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 x =B .12y x =± C.y =D.y =7.已知集合22{(,)|1}M x y x y =+≤,若实数,λμ满足:对任意的(,)x y M ∈,都有(,)x y M λμ∈,则称(,)λμ是集合M 的“和谐实数对”。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数学理科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卷 人教版2007.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n kk kn n P k C P P -=-球的表面积公式24S R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为R ,集合{}1|≥=x x A ,则=A C R ( )A .(,1)(1,)-∞-+∞B .(1,1)-C .(,1][1,)-∞-+∞D .[1,1]-2.复数=+i12( )A .i -1B .i +1C .i -D .i3. 4)1(xx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A .12-B .12C .6-D .6 4.点)2007sin ,2007(cos ︒︒P 落在第( )象限。
A .一B .二C .三D .四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5项的平均值是3,则3a 为 ( )A .10B .5C .3D .06.设直线1y x =+与抛物线y x 42=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中点到x 轴的距离为( )。
A .4B .3C .2D .17.设点P 从点O 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周长为l 的图形运动一周,若P O ,两点间的距离y 与点P 走过的路程x 的函数关系如右图,则P 走过的图形可能是 ( )8.已知两条不同直线a 、b ,两个平面,αβ,且α//β,a ⊥α,设命题p :b //β;命题q :a ⊥b ,则p 是q 成立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调查表明,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交通法规规定: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血 液中酒精含量不得超过ml mg 2.0。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 2016.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6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台体的体积公式:)(312211S S S S h V ++=其中S 1、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h 表示台体的高球的表面积公式:24S R π=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选择题部分(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32,lg 2<--===x x x B x y x A ,则A B = ( ▲ ) A .)3,0(B .)0,1(-C .(,0)(3,)-∞+∞D .)3,1(-2.已知b a ,为异面直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α//,//b a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b a ,与α所成角相等C .必存在平面α使得αα⊥⊂b a ,D .必存在平面α使得b a ,与α的距离相等3.已知实数y x ,满足⎪⎩⎪⎨⎧≤-≤+≥-32302y x y x y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 )A .1B .3C .1-D .3-4.已知直线l :b kx y +=,曲线C :0222=-+x y x ,则“0=+b k ”是“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函数)(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R x ∈都有(6)()(3)f x f x f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x f 可以是( ▲ )A .()cos3xf x π= B .()sin3xf x π=C .2()2cos 6xf x π=D .2()2cos 12x f x π=6.如图,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P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且满足2||F P a = ,1122()0F P F F F P +⋅=,线段2PF 与双曲线C 交于点Q ,若225F P F Q = ,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 x = B .1y x =±C .y =D .y =7.已知集合22{(,)|1}Mx y x y =+≤,若实数,λμ满足:对任意的(,)x y M ∈,都有(,)x y M λμ∈,则称(,)λμ是集合M 的“和谐实数对”。
则以下集合中,存在“和谐实数对”的是( ▲ ) A .}4|),{(=+μλμλ B .}4|),{(22=+μλμλ C .}44|),{(2=-μλμλD .}4|),{(22=-μλμλ8.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4AD =,点E 在线段AD 上且3AE =,现分别沿,BE CE 将,ABE DCE ∆∆翻折,使得点D 落在线段AE 上,则此时二面角D EC B --的余弦值为 ( ▲ )A .45B .56C .67D .78非选择题部分(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9.已知2,0()22,0x x x f x x ⎧<⎪=⎨-≥⎪⎩,则((2))f f -= ▲ ,函数()f x 的零点个数为 ▲ . 10.已知钝角..ABC ∆的面积为12,1,AB BC == 则角=B ▲ ,AC = ▲ .11.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表面积为 ▲ .第6题图侧视图正视图第8题图⇒B12.已知公比q 不为1的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112a =,前n 项和为n S ,且223344,,a S a S a S +++成等差数列,则=q ▲ ,=6S ▲ .13.已知4()ln()f x x a x=+-,若对任意的R m ∈,均存在00x >使得0()f x m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ABC ∆中,||1BC = ,2BA BC ⋅=,点P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动点Q 满足PQ PA PB PC =++,则PQ PB ⋅的最小值等于 ▲ .15.已知斜率为12的直线l 与抛物线22(0)y px p =>交于位于x 轴上方的不同两点,A B ,记直线,OA OB的斜率分别为21,k k ,则21k k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4分)已知2sin tan 3αα=,且0<α<π.(Ⅰ)求α的值;(Ⅱ)求函数()4cos cos()f x x x =-α在[0,]4π上的值域.17.(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锥D ABC -中,DA DB DC ==,D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E ,AB BC ⊥,DF AB ⊥于F .(Ⅰ)求证:平面ABD ⊥平面DEF ;+ (Ⅱ)若AD DC ⊥,4AC =,60BAC ∠=,求直线BE 与平面D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18.(本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R)f x x t x t =-∈. (Ⅰ)求函数()y f x =的单调区间;(Ⅱ)当0t >时,若()f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M t ,最小值为()m t ,求()()M t m t -的最小值.AC第17题图19.(本题满分15分)如图,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经过点,点,A B 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顶点,N M ,是椭圆C 上非顶点的两点,且OMN ∆的面积等于2.(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过点A 作OM AP //交椭圆C 于点P ,求证: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已知曲线1C :21x y x =+(0)x >及曲线2C :13y x=(0)x >,1C 上的点1P 的横坐标为1a 11(0)2a <<.从1C 上的点n P (N )n +∈作直线平行于x 轴,交曲线2C 于点n Q ,再从点n Q 作直线平行于y 轴,交曲线1C 于点1n P +.点n P (1,2,3,)n = 的横坐标构成数列{}n a .(Ⅰ)试求1n a +与n a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2121(N )2n n a a n -+<<∈; (Ⅱ)若113a =,求证:213214||||||(N )3n n a a a a a a n ++-+-++-<∈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 2016.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前4题每题6分,后3题每题4分,共36分.9.14;1. 10.43π;5. 11.12;36. 12.21;6463. 13.),4[+∞. 14.43-. 15.),2(+∞.三、解答题16.(本题14分)解:(Ⅰ)由已知得ααcos 3sin 22=,则02cos 3cos 22=-+αα…………2分 所以21cos =α或2cos -=α(舍)……………………………………4分 又因为πα<<0 所以3πα=……………………………6分(Ⅱ)由(Ⅰ)得)3cos(cos 4)(π-=x x x f)sin 23cos 21(cos 4x x x +=……………………………8分x x x cos sin 32cos 22+= x x 2sin 32cos 1++=)62sin(21π++=x ……………………………………10分由40π≤≤x 得32626πππ≤+≤x所以 当0=x 时,)(x f 取得最小值2)0(=f ……………………………12分当6π=x 时,)(x f 取得最大值3)6(=πf所以函数)(x f 在]4,0[π上的值域为]3,2[…………………………………14分17.(本题15分)(Ⅰ)如图,由题意知⊥DE 平面ABC 所以 DE AB ⊥,又DF AB ⊥所以 ⊥AB 平面DEF ,………………3分又⊂AB 平面ABD 所以平面⊥ABD 平面DEF…………………6分(Ⅱ)解法一:由DC DB DA ==知EC EB EA == 所以 E 是ABC ∆的外心又BC AB ⊥ 所以E 为AC 的中点 …………………………………9分 过E 作DF EH ⊥于H ,则由(Ⅰ)知⊥EH 平面DAB所以EBH ∠即为BE 与平面DAB 所成的角…………………………………12分由4=AC ,60=∠BAC 得2=DE ,3=EF所以 7=DF ,732=EH 所以721sin ==∠BE EH EBH …………………………………15分 解法二:如图建系,则)0,2,0(-A ,)2,0,0(D ,)0,1,3(-B所以)2,2,0(--=,)2,1,3(--= ……………………………………9分 设平面DAB 的法向量为),,(z y x =由⎪⎩⎪⎨⎧=⋅=⋅00得⎩⎨⎧=--=--023022z y x z y ,取)1,1,33(-=n ………………12分设与的夹角为θ 所以7213722||||cos ==⋅=n EB θ 所以BE 与平面D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721………………………………15分 18.(本题15分)解:(Ⅰ)解:(1)⎪⎩⎪⎨⎧<+-≥-=0,0,)(22x tx x x tx x x f , ……………………………………1分当0>t 时,)(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0,(),,2[-∞+∞t,单调减区间为]2,0[t ……3分 当0=t 时,)(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 ……………………………………4分 当0<t 时,)(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0[+∞,]2,(t -∞,单调减区间为)0,2[t ……6分 (Ⅱ)由(Ⅰ)知0>t 时)(x f 在)0,(-∞上递增,在)2,0(t 上递减,在),2(+∞t上递增从而 当22≥t即4≥t 时,0)0()(==f t M ,………………………7分 }24,1min{)}2(),1(min{)(t t f f t m ---=-=………………………8分所以,当54≤≤t 时,t t m --=1)(,故51)()(≥+=-t t m t M ………9分 当5>t 时,t t m 24)(-=,故642)()(>-=-t t m t M ………………10分 当t t≤<22即42<≤t 时,0)0()(==f t M t t t t f f t m --=---=-=1}4,1min{)}2(),1(min{)(2……………11分 所以,31)()(≥+=-t t m t M ………………………………………12分当20<<t 时,t f t M 24)2()(-==………………………………………13分t t t t f f t m --=---=-=1}4,1min{)}2(),1(min{)(2所以,35)()(>-=-t t m t M ………………………………………………14分综上所述,当2=t 时,)()(t m t M -取得最小值为3.………………………………15分19.(本题15分)解:(Ⅰ)由题意得: ⎪⎪⎪⎪⎩⎪⎪⎪⎪⎨⎧+====+222222221)26(1c b a a c e b a ,解得:⎪⎩⎪⎨⎧==2422b a 故椭圆C 的方程为:12422=+y x ……………………………………5分 (Ⅱ)解法一:如图所示,设直线OM ,ON 的方程为OM y k x =,ON y k x =联立方程组22142OM y k xx y =⎧⎪⎨+=⎪⎩,解得M ,同理可得(N ,……………………………………7分作'MM x ⊥轴, 'NN x ⊥轴,','M N 是垂足,OMN S ∆=''''OMM ONN MM N N S S S ∆∆--梯形1[()()]2M N M N M M N N y y x x x y x y =+--+ 1()2M N N M x y x y =-12==9分已知OMN S ∆2=,化简可得2-=ON OM k k .……………………………………11分设(,)P P P x y ,则2242P Px y -=, 又已知AP OM k k =,所以要证BP ON k k =,只要证明12AP BP k k =-……………………13分而2212242P P P AP BP P P P y y y k k x x x ===-+--所以可得ON BP //…………………………………………………………………………15分 (,M N 在y 轴同侧同理可得)解法二:设直线AP 的方程为)2(+=x k y O M ,代入4222=+y x得0488)12(2222=-+++O M O M O M k x k x k ,它的两个根为2-和P x 可得124222+-=OM OMp k k x 1242+=OM OM P k k y ……………………………………7分 从而OM OM OMOM OMBPk k k k k k 2121242124222-=-+-+= 所以只需证ON OMk k =-21即21-=ON OM k k …………………………………9分设),(11y x M ,),(22y x N ,若直线MN 的斜率不存在,易得221±==x x从而可得21-=ON OM k k …………………………………10分 若直线MN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MN 的方程为m kx y +=, 代入12422=+y x 得0424)12(222=-+++m kmx x k则124221+-=+k km x x ,12422221+-=k m x x ,0)24(822>-+=∆m k ………11分 212)24(8||21||||2122221=+-+⋅=-⋅=∆k m k m x x m S OMN化得0)12()24(22224=+++-k m k m ,得1222+=k m ………………………13分 214)12(2412424)(222222212212122121-=-+-+=--=+++==⋅k k k m k m x x m x x km x x k x x y y k k ONOM ………………………………………………15分20.(本题15分) 解:(Ⅰ)由已知,)12,(+n n n n a a a P ,从而有)12,(1++n nn n a a a Q 因为n Q 在x y 31=上,所以有13112+=+n n n a a a解得 nn n a a a 611+=+ ………………………………3分 由01>a 及nn n a a a 611+=+,知0>n a , 下证:n n a a 21221<<-解法一:因为n n n a a a 6)21(2211--=-+,所以211-+n a 与21-n a 异号 注意到0211<-a ,知02112<--n a ,0212>-n a 即n n a a 21221<<- …………………………………8分解法二:由nn n a a a 611+=+ 可得 n n n a a a 6)21(2211--=-+ , n n n a a a 6)31(3311+=++ 所以有312132312111+-⋅-=+-++n n n n a a a a ,即⎪⎪⎭⎪⎪⎬⎫⎪⎪⎩⎪⎪⎨⎧+-3121n n a a 是以3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设312111+-=a a t , 则1)32(3121--⋅=+-n n n t a a 解得11)32(1)32(321---⋅--⋅+=n n n t t a , …………………………………6分 从而有tt t t a n n n n --=-⋅--⋅+=----111)23(65)32(1)32(32121 由2101<<a 可得023<<-t所以0)49(6521112<-=---tt a n n , 221516032()2n n ta t --=>-- 所以n n a a 21221<<- …………………………………8分(Ⅱ)因为)1(617616161611212121212122212++=+++=+=------+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所以 )1(6)13)(21(2)1(6171212121212121212++--=-++=--------+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数学(理科)试题数学(理科)试题 第11页(共4页) 因为21102n a -<<,所以1212-+>n n a a 所以有13212221a a a a n n n >>>>>-- 从而可知1a a n ≥ …………………………………10分 故 1||6||6161||111111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11+-≤+a a a n n ||431n n a a -=+ …………………………………12分 所以112121211)43(31||)43(||)43(||43||-----+⋅=-≤≤-≤-≤-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13分 所以 ||||||||1342312n n a a a a a a a a -++-+-+-+])43()43(431[3112-++++≤n 431)43(131--⨯=n ])43(1[34n -= 34<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