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因素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74.18 KB
- 文档页数:5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分析作者:崔雪玲李颜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3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
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等因子和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的关系。
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各项干预引导其回归社会可促进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乳腺癌;生存质量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妇女死亡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目前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由于切除乳房导致女性形体严重毁损,不但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而且会影响夫妻生活、婚姻质量和社会活动,生活质量降低,许多现代女性已经无法接受这种“毁容”手术[3-7]。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3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9月-2006年3月收治143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其中年龄20-30岁20例,31-40岁48例,41-50岁52例,50岁以上的23例,Ⅱ期87例,Ⅲ期42例,Ⅳ期14例。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32例,中学87例,小学及以下74例。
家庭月收入:小于1000元者82例,1000-3000元者49例,大于3000元者10例。
病历入选标准:①乳腺癌女性患者;②年龄20-60岁;③经病理已证实为乳腺癌;④患者没有精神病病史。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调查问卷研究,首先让患者填写自身情况,包括收入、婚姻、学历、疾病、年龄、性别等情况。
应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8]、领悟社会支持量表[9]、医学应对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1)Study on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for influence ofquality of life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赵海平,张艳君,李红丽,马 莉Zhao Haiping,Zhang Yanjun,Li Hongli,et al(Nursing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110001China)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2.18.00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2)6C-1646-03 目前乳腺癌存活者数量不断增加,对这一人群生命质量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很多研究者致力于探寻影响因素,并发展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希望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进而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命质量。
心理社会因素、社会人口学变量及医学变量被确认为影响癌症病人生命质量的预测因子[1]。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人格和应对方式被认为是最有力的预测因子,而不是癌症的种类或治疗[2]。
目前有关各种因素对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结论上还存在争议,尤其缺乏心理、医学和社会人口学变量之间可能交互作用的证据[3]。
为了探索心理社会因素对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者对201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3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进行术后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人201例,病理确诊乳腺癌,年龄22岁~65岁(48.01岁±8.83岁);术后时间0.5个月~13.5个月(3.37个月±2.20个月)。
乳腺癌晚期术后能活多久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时,治愈率较高。
然而,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乳腺癌晚期被诊断,这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存活期成为许多患者及其家人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晚期患者术后的预后及生存期。
术后的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期乳腺癌晚期通常定义为肿瘤已经转移到其他重要器官或周围淋巴结,并且无法通过手术彻底切除或根治的阶段。
术后的乳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 肿瘤分期和病理特征乳腺癌的分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晚期乳腺癌的预后通常较差,因为肿瘤已经蔓延到其他器官或淋巴结。
此外,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如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侵袭性和分子表型等,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2.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旨在清除残留肿瘤细胞和预防病情复发。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延长生存期。
但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耐受能力和化疗敏感性常常下降,使得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有限。
3. 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免疫系统功能和遗传背景都是不同的,这些因素会对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产生影响。
有些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耐受力和应对能力,从而延长生存期,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和恶化。
4. 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乳腺癌晚期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对其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晚期术后的平均生存期对于乳腺癌晚期患者术后的预后和平均生存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可以适用于所有患者,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是独特的。
然而,根据一些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根据统计数据,在乳腺癌晚期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25%至35%。
这意味着在术后5年内,约有25%至35%的患者仍然存活。
然而,这个数据仅仅是一个统计平均数,对于有些患者可能过于乐观,而对于另一些患者则过于悲观。
乳腺癌的影响力和社会支持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女性中发病率居高不下。
除了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外,乳腺癌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经济状况以及家庭关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社会的力量和支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应对乳腺癌的挑战,并赋予她们勇气和希望。
乳腺癌患者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心理压力。
诊断乳腺癌对患者来说常常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绝望等。
社会支持在这个阶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包括家人、朋友、医生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可以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增强对抗疾病的决心,缓解焦虑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
除了心理压力外,乳腺癌患者还经常面临经济困境。
乳腺癌治疗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昂贵的检查和手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负担。
社会支持在这个方面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包括经济上的帮助、医疗费用的减免、就业机会的提供等。
此外,一些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也会向乳腺癌患者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在面对乳腺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
乳腺癌治疗涉及到一系列的手术和药物治疗,这些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的不适和副作用。
家人的关心和关爱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减少身体上的不适,同时也能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勇气。
此外,家人还可以协助患者安排生活,确保她们能够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加快康复。
除了家庭支持外,医生和社会组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患者的病情,还包括提供信息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社会组织如乳腺癌基金会和支持团体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她们能够与其他患者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这些社会组织常常组织各种活动,如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公益演讲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乳腺癌的影响不仅限于患者个体,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乳腺癌的生存质量与心理评估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乳腺癌的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生存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与此同时,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面临着心理健康的挑战。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和心理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1.生存质量评估生存质量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总体状态。
针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1)问卷调查:研究者可以设计问卷,包括患者的生理功能、症状、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患者自行填写来获取信息。
常用的生存质量问卷包括EORTC QLQ-C30和FACT-B等。
(2)临床观察: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自理能力、面部表情等来评估其生存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的状态,但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3)客观指标测量:通过测量患者身体方面的指标,如体力活动水平、体重变化、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等,来评估其生存质量。
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功能状况。
2.心理评估乳腺癌患者在病程中往往承受着很多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
因此,进行心理评估对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相关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1)心理问卷:医生可以选用一些心理评估问卷,如HADS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和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等,来了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通过患者填写问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2)面谈观察: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面谈,观察其言语、情绪表达和个人行为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深入交流,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3)心理测试:一些心理测试工具,如Rorschach墨迹测试和MMPI(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
乳腺癌术后心理现状与对策分析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治疗后患者往往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扰,需要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将从乳腺癌手术后心理现状和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手术后的心理现状1.1 恐惧和焦虑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对于手术治疗的结果和身体的变化,患者常常感到不安和恐惧,特别是对于术后的恢复和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疑虑和焦虑,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受损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外貌和身体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对患者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产生了冲击。
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性别角色和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出现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
1.3 心理社会适应困难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需要适应术后的生活和身体状态,同时需要应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期待和压力,这种心理社会适应困难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情绪失调、社交退缩等问题。
2.1 加强心理护理和支持针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产生的心理问题,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排解恐惧和焦虑,重建自我认同和自尊心,提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2.2 应用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针对乳腺癌手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干预。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情绪释放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情绪和思维模式,促进心理健康和恢复。
2.3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开展乳腺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
通过讲座、宣传册、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意识,减少对乳腺癌手术后心理问题的恐惧和误解。
2.4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建立心理支持体系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乳腺癌手术后心理支持体系,为患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
加强患者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建立患者心理支持小组或者线上社区,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