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基于微观视角的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5
发展西北文化产业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张怀林,唐志强(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政府政策扶持及产业运作所需要的体制环境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
西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大发展,亟需政府从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三个方面进行扶持促进。
[关键词]中国西北;文化产业;战略;政府角色[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1-11-04[作者简介]张怀林(1975-),甘肃泾川人,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唐志强(1972-),甘肃古浪人,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政府对其支持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它的宏观战略方面。
美国政府极力帮助本国的文化产业向其他国家扩张,并且利用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力推广所谓的自由经济,阻碍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产业实施的保护性政策,其目的就是为美国文化进入世界各国清除障碍。
英国政府支持文化艺术门类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提供帮助。
英国政府把文化创意从文化产业中独立出来,认为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文化创意产业。
韩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其力度之大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
韩国明确地将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自2001年开始,政府决心用5年时间把韩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由目前的1%增加到5%,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一、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推动丝绸之路的申遗进程丝绸之路申遗属于文化线路申遗。
文化线路申遗作为一种新型申遗形式,在国外已有成功先例,例如1993年桑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朝圣路(SantiagodeCom-postela)的西班牙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但在我国,这还是第一次,难度显而易见。
政府在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摘要】西部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西部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但西部民营经济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历史环境以及地区特殊的条件仍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缓慢。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营造的外部环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外部环境;政府观念;法制建设西部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相比较东部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如法律行政、融资税收环境)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环境状况而言,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多种因素制约。
因此,许多学者提出改进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措施,但这些对策措施大多缺乏有效性。
因此,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促进西部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当前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营造的外部环境1.1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合法的利益。
目前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方面,西部地方政府已经进行规范性约束。
比如,根据国务院《非公有制经济36条》精神,西部地方政府从地方性法律法规文件(乡镇企业条例、中小企业条例、个体私营经济条例)中提出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并加强对损害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但西部地方政府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私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私营企业的财产保护力度不够。
制定的相关保护民营经济主体的法律法规不能依法执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2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环境行政审批。
据调查发现,一家新企业的注册平均需要37.3天,而注册一家新公司需要46个工作日。
而在东部地区新企业的注册北京需要18天,上海24天,天津需要19天。
因此,在西部城市企业注册时间拖延、并由此造成企业成本高,许多企业不愿运用正规方式进入市场中。
文化产业与微观经济学分析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的特点1. 非物质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非物质性的特点,即无法触摸和量化。
例如,一首音乐作品、一部电影或者一场演出都是无形的文化产品,无法被直接拿来交换。
2. 专业性和创意性文化产业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从业人员,他们具备丰富的艺术和创意能力。
只有通过专业的技能和创意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产品。
3. 多样性和个性化文化产业中的产品和服务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不同人群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和喜好各不相同,因此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2. 创意和创新创意和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创意和创新也是文化产业提高竞争力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3.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例如,减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都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和网络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正朝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化和网络化可以降低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成本,同时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2. 跨界融合文化产业正逐渐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例如,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融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职责分析目前,中央正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在一揽子改革任务中,优化产业结构是其重要的举措之一。
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全国上下各级政府正努力顺应新要求适应新形势。
这其中,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绿色朝阳产业,同时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现代新兴产业,在本轮改革热潮中正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地方政府更应当把握时代机遇,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从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创新、顶层设计等角度论述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职责。
2004年前后,我国文化产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构想,深圳开始建设全国首个创意设计之都,上海建成了全国首家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符号逐渐增多,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反响。
众多专家学者更是认为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后一桶金”。
例如,杭州市8大门类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4年高达17.47%,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
因此,各地纷纷效仿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由于各地城市之间在发展定位、规模功能、产业导向、资源要素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不能简单的把经验“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思考精准定位。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加以论述。
一、科学全面认识和理解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注重发挥其在改变传统产业体系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中,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不尽相同。
由于各地区认识不同,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也各有侧重。
由于认识不统一,对于前期政策制定、产业发展前景评估都会形成后续影响。
因此,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确立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同时,考虑到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更应从推动产业转型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强化和确立地区高度统一的指导思想,绘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蓝图,在重点门类、行业和载体建设发展上培优选育好苗子。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摘要】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和展望。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政府强化支持,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文章建议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
通过全面分析和有力措施的实施,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发展优势、挑战、发展对策、未来展望、政策支持、文化软实力、经济发展。
1. 引言1.1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概况西部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带,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
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传媒产业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西部地区自身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在这些地区蓬勃发展,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以保护和传承本地传统文化为主,针对本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这些文化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文化传承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在不断壮大和壮美,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西部地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有望进一步拓展和发展。
1.2 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传达文化价值观念,激发民众的文化创造力和自豪感,提升国家软实力。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经济实力、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形成机理的微观透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奥的话题,它涉及到地域、历史、人文、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本文将以微观的角度来探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对各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机理。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基于当地的历史、传统、自然资源等特色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相关产业。
这些产业通常包括文创产品制作、文化遗产开发、民俗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等多个方面。
而这些产业的形成,正是由于该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因此才能够形成相应的产业。
一、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形成的基础。
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包括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
云南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自然资源,这为云南的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素材,使得云南的文化产业非常丰富多样。
再杭州西湖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为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域特色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地域特色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这些底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灵感所在。
当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有了这些特色的支持,文化产业才能够有更充足的资源供给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历史传承历史传承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承包括其地方历史、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多个方面。
这些历史传承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元素。
举例来说,北京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都时期,这段悠久的历史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成为了北京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西安的历史传承,则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为西安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灵感。
三、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创意源泉。
一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其文化氛围、人才资源、文化创意等多个方面。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形成机理的微观透视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到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进
行透视。
文化资源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形成的基础。
一个地区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传统、艺术资产等,为该地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苏州的园林文化
资源、成都的川剧文化资源等,都成为了这些地区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
创意产业的兴起推动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创意产业是指以创造性思维、创造
性技术和创意产品为核心的产业。
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意产业起到了关键的
推动作用。
创意产业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注
入了新的活力。
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调整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区域特色文化产
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和服务模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传统手工艺品逐渐演变
成为设计师艺术品,乡村旅游逐渐演变成为文化体验旅游,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的变
化。
政策支持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形成的重要保障。
政府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资金的支持、税收减免政策、土地政策等,都可以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政
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和规范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