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乡村和城市-高二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9.62 KB
- 文档页数:3
申论作文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城乡之间迈开自由的步伐,如同一场美妙的旅程。
城市与乡村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和特色,能够在两者之间自由游走,不仅能够享受多样化的生活体验,还有助于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首先,自由游走于城乡之间,能够让人们充分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城市以其繁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吸引着人们前来,而乡村则以宜人宁静的环境和纯朴的人文风情吸引着人们。
来往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可以让人们尽情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同时,通过游走于城乡,人们还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其次,城乡之间的自由游走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互相依存关系日益紧密。
自由游走于城乡之间,能够让城市居民更好地了解乡村,乡村居民也能更好地了解城市。
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打破城乡壁垒,促进资源、人才、文化等要素在城乡间流动,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比如,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前往乡村游玩,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
再次,自由游走于城乡之间,有助于缓解城市的压力与疲惫。
城市作为现代人聚集的地方,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往往使人们感到疲惫不堪。
而乡村以其纯朴的风景、悠闲的节奏,能够带给人们放松和宁静的感受。
通过自由游走于城乡之间,人们可以暂时离开城市的喧嚣,去乡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恢复精力。
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城乡之间的自由游走是一次宝贵的旅程。
通过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人们能够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并缓解城市的压力与疲惫。
促进城乡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进步,让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城市与乡村作文关于城市与乡村作文(精选47篇)城市与乡村作文篇1现在的城里人都爱养狗,每天傍晚,都能听到楼下的狗吠声,那是人们带着狗出去蹓跶的声音。
而乡下,狗就更加普遍了。
在我的印象中,城市狗温顺,城市狗高傲。
我们家楼下有条黄白相间的点子狗,它空闲得很,每天东蹿蹿,西瞧瞧。
有时,它会乖顺地让主人摸摸头。
而另一只胖乎乎的肉色狗,每天早晨,它总是在花园里跑步锻炼、绕圈圈,一副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
每次它向妈妈跑来,妈妈总是自作多情地向它打招呼,没料,它理都不理,径直向前跑去,妈妈讨了个没趣。
好一个高贵的公子!在我的印象中,乡村狗野蛮,整天对着陌生人狂吼,有时还去“跟踪”陌生人,常常吓得一些不知情的路人落荒而逃。
有时,这些不讲理的狗还会撕咬在一起,滚成一团。
一次,我从一家农户门前经过,透过铁栏,一只狼狗拖着铁索,正直立起来,对我狂吠!这时,另外人家里的乡下狗们,全都“唱和”起来,顿时,一片此起彼伏的犬吠声……而今天,城市狗与乡村狗相遇了。
与我们一起去山庄的一位阿姨带来了她的城市狗——一只称为“小不点”的、洁白无瑕的小狗。
它被阿姨整理得干干净净,披着一身用洗发露洗过的长长的白色毛发,有着尖尖的像狐狸一样的小脸庞,大大的圆溜溜的眼睛、浑身散发着优雅高贵的气息。
我们刚进山庄,就蹿出了两只身上脏兮兮的、两眼咄咄逼人、模样凶狠的乡村狗来,挡住了我们的路。
它们正要“汪汪”地发作,城市狗“小不点”蹦了出来。
面对这团奇怪的、白净的、毛茸茸的、又有眼睛的“新品种怪物”,两只狗不知如何对付,愣了一下,竟悻悻地溜走了。
城市狗咧嘴“笑”了一下,大模大样地进了院子——两只乡村狗的'家。
城市狗对这儿的一切都非常新奇。
它一刻不停地到处蹓跶,一会儿就口渴了。
我带它去喝水。
两只乡村狗正聚在一个水盆前,见到“贵宾”来了,立刻做出“让步”,而城市狗看着水盆里的水,竟嫌水太脏,怎么哄也不肯喝,直到女主人端来一杯干净水为止。
真是一只被宠坏的狗!而吃饭时更好笑,给它鸡肉鸭肉,它都不要,竟然喜欢吃山里的野菜。
农村与城市议论文作文农村与城市,不仅仅是面貌截然不同,也是人品和道德不同的两个区别。
每一个地方都是双刃的,有好有坏。
不是全是好的,只是你还没有发现缺点而已。
下面是我整理的农村与城市议论文,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农村与城市议论文1现代化的城市总有着绵密的公交公路系统与时尚流行资讯。
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而乡村那么是充满着悠闲宁静与青山绿地,清晰的空气更是让人活力四射精神饱满。
这两者的优点都让人非常向往。
我沿着绿树参天与小草编织的田野小道开始了乡村一日游。
一望无际的稻田,饱满的稻穗在暖阳照耀下更显得金黄耀眼,微风阵阵的吹拂下,田野间也掀起了层层的波涛,像似跳着一首优雅的华尔兹舞曲。
成群结队的麻雀也在唧唧喳喳的唱和着,原来这是个丰收的季节。
一位老农夫正在辛勤的收割,虽然戴着斗笠穿着白色短杉,还是难敌阳光热情的照射,汗水顺着他布满皱纹的脸颊流过那刀刻般的法令纹,聚积在下巴形成斗大的汗珠一颗颗的滴入大地。
乡下老农对工作勤奋的态度着实让我敬佩。
此时他瞧见陌生的我们在那驻足观看,乡下老农拉开了嗓门用那闽南腔高喊着:“要饮茶某〞他那黝黑短粗的手指,指向田埂上白铝制的大茶壶示意着我们过去喝茶,这时让我感受到这就是乡村浓浓的人情味好窝心。
顺着潺潺而下的小河到了一个刚收割不久的稻田,浓郁的稻香味弥漫在空气之中,扑鼻而来的香气久久不散。
面对此情此景我心想:“这就是乡村的味道,是如此的独特又自然。
〞村庄围墙上是全村彩绘的作品,每一幅画作述说着农村四季的故事。
而我,即是个见证者,也是位朗诵者。
让这些画作烙印在我的脑海,跳脱这围墙的限制,诉说给别人听。
心想:“唐朝田园诗人孟浩然是否跟我一样浸盈于如此的情境,听着虫鸣鸟叫吟唱天籁,创造出一首首永垂不朽的作品。
〞如果说乡村是一位年迈老人踏着不疾不徐的步伐,城市就是一位正值青春活力的青年。
带着一股源源不绝的动力,进行一场永无终点的马拉松比赛,不断的向前奔跑。
更有许多钢筋水泥的大楼拔地而起耸入天际,鳞次栉比的不停向外扩张,玻璃帷幕的外观被阳光照的闪闪发亮,像是宝石上耀眼的星芒,诺大的玻璃橱窗擦的几近透明,每每要伸手触摸才能感觉它的存在。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城市与乡村的心灵之旅我曾在城市的喧嚣中穿梭,也曾在乡村的宁静中漫步,这两段不同的旅程,如同两场触动心灵的冒险,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城市,那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
高楼大厦直插云霄,仿佛是人类向天空挑战的宣言。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目标。
我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看着车辆如流水般驶过,红色的尾灯在夜色中闪烁,如同城市的脉搏在跳动。
在城市的博物馆里,我触摸到了历史的痕迹和人类文明的智慧。
那些古老的文物,精美的艺术品,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城市的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我在那里沉浸于书海,感受着思想的碰撞。
这里的学校,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城市的生活也并非总是美好的。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时常感到疲惫和压力。
在拥挤的地铁上,人们面无表情,仿佛都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雾霾笼罩的日子里,天空变得灰蒙蒙的,让人怀念乡村那湛蓝的天空。
当我来到乡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望无际的田野,像是大地铺就的绿色地毯。
我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脚下的泥土松软而富有生机。
田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点头微笑。
乡村的农舍,虽然没有城市高楼的雄伟,但却有着一种朴实的温暖。
院子里,老人们坐在小板凳上晒太阳,脸上洋溢着平和的笑容。
乡村的夜晚,格外宁静。
没有了城市的嘈杂,只有阵阵蛙鸣和偶尔传来的犬吠。
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璀璨的星空,那一刻,我的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
在乡村,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韵律。
农民们辛勤地劳作,他们与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他们遵循着自然的节奏,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触摸城市,我领略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感受乡村,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本真。
城市与乡村,各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不能只沉迷于城市的繁华,而忽略了乡村的宁静;也不能只眷恋乡村的安逸,而拒绝城市的机遇。
或许,我们应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游走在城乡之间申论作文咱一提到城乡,那感觉就像两个性格不太一样的兄弟。
城市呢,就像是那个穿着西装革履,每天忙忙碌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精英;农村呢,则像是穿着朴素布衣,慢悠悠过着小日子,满是田野风光、鸡鸣狗吠的邻家大哥。
而咱很多人啊,就像个中间人,游走在城乡之间。
先说城市,那是个充满机遇的大舞台。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那真是满眼的繁华。
大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就像在对人喊着“快来把我带走”。
写字楼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仿佛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说不定下一个创业成功的大老板就在这堆人里呢。
城市的教育资源也相当丰富,学校里的各种先进设备、优秀的老师,就像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医疗条件也好得很,大医院里各种高科技的设备,感觉像到了科幻世界,治病救人那都有一套。
可是啊,城市也有城市的烦恼。
就拿住房来说吧,那房价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好多人奋斗一辈子可能就为了一套小房子。
交通也是个大问题,早晚高峰的时候,马路上的车堵得像条长龙,人坐在车里那叫一个心急如焚啊。
而且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感觉很淡漠,住在对门可能都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
再看看农村,那可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农村的空气那叫一个新鲜,每次回到农村,就感觉像是给肺做了一次大扫除。
大片大片的田野,春天绿油油的,夏天黄澄澄的,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农村的生活节奏慢,没有城市那种紧迫感,在农村呆着,就感觉时间都变得悠闲起来。
农村的人情味特别浓,一家有事,全村帮忙,那种邻里之间的温暖,在城市里可不好找。
但是呢,农村也有它的短板。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少得可怜。
很多年轻人在农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背井离乡去城市闯荡。
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跟城市比起来,那也是差了一大截。
孩子们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要到城市里去,老人生了重病,也得往城里的大医院送。
咱这些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人,可就像桥梁一样。
很多从农村出去到城市打拼的人,心里都装着农村的老家。
他们把城市里先进的理念、技术带回农村。
城市与乡村作文城市与乡村作文6篇城市与乡村作文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是隐居诗人陶渊明的诗句,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因他了解官场的污浊与黑暗,选择到乡村避世,从中体味田园乐趣,并在农闲之时,吟诗作赋,抚琴赏花,或与四邻共话桑麻,或与隐居文人交往,是惬意乡村生活的最佳典范。
“野茫茫”这本乡土文学作品,是隐居之人钟理和的代表作,他懂得品尝乡村的好,了解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他秉持着对乡土文学抱有的热爱,只因为他知道乡村虽然没有都市交通及网络的便利,但却拥有那心系着心的革命情感;虽然没有良好的就业机会,但却有着农民间的闲话家常,嘘寒问暖;虽然农民可能较无出人头地之机会,但却少了都市的勾心斗角,并多了那份质朴,纯真;虽然没有都市般有一波又一波的新血加入,居住者也年事已大,但却能用最真诚的情感,最憨厚的处事态度,创造出最顶尖的农作物。
这便是乡村最朴素的风光。
克达莫利曾说:“所有的城市都是疯狂的,然而是华丽的疯狂。
所有城市都是美丽的,然而是冷酷的美丽”极其言,我们年轻一辈为了生活忙早忙晚,在机械王国的浸泡下,逐渐的少了那一份纯真的人情,我们在都市的洗礼下,渐渐失去乡村原有的风情,在都市化的洪流下,甚至差点将最原始的原貌给侵蚀掉。
再者,更因置身于都市的七彩霓虹灯中,迷失了到都市闯荡的初衷,迷失乡村的美,迷失那份澄净的心灵。
曾听过一段话:“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
”乡村的景致或许美,意象上却不比都市的荣华富贵来的耀眼灿烂;乡村的一朵玫瑰一片叶子或许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艰苦,却不值过路人的匆匆一瞥,难道这世间就只存在了名望与地位吗?有谁曾因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到了都市;有谁曾因优越的丰富资源而移入到了都市;有谁曾因望于拥有交通的便利而集中到了都市。
现今社会,都市的拉力,使得都市与乡村的距离就如同天与地,如此的遥远。
离家赚钱的子女迁徙到了都市后,可有谁还想着远在乡村的父母,可有谁还谨记着他们搬离的目的。
老家和城市的变化作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回首往事,我的老家和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老家位于一个小村庄,那里曾经道路狭窄、环境简陋。
如今,通畅的水泥路遍布村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少人在外打拼致富,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
而城市的变化则更加令人瞩目。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商业区里商铺林立,霓虹闪耀。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交通四通八达,网络覆盖无处不在。
曾经的旧街巷被拆除重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住宅区和商业中心。
变化最大的,或许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电子产品等新事物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上购物、外卖送餐等新兴服务应运而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进步。
虽然有些怀念从前的纯朴生活,但我更期待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给我们带来怎样崭新的体验。
城市和乡村生活四级作文
都说城里人疲于奔命,而乡下人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可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反复徘徊过,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生活在城市里,是件既充满机遇又困难重重的事。
每天清晨我们就要挤上拥挤的公共交通,赶往理想的办公室。
白天里我们在写字楼里埋头苦干,为的是攒够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夜晚回到出租屋,或许还要加班加点。
好在城里娱乐设施多,我们可以和三五好友撸串打游戏,暂时忘掉生活的压力。
而在乡下,生活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清晨睁开眼,就能看到田园风光。
曾祖父留下的老房子虽小,却是我们的家园。
父母种地卖菜,靠着每年的收成过活。
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清贫一些,却也逍遥自在。
夏日午后,我常常躺在树荫下小睡一会,听着蝉鸣蛙叫,十分惬意。
也许你会说,城市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
但我们至少不用为温饱发愁,还拥有现代文明的便利。
而乡村生活虽然悠闲,却也意味着缺乏机会。
所以我认为,城乡生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尽情地去体验和享受。
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只要内心快乐就好。
城市与乡村作文高二800字范文5篇如诗如画的美景、热情纯朴的乡民、轻松悠闲的生活……等。
是多么令人渴望的!现在许多人都栖身于城市丛林,既繁忙又庸碌,何不在乡村中,寻求小小的幸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与乡村作文高二800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城市与乡村作文高二800字1都说城市好!你看,叔叔在城里买了套房,姑姑嫁给了城里人,他们都住在高楼里,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就剩下我家还留在农村,住着土瓦房。
我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家。
每次去他们家串门,我都会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自卑的感觉。
为此,爸爸妈妈常常勉励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也当城里人!”这不,说来就来。
如今,我小学还没有毕业,我也当上了城里人!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话还得从三年前说起,我的家乡建起了新区,我们这个村庄刚好在规划区里。
村里的土地都被征用了,土瓦房也被拆迁了。
政府盖好了崭新的楼房陪给我们农民。
这下可好了,我的一家也住进了令人羡慕的套房里啦!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个高楼林立的小区,村民们都到鞋革厂、制衣厂、轮胎厂去上班,再也不用种地了。
就连我们的学校也拆迁了重建,而且马上就要竣工了。
今年春节可热闹了,家家户户搬新居,鞭炮礼花不停歇。
站在新房子的阳台上,眺望四周,过去那长满野草的山坡,绿油油的庄稼地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颖别致的高楼,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一排排高耸亮丽的路灯,还有那只有城里人才有的公园……那城市里才有的路车来回穿梭,红绿灯忠实地不停闪烁着。
啊,我是城里人,我是城里人啰!于是,我常常向人炫耀:“我是城里人!”可每当妈妈听到这句话时,总是不以为然地嘲笑我:“我的城里人,小瞧农村了?去你舅舅家看看你就知道了。
”记忆中的舅舅家在沿海农村,一家人特别黑,尤其是常年在海上打鱼的舅舅。
他们住的是用石头搭盖的平房,很潮湿。
元宵节那天,妈妈特地带我去舅舅家做客。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典雅的小别墅,宽大的庭院里,各种各样的花草争奇斗艳,崭新的小轿车更是引人注目。
游走在城乡之间申论作文《游走在城乡之间》篇⼀:《城乡之间的路》在城乡之间游走,就像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穿梭,有意思得很。
我有个特难忘的经历,那次去乡下看我姥姥。
从城市出发,坐上车,沿着那马路,高楼大厦慢慢被甩到身后。
那路两边的树开始变得多起来,偶尔能瞅见一两片小田地。
车越开,城市的那种规整感就没了,路也变得窄点儿了,不过倒不觉得憋屈。
到了姥姥住的村子,那路就是泥土混合着小石子,脚踩上去嘎吱嘎吱响。
这和城里的柏油路形成鲜明对比,城里的路平坦得能滑冰似的,汽车跑得呼呼生风。
记得有一次,城里修路,半边路被围挡围起来了。
车堵得那叫一个惨,司机们一个劲儿按喇叭,那声儿嘈杂得就像一群乱叫的鹅。
可乡下的路虽然不那么精致,哪怕下了雨有些泥泞,但那种宁静是城里没有的。
我和村里的小朋友在沾满泥巴的路上跑,溅起的泥水弄脏了裤腿,可大家就哈哈笑。
我们路过一家门前,看到一只大公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路边啄食,那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的,看到我们来了也不慌,还瞪着眼睛瞅我们呢。
在城里,最多也就是在公园里看到几只鸽子,被人群围着,畏畏缩缩的,哪有这乡下公鸡的威风。
游走在城乡之间的路,就像是从一个有序而忙碌的世界迈向了一个悠然又随性的天地,每一段路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篇⼀:《城乡之间的吃》论吃的,城里和乡下也是大不相同。
在城市里,到处是餐馆,那饭馆装饰得花花绿绿的。
有次我和朋友去一家西餐厅,那菜单上的字都好多不认识,全是些洋名字,什么“卡布奇诺”“拿铁”“黑椒牛排”之类的。
服务员穿得也是规规矩矩,站在那一侧,轻轻问我们要吃啥,感觉特别正式。
可在乡下就不一样喽。
有回姥姥家杀猪,那可真是热闹。
早上天一亮,家家户户就有人来了。
几个壮实的叔叔就去猪圈里把猪拽出来,猪被拉着嗷嗷叫,那声儿在村子里回荡,跟敲大钟似的。
然后杀猪匠就开始动手了,那手法娴熟得很。
中午的时候,满院子都是肉香。
大家围坐在大圆桌前,桌上摆着猪肉炖粉条、猪血肠、溜肉段,都是用自家产的食材做的。
走过乡村和城市-高二作文
藤蔓攀爬上围墙,恣意生长,开出了四季和时光,它绕过低缓的墙,路过我的窗棱,向高处的天空望,却发现,原来摩天之上,竟一毛不拔。
乡村是由上帝创造的,时间在她的怀里保留着上帝创造时的模样,人类生产了城市,几十年的时间在那几十平米的房子里缩影成了日历上的数字,一张张的撕去布满尘土的记忆。
走过乡村,我在泥地里的落叶上找到了上一世纪的影像,我能找到鲁迅童年的百草园,我能看见朱自清和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还走过了郁达夫那故都的秋……直至我驻足在孙犁老家的门前,我推开这门,吱嘎声里藏着那句:“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
的把我忘了。
”是的,把我忘了,将我遗忘在辽阔的田野上,将我遗
忘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将我留在幽深的雨巷里,将我留在能看见日子是怎样流淌过人们的肩膀的山岗上。
我继续行走,翻过山重水复,但不见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穿出又一条青苔巷,抬头却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匆忙行进的人群,我连忙翻开城市的圣经,见上面写道——路上奔走的只有两个人,一个为名,一个为利;而他们的脸上也只有两种表情——得到了的自得与失去了的失意。
道路越来越拥挤,我急忙追上世俗的脚步,日头也在我的眼中变成了黑白色。
城市也就像是一本书架上的相簿,我从过去翻起,一色的黑白,偶尔遇到几页彩色,过去黑白页中的人向往着彩色,而
问题却是彩色页中的人又往往忘记了他们也曾活在黑白中的那段日子。
世界正长着一个表情复杂的面孔,拷问一群失魂落魄的行路人。
人从乡村中走出来,是拔了它的根,就像人从古猿进化来的时候,抛弃了自己的尾巴,套上了城市的伪装,于是我们离家越走越远,就像龙应台在寒色中写道:“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也有人会保留自己的“尾巴”,像浮萍在城市里漂过一阵,再回到安定的彼岸,而他们的身后又往往会牵连出无尽的亲人的牵挂。
他们已是这座城市与那座乡村最后的联结,他们让已经断“根”了的人重温那段拥有漫天流光的黄昏的岁月,给日渐干涸的枯井压出了一股清泉。
也许栀子花还开在楼脚,只是在城市的黄昏里看它,怎么都觉得凄清。
因为我们不再有“家”,不再有自己的“田”,也不再有给老家的大钟上弦的“发条”。
乡村和城市供奉着同一个月亮,分享着同一束日光,可是乡村在这头——在阳光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天阶月色凉如水时,传承着轻罗小扇扑流萤;城市在那头——在阳光照不全的房间里弯腰驼背,在天窗的月光里挂念家乡。
我们都爱望月:乡村的人渴望它会是嫦娥飞天住的那个广寒,城市的人期盼它会是家乡那温柔似水的双眸。
可是,无论在哪一种光下,我们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和那曾经深陷在泥泞里的脚印。
真正的“百姓”,是和泥土和石头同色同质同源的人,真正的“市人”是和江水和树枝同根同祖同梦的人。
乡村的生命正在时间的脚下绵延,也许是一个花期,也许是在柴米油盐中划出的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城市的历史正在乡村的供给下壮
大,不论是在一盏又一盏的霓虹,或是在人头攒动的闹市间。
我行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思考这时间到底会将他们刻画成如何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