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化学鲁科版:第8章 命题热点强化练
- 格式:doc
- 大小:252.00 KB
- 文档页数:8
【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配套训练汇编目录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 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 氯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4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5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6 电解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7 氧化剂和还原剂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8 铁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9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0 氮的循环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1 硫的转化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2海水中的元素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4 铝及其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5 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6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7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8 化学键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19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0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2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3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4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条件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5 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6 弱电解质的电离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7 盐类的水解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8 沉淀溶解平衡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29 认识有机化合物重要的烃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0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2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3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4 有机物的结构、分类与命名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5 烃和卤代烃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6 烃的含氧衍生物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7 基本营养物质有机合成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8 原子结构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39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课时分层训练40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一)气体的制法及其性质探究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二)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三)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四)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五)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含答案:专题突破训练(六)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突破方略鲁科版专题突破训练(一) 气体的制法及其性质探究1.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 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 3、分离NaHCO 3、干燥NaHCO 3四个步骤。
专题 认识有机化学【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1、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4、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为ClBr CF 2,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略去)。
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 1301Br CF 3-B. 122Br CF 22-C. 242Cl F C 242-D. 2012ClBr C 22-5、某烃分子结构中含一个苯环,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碳碳叁键,它的分子式可能为( )A. 129H CB. 2017H CC. 3020H CD. 2012H C6、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链状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7、有机物命名中,取代基的编号必须满足“最低系列”,即当存在碳链编号不同时,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编号系列,此时应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不同的位次,最先遇到位次编号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若有多种官能团,必须按官能团的优先次序,使官能团的编号满足“最低系列”,其中碳碳双键比卤素原子优先。
如应命名为1,6-二溴-1,3,5,7-环辛四烯(或简称为1,6-二溴环辛四烯)。
请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名称。
8、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化合物或根据名称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3)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4)3―甲基―2-羟基丁酸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018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习题鲁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习题鲁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习题鲁科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1。
催化氧化产物是H —C —H C—CH O ||CH CH |332的醇是 A. OH HCH C CH CH 2CH |233 B 。
3CH CH |23CH HCHOH C CH CH 32- C. 2CH |2OH |3H C HCH C CH 3D. 3CH CH |2OH |3HCH C HCH C CH 322. 下列各物质在日光照射下不能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B 。
溴化银C. 氮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D 。
氯水3。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CH CH CH CH CH CH =-=-=-—…)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A 。
聚乙烯B 。
聚丁二烯 C. 聚苯乙烯 D 。
聚乙炔4。
有机物①()CHO CHOH OH CH 42;②OH CH CH CH 223;③OH CH CH CH 22-=;④32COOCH CH CH -=;⑤COOH CH CH 2-=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
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③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可发生的有机反应的正确组合是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A 。
第五章命题热点强化练1.(2018·青岛模拟)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甲、乙、丙、丁,常温下甲、丙、丁均可与乙反应生成盐和水,X、Z、W的原子序数及0.1 mol·L-1甲、丙、丁溶液的pH如图所示(已知lg 2=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Z<WB.X、Y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皆为离子化合物C.乙固体中加入甲的溶液或浓氨水,固体都能溶解D.Y、Z的简单离子都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解析:选D由题给信息可推知X、Y、Z、W分别为Na、Al、S、Cl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分别为NaOH、Al(OH)3、H2SO4、HClO4。
氯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则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Z>W,A错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浓氨水中,C错误;铝离子和硫离子均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正确。
2.(2018·八市质检)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四种元素中只有b为金属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b>c>d>aB.b n+与d m-在水溶液中可形成化合物b m d n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D.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解析:选D b为Al,则a、c、d分别为N、P、S。
离子半径:P3->S2->N3->Al3+,A项错误;Al3+、S2-相互促进水解,故在水溶液中不能形成Al2S3,B项错误;非金属性:N>P,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C项错误;Al(OH)3与H2SO4可发生反应,D项正确。
3.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和C在周期表中相邻,C和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练习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1课时水练习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2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练习第三单元溶液练习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空气氧气练习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物质组成的表示练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练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利用练习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练习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练习第九单元金属练习第十单元化学与降练习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练习1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重难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填序号,下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③④⑥⑨⑬⑭⑮⑯⑱⑳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⑤⑦⑧⑩⑪⑫⑰⑲。
①玻璃破碎②粮食酿酒③铁水铸成锅④过滤粗盐水⑤电解水⑥风力发电⑦手机电池充电⑧植物光合作用⑨酒精的蒸发⑩食物的腐败⑪金属的冶炼⑫蜡烛燃烧⑬水的蒸发⑭氖管发光⑮湿衣服晾干⑯干冰升华⑰铁器生锈⑱海水晒盐⑲海水制碱⑳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重难点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_ ⑤_⑨_ 【答案】②_ ⑥_⑩_ ③_⑦_⑪ _④_⑧_⑫ _①错误,应用灯帽盖灭②错误,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③错误,应悬空滴加④错误,不可将pH 试纸直接放入被测液中⑤错误,会打破试管⑥正确⑦错误,应用手扇闻⑧错误,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⑨错误,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⑩正确⑪错误,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⑫错误,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命题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1.(2018·聊城)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车胎爆炸B.剪纸成花C.瓷碗破碎D.食物腐烂2.(2018·滨州)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C)A.节日燃放焰火B.木炭烤熟食物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3.(2018·济宁)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B)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4.(2018·淄博)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5.(2018·枣庄)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第8章命题热点强化练1.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至pH=7。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A.x为弱酸,V x<V y B.x为强酸,V x>V yC.y为弱酸,V x<V y D.y为强酸,V x>V y解析:选C pH相等的两种酸,稀释过程中,强酸的pH变化大,弱酸的pH变化小,因为弱酸稀释时逐渐电离出H+。
因为y为弱酸,不能全部电离,x为强酸,全部电离,pH 相同时,y的浓度大,所以y消耗OH-的量更多。
2.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中[Na+]>[A-]>[H+]>[HA]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Na+]=[A-]+[HA]D.b点所示溶液中[A-]>[HA]解析:选D A.a点所示溶液中NaOH和HA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8.7,呈碱性,则HA为弱酸,A-水解,则溶液中的粒子浓度:[Na+]>[A-]>[HA]>[H+]。
B.b点时为NaA和HA的溶液,a点NaA发生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b点HA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
C.pH=7时,根据电荷守恒:[Na+]+[H +]=[A-]+[OH-],[H+]=[OH-],所以[Na+]=[A-]。
D.b点酸过量,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故[A-]>[HA]。
3.(2018·福建质检)室温时,往20 mL 0.1 mol·L-1的HM酸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的ROH碱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R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ROH)<20 mL时,随着V(ROH)增大,HM的电离程度减小B.K(HM)=K(ROH)C.RM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V(ROH)>20 mL时,溶液中[R+]<[M-]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0.1 mol·L-1的HM酸溶液的pH>2,则HM为弱酸。
V(ROH)<20 mL时,随着V(ROH)增大,溶液中[H+]减小,HM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HM的电离程度增大,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V(ROH)=20 mL时,溶液呈中性,则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B 项正确;RM溶液呈中性,HM为弱酸,则ROH为弱碱,RM为弱酸弱碱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V(ROH)>20 mL时,溶液呈碱性,[OH-]>[H+],结合电荷守恒式:[OH -]+[M-]=[H+]+[R+]知,[M-]<[R+],D项错误。
4.(2018·益阳第一次调研)常温下,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和20.00 mL 0.100 0 mol·L-1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若用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乙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Na+]=[A-]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n(CH3COOH)>n(HCl)D.当V(NaOH)=20.00 mL时,两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Na+]>[A -]>[OH-]>[H+]解析:选B常温下0.100 0 mol·L-1盐酸的pH=1,显然图甲是滴定盐酸的曲线,图乙是滴定醋酸的曲线,A错误。
图中B、D两点溶液的pH均为7,则有[H+]=[OH-],结合电荷守恒推知,溶液中[Na+]=[A-],B正确。
B、E两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a mL,据CH3COOH~NaOH及HCl~NaOH可知,反应消耗n(CH3COOH)=n(HCl),C错误。
当V(NaOH)=20.00 mL 时,两混合液中酸碱均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盐酸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溶液呈中性,则有[Na+]=[Cl-]>[OH-]=[H+];滴定醋酸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H3COONa,由于CH3COO-发生水解而显碱性,则有[Na+]>[CH3COO-]>[OH-]>[H+],D错误。
5.(2018·三明模拟)25 ℃时,将1.0 L w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气体或NaOH固体,溶液pH随加入HCl或NaOH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b 、c 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B .c 点混合液中[Na +]>[CH 3COO -]C .加入NaOH 过程中,[Na +][OH -][CH 3COO -]减小D .若忽略体积变化,则25 ℃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a =0.2w -0.2×10-7解析:选D 由题图知,1.0 L w mol·L -1CH 3COOH 溶液与0.1 mol NaOH 固体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 <5,显酸性,说明醋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CH 3COOH 和CH 3COONa ;加HCl 时,CH 3COONa 与HCl 反应生成CH 3COOH ;加NaOH 时,NaOH 与CH 3COOH 反应生成CH 3COONa 。
a 、b 、c 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依次减小,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b >a ,A 项错误;c 点pH =7,则[H +]=[OH -],结合电荷守恒式:[Na +]+[H+]=[OH -]+[CH 3COO -],可得[Na +]=[CH 3COO -],B 项错误;[Na +][OH -][CH 3COO ]=[Na +][OH -][H +][CH 3COOH][CH 3COO -][H +][CH 3COOH]=[Na +]·K W K a ·[CH 3COOH],加入NaOH 过程中,[Na +]增大,[CH 3COOH]减小,K W 、K a 不变,故[Na +][OH -][CH 3COO -]增大,C 项错误;c 点时,[H +]=10-7 mol·L -1,[CH 3COO -]=[Na +]=0.2 mol·L -1,则K a =[CH 3COO -][H +][CH 3COOH]=0.2w -0.2×10-7mol·L -1,D 项正确。
6.(2018·遵义模拟)AlPO 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 2>T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像中四个点的K sp : a =b >c >dB .AlPO 4在b 点对应的溶解度大于c 点C .AlPO 4(s)Al 3+(aq)+PO 3-4(aq) ΔH <0D .升高温度可使d 点移动到b 点解析:选B 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溶度积常数越大,则图像中四个点的K sp :a =c =d <b ,A 错误;b 点温度高,溶解度大,AlPO 4在b 点对应的溶解度大于c 点,B 正确;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升高溶度积常数增大,则AlPO 4(s)Al 3+(aq)+PO 3-4(aq) ΔH >0,C 错误;升高温度,阴阳离子浓度均增大,不可能使d 点移动到b 点,D 错误。
7.Zn(OH)2与Al(OH)3性质相似,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已知有关锌的化合物的下列反应:Zn2++2OH-===Zn(OH)2↓;Zn(OH)2+2OH-===[Zn(OH)4]2-。
如图是常温条件下,溶液的pH与lg C的关系图像,lg C=lg [Zn2+]或lg C=lg [Zn(OH)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b点到a点可以通过升高溶液pH和溶液[Zn2+]的方法来实现B.溶液中Zn2+析出沉淀的pH范围为8~12C.常温下,K sp[Zn(OH)2]=1.0×10-17D.元素Zn在A区以Zn2+存在,在C区以[Zn(OH)4]2-存在解析:选B通过升高溶液pH和溶液[Zn2+]可以使b点到a点,A项正确;B区及两条实线上任何一点都有Zn(OH)2沉淀出现,不仅仅是pH在8~12之间,B项错误;由图中的虚线可知K sp[Zn(OH)2]=[Zn2+][OH-]2=10-3×(1.0×10-7)2=1.0×10-17,C项正确;由图可知,D项正确。
8.已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为K W(B)>K W(A)>K W(C)>K W(D)B.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可从C点到D点C.B点对应的温度下,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D.升高温度可实现由C点到D点解析:选B A项,温度越高,水电离出的[H+]和[OH-]越大,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由图像知,温度:A>B>C=D,则K W(A)>K W(B)>K W(C)=K W(D),错误;B项,温度不变,K W 不变,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中[OH-]变大,[H+]变小,可以实现从C点到D点,正确;C项,B点对应温度下,K W>1.0×10-14,pH=4的硫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但pH不一定等于7,错误;D项,C点和D点均处于室温,错误。
9.(2018·北京海淀模拟)室温下,向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入pH=7的醋酸铵溶液,溶液pH随滴入醋酸铵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点,pH=2B.b点,[CH3COO-]>[NH+4]C.c点,pH可能大于7D.ac段,溶液pH增大是CH3COOH H++CH3COO-逆向移动的结果解析:选B醋酸是弱酸,0.0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2,故A错误;b点为醋酸和醋酸铵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pH逐渐接近7,根据电荷守恒,[CH3COO-]+[OH-]=[NH+4]+[H+],因此,[CH3COO-]>[NH+4],故B正确;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混合,不可能变成碱性,故C错误;ac段,相当于醋酸溶液的稀释,稀释过程中,CH3COOH H++CH3COO -正向移动,但[H+]减小,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