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石榴笑了》优秀教案1(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65.81 KB
- 文档页数:4
《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S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黑板上贴有裂开嘴的“石榴”。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种水果吗?(据学生回答板书:石榴)2、你们看,这颗石榴现在怎样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加以描述:是啊,这颗石榴多么像人的一张笑脸,它到底碰到什么喜事,这么高兴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交交石榴这位小朋友。
板书:笑了)3、读题4、你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把你们心中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5、我们先和课文的生字交朋友,我们才能真正和石榴交上朋友。
(学生上黑板抽生字卡片,抽到的教学生读。
老师正音,重点指导书写“牙”字,其余由学生自己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二、合作探究,角色扮演1、自由读课文(要求标自然段)。
2、分别请三位同学来读这些自然段。
3、学生自评。
4、学生读重点句子。
(出示句子)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力力唱歌,石榴不笑。
力力跳舞,石榴不笑。
力力讲笑话,石榴还是不笑。
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露出牙齿笑了。
力力望着石榴,也笑了。
(1)、谁来读上面的句子?(2)、看老师的表演动作,马上从上面句子找出表演的那句话,读一读。
5、角色扮演。
(1)你们想认识力力小朋友吗?(出示力力画像),快跟他打招呼。
(2)课文中除了写力力这个小朋友,还写谁?(妈妈)(3)妈妈怎么说?谁来读一读妈妈的话?(指导学生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谁读得好,奖励为最佳妈妈。
(4)石榴还没有笑时,力力小朋友他做了什么?力力唱歌、跳舞、讲笑话。
(5)谁来当力力,唱个歌给这课石榴树听。
(出示未成熟的石榴树图画),谁唱得好,奖励为最佳力力。
(6)谁来当力力,跳个舞给这棵石榴树看。
谁跳得好,奖励为最佳力力。
(7)谁来当力力,讲个笑话给这棵石榴树听。
谁讲得好,奖励为最佳力力。
(8)力力下了那么大功夫,石榴笑了没有呀?这时候,“呼——呼——呼,秋风来了,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了嘴,露出了牙齿,笑了。
力力望着石榴,也笑了!”老师说的这段话,谁能在课文中找出这样一幅图来?(9)“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了嘴,露出了牙齿,笑了。
石榴笑了【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石榴的生长规律。
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2.会认“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十二个字。
会写“力、王、牙、石”四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榴笑了”的含义。
2、了解石榴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词语卡片、石榴(实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石榴。
谈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想吃石榴吗?那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石榴笑了》。
2.板书课题,从课题想想:你从课题想了解些什么?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
[师: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生交流读书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读拼音,问同座或老师;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读,把长句子读成短句子。
]3.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或者请教老师、同学。
4.小组互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5.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6.出示生字卡片,先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石榴一棵就可以什么时候王力力不会讲笑话还是出牙齿7.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不丢字,不加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躲回了课文中,我们去找找他们吧。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边听边想:他们读得怎样?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4.小组讨论,交流学习。
四、导读课文,点拨释疑1.王力力为什么盼望石榴笑?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王力力想了什么办法逗石榴笑呢?石榴笑了吗?谁能读好这组句子?指导朗读。
《石榴笑了》语文教案《石榴笑了》语文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石榴笑了》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石榴笑了》语文教案1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师:又到快乐读书屋的时间了。
生:(拍手)你快乐,我快乐,大家读书真快乐。
你来、我来,大家来,请你快来读书屋。
出示快乐读书屋图标师:今天,我们在读书屋中能体验到哪些快乐呢?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水果呢?生:石榴。
出示“石榴”的词语卡片。
师:跟老师一起读(石榴)。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生:有一个石榴是闭着嘴的,有一个石榴是张着嘴的。
师:张着嘴的石榴像不像人张开嘴笑呀?生: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石榴”的诗歌。
板书课题,先板书拼音、再板书生字。
过渡:石榴娃娃什么时候“笑”呢?是谁让它笑的呢?读过课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二、指导阅读1、看拼音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看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看汉字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看着汉字把课文读给自己听一听,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3、同桌互读互听师:我们已经读过两遍课文了,现在你们愿不愿意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生:愿意。
师:听的同学要认真帮同学纠正错误,同时把你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师:刚才帮助同学纠正错误的同学请举一下手,有没有自己发现读错的同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读的很认真,老师这有几个字想考考大家。
出示生字(他、们、己、巴)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个字?如果你认为他读对了就请你给他鼓鼓掌跟着读一读。
4、指名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篇诗歌读给同学听一听?师:请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为什么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后,石榴娃娃就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呢?师:这位同学读的声音响亮,还很流利,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鼓励他。
学生汇报出示课件(欣赏石榴树、石榴花、石榴)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这棵就是石榴树,上面红色的就是石榴。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石榴笑了-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石榴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并理解文中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模仿并复述所学课文;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增加课堂互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2.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3.学生能够模仿并复述所学课文。
三、教学难点1.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模仿并复述课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课文的PPT、教学反馈表;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学生活动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PPT呈现一张描绘石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学生发问:“这是什么水果?请你们谁来说一说这个水果的特点。
”等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石榴的特点,并通过问题导入:“你们知道石榴是如何长大成熟的吗?”2. 学习课文教师在PPT上呈现课文,并带领学生一起认读课文,确保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出每个字、每句话。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重要词语的含义,并进行适当的示意图解。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3. 合作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轮流模仿并复述课文。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代表的表演给予评价和建议。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改进表演,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机会展示。
4. 拓展应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石榴的轮廓,学生在轮廓内根据自己的想象填上石榴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并用适当的语言来描述。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互相交流。
5. 总结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石榴的特点和生长过程,以及学到的语言表达。
教师借助教学反馈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课后作业1.自己认真复述本课课文,家长签字;2.完成课后活动本上的练习题。
以上是关于。
石榴笑了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石榴笑了一、教学目标:1.掌握故事《石榴笑了》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故事《石榴笑了》的内容。
2.情节推理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故事《石榴笑了》的图片和文字。
2.教学素材:另外准备一颗石榴供学生观察。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引入故事主题:“石榴笑了”,请学生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展示石榴,描述它的特点和外观。
Step 2:教授新词汇(5分钟)1.教师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并介绍“石榴”这个词汇。
2.引导学生观察石榴外表,并描述石榴的特点,如红色的果实、许多颗籽等。
Step 3: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以朗读的方式讲述故事《石榴笑了》的内容,引导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节推理,询问学生猜测石榴为什么会笑。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石榴为什么会笑的原因,并记录在小组讨论纸上。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猜想。
Step 5:展示石榴(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展示的石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察结果来推测石榴笑的原因。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推测,重新讨论并调整自己之前的猜想。
Step 6:表演和讨论(2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生来表演石榴为什么会笑的原因,其他组员则扮演听众。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表演,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反馈。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组的表演和讨论结果,并给予评价。
五、教学扩展:1.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石榴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不同文化对石榴的理解和解释。
2.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石榴为什么会笑的小故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在听故事、表演和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故事《石榴笑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石榴笑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兴趣。
(2)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推理等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理解。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推理等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对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理解。
2. 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描述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石榴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 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3.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习和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石榴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石榴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石榴为什么会笑呢?引出课文《石榴笑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推理等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拓展1. 运用多媒体展示其他水果的生长过程,如苹果、香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观察。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七、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石榴的生长过程图。
2. 家庭作业:观察一种水果的生长过程,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石榴笑了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了解意思,另外11个生字只要求会认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了解生活常识,明白石榴成熟的季节,明白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来源:ZXXK]教学预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了解意思,另外11个生字只要求会认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具预备:挂图,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来源:学_科_网]一、预习:轻声读课文,摸索:石榴如何会笑?二、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一)齐读课题:石榴笑了。
(二)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明白什么?(石榴什么时候会笑?石榴笑起来是什么样的?)(三)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
(四)学生小声读课文。
(五)指名三人读,要读准字音。
三、认读本课生字(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四、学习课文,明白得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共3段)(二)学习第一段。
[来源:学.科.网]1.自由读第一段。
2.提问: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回答)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
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有没有不常见的标点符号?指导学生认识“?”——问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的,一句完整话的结尾有时用问号。
2.问:为了让石榴笑,力力想了哪些方法?(力力唱歌、跳舞、讲见笑。
)3.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结合插图和生活常识明白得)石榴什么缘故不笑?(因为它还没有到成熟的时候)4.指导朗读,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
[来源:Z,xx,k]5.教师领读,学生练习读。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大伙儿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2.提问:谁来了,石榴才笑呢?石榴是如何样笑的?(指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课文回答问题)3.出示词语卡片“慢慢地、一颗颗”,观看它们的特点。
11 石榴笑了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榴笑了的意思。
3.激发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对新事物吸引。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初步感悟到课文意义,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共鸣。
学生能较准确表达内心所想,并能说一句完整的话3重点难点1.知道石榴笑什么时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兴趣导入1.教师: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一位可爱的朋友,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多媒体课件未裂嘴的石榴图)2.教师:还有一位淘气的朋友也想认识孩子们,快把它请出来吧!(裂开嘴的石榴图)3.比较它们的不同,引出课题。
4.板书,读题。
(读出喜爱之情活动2【活动】再读巩固,鼓励探究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注意用自己的表情表现力力的不同心情。
2.你还知道,秋天一到,哪些水果还会笑呢?它们笑起来又是什么样的?活动3【讲授】深入理解(一)学习第一段1.孩子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带领大家到石榴园看看2.看到这红彤彤的满树的大石榴,你想说什么?3.指导朗读句子,流露喜爱之情“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
”教师:怎么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石榴又大又多呢?4.教师:是呀,望着一个个可爱的石榴,力力小朋友可想吃了,石榴什么时候可以吃呢?5.抽生反馈(二)学习第二段1.力力多么希望石榴早点笑啊,你有好办法帮助力力吗?2.力力怎么做的?A.自由读第2段B.抽生反馈C.可结果怎么样?(板书)3.此时,力力的心情怎样?4.指导朗读,读出力力的可爱与着急之情。
让学生挑战读一读。
(三)学习第3段1.师:力力可着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来帮助了力力,你们知道是谁吗?(风婆婆)2.观看课件,看看风婆婆是怎么样帮助力力的?教师配音读第3段。
3.师:你瞧,石榴裂开了嘴,露出牙齿,笑了。
A.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同桌读一读第3段,议一议。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石榴笑了
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篇课文《石榴笑了》,教学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本节教学的重点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表达能
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故事理解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两个石榴”的故事,把学生的学习观念由学到学以
致用转变。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石榴的形态、颜色等特点,理解“石榴笑了”是一种
比喻手法。
2.学生能够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石榴“互帮互助”的友情故事。
3.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感受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对植物和动物怀有感激
之情。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石榴笑了”的含义,理解此为一种比喻手法,理解故事主旨。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对于阅读能力和好奇心增强了,阅读内容的难度达到了基础性阅读知识点,比如常见的故事、膳食。
除了阅读之外,老师也让孩子们开口说故事、写作,让他们接触不同的语言形式。
希望今后,教学上能够在其他方面多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快乐成长。
《石榴笑了》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认识“禾”“夕”两个偏旁。
2.能正确朗读儿歌,并了解每个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及景物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个月的特色。
教学难点
会认8个字,会写5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演绎法,情境创设法。
课前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二月歌》,齐读课题。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已拼读课文,要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可借助拼音认一认,也可以问同桌或请教老师。
再读一遍课文,要特别注意比较生疏的字。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掌握情况。
(二)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四人小组里每人读三行,读完后互相评议。
请两个小朋友读课文,其它小朋友认真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投影显示课文中的四幅图,再结合课文说一说它们各是哪个月的特点?(一月、二月、五月、腊月。
)
找好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完后回到座位上。
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请个别小朋友朗读课文,对有些在语气和停顿方面掌握不到位的地方要指导,提醒大家注意。
(3)“拍手游戏”:师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拍手,提高读书兴趣。
发散思维,背诵课文。
老师:请小朋友们在课文中找出四个表示颜色的词,并用自已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绿、红、黄、青)
提问:一年中四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试着背一背,老师巡视。
(四)小结
3、结论总结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一年中每个月的特点,增长了知识。
生活是美好的,愿大家热爱生活,做快乐小天使。
4、课堂练习
1.生字卡片认读。
2.“拍手游戏”:师带领全班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拍手,提高读书兴趣。
5、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完成相关同步练习。
6、板书设计
石榴笑了
“?”——
问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的,一句完整话的结尾有时用问号。
为了让石榴笑,力力想了哪些办法?(力力唱歌、跳舞、讲笑话)石榴为什么不笑?(因为它还没有到成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