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功用种类及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295.37 KB
- 文档页数:5
离合的原理和应用实例讲解一、离合的原理离合是一种用于传动动力的装置,常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输到车辆的驱动系统中,以驱动车辆前进。
离合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聚合力原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依赖于聚合力的产生。
当两个金属面接触并施加压力时,会产生聚合力,使两个金属面紧密结合。
离合器利用这种原理,在离合片和压盘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2.压力传递原理:离合器通过将发动机的转动动力传递到变速器中。
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压力轮会施加压力在离合片上,使离合片与压盘紧密结合,从而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
3.离合片材料缓冲:离合片是离合器的核心部件,它由摩擦材料制成,通常采用纤维素基材料和耐磨材料。
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离合片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传动更加平稳。
二、离合的应用实例离合器作为动力传递装置,在不同的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离合器应用实例:1.汽车离合器:汽车离合器是离合器的一种常见应用实例。
它将发动机的转动动力传递给车辆的变速器,在换挡时起到临时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连接,使得换挡更加平稳。
汽车离合器通常采用摩擦离合器,通过摩擦片和压盘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
2.摩托车离合器:摩托车离合器也是离合器的常见应用实例。
它的原理与汽车离合器类似,通过离合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系统。
摩托车离合器通常采用多片摩擦离合器,多片摩擦片之间可以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从而传递更大的动力。
3.工业机械离合器:工业机械中的离合器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控制转速。
例如,某些机械设备需要通过离合器来实现正反转和变速。
工业机械离合器的结构和原理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有摩擦离合器和液力离合器。
4.其他应用:除了上述的应用实例,离合器在其他工艺和设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离合器在工厂的生产线上常用于传动物料和控制输送速度。
此外,一些特殊应用的离合器还可以用于减震和缓冲作用。
简述离合器的分类
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动力传递的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离合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 手动离合器(Mechanical Clutch):手动离合器是最基本的类型,通常用于手动变速器车辆上。
它由离合器踏板、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摩擦片和释放轴等组成,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断开或接通。
2. 液压离合器(Hydraulic Clutch):液压离合器使用液压原理来传递力量,相比于机械离合器更易于操作,并且提供了更平稳的离合过程。
液压离合器通常用于一些需要频繁变速的车辆上。
3. 自动离合器(Automatic Clutch):自动离合器是一种无需驾驶员干预的离合器系统,它可以根据车速、转速等参数自动控制离合状态。
这种类型的离合器通常用于自动变速器和某些高级车型上。
4. 离合器副压离合器(Centrifugal Clutch):这种类型的离合器通常用于小型机械设备和摩托车上,它使用离心力原理来控制离合状态,当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数值时,离合器自动接合,从而传递动力。
这些是离合器的一些常见分类,不同类型的离合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简述离合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引言1.1 概述离合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动力传递和分离,使得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连接和断开。
离合器按照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分为干式离合器和湿式离合器两种类型。
干式离合器是离合器的一种常用类型,它是由两个摩擦片构成的。
其中一个摩擦片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另一个摩擦片则与传动系统的输入轴相连。
当离合器踏板被松开时,压力板压力力量使得两个摩擦片紧密地接触在一起,实现动力传递。
而当离合器踏板被踩下时,压力板压力力量减小,两个摩擦片之间的接触力也会减小,从而断开动力传递。
与干式离合器相比,湿式离合器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它的两个摩擦片被浸泡在润滑油中,能够实现更好的散热和摩擦性能。
这种离合器常用于重载设备和高速运动车辆中,因为它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
无论是干式离合器还是湿式离合器,它们的工作原理都基于摩擦的力量。
当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离合器时,通过压力板的作用,使得两个摩擦片紧密地接触在一起,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
而当需要断开动力传递时,减小压力板的作用力,使得两个摩擦片之间的接触力减小,从而实现断开动力传递。
总结来说,离合器是一种控制动力传递和分离的重要装置。
它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干式离合器和湿式离合器两种类型。
无论哪种类型的离合器,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基于摩擦的力量,通过控制压力板的作用力,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断开。
离合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对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驾驶的安全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关于文章结构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部分来叙述离合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 引言- 1.1 概述:介绍离合器在机械传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本文将要描述的离合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 文章结构:概述本文的整体结构,明确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次序。
离合器种类一、摩擦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离合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的结构主要由压盘、摩擦片和摩擦片压盘组成。
在摩擦片的表面涂有摩擦材料,通过压盘的压力使得摩擦片与摩擦盘之间形成摩擦力,从而实现离合与联接的作用。
摩擦离合器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船舶等交通工具中,并且在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纺织设备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离心力离合器离心力离合器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原理来实现离合与联接的作用。
它的结构主要由离合鼓、齿形凸轮和摩擦片组成。
当离合鼓旋转时,齿形凸轮通过离合鼓上的齿槽与摩擦片接触,使得摩擦片脱离或接触离合鼓,从而实现离合与联接的作用。
离心力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启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
三、湿式多片离合器湿式多片离合器是一种采用液体(通常为液压油)进行冷却和润滑的离合器。
它的结构主要由刚性压盘、活动压盘和摩擦片组成。
通过液压油的喷射和冷却,可以使得摩擦片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从而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湿式多片离合器具有承载能力强、热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大型工程机械等设备中。
四、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是一种通过电磁吸合力来实现离合与联接的离合器。
它的结构主要由定子、转子和摩擦片组成。
当电流通入定子线圈时,产生磁场使得转子与摩擦片吸合,从而实现离合与联接的作用。
电磁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起动器、发电机等设备中。
五、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是一种通过液体的粘性力和转速差来实现离合与联接的离合器。
它的结构主要由泵轮、涡轮和导向叶片组成。
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的流动和转速差来实现离合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自动调节牵引力和输出转矩。
液力变矩器具有启动顺畅、无级变速、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机车等领域。
六、牙形离合器牙形离合器利用齿轮的齿间间隙和齿间摩擦力来实现离合与联接的作用。
离合器作用和工作原理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机械传动系统的装置,主要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的连接与脱离。
它的作用是在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建立或断开传动力,并能够在传动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节。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作用来实现的,它包括一个主动离合件和一个被动离合件,通过这两个部件之间的摩擦来实现传动装置与发动机的连接与脱离。
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合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一、离合器的作用:离合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一种关键的装置,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和断开传动:离合器可以在发动机运转时,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系统,使得车辆能够启动和运行。
同时,在换挡时,离合器可以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快速断开和连接,使车辆顺利进行换挡操作。
2.调节传动力的大小:离合器通过调整两个离合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来实现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节。
这样可以使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输出恰当的动力,以适应车辆的不同运行状态。
3.缓冲和保护作用:离合器还具有缓冲和保护作用。
在启动和换挡时,离合器能够通过摩擦面之间的一定弹性变形来缓冲动力冲击,降低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损坏风险。
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摩擦力的传动原理。
它主要由离合盘、压盘、扭矩弹簧等部件组成。
1.离合盘:离合盘是离合器的核心部件,它由摩擦片和导向片组成。
摩擦片通常由摩擦材料制成,能够通过与压盘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
导向片通过与传动系统的齿轮啮合,使离合盘能够与传动系统实现连接或脱离。
2.压盘:压盘是离合器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它一般由一定数量的压盘片和压盘弹簧组成。
压盘片通过压盘弹簧将离合盘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调节压盘片的压力来实现离合盘与压盘片之间的摩擦力调节。
3.扭矩弹簧:扭矩弹簧位于压盘片的内部,并固定于压盘片上。
通过扭矩弹簧的弹性变形,可以实现发动机输出扭矩的调节。
当扭矩达到一定数值时,扭矩弹簧会发生变形,从而调节离合盘与压盘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离合器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断离状态:当离合器踏板未踩下时,离合盘与压盘片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接触,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无法传递给传动系统。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起到了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作用。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磨擦力的转换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分离和连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
一、离合器的组成1.1 主动盘:主动盘是离合器的一部份,它直接与发动机曲轴相连。
主动盘上有一组磨擦片,通过与从动盘磨擦来传递动力。
1.2 从动盘:从动盘连接着变速器的输入轴,它通过与主动盘的磨擦来传递动力。
1.3 压盘:压盘是离合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压力使主动盘和从动盘密切接触,从而传递发动机的动力。
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1 离合状态:当离合器踏板松开时,压盘对主动盘施加压力,使主动盘和从动盘密切接触。
这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主动盘传递给从动盘,从而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
2.2 分离状态: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压盘再也不对主动盘施加压力,主动盘和从动盘之间的磨擦力减小。
这时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递给从动盘,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实现了离合状态。
2.3 动力传递过程: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变速器可以自由选择档位。
当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给变速器,从而推动车辆前进。
三、离合器的常见故障3.1 磨损:由于长期使用,离合器的磨擦片会磨损,导致离合器失效或者磨擦力不足。
3.2 滑移:离合器的压盘失效或者从动盘与主动盘之间的磨擦力不足,会导致离合器滑动,影响动力传递效果。
3.3 过热:离合器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容易过热,导致离合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四、离合器的维护与保养4.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离合器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磨擦片和压盘。
4.2 注意使用方法:正确使用离合器,避免长期半离合状态、高转速启动等不良操作,以减少离合器的磨损。
4.3 注意保养:保持离合器清洁,避免油污和灰尘进入离合器,影响其正常工作。
五、离合器的发展趋势5.1 自动离合器: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自动离合器将逐渐取代手动离合器,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离合器的作用和四大分类2010年10月12日17:23腾讯汽车我要评论(2)字号:T|T离合器是主、从动部分在同轴线上传递动力或运动时,具有接合或分离功能的装置。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
主动部分有: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从动部分是从动盘;压紧机构是压紧弹簧;操纵机构有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和传动部件。
离合器的作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这是离合器的首要功能。
在汽车起步前,自然要先起动发动机。
而汽车起步时,汽车是从完全静止的状态逐步加速的。
如果传动系(它联系着整个汽车)与发动机刚性地联系,则变速器一挂上档,汽车将突然向前冲一下,但并不能起步。
这是因为汽车从静止到前冲时,具有很大的惯性,对发动机造成很大地阻力矩。
在这惯性阻力矩作用下,发动机在瞬时间转速急剧下降到最低稳定转速(一般300-500RPM)以下,发动机即熄火而不能工作,当然汽车也不能起步。
因此,我们就需要离合器的帮助了。
在发动机起动后,汽车起步之前,驾驶员先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分离,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脱开,再将变速器挂上档,然后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逐渐接合。
在接合过程中,发动机所受阻力矩逐渐增大,故应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即逐步增加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上,而不致熄火。
同时,由于离合器的接合紧密程度逐渐增大,发动机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的转矩便逐渐增加,到牵引力足以克服起步阻力时,汽车即从静止开始运动并逐步加速2、实现平顺的换档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传动系经常要更换不同档位工作。
实现齿轮式变速器的换档,一般是拨动齿轮或其他挂档机构,使原用档位的某一齿轮副推出传动,再使另一档位的齿轮副进入工作。
离合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离合器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于控制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断开。
它是汽车、摩托车等车辆的重要部件之一。
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发
动机运转时将动力输出到变速器,而在换档或停车时则将发动机与变
速器分离。
离合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飞轮:飞轮是一个大型金属圆盘,位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
它既
可以作为发动机的旋转惯量,也可以作为离合器的支撑和固定点。
2. 离合器盘:离合器盘由摩擦材料制成,通常是铸铁或陶瓷材料。
它
位于飞轮上,并通过弹簧连接到离合器壳体上。
3. 压盘:压盘由钢制成,位于离合器盘和飞轮之间。
当踩下离合踏板时,压盘会向着离合器盘施加压力,使得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
4. 离合器壳体:离合器壳体固定在飞轮上,并且起到支撑和保护离合
器盘和压盘的作用。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动机运转时,飞轮也在旋转。
当踩下离合踏板时,压盘会向着离
合器盘施加压力,使得离合器盘与飞轮分离。
这样,发动机的动力就
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上,车辆就可以停车或换档。
当松开离合踏板时,压盘会停止施加压力,离合器盘就会与飞轮接触。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离合器盘开始旋转,并将动力传递到变速器上。
这样车辆就可以继续行驶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半离合状态或过度磨损导
致摩擦材料脱落等问题。
总之,离合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械装置,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
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充分理解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且正
确使用和保养,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及各部分的分类离合器的功用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离合器功用:1、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暂时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动,保证变速器换挡平顺。
3、限制所传递的转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离合器的组成摩擦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离合器各部分都包括的部件1、离合器主动部分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
离合器盖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压盘后端圆周上的凸台伸入离合器盖的窗口中,并可沿窗口轴向移动。
这样,当发动机转动时,动力便经飞轮、离合器盖传动压盘,并一起转动。
2、离合器从动部分包括从动盘和从动轴。
从动盘带有双面的摩擦衬片,离合器正常接合时摩擦衬片分别与飞轮和压盘向接触;从动盘通过花键毂装在从动轴的花键上,从动轴是手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其前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曲轴后端的中心孔中,后端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
3、离合器压紧机构有若干根沿圆周均匀布置的压紧弹簧,它们装在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用来将压盘和从动盘压向飞轮,使飞轮、从动盘和压盘三者压紧在一起。
4、离合器操纵机构由离合器踏板、分离拉杆、分离拉杆调节叉、分离叉、分离套筒、分离轴承、分离杠杆、回位弹簧等组成。
离合器自由间隙和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离合器在正常接合状态下,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应留一个间隙,一般为几个毫米,这个间隙称为离合器自由间隙。
如果没有自由间隙,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变薄后压盘将不能向前移动压紧从动盘,这将导致离合器打滑,使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下降,车辆行驶无力,而且后加速从动盘的磨损。
为了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和操纵机构零件的弹性变形所需要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离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的元件,它能够使引擎与传动装置临时断开连接,实现换挡以及启动和停车时的分离。
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盘、分离轴承、摩擦片、液压缸和液压管路等。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踩下离合踏板时,通过离合踏板杆和拉线或液压缸的作用,使压盘与飞轮分离。
2.压盘与飞轮分离后,传动装置与引擎之间的连接断开,发动机的动力不再通过离合器传送到传动装置上。
3.当离合踏板松开时,压盘通过压力板和分离轴承的作用压紧到飞轮上。
4.压紧后,车辆的动力通过摩擦片与飞轮之间的摩擦产生传递,从而实现传动装置与引擎的连接和动力的传递。
离合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1.压盘:由螺旋弹簧和摩擦面组成,螺旋弹簧提供了压扁压盘的力量,摩擦面与飞轮摩擦产生传动力。
2.飞轮:连接在发动机的曲轴上,通过压盘与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传动装置。
3.摩擦片:连接在压盘的两侧,通过与飞轮的摩擦产生传动力。
4.分离轴承:位于压盘和压力板之间,当离合器分离时,承受压力盘的压力,使压盘与飞轮分开或压紧。
5.压力板:由压力板和压力弹簧组成,螺旋弹簧提供压紧压盘的力量。
6.液压缸:用于自动或液压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工作原理和踏板操作类似,但力量由液体代替了脚力。
7.液压管路:用于传输踏板或液压缸产生的液压力量。
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离合器的操作要平稳、缓慢,避免猛踩离合踏板或突然松开离合踏板,以免对离合器产生过大的冲击力,损坏其结构。
2.离合器的磨损会导致摩擦片与飞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需要定期检查离合器磨损情况,替换磨损严重的部件,以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3.在行驶过程中,避免长时间半离合状态,以免离合器过渡磨损。
4.定期检查离合器液压缸的液位和液质,保持液压缸的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传动装置的元件,通过离合踏板的操作实现引擎与传动装置之间的临时连接和断开。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盘、分离轴承、摩擦片等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实现发动机的动力传输。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控制机械传动的装置,主要用于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力的转换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中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一、离合器的组成部分离合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压盘、摩擦片和分离器。
其中,压盘位于发动机侧,摩擦片位于变速器侧,而分离器则负责连接和分离压盘与摩擦片。
二、离合器的工作过程1. 连接状态:当离合器踏板未踩下时,压盘通过弹簧和压盘弹簧片与发动机飞轮连接,摩擦片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传动系统。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器,从而驱动车辆的运动。
2. 分离状态: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通过离合器操作杆使分离器推动压盘,压盘与飞轮分离,断开了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
这样,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车辆处于空档状态,不会继续前进。
三、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摩擦力的转换。
在连接状态下,压盘通过弹簧和压盘弹簧片与发动机飞轮紧密连接,而摩擦片与变速器输入轴紧密连接。
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由于压盘上的摩擦片与飞轮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器。
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通过离合器操作杆使分离器推动压盘,压盘与飞轮分离,断开了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
这样,摩擦片与输入轴之间的摩擦力消失,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车辆处于空档状态。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断开,使得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从而实现换挡和停车等操作。
四、离合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 合理使用离合器:在启动、换挡、停车等操作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离合器,避免过度磨损。
2. 注意离合器磨损情况:定期检查离合器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离合器片,以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3. 避免滑离:在行驶过程中,应避免离合器滑离现象的发生,以减少离合器的磨损。
总结: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控制机械传动的装置,通过摩擦力的转换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离合器的功用和工作原理
一、离合器的功用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
其功用为:(1)使汽车平稳起步。
(2)中断给传动系的动力,配合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
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
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
(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三、离合器的种类
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
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动件。
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
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接合力,这样的离合器称为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目前,与手动变速器相配合的绝大多数离合器为干式摩擦式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又分为单盘式、双盘式和多盘式等几种。
湿式摩擦式离合器一般为多盘式的,浸在油中以便于散热。
采用若干个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并将这些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离合器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如图所示)。
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的离合器称为膜片弹簧离合器。
四、离合器结构
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主动部分
主动部分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压盘等机件组成。
这部分与发动机曲轴连在一起。
离合器盖与飞轮靠螺栓连接,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是靠3-4个传动片传递转矩的。
从动部分
从动部分是由单片、双片或多片从动盘所组成,它将主动部分通过摩擦传来的动力传给变速器的输入轴。
从动盘由从动盘本体,摩擦片和从动盘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为了避免转动方向的共振,缓和传动系受到的冲击载荷,大多数汽车都在离合器的从动盘上附装有扭转减震器。
为了使汽车能平稳起步,离合器应能柔和接合,这就需要从动盘在轴向具有一定弹性。
为此,往往在动盘本体圆周部分,沿径向和周向切槽。
再将分割形成的扇形部分沿周向翘曲成波浪形,两侧的两片摩擦片分别与其对应的凸起部分相铆接,这样从动盘被压缩时,压紧力随翘曲的扇形部分被压平而逐渐增大,从而达到接合柔和的效果。
扭转减振器
离合器接合时,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飞轮和压盘传给了动盘两侧的摩擦片,带动从动盘本体和与从动盘本体铆接在一起的减振器盘转动。
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又通过六个减振器弹簧把转矩传给了从动盘毂。
因为有弹性环节的作用,所以传动系受的转动冲击可以在此得到缓和。
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会使从动盘毂相对于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来回转动,夹在它们之间的阻尼片靠摩擦消耗扭转振动的能量,将扭转振动衰减下来。
捷达轿车的从动盘有两级减振装置。
第一级为预减振装置,第二级为减振弹簧,其扭转特性为变刚度特性。
第一级预减振装置很软,在发动机怠速时,它能避免将发动机的波动传给变速器,从而消除了变速器的噪声。
当传动系在小转矩负荷下工作(包括减速滑行)时,预减振装置也能减小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内齿轮和系统内其他机件的扭转振动和噪声。
第二级减振弹簧刚度较大。
拿安装减振器弹簧的长方孔比较,在这里从动盘毂的孔要比从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的孔长,因此,这一级减振器弹簧要在动盘毂与从动盘本体相互正向(发动机带动传动系)转过5度,或反向(传动系带动发动机)转过2.5度时才起作用,否则,将只有第一级预减振装置起作用。
第二级减振装置能够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使传动系共振应力下降。
还能缓和汽车改变行驶状态时对传动系产生的扭转冲击,并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
捷达轿车从动盘两级减振装置的扭转角度与作用转矩的关系:
在离合器从分离到接合的过程中,从动片与飞轮和压盘之间要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热量。
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出,以避免摩擦片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所以在离合器盖上都设有窗口,有的还制有导风片,以加强其内部的通风散热。
压紧机构
压紧机构主要由螺旋弹簧或膜片弹簧组成,与主动部分一起旋转,它以离合器盖为依托,将压盘压向飞轮,从而将处于飞轮和盘压间的从动盘压紧。
螺旋弹簧分为沿周向布置和在中央布置两种。
将一个圆柱形或圆锥形弹簧布置在中央的离合器称为中央弹簧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