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啊
- 格式:docx
- 大小:48.10 KB
- 文档页数:18
必修1: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新)1.2.1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引言]古时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国王美丽的公主,国王出题刁难,其中一个问题是:10kg小米是多少粒?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思考、讨论、回答][追问]这些方法中,那种方法最科学?[追问]谁能介绍几种生活中相似的例子?[讨论回答]箱、打、令、包、条…设计意图:引发学习兴趣,引出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方便科学研究、方便相互交流。
[引入] 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板书] 第一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讲述]可称量物质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一定数目的离子集体为单位来计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
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板书]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讲解]物质的量也是与质量、长度一样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
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投影]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预习·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自主预习1. 表示出质量(m )、气体体积(V )及微粒数(N)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来表示 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 物理量。
单位 符号: 表达式:【归纳·核心知识】一、物质的量浓度c (B)=n (B)V判断:(1)1L 食盐水中溶有1molNaCl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2)将58.5gNaCl 完全溶解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3)从1L2mol ·L —1稀硫酸中取出0.5L,这0.5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 ( )计算:1.将2molNaOH 溶于水配成200ml 溶液,则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2.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的H 2SO 4溶液500ml ,含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 .将23.4gNaCl 溶于水中配制成25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4. 配制500mL0.1mol/LNaOH 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________【归纳整理】a .概念中的体积是指 体积,而不 是 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升。
b .溶质的量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而不是质量。
c.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时,其浓度不变。
【知识拓展】1. 0.5L 2mol/L K 2SO 4溶液中,含有K +的物质的量为 ,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含有SO 42-的物质的量为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 0.1mol/L Al 2(SO 4)3溶液中Al 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4.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 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
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欲想知道究竟,请认真学好本节内容。
【板书】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过渡】什么是物质的量呢?它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认识的对象。
【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其符号为 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
【板书】1、物质的量概念:是用来解决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之间关系问题的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为 n。
【强调并板书】①“物质的量”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②“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由固定字数组成,不能分割、不能增减。
【讲解】任何一个物理量都有单位,如长度、温度的单位分别是米和开尔文,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呢?物质的量是摩尔,符号 mol,简称摩。
【板书】2、摩尔(1)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2)符号:mol【讲解】既然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的,那么,物质的量的1个单位即1 mol表示的数目是多少呢?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上有关内容,并得出结论。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6篇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6篇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1 一、【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指的是用容量瓶等仪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核心是配制的过程和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p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配制过程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学生已经学过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理解它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误差分析^p 就是在此根底上的开展。
由于它还与化学反响给物质的量计算有亲密的联络,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内容,是本学科化学实验局部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演示好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要点。
二、【教学目的与解析】1.教学目的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根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并进展误差分析^p 分析^p 。
2.目的解析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根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就是指要能熟悉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条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能对实验中的不标准操作进展相关的误差分析^p 。
三、【问题诊断分析^p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无视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无视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误差分析^p 时有一定的难度。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它与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就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其中关键是还要弄清楚物质的量浓度与相关的物理量(如物质的量、质量、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p 】在本节课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和视频播放器。
因为使用多媒体视频,有利于学生通过视频向学生演示实验详细步骤,理解使用仪器和步骤,分析^p 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标准学生的实验操作。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学号:2007210397 姓名:田斌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内容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本课时新课标的内容要求: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计量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量数的概念和作用;2. 学习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3. 掌握计算摩尔质量和摩尔比的方法;4. 掌握计算溶液浓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计量数的概念和应用;2.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计算;3. 摩尔质量和摩尔比的计算;4. 溶液浓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计量数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2. 掌握化学反应中计量数的应用;3. 熟练运用摩尔比和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计量杯、天平、试剂瓶等实验仪器;2.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练习题;3. 摩尔质量和摩尔比计算的练习题;4. 溶液浓度计算的练习题;5. 计量数的观察实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计量数的概念和作用。
二、讲解:详细介绍计量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摩尔质量和摩尔比的计算等案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验: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验证计量数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五、应用:让学生通过计算溶液浓度的相关案例,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六、总结:对计量数的概念、应用以及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反馈:1. 作业批改: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生的知识。
2. 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消除疑惑。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及所得结论。
教学延伸:1. 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一个控制变量实验,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验证计量数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化学反应动画:利用化学反应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计量数的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计量数的相关知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2019-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教案从容说课本节内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是中学化学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
物质的量这个词学生初次接受,难以理解,为了加强学生的直观感觉,可结合实际导入对不同的物质量度单位不同进行比较说明。
小米只能按斤,不能按粒;钻石的单位是“克拉”等。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原子之间的反应,能否找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与微观微粒数联系起来——这就是物质的量的意义。
物质的量既不能理解为质量,也不能理解为数量,它是衡理物质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及摩尔质量,后两部分介绍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并分别介绍有关概念的简单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不要在本节内容中出现,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
本节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而且都很抽象。
限于学生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在本节中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得很透,只能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对所学知识基本理解。
在讲述难度比较大的一些概念时,如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尽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概念,尽可能多地利用比喻性描述和直观教具,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2.气体摩尔体积3.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烧杯、铝片、硫磺、镁、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钻石早在4000多年前就被人类发现,事实上它已在地表蕴藏亿万年。
由于它所散发出来的光泽永恒灿烂,在远古法老时代,钻石是贵族独有的珍宝,渐渐地,钻石被用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
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复习目标:1、把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等概念。
2、把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3、能够把握考查N A题型的解答方法及技巧。
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差不多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说明〗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在描述的时候应该标明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
如1molH,或1mol氢原子。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能够表示为N A,其近似值为6.02×1023 mol-1二、摩尔质量(M)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 。
假如g/mol作为单位,其数字上等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或式量。
三、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解题指导】阿佛加德罗常数考点命题陷阱归类分析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要紧以选择题的形式(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进行考查。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此类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显现,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1、温度和压强:22.4L/mol是在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2、物质状态: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
如SO3:常温下是固态;水:常温下是液态。
戊烷,辛烷常温下是液态等。
3、物质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藏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形。
化学计量实验教案: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化学计量实验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实验之一,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化学计量实验是以化学计量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实验技术和方法来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一种实验方法。
化学计量实验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验、药品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学计量实验中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和应用。
一、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半定量分析是一种只能得到样品中化学物质约定量的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半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利用滴定液与被测液体反应生成定量产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定量的物质,但是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
因此,它通常是被用于半定量分析。
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滴定液中的一种化学物质来与被测液体中的目标化学物质反应,生成定量产物,如常用的KMnO4滴定法、HClO4滴定法等。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以利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化学物质浓度的方法。
它基于分子吸收光的本质,可用于半定量或使用校准曲线来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又称分光光度测定法,常用于分析痕量元素。
3、比色法比色法是利用化学物质与某种显色剂反应,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进行半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与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类似,但是常常受到样品矩阵干扰的影响。
二、半定量分析的应用1、环境监测半定量分析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测定水、大气、土壤等中的污染物含量。
如利用滴定法测定水中硬度离子的含量、利用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氧化物浓度的方法等。
2、食品检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半定量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如利用比色法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利用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盐分含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微量元素等。
3、药品制造半定量分析方法在药品制造中也应用广泛。
如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药品中的杂质、利用滴定法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利用比色法测定药品中添加剂的含量等。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概念2、化学计量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概念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教学过程?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缺一不可,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符号mol ,简称摩。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名称及符号长度l(L)米(m)时间t 秒(s)质量m 千克(kg)温度T 开尔文(K)发光强度I(Iv)坎德拉(cd)电流I 安培(A)物质的量n 摩尔(mol)一、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的单位---摩尔(mole)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从物质的量设立的目的上看,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这个集体的组成者是粒子,这种集体有大有小,也就是集体内的粒子数目有多有少。
因此,物质的量是专门用于计算粒子数目的物理量。
那么物质的是的1个单位即1mol表示的粒子数目是多少呢?[问]1mol粒子的数目大约是多少?(约为6.02*1023个)[问]6.02*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的?(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依据得出来的)[问]12C原子特指什么结构的碳原子?(12C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结论: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也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因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测得有着很大的贡献,故用他的名字来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以示纪念。
化学上,我们用N A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单位mol-1,它表示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其数值近似6.02*1023个等于。
2、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 A,单位为mol-1,数值约为6.02*1023 mol-1[点击试题]填空1. 1 mol H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
22. 2 mol氢分子含个氢原子。
2―是个硫酸根离子。
3. 1 mol SO4[讲]物质的量只限制了所含粒子个数的多少,并没限制粒子的种类,所以使用mol 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3、注意:使用mol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点击试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B. 1 molCO2C. 1 mol小米进行如下计算:[例题]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1. 1.204×1024个H,合多少 mol?(2mol)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3.01*1024)2. 5 mol的O23. 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讲]由以上练习,我们得出粒子总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物质的量n三者之间的关系为:4.N 、N A 与n 的关系: n N N A摩尔是一个巨大数量粒子集合体,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例如可以有0.5 mol O 2,0.01 mol H 2SO 4等,但分子、原子等具体的粒子,只能是整数,就不能说0.5个或0.01个。
随堂练习:[点击试题]1.0.5 mol 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2.2 mol 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个氢原子。
3.1 mol H 2SO 4中含有 个H 2SO 4分子, 个硫酸根离子。
4.1 mol HCl 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5.1个水分子中有 个电子,1 mol H 2O 中呢?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知道它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
那么,1 mol 粒子的数目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其数目约为多少?(是以0.012 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目为标准得来的;其数目约为6.02×1023)[问]我们初中所学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以碳-12原子为标准得出来的,它是怎样定义的?[思考]假如一原子的质量为m 1,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C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 1怎样表示?请大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A 1=C1C m m 1212m 1m A 1比A 2与m 1与m 2的关系是什么呢?( A 1∶A 2=m 1∶m 2)这也就是说:原子的质量比=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比。
下面让我们导出下列关系:微观粒子 一个C 原子 一个O 原子 一个Fe 原1 mol C 原子 1 mol O 原子 1 molFe 原子宏观质量 0.012 kg=12 g x g y g相对原子质量 12 16 56由刚才我们对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入理解知道:原子的质量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
∴1 mol 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
请大家根据此结论,计算出x 值和y 值。
[结果]x =16 y =56[问]1 mol 钠原子的质量是多少?1 mol 氢原子的质量呢?(1 mol 钠原子的质量是23 g ,1 mol 氢原子的质量是1 g) [问]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1 mol 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扩大6.02×1023倍 扩大 6.0×1023倍 扩大6.02×1023倍质量)[问]单位呢?( 克!)[问]1 mol分子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 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克,则1 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 (对于离子来说,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时,电子的质量可略去不计,因此,1 mol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离子的式量,单位为克)结论:]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
[点击试题]1 mol H2O的质量是。
1 mol NaCl的质量是。
1 mol Na+的质量是。
1 mol S的质量是。
化学上,我们把1 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5、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2)、公式:M =nm 单位 g ·mol -1 依据此式,我们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构成物质的粒子集体---- 物质的量联系起来,回答下列空。
[点击试题]1.Na 的摩尔质量 。
2.NaCl 的摩尔质量 。
3. SO -24摩尔质量 。
在解答有关摩尔质量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下面,让我们根据摩尔质量的为进行计算。
注意解题格式。
6、有关摩尔质量的相关计算例1:24.5 g H 2SO 4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解:H 2SO 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M (H 2SO 4 )=98 g ·mol -1。
n (H 2SO 4 )=)SO 2H (M )4SO 2H (m 4=1-mol g 98g 5.24⋅=0.25mol 。
答:略 [点击试题]1。
5 mol Na 2CO 3 的质量是多少?[小结]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1 mol 不同的物质中,构成它们的粒子的数目虽然相同,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一般不同,故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一般也不相同,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就等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在进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和解题格式。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 1.5 mol H 2SO 4的质量是 。
其中含有 mol O, mol H,其质量分别为 和 。
2. 0.01 mol 某物质的质量为 1.08 g ,此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 g 氯相当于2 mol 氯B.每摩尔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D.1 mol KClO 3中含有3 mol 氧元素4.如果1 g 水中含有m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m91 B.9m C.2m D.18m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原子的质量就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B.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C.1 mol H 2SO 4中含有1 mol H 2D.氩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6、0.8g 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式量约为( )A 、8B 、16C 、64D 、160二:填空题1、71g Na 2SO 4 中含有Na +和SO 42-物质的量各是__________________2、 19.6g H 2SO 4 中氧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3、 含有1.5*1022个分子,其质量为2。
7g 求分子质量4、多少克H 2SO 4 所含的分子数与3.6克10%盐酸所含溶质的分子数相等5、 0.2 mol KClO 3中所含的Cl 原子数与多少克CaCl 2中所含的C l-离子数相等。
第二课时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 mol 任何物质的粒子个数都相等,都约为6.02*1023个,1 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式量。
那么,1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又该如何确定呢?1 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我们都可以用摩尔质量作桥梁把它计算出来, 质量、密度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密度体积======质量密度÷那么,请思考一下,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动手寻找一下答案。
科学探究2、下表列出了0℃、101 kPa(标准体积)时O 2和H 2 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 O 2和H 2的体积下表列出了20℃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 这几种物质的体积[小结]1、1 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体积不同2、在相同状态下,1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3、同样是1 mol 物质,气体和固体的体积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