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19
沪科版八年级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识梳理】一、物体的形变(根据能否恢复原状分类)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力撤去后,物体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例:气球、篮球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力撤去后,物体不能自行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例:橡皮泥、面包形变。
3.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能够自行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二、弹力1.定义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阐述:弹力即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从而施加给与其接触物体上的力。
例:用手把气球压扁,气球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气球想要恢复原来的球形,从而给手施加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且产生弹性形变(即接触并挤压)3.弹力的三要素① 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 ② 作用点:作用于接触面上③ 大小:在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
三、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2.使用使用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与恢复原状方向相同与发生形变方向相反}①选:估计待测力的大小并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②调零:a、上下拉动挂钩,防止弹簧测力计卡壳b、将指针调节至零刻度线处③测量: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要与被测力方向保持相同。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摆放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由被测力的方向决定)④读数:a、待指针静止时再读数b、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易错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才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当弹簧所受的拉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弹簧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规律总结】弹力时接触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易观察到的物体的微小形变)。
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典例分析】1.(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自主预习1.弹力(教材P108)(1)弹力:因物体发生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
(2)举例:我们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等。
2.弹簧测力计(教材P109)(1)用途:测量____________的工具。
(2)结构: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______。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________________: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知道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分度值)。
(3)校零:使用前检查指针与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对齐。
若没有对齐,要调节至对齐(校零)。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_____________在一条直线上,弹簧____________(选填“要”或“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1.力是一个物体对___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2.弹簧、橡皮筋等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该物体能够__________。
3.拉橡皮筋时会感觉到:橡皮筋被拉伸得越____,产生的拉力越大。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2.如何正确地使用弹簧测力计?课堂自测(满分:20分)1.(弹力的产生·3分)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的锯条B.拉长的橡皮筋C.被挤压后的橡皮泥D.拉弯的竹子2.(弹力的大小·3分)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3.(弹力的产生和方向·4)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如图),跳板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____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弹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案: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主要涉及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了解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求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挂绳、钩码、塑料尺。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一位同学用手拉伸一段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产生的力。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弹力?2. 讲解弹力的概念: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
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师展示弹簧测力计,讲解其制作原理和量程、分度值。
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力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5.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以及测量时要注意的事项。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7. 课后作业:(1)请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弹力。
(2)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1. 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使用学校:日期:年月日编号:的理由。
【交流探究】一、弹力环节一:师友探究想想做做:用力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将纸张揉成纸团。
观察:(1)它们是否发生形变?(2)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环节二:教师点拨弹簧、橡皮筋形变后可以恢复原状,橡皮泥、面团、纸团不能恢复原状。
橡皮筋类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橡皮泥类的物体受到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环节一:师友探究感受弹力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或压弯直尺。
思考:手受力了吗?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环节二:教师点拨弹簧受力伸长后,发生弹性形变,因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向左的弹力。
直尺受力弯曲后,发生弹性形变,因要恢复原状对手产生向上的弹力。
因此手受到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弹簧和刻度尺。
弹簧和刻度尺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了弹力。
环节一:师友探究思考:用手拉弹簧,弹簧可能发生什么形变?用力小,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用力太大,弹簧发生塑性形变。
环节二:教师点拨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即使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来形状。
环节一:师友探究活动探究:是否所有的形变都能产生弹力?(1)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2)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回忆压弹簧、拉橡皮筋时手的感受。
环节二:教师点拨(1)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互相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环节一:师友探究问题: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环节二:教师点拨熊猫和竹子互相牵拉,都发生弹性形变。
熊猫对竹子的拉力和竹子对熊猫的拉力都是弹力。
运动员和跳板互相挤压,都发生的弹性形变。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人推箱子互相挤压,都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
人和箱子之间产生弹力。
果蔬和秤互相挤压,都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
沪科版物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弹力的概念及类型•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误差分析•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应用•课后练习与提高01弹力的概念及类型弹力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弹力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定义按接触方式分类点接触压力、面接触压力、线接触拉力、体接触压力按弹性形变分类弹簧弹力、张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弹力的类型原因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弹力。
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条件0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弹性限度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可保持弹性形变,受到外力作用后可以恢复原状。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需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了解其最大测量值和最小分度值,确保测量范围合适。
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需要将其指针调至零刻度线位置,以确保测量准确。
校零将待测量的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注意不要超过最大测量值。
挂重物待测量重物静止后,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所指刻度线,读出待测物的重力大小。
读数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剧烈震动禁止随意拆卸或敲打弹簧测力计的部件,以免影响其精度和使用寿命。
禁止拆卸和敲打为保证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定期校准03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误差分析读数方法在静止状态下,读取指针所指的刻度值,注意分度值所对应的单位。
正确认识刻度盘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依次标有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等重要信息。
估读由于存在分度值,测力计读数需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误差来源弹簧测力计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测量仪器本身的不精确、测量方法的不完善、环境条件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