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8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从属商业资本而逐步实现的。
这一转变过程的最初阶段是简单协作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产品,运到较远的市场去出售,他们成为包买主。
多数小生产者则由于贫困,不得不求助于包买主出售其产品。
这样,商人的收购和贩卖活动,打破了小生产者和消费市场的直接联系;很多小生产者变成受商业资本剥削的雇佣劳动者。
简单协作与后来手工工场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劳动分工,产品在一个家庭或一个生产单位内就可以完成。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就是在简单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
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他们在企业家的组织下形成一个生产集体,有一定的劳动分工。
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雇佣工人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销售成品。
所谓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
这已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又不彻底,因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雇者自己的,劳动过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里分散进行,每一种产品是依次经过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分散的手工工场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内,使用资本家提供的劳动工具,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
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产品的制成要经过许多道工序。
简单协作、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三种形式,它们虽然在时间上是承袭的,但又往往是并存的。
下面让我们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典型的英国为例进行考察。
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兴起之初,其生产组织在城市是行会作坊,在农村是家庭手工业。
农村中没有行会的控制,手工业者的分化比较迅速。
商人以各种方式控制分散的生产者,简单协作很快过渡到手工工场。
★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览基本概念: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一。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再兴与发展政治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采用两种手段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与若干原则国际关系:早期殖民争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注意过程)。
法国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科学进步:近代科学产生,伽利略的实验科学与牛顿经典力学,形成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二.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经济上:由于英国颁布《取消限制机器出口禁令》,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扩大到欧美,产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经济危机.思想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想;随着劳资矛盾加剧,产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在更大的范围内确立,如俄国、德国、日本;资产阶级代议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如法国、德国。
伴随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制度、市场、殖民地三块内容)。
阶级关系:劳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发展,如三大工人运动、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则把这一阶段的工人运动推向顶点。
早期工人运动具有政治斗争为主、暴力斗争为辅,具有分散性、自发性的特点,其作用被马克思称之为“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国际关系:为获取市场与原料,资本主义到处侵略,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如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文学艺术: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感到失望,产生浪漫主义文学、音乐;进而产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绘画。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时限:14-16C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主要历史事件: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限:16中-18C末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主要历史现象: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时限:18末-19C后半期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历史现象: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时限:19C后半期-20C初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公民取代臣民;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
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制度,下面是2017 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请考生及时了解最新内容。
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
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
艺术和文学的著名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4、理解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熟练掌握革命前英国的经济,阶级,政治,宗教状况,对比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不同影响。
6、如何重新正确理解和辨证评价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
并从经济、阶级、思想、旧势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在英国的形成。
8、从经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革命领导的革命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思想发动、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解法国大革命比之于英国革命彻底的原因。
并正确评价之。
1。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三大历史潮流,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其中主线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代(处于前工业化时代)时间:14、15世纪——18世纪六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具体史实: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英国圈地运动的兴起政治方面:处于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少数欧美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史实:荷兰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具体史实: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对外侵略:处于早期殖民主义侵略时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经济上主要为:掠夺财富,贩卖黑奴,殖民贸易)具体史实:16世纪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17世纪主要是荷兰和英国18世纪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自发的经济斗争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蒸汽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具体史实: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具体史实: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代土地贵族进入政权中心欧洲1848年革命(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统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外侵略:掀起殖民扩张浪潮,初步建立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经济上主要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具体史实: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具体史实: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第三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并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均有很大发展但是不平衡加剧具体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比较缓慢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各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具体史实:各国帝国主义特征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外侵略: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经济上主要为:资本输出)具体史实:中国从边疆危机到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具体史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俄国的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四阶段:信息时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具体史实: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德、日的重新崛起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政治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不论是从广度或深度都在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处具体史实:一大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具体史实:二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美第三世界的兴起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具体史实:二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