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8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从属商业资本而逐步实现的。
这一转变过程的最初阶段是简单协作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产品,运到较远的市场去出售,他们成为包买主。
多数小生产者则由于贫困,不得不求助于包买主出售其产品。
这样,商人的收购和贩卖活动,打破了小生产者和消费市场的直接联系;很多小生产者变成受商业资本剥削的雇佣劳动者。
简单协作与后来手工工场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劳动分工,产品在一个家庭或一个生产单位内就可以完成。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就是在简单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
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他们在企业家的组织下形成一个生产集体,有一定的劳动分工。
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雇佣工人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销售成品。
所谓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
这已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又不彻底,因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雇者自己的,劳动过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里分散进行,每一种产品是依次经过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分散的手工工场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内,使用资本家提供的劳动工具,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
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产品的制成要经过许多道工序。
简单协作、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三种形式,它们虽然在时间上是承袭的,但又往往是并存的。
下面让我们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典型的英国为例进行考察。
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兴起之初,其生产组织在城市是行会作坊,在农村是家庭手工业。
农村中没有行会的控制,手工业者的分化比较迅速。
商人以各种方式控制分散的生产者,简单协作很快过渡到手工工场。
★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览基本概念: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一。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再兴与发展政治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采用两种手段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与若干原则国际关系:早期殖民争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英国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注意过程)。
法国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科学进步:近代科学产生,伽利略的实验科学与牛顿经典力学,形成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二.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经济上:由于英国颁布《取消限制机器出口禁令》,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扩大到欧美,产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也出现了经济危机.思想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想;随着劳资矛盾加剧,产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在更大的范围内确立,如俄国、德国、日本;资产阶级代议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如法国、德国。
伴随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制度、市场、殖民地三块内容)。
阶级关系:劳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发展,如三大工人运动、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则把这一阶段的工人运动推向顶点。
早期工人运动具有政治斗争为主、暴力斗争为辅,具有分散性、自发性的特点,其作用被马克思称之为“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国际关系:为获取市场与原料,资本主义到处侵略,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如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文学艺术: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感到失望,产生浪漫主义文学、音乐;进而产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绘画。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时限:14-16C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主要历史事件: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限:16中-18C末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主要历史现象: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时限:18末-19C后半期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历史现象: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时限:19C后半期-20C初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②公民取代臣民;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
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制度,下面是2017 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请考生及时了解最新内容。
资本主义时代或者叫做手工工场时代。
包括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又称为原始积累时代。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途径和影响*(瓦解封建制度、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促使阶级分化、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展开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促使自然科学的突破)
2、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三大航海家和三条航线,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对西、葡,英、法、荷、意大利、欧洲、东方、世界的不同影响。
3、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突破,和日心说有关的科学家的贡献*。
艺术和文学的著名人物及贡献。
说明: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
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形式取决于当时资封的力量对比。
4、理解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5、熟练掌握革命前英国的经济,阶级,政治,宗教状况,对比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不同影响。
6、如何重新正确理解和辨证评价英国革命的保守性(是必然)。
并从经济、阶级、思想、旧势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7、掌握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在英国的形成。
8、从经济,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革命领导的革命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思想发动、国际环境等方面理解法国大革命比之于英国革命彻底的原因。
并正确评价之。
1。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三大历史潮流,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
其中主线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代(处于前工业化时代)时间:14、15世纪——18世纪六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具体史实: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英国圈地运动的兴起政治方面:处于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少数欧美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史实:荷兰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具体史实: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对外侵略:处于早期殖民主义侵略时期,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经济上主要为:掠夺财富,贩卖黑奴,殖民贸易)具体史实:16世纪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17世纪主要是荷兰和英国18世纪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自发的经济斗争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蒸汽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具体史实: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具体史实: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代土地贵族进入政权中心欧洲1848年革命(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统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外侵略:掀起殖民扩张浪潮,初步建立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经济上主要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具体史实: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具体史实: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第三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产生并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均有很大发展但是不平衡加剧具体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比较缓慢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各国政治民主化程度提高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具体史实:各国帝国主义特征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外侵略: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经济上主要为:资本输出)具体史实:中国从边疆危机到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具体史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俄国的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四阶段:信息时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具体表现:经济方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具体史实: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德、日的重新崛起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政治方面:当代资本主义不论是从广度或深度都在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共处具体史实:一大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具体史实:二战以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美第三世界的兴起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具体史实:二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
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
18~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凭借机器化大生产,最终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从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古代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古国如中国、印度、阿拉伯等,终于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落后于西方,逐步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的世界优势地位逐渐确立。
西方之所以在向近代的迈进中领先世界,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①殖民掠夺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迅速走向世界,把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任意掠夺、宰割,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养肥了本国的资本家,从而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单元一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资产阶级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概述:一时间:16世纪——19世纪初二阶段特征:资本主义产生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1、主要表现(1)政治:西北欧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
接着,欧美出现了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进行了改革。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经济: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和西北欧等出现;新航路开辟导致的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资产阶级发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开展了反封建斗争。
(4)科技领域: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产生了近代实验科学。
(5)国际关系: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开辟了市场。
知识点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一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14、15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国际关系:1 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世界”(1)原因:A、经济根源:B、社会根源:C、商业危机:D、精神动力:(2)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3)经过向西:西班牙王室支持向东:葡萄牙王室支持(4)影响:A、导致了商业革命:B、导致了价格革命:2、早期殖民扩张:A、主要的国家及其原因:B、时间:C、特点:D、情况:思考:西、葡为何没能强大起来?E、影响:三思想领域:1、文艺复兴发现“人”(1)时间:(2)形式:思考借助此种形式的原因,在中国类似的事例是什么?(3)原因:(4)性质:(5)本质意义:(6)指导思想:内容及其评价(7)表现:A、文学艺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意志、西班牙B、科学:天文学C、思想:(8)意义: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B、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C、促进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世界近代史概述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时间范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2、含义: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终于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3、近代主要矛盾:(1)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矛盾(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2)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工人运动)(3)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民族解放运动)(4)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国际战争国际会议)4. 主要线索:(1)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线)——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史(3)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史(4)国际关系史——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5.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和阶段特征:(1)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西欧诸国先后出现。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③新航路开辟促使商品经济更加发展,为殖民活动创造条件。
④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2)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①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
②工人运动处于自发阶段。
③早期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①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世界体系。
②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
③民族解放运动重心转移到亚洲。
(4)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帝国主义形成时期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②国际工人运动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
③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亚非拉三大洲。
二、各种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1)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手工工场时期(1500年前后—18世纪中期):近代史开端【阶段特征】1.经济(1)生产力:手工工场。
(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商主义。
(3)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中心往欧洲转移。
2.政治(1)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模式探索。
(2)中央集权国家和民族国家形成。
3.文化(1)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内涵。
(2)科技:自然科学、牛顿近代科学。
(3)文艺:人文主义特色的文艺。
(4)世界文化交流(特别是中西方之间)。
【主要表现】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3.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
二、新航路的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有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三、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及自然科学的兴起1.思想解放(1)人文主义复苏: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2)人文主义的应用:宗教改革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与腐败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兴起。
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人文主义的升华:启蒙运动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阐释民主、人权、法制等人文主义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构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世界近现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重要提示:(1)以下按生产标准分时期: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也即经济全球化的过程(3)工业革命后世界史梳理线索: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16世纪到19世纪初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尽管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很少,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以前的发展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基本线索】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原因:①政策: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工商业城市,他们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②政治:各城市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③位置:这些城市处于地中海航运中心。
2、表现:佛罗伦萨的繁荣--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手工业发达,欧洲的金融中心。
3、影响:新兴资产阶级兴起(金融家、工场主、商人)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二、新航路的开辟(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1、必要性(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2、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二)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三)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四)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人物时间国家事件迪亚士1487葡萄牙发现好望角哥伦布1492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1497葡萄牙到达印度,找到通往东方的道路麦哲伦及同伴1519-1522西班牙首次环球航行(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及作用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现总结如下:一、16—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商业资本控制工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内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有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两种形式。
通常说的商业资本一般指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品经营资本,商业资本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在城市行会制度的瓦解过程中,控制商业资本的包买主插手生产领域成为资本家,小生产者成为领取计件工资的雇佣工人,最后包买主将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起来就形成了手工工场。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无力从根本上改造封建的生产关系,工业资本依附于商业资本,但却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法、美、德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日益取代了手工劳动,促进历史向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转变,人类历史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随着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基本联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工业资本在生产关系中取代商业资本居主导地位,它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从而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把各国市场联为一体,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征服了世界上一大批国家和地区,使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西方殖民者不但破坏了当地社会的旧秩序,而且还按自己的意愿对当地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使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一)科技革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
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
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
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
英、法的农奴制在14、15世纪已经瓦解,货币地租盛行,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都是其具体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起来。
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办起的牧场和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
法国的富农经济则是一种小农式的资本主义经济。
普鲁士的容克农庄也成为有着浓重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
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
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
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
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
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
2.蒸汽时代(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1)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万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始于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随后是德国、俄国、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