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格式导学案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为便于教师好操作使用,新版临泽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使用说明:
1、学习目标指课时目标;
2、课前预习、课上反馈栏中要写出预习题;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栏中要写出讨论题;
4、当堂训练、检测反馈栏可与使用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相结合,可写见
《》多少页第几题;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栏要求同第4小点;
6、教(学)后一得栏供教师学生分别填写教或学的收获;
7、学习评价栏由教师或小组组长评价,教师要结合预习和合作学习、当堂检测表现打好综合等第。
导学案模版⾼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主讲:河北挥公实验中学张海晨⾼效课堂“六项实操技术”课堂模式要有道---------符合“三本”是根本导学案是路线图---------集智备课作⽀撑⼩组学习定成败---------⼩组建设很关键学情调查是起点---------问题教学是主线独、对、群学是⽅法------⾃学能⼒最重要展⽰、评测是⼿段-------活实结合有保证以⽂章《故乡》中⽇两个国家中学语⽂课堂上这种设计的差异。
《故乡》的教学设计——中⽇语⽂课堂教学对⽐,从教育的⾓度审视两个国家在教学⽅⾯产⽣的差别,教学的思想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技术都不⼀样。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果,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
案例对⽐1.⽇本静冈县C中学初三班C⽼师的《学习设计》(教案)⼀、学习课题:鲁迅的《故乡》(⽵内好译)。
⼆、学习⽬标:怀着问题意识读故事。
(问题很简单,这是我们中国孩⼦缺乏的缺少问题意识。
)三、主要流程:第⼀节课内容:⑴鲁迅通过这篇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根据出场⼈物的⾔⾏来独⽴思考)(这是我们的独学);⑵组织学习⼩组来讨论,共同思考(这是我们的对学、群学,⼩组合作学习);⑶反复组织⼩组讨论和班级全体讨论,以“希望”和“路”为切⼊点深⼊思考(这是我们的群学、⼤展⽰的形式。
和我们⾼效课堂所讲的流程是⼀致的)。
第⼆节课内容:⑴揭⽰主⼈公的⼼情波动曲线;⑵聚焦重点场景,感受出场⼈物的⼼灵动态,进⼀步思考;⑶通过精读,进⼀步逼近主题;⑷朗读,把学⽣理解的结果通过朗读反映出来。
四、合作学习(完成语句的理解;把握故事的构成和出场⼈物;逼近主题,列出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分析,深化课⽂的理解)。
五、引出结论(学⽣见解的重视,⽂本鉴赏的升华)。
整个学习设计的核⼼是围绕的不是⽂本,⽽是围绕着每⼀个孩⼦,以⼈为本。
它是⼈本的设计,不是⽂本的设计。
这与中国的教案有着质的差异,我们设计的教案都是⽬中⽆⼈的⽂本化的设计,从来不考虑基于个体,基于⼈的设计。
高桥新区中心学校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课题:7、傅雷家书两则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一、课前预学1.第一封信中,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2.说说傅雷给儿子写这两封信的缘由和目的分别是什么?3.依据课文话傅雷,请用下列句式写话:读着这些语句:“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我感觉傅雷是一个严谨勤奋治学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感觉傅雷是一个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九年级上语文学科第二单元第7课第 1 页。
”,我感觉傅雷是一个多么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多么。
二.课中导学1.请你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语句进行赏析,并试着用恰当的朗读语气来表现傅雷形象。
如:“我是过来人……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读得慢一些,加点字读得重一些,读出无比心疼、体贴入微的语气。
)2.领略哲理,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如:“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②“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③“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的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情怀。
”三、课后研学读了两封信,你觉得傅雷最终希望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理解“坚强”的含义)九年级上语文学科第二单元第7课第 2 页。
1.1.1 课题
(第一个数字是第几章,第二个数字是第几节,第三个数字是第几课时,只有1个课时的第3个数字不要)
【学习目标】1、
2、
【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特殊的学具,如长方形纸片1张。
没有的特殊学具的,这项可以不要
一、课前学习
复习巩固题,或情境导入题
(题量以3个左右为宜,可以根据实际课题加减题量)
二、课堂学习
(1)【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看书页码,或简单答题。
加入学法指导可以是关键知识点的指导也可以是问题回答性的指导。
(2)【合作探究】
探究一、问题1:
过程
结论:
探究二、问题2:
过程
结论:
(3)【练习检测】书本做一做内容,或完成课本随堂练习,或课本习题等
1、课本做一做
2、随堂练习
3、课后习题
该部分只交代页码不需要把题目呈现在导学案中,难题可以加入提示语。
用了课本外的题目,需要呈现在导学案中
三、课后巩固。
年级学科必修一NO001 使用时间:年月日编制者审核人课型班级小组组内评价等级教师评价等级
课题: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预习案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化学课上曾学习了哪些物质类别的概念?)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3第一段,试着完成下列2—4思考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P3“图”,)
【预习检测】1—5选择填空题
探究案
(教师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设置1—2个探究问题,供学生课堂解决)其基本步骤:(一)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二)组外交流、展示
(三)拓展提升
检测案
(请同学们利用课堂上5分钟时间,完成当堂检测题)1—5选择填空题
小结与存疑
【知识结构】
【我的问题】
【附:资料卡片】
章节第1 页共1 页(激励语言)。
16导学案样板学生版【导学案样板学生版】尊敬的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课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关于导学案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1. 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有三个:a) 了解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b) 掌握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c) 学会使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效果。
2. 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导学案是指老师事先精心准备的学习指导材料,旨在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导学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为了让导学案更具逻辑性和可读性,下面给出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a)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学习重点。
b) 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相关知识。
c) 学习任务:明确学习任务,包括问题、练习题等。
d)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创设学习场景、利用资源等。
4. 使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效果使用导学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提供几点建议:a) 课前预习:认真阅读导学案,了解学习内容。
b) 主动思考:根据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逐一思考并记录答案。
c) 互助合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内容,相互交流和学习。
d) 总结反思:学习结束后,回顾导学案,总结所学内容。
5. 实践应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应用导学案的学习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题:练习题1:解释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
练习题2:根据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自行设计一份导学案。
练习题3:列举你认为使用导学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的理由。
6.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掌握了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并学会了使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7. 课后作业请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份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预习指导、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完成后请交给老师。
祝大家学习进步,谢谢!。
2我是什么导学案设计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表格式):2、i u ü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课题2、i u ü课时:2课时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i u ü三个单韵母和y 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我能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学习重点:。
1、我能正确读出带四声声调的单韵母i u ü。
2、我能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知识链接:同学们,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国王还派了三位拼音字母大臣招待我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a o e:抽读,齐读。
复习a o e三个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预习任务:1、观察课文插图,看看i u ü像什么?2、听录音试着跟着读一读3、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干什么?自主、合作、探究:(一)学习“i u ü”(小组合作探究)音:出示卡片,讲解范读,学生齐读后指名读,并用“i u ü”说话。
(小组齐读、同桌读、个人读。
)形:这个“i u ü”像什么?怎样记住它的形?(小组讨论)写:①观察“i u ü”的位置;②识记笔顺跟着书空;④先描红再独立写。
教学思路(纠错栏)2大w写在四线三格中的第二格。
要占满格。
不要写得太宽。
知识延伸:我收获了:我来闯关:一、我会找:二、我会读:《亡羊补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写“亡、丢、叼、补、夜”5个字,会认“补、牢、叼、街”等9个字,能正确读写“逃亡、丢失”等词语。
(重点)2、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重点)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重、难点)二、认识新朋友1、会写生字、会解字义、辨字组词。
2、巧记新词语——会解词语。
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亡:失去;丢失。
牢:养牲畜的圈。
放羊:把羊赶到野外吃草。
注:1、绿字部分请依具体内容改动,(最后全选中即可改为黑色);
2、导学案中红色部分为假期必填内容,其余可开学再补充;
3、(括号内的内容)均为相关“解释或举例”,仅供参考,可自行删除或添加;
4、导学案中所有加粗为必有内容,其余内容仅作参考,可自行删除或添加。
高中数学必修1导学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三、知识链接
(课前小测、或复习问题:“小学或初中是否接触过“集合”?你能试着举例吗?”或预
习填空)
四、学法指导
(如:本课时建议采用“分组讨论法”,讨论归纳重点是集合元素的“三性”及集合的表
示形式)
五、学习内容
(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构建问题串、提示、总
结、练习等)
(如1、请阅读教材P2页并思考总结下列问题
问题一:集合和元素的概念;
问题二: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各自举例和反例说明;
问题三:集合相等的概念,举例说明;
问题四:课本P3的思考题。
2、„)
六、学习小结
(1、学生设计或填空本节知识框架,及与本章或其他章节联系
2、归纳本节知识点、学习方法、思想等)
七、达标检测
(题型多样,5分钟左右题量,可设选做题分层)
八、学习反思
(学生反思自己的疑惑、问题等)
东海镇中学 学校 数学 学科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备课人: 年级 :初二 时间: 备注 学习目标: 1、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并掌握它们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结合平行线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 备注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一. 温故知新(独立完成,时间5分钟) 1、回顾“三线八角” 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下列各图中 1 与2 哪些是同位角?哪些不是? 3、如图,(1)1和 4是直线_____与 A D 直线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 (2)2和 3是直线_____与直线____被 2 直线_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__。 B C 4.平行线的判定 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图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已知) ∴a∥b ( ) 4321cba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已知) ∴a∥b(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已知) ∴a∥b ( ) 二. 导入新课(时间2分钟) 想一想:若交换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即让两直线平行,会有什么结论呢?我们一起来探索。 三.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间20分钟) 1、提出问题 2、自学课本 自主学习: (一)请认真阅读课本P54,请同学们 1.用前面学过的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两条平行线: a∥b
2.用第三条直线 c 去截这两条平行线,找找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猜一猜它们的数量关系,并用量角器去测量验证。
3.归纳你得到的结论:填写如下表格。 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图形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已知) ∴______________( )
432
1c
b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已知)
∴______________(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 (已知) ∴______________( ) 3、练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