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蒙特梭利日常生活区教案--衣饰框蝴蝶结
- 格式:docx
- 大小:15.36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美丽的蝴蝶结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蝴蝶结的外形,并能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它。
2.了解蝴蝶结在生活中的种种用途,进一步深化对周围食物、服饰、玩具等的了解。
3.通过DIY制作蝴蝶结的过程,增进幼儿们的造物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蝴蝶结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诠释“美丽”这一概念。
2.帮助幼儿理解蝴蝶结的用途和价值,并引导他们在制作蝴蝶结时不断发挥想象,尽可能使其更精美。
教学准备:1.蝴蝶结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制作蝴蝶结所需的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
3.准备少量的食物、饮品等,作为让幼儿们尝试蝴蝶结用途的“实验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蝴蝶结的外形,让幼儿渐渐熟悉它,并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蝴蝶结的形态特征。
二、呈现(15分钟)引领幼儿探索蝴蝶结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例如:食品上的包装、女孩子头上的发饰、玩具等等。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蝴蝶结进行观察,并举例说明它的实际用途。
三、探究(30分钟)带领幼儿利用彩纸等材料,自己动手制作蝴蝶结,并不断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材料等,使制作的蝴蝶结更具美感和独特性。
提供胶水、剪刀等材料,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通过实践来探究自己的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总结(10分钟)回顾上课所学习的知识点,让幼儿自己总结蝴蝶结的外形和用途,并引导他们对制作出来的蝴蝶结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五、延伸(5分钟)利用让幼儿尝试在食品上使用蝴蝶结的贴纸、发饰上使用蝴蝶结等方式,延伸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和经验出发,通过展现蝴蝶结的外形和种种用途,引导他们发挥创造力和造物力,自己亲手制作出蝴蝶结,并在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
课程的重点是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结的外形和实际价值,增进他们对周围事务的了解和把握,并在制作蝴蝶结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工作教程》第三章“日常生活技能”中的第三节“衣饰框”,主要内容包括衣饰框的认识、盘扣与框扣的区分、框扣的穿法以及盘扣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衣饰框的基本结构,了解框扣与盘扣的区别;2. 使学生学会框扣的穿法以及盘扣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框扣的穿法与盘扣的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地区分框扣与盘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衣饰框、框扣、盘扣、演示用衣物;2. 学具:每人一套衣饰框、框扣、盘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穿错衣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与演示(15分钟)(1)介绍衣饰框的基本结构,让学生认识框扣与盘扣;(2)演示框扣的穿法,并解释其原理;(3)演示盘扣的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操作步骤。
5. 学生操作展示(5分钟)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操作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2. 板书内容:(1)衣饰框的认识(2)框扣与盘扣的区分(3)框扣的穿法(4)盘扣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衣饰框中的框扣和盘扣;(2)简述框扣的穿法;(3)简述盘扣的方法。
2. 答案:(1)框扣:圆形扣、方形扣、三角形扣等;盘扣:蝴蝶扣、圆盘扣、方盘扣等;(2)框扣的穿法:将扣子穿过衣物上的扣眼,然后将扣子固定在相应的位置;(3)盘扣的方法:将盘扣的两个部分分别穿过衣物上的扣眼,然后将它们相互扣在一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杭州华芳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日常生活训练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才能真正理解—蒙特梭利嘉言录—日常生活训练优雅和礼仪(常规训练)训练重点日常生活训练目录五指抓 (1)三指抓 (2)二指抓 (3)夹夹子 (4)舀 (5)倒水 (6)穿 (7)剪 (8)拧瓶盖 (9)转拧螺丝钉 (10)洗手 (11)切 (12)大纽扣衣饰框 (13)暗扣衣衣饰框 (14)尼龙搭扣衣饰框 (15)拉链衣饰框 (16)别针衣饰框 (17)皮带扣衣饰框 (18)蝴蝶衣饰框 (19)穿带衣饰框 (20)盘扣衣饰框 (21)小纽扣衣饰框 (22)攀线衣饰框 (23)工作名称:五指抓材料准备:玻璃碗2个、玉米粒若干直接目的:专心、独立、次序、协调间接目的:练习五指抓的动作、手眼协调。
示范过程:1、将教具放在桌子上,介绍教具名称。
2、右手作五指抓的动作两次。
3、用右手将左碗内的玉米粒抓满手掌,移至右碗上,使玉米粒落在右碗中,依次方法全部抓完。
将右手靠在右膝盖上,停顿两秒钟。
4、将右碗内的玉米粒抓满手掌,放至左碗中,直至抓完。
5、操作完毕,教具归位。
吸引力:玉米粒、落的声音。
错误控制:玉米粒落在外面。
1工作名称:三指抓材料准备:托盘、一个小筐内装有若干毛线球、一个空小筐直接目的:专心、独立、次序、协调间接目的:1、练习三指抓的动作、手眼协调。
2、促进握笔学习。
示范过程:1、将教具放在桌子上,介绍教具名称。
2.、举右手三指做抓的动作,拇指、食指、中指从左框内抓一个毛线球放置右框内,一次完成,将右手靠在右膝盖上,停顿两秒钟。
3、以同样的方法将右框内的毛线球抓至左框。
4、操作完毕,教具归位。
吸引力:毛线球、抓的动作。
错误控制:毛线球不能掉在框外。
变化延伸:被抓物的变化(花生米、豆子等)。
2工作名称:二指抓材料准备:木制二指抓教具直接目的:专心、独立、次序、协调间接目的:1、为书写做准备2、手眼协调的训练。
幼儿园中班《漂亮的蝴蝶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对应的教材章节为《有趣的线条和形状》。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蝴蝶结的形状和结构,学习用线条和色彩创造漂亮蝴蝶结,以及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蝴蝶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能够识别并描述蝴蝶结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欣赏、合作与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蝴蝶结的特点,并用绘画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掌握蝴蝶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蝴蝶结实物、图片、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板、画架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蝴蝶结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蝴蝶结的特点。
同时,讲解蝴蝶结的用途,激发幼儿对蝴蝶结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蝴蝶结的绘画步骤,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蝴蝶结的细节,如线条的弯曲、颜色的搭配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蝴蝶结绘画练习。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互相欣赏、合作与分享(5分钟)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蝴蝶结画作。
六、板书设计1. 蝴蝶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示意图。
2. 绘画步骤和技巧。
3. 幼儿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家人画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幼儿可以自由发挥,创作一个色彩鲜艳、形状美观的蝴蝶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合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蝴蝶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提高了绘画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蝴蝶结幼儿园装饰手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蝴蝶结的形状和特点。
2.学习使用纸张、剪刀等工具制作蝴蝶结装饰。
3.提高幼儿手部协调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蝴蝶结的图片和介绍。
3.蝴蝶结手工制作视频或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和简单介绍,向幼儿介绍蝴蝶结的形状和特点,引导幼儿对蝴蝶结产生认识和好奇心。
2. 制作过程
1.手工制作视频展示或PPT播放,让幼儿了解蝴蝶结的制作过程。
2.按照步骤,让幼儿跟随老师的指导,使用剪刀和纸张等工具,制作蝴
蝶结装饰。
3. 效果展示
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蝴蝶结装饰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心得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根据幼儿的作品和参与情况,综合评价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
1.蝴蝶结的使用场景: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蝴蝶结可以用
在哪些地方进行装饰。
2.自主制作:引导幼儿自主设计蝴蝶结,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制作出更加独特的蝴蝶结装饰。
3.画蝴蝶:让幼儿使用彩笔等工具,画出自己理想中的蝴蝶,培养幼儿
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这堂手工制作课程,幼儿对蝴蝶结的了解和认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美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这些能力将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章幼儿日常生活练习的必要性一、日常生活练习的含义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练习是指在一国社会及文化的传统的环境下,按照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帮组幼儿练习大小肌肉的动作、社会文明礼貌将生活技能、样式和程序,使幼儿反复不断的自我练习,并以此作为社会的完整人格形成的必要过程。
日常生活练习是帮助孩子真正融入蒙氏环境的基础阶段,是最先介绍给孩子的内容。
二、意义:1、从人类学的角度在不同时代、国家及民族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
儿童学习日常生活的活动,本身就意味着集成这以名族、国家的遗产,同时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古今融合。
通过日常生活练习。
儿童养成了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能力与品质。
他们一遍生活一边学习自我调整以达到其进展型人格的最高目标。
日常生活练习并非模仿性的游戏,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实际的物品进行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
例如:儿童会拧干毛巾上的水分擦脸,用衣架把衣服挂上去;用器械将黄豆磨碎榨成豆浆,学习各种文明礼貌等等。
儿童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发展生存能力,寻求与建构生活秩序,在吸收古今文化遗产中,使个人同化于社会环境之中。
由于日常生活在家庭中可随时进行,所以这些活动也成为了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核心,通过儿童参与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孩子成为家庭的贡献者,这会使儿童感到自己被需要,对家庭成员有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心与荣誉感。
2、从生物学角度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在完成日常活动的一系列活动时必须依赖运动,她强调“儿童是通过个人努力和从事活动而得到发展的。
动作是生活的基础。
因此,她的发展既依靠心理的因素。
”她说“心理和动作属于同一个统一体,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运动对幼儿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是创造性的能量在功能上的体现,并使人达到完美。
通过运动,他对客观环境起作用,由此履行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
运动不仅是自我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意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运动是自我跟客观现实建立一种明确关系的唯一途径,因此,运动或体力活动是治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
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育法》第三部分“日常生活教育”中的“衣饰框”章节。
具体内容为衣饰框中的盘扣和框扣的系法。
通过教授这一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培养独立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盘扣和框扣的系法。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盘扣和框扣的系法。
难点:熟练掌握系法的步骤,并能独立完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衣饰框、盘扣和框扣样品、示范用衣物。
2. 学具:每组一套衣饰框、盘扣和框扣、练习用衣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兔子学会自己穿衣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理能力。
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穿衣服,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衣饰框,讲解盘扣和框扣的系法。
演示系法的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
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给予指导。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2. 内容:盘扣系法步骤框扣系法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文字描述盘扣和框扣的系法步骤。
请拍摄一段自己独立完成盘扣和框扣系法的视频。
2. 答案:盘扣系法步骤:将盘扣的一端穿过扣眼,然后将另一端绕过第一端,再穿过扣眼,拉紧。
框扣系法步骤:将框扣的一端穿过扣眼,然后将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的圈,再穿过扣眼,拉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系法步骤上仍存在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2024年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氏教育理论与实践》第十五章“日常生活技能”,详细内容涉及蒙氏工作衣饰框中的盘扣和框扣的系法。
重点围绕蒙氏工作服的衣饰框,通过教授盘扣和框扣的系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其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区分盘扣和框扣。
2. 使学生熟练掌握盘扣和框扣的系法,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专注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盘扣和框扣的系法技巧。
教学重点:区分盘扣和框扣,掌握正确的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蒙氏工作衣饰框、盘扣、框扣、演示用衣服。
2. 学具:每组一套蒙氏工作衣饰框、盘扣、框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蒙氏工作服,现场演示如何正确系盘扣和框扣。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的起源和作用。
讲解盘扣和框扣的区别,以及它们的系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系盘扣和框扣,边讲解边示范。
针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提问学生,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蒙氏工作衣饰框扣盘扣的方法2. 内容:盘扣与框扣的区别盘扣和框扣的系法步骤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盘扣和框扣的区别。
请画出盘扣和框扣的系法步骤。
2. 答案:盘扣与框扣的主要区别在于形状和系法。
系法步骤: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将所学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盘扣和框扣的系法技巧。
2. 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随堂练习中学生的操作情况。
幼儿园手工编织蝴蝶结教案幼儿园手工编织蝴蝶结教案教学主题:手工编织蝴蝶结适用对象:幼儿园儿童教学目标:1. 学习简单的编织蝴蝶结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增强幼儿对颜色的敏感度和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彩色丝带、剪刀、细软铁丝、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用干净、漂亮的蝴蝶结贴画吸引幼儿的注意。
2. 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二、教学正片1. 编织蝴蝶结(1)将一段适当长度的彩色丝带折叠成“山”字形,用剪刀剪出两侧“山”的部分。
(2)将彩带扭转成中间缩小的“8”字形,用剪刀在“8”字缩小的位置剪出中间部分,这时手中会剩下两个彩带,分别为蝴蝶结的两边。
(3)用胶水将两个彩带粘在蝴蝶结中间的地方,注意蝴蝶结的两个翅膀要对称且均匀。
2. 制作蝴蝶结发夹(1)将编好的蝴蝶结用一根软细的铁丝(银色的比较好看)穿过蝴蝶结的中间,将铁丝两端弯成发夹形状。
(2)用胶水将蝴蝶结和发夹固定在一起。
三、结束环节1.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2.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学评估:1. 学生能否按照步骤进行编织蝴蝶结的制作?2. 学生能否将蝴蝶结和发夹固定在一起?3. 学生能否在制作过程中展现出耐心和动手能力?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论。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形状的手工品,如花朵、动物等。
教学体会:手工编织蝴蝶结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耐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剪刀并注意安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独特的手工作品。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美丽的蝴蝶结1500字教案标题:美丽的蝴蝶结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感知美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蝴蝶结的图片、玩具或手工制作的蝴蝶结模型;2.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制作蝴蝶结的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拿出蝴蝶结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蝴蝶结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Step 2:制作蝴蝶结1. 教师向幼儿展示蝴蝶结的制作步骤,提醒幼儿注意剪纸时小心操作。
2. 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彩色纸剪出蝴蝶结的形状,并用彩色笔给蝴蝶结上色。
3. 幼儿将剪好的蝴蝶结两边对折,然后使用胶水将褶好的部分粘在一起。
4. 幼儿再用彩色纸制作蝴蝶结的中间部分,然后将其粘贴在褶好的纸上。
5.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Step 3:展示和分享1. 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帮助幼儿将蝴蝶结固定在展示板上,然后让幼儿轮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2.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蝴蝶结的感受和过程,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Step 4:游戏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如“找蝴蝶结”、“蝴蝶结接龙”等,通过游戏加深对蝴蝶结的认识和理解。
Step 5: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总结蝴蝶结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制作蝴蝶结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延伸:1. 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蝴蝶和花朵,引导幼儿发现蝴蝶结与花朵的联系和共同之处。
2. 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工具,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蝴蝶结。
3. 与其他班级或家长分享制作蝴蝶结的成果,展示幼儿的创造力和劳动成果。
《漂亮的蝴蝶结》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材,具体章节为《装饰画——漂亮的蝴蝶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蝴蝶结的基本结构,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装饰蝴蝶结,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蝴蝶结的基本结构,能够识别和描述蝴蝶结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意装饰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蝴蝶结的基本结构,学会用不同材料进行装饰。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创意,用丰富的材料进行个性化装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示范画、剪刀、双面胶、彩笔、水粉、颜料盘、画纸等。
学具:每组一套装饰材料(包括丝带、亮片、彩纸、毛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漂亮的蝴蝶结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蝴蝶结的特点。
2. 示范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画出蝴蝶结的基本结构。
(2)教师示范如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 幼儿实践(10分钟)(1)幼儿根据示范,自己画出蝴蝶结的基本结构。
(2)幼儿用装饰材料进行个性化装饰。
4. 小组合作(10分钟)(1)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蝴蝶结装饰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创意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漂亮的蝴蝶结》2. 板书内容:(1)蝴蝶结的基本结构(2)装饰材料及方法(3)小组合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所学的装饰方法,为自己画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发挥创意?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蝴蝶结元素,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
《漂亮蝴蝶结》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漂亮蝴蝶结》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工课程,主要涉及教材中第三章“有趣动手”第二节“装饰我们作品”。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蝴蝶结形状和颜色,学习如何用彩纸、丝带等材料制作漂亮蝴蝶结,并运用到生活当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蝴蝶结形状、颜色,培养他们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制作蝴蝶结基本步骤,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创意,用不同材料装饰蝴蝶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丝带、彩笔、蝴蝶结样品等。
学生准备: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丝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漂亮蝴蝶结样品,引导他们观察蝴蝶结形状和颜色,激发他们兴趣。
2. 讲解蝴蝶结制作方法(10分钟)分步骤讲解如何用彩纸、丝带等材料制作蝴蝶结。
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解制作过程。
3. 课堂实践(15分钟)幼儿按照教师讲解方法,动手制作蝴蝶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个幼儿制作蝴蝶结,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幼儿学会评价作品。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材料装饰蝴蝶结,发挥他们创意。
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步骤:画图、剪裁、折叠、粘贴、装饰。
2. 作品评价:美观、创意、合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漂亮蝴蝶结,并运用到自己生活中(如:装饰衣服、书包等)。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蝴蝶结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蝴蝶结,发现不同场合蝴蝶结运用,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蒙氏教案衣饰框教案标题:蒙氏教案-衣饰框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自理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衣饰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教学内容:1. 衣饰框的介绍和功能。
2. 衣饰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衣饰框的制作步骤。
4. 学生自主设计和装饰衣饰框。
教学准备:1. 衣饰框的样本或图片。
2. 制作衣饰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木框、绳子、装饰物等。
3. 装饰材料,如彩色纸、绘画工具、贴纸等。
4. 学生需要的个人装饰物,如小玩偶、照片等。
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衣饰框的样本或图片,向学生介绍衣饰框的功能和用途。
解释衣饰框可以用来展示自己喜欢的衣饰或装饰品。
2. 讨论:与学生讨论衣饰的种类和他们对不同衣饰的喜好。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衣饰和理由。
3. 制作:向学生展示制作衣饰框的步骤,并逐步指导学生完成制作过程。
确保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a. 学生将木框用绳子或线固定好,制作成一个可以悬挂的框架。
b. 学生可以选择用彩色纸或绘画工具装饰框架的背景。
c. 学生可以使用贴纸、彩色纸、小玩偶等装饰物装饰框架,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衣饰框后,鼓励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描述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装饰选择。
5. 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强调他们通过制作衣饰框发展了自理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用衣饰框展示自己的衣饰收藏,可以是自己设计的服装、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照片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衣饰对不同场合的适应性,并让他们设计适合不同场合的衣饰框。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服装展览或博物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时期和文化的衣饰。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衣饰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学生完成的衣饰框的创意和装饰效果。
3. 学生对衣饰框制作过程和展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手工制作小蝴蝶结教案【知识教案】幼儿园小班手工制作小蝴蝶结教案1. 引言手工制作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堂手工课,教导幼儿制作精美的小蝴蝶结。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
2.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观察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教学准备- 彩色丝带、彩色纸张、胶水、剪刀、彩色笔等;- 幼儿制作小蝴蝶结的模板;- 教学板书:手工制作小蝴蝶结。
4. 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蝴蝶结的形状和特点。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蝴蝶结,并鼓励他们描述蝴蝶结的特点,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2)通过示范和手把手的指导,教导幼儿们制作小蝴蝶结。
教师可以先准备好小蝴蝶结的模板,然后一步步地示范给幼儿们看,例如如何剪纸、如何将纸叠叠起来制造蝴蝶结的花纹等。
在示范的过程中,务必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使用幼儿易懂的方式来解释每个步骤。
(3)指导幼儿们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小蝴蝶结。
为了确保每位幼儿的参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们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小蝴蝶结的制作。
教师也要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时间和关注,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作品。
(4)展示和欣赏。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安排时间和空间来展示每位幼儿的小蝴蝶结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赞美。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谈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5)总结和回顾。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幼儿们总结和回顾这次手工制作的经验和收获。
询问他们在制作小蝴蝶结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制作完成后的感受等等。
教具操作步骤一、倒水操作步骤:示范一:有柄倒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一手三指握住杯子手柄;另一手托住杯身;把水倒入另一杯中提示语:“注意听;你听到什么声音”5、把水全部倒完后;用海绵擦拭杯口6、用同样的方法再把水倒回去;并用海绵擦拭杯口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无柄倒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单手握住杯子;另一手托住杯身;把水倒入杯中提示语:“注意听;你听到什么声音”5、将杯子的水全部倒完后;用海绵擦拭杯口6、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把水倒回去;并用海绵擦拭杯口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二、舀豆子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将勺子放在虎口处;握住勺子;腾空做舀的动作5、将碗里的豆子舀到旁边的空碗中左手扶住碗6、提示孩子;碗里“空空的没有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它舀回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三、夹操作步骤:示范一:镊子夹物品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将镊子放在虎口处;并提示孩子“压下去”、“打开”腾空做夹的动作5、把蝴蝶面从盘子中夹到旁边空盘子中左手扶住盘子6、提示孩子盘里“空空的没有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它夹回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夹衣夹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拿住衣夹腾空做夹的动作提示孩子“压下去”、“打开”;将衣夹夹在相应的位置上5、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三:筷子夹物品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手掌;依序将2支筷子放在虎口处定位;腾空做夹的动作5、把花生从碗中夹到另一空碗中左手扶住盘子6、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四、穿、脱、挂衣服操作步骤:示范一:挂衣服衣架法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平放在桌上;打开衣襟2侧3、把衣架依序穿过两边的袖子;将衣襟盖起来4、拉链对齐;提示孩子“拉”;一手按住衣服;一手慢慢从下往上拉;完成后拿住衣架;衣服就挂好了示范二:挂衣服椅背法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挂在椅背上3、把衣架放进衣服两边的袖子里;拿住衣架;提起来4、平放在桌上;拉链对齐;一手按住衣服;一手慢慢从下往上拉;完成后拿住衣架;衣服就挂好了示范三:穿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平放在桌上;衣领朝向自己;打开衣襟2侧3、把2手分别伸到2个衣袖里4、手伸直;将衣服往后翻5、衣服穿好了;把衣服整理整齐示范四:脱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将衣服前襟打开;衣领翻过肩膀3、双手向后交叉;由一只手把另一只手袖口拉出4、再交换手;将另一只袖口拉出;完成脱衣服工作示范五:折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老师示范;左手右手交叉;肚子往上翻的动作3、将上述动作实施操作在衣服上;衣服折叠完成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水倒入水盆内;直至刻度线;再用海绵擦拭水瓶口3、把手打湿;接着抹肥皂;双手搓一搓4、把手打湿清洗;直到没有肥皂泡沫5、打开擦手巾..把手包起来将手擦拭干净;另一手照原样擦干净;检视双手变干净了6、将废水倒掉;并清理水盆后;工作结束操作步骤:示范一、拉拉链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一手按住拉链边;一手拉拉链;提示孩子往下来;逐次把拉链拉到底部;解开拉链扣5、打开衣饰框;再把衣饰框合起来6、扣住拉链;一手按住拉链边;一手拉拉链;慢慢由下而上拉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扣暗扣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一手按住暗扣凹面;一手拉住暗扣凸面;用力往上拉;依序将暗扣解开5、打开衣饰框;再把衣饰框合起来;提示这是暗扣凹面、这是暗扣凸面6、将暗扣凹面至于凸面底下;两面凹凸相对;按下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三:钮纽扣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拉住纽扣穿过扣洞;提示孩子“纽扣跑出来了;拉”;将扣子拉出来;依序将所有纽扣解开5、打开衣饰框;再把衣饰框合起来;把纽扣至于扣洞下方6、指示扣洞位置把纽扣穿过扣洞;提示孩子“纽扣跑出来了;拉”;依序将所有纽扣扣好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四:穿鞋带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双手把蝴蝶结打开;用食指挑开鞋带交叉处5、把衣饰框打开;再把衣饰框合起来6、把鞋带两端对齐;交叉;分别穿入相对应的鞋孔;依序完成穿线工作;穿完后打结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五:打蝴蝶结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握住线的两端拉开;依序将蝴蝶结打开5、用食指将活结处挑开;整理绳子6、把衣饰框打开;再把衣饰框合起来7、将两根线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根线穿过圆圈;拉成活结;依序完成8、将两根线分别作成两个翅膀;交叉形成个圆圈;其中一个翅膀穿过圆圈;双手拉住翅膀打成蝴蝶结;依序完成蝴蝶结9、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七、刷桌子操作步骤:1、用清洁剂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喷洒在桌面上2、把水壶中的水倒入水桶;用海绵擦拭水壶口3、将刷子沾湿;用刷子沿着桌子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以画圈的方式刷子桌面提示孩子是否刷干净了;把刷子清洗干净放回原位4、用抹布放在桌上;双手将桌面的泡沫擦拭干净;擦完桌面擦拭桌延5、清洗抹布;并示范拧的工作;完成后把抹布放回原位6、用干海绵擦拭桌面、桌延;完成后把海绵放回原位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
幼儿园中班《漂亮的蝴蝶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学习蝴蝶结的编织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蝴蝶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蝴蝶结的编织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蝴蝶结的制作。
2. 教学难点:蝴蝶结编织的技巧,如蝴蝶结的形状、大小的控制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蝴蝶结样品、编织材料(如绳子、丝带等)、辅助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宽敞的操作空间,足够数量的编织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蝴蝶结样品,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蝴蝶结的编织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蝴蝶结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蝴蝶结的编织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交流与展示:幼儿完成蝴蝶结后,进行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学习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布置相应的作业,如编织一个更复杂的蝴蝶结,或者创作一个以蝴蝶结为主题的的手工作品。
2.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倾听幼儿的反馈意见。
3. 评价结果: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引导幼儿探索蝴蝶结的多种编织方法,如平结、花结等。
2. 教师可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制作蝴蝶结,增进亲子关系。
3. 教师可组织蝴蝶结作品展览,让幼儿担任小讲解员,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