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1.以下可引起原发性腹膜炎的是A.肝破裂B.胰腺炎C.绞窄性肠梗阻D.胆囊炎穿孔E.女性生殖器感染解析:A、B、C、D均引起继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的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或大肠埃希菌,经血行播散、泌尿道感染直接扩散、女性生殖道上行感染、透壁性感染等途径播散至腹膜腔,引起腹膜炎。
答案:E2.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腹痛B.发热.恶心、呕吐D.脉搏加快E.全身中毒症状解析:腹痛是急性腹膜炎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一般都很剧烈,为持续性,难以忍受。
疼痛多自原发病变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而波及全腹。
腹压增加及变换体位时疼痛加剧。
答案:A3.男,40岁,阑尾穿孔致腹膜炎术后第7天,体温39℃,伤口无红肿,排便次数增多,混有黏液,伴有里急后重。
应考虑并发A.盆腔脓肿B.膈下脓肿C.细菌性痢疾D.肠炎E.肠粘连解析:病人阑尾术后第7天,体温39℃,伴有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应考虑并发盆腔脓肿。
答案:A4.成人患急性弥漫型腹膜炎,并发休克应采取的体位是A.头低足高卧位B.去枕平卧位C.侧卧位D.头低仰卧位E.半卧位解析:急性腹膜炎一般取半卧位,以促使腹腔内渗出液流向盆腔,减少吸收和减轻中毒症状,有利于局限和引流;且可促使腹内脏器下移、腹肌松弛,减轻因腹胀挤压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
鼓励病人经常活动双腿,以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休克病人取平卧位或头、胸部和下肢各拾高约20°的中凹位。
因此成人患急性弥漫型腹膜炎,并发休克应采取的体位应选去枕平卧位。
答案:B5.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腹膜炎,下列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A.用1000ml透析液连续冲洗3~5次B.暂时改做间歇性腹透C.腹膜透析内加抗生素D.立即拔管E.全身应用抗生素解析:腹膜透析继发腹膜炎、难治性皮下窦道感染,局部或全身用药2周后仍难以控制感染时考虑拔管。
答案:D6.腹膜透析时出现腹痛,下列处理不恰当的是A.给透析液适当加温B.改用高渗透析液C.减慢透析液进出速度D.让病人变换体位E.及时治疗腹膜炎解析:腹膜透析出现腹痛、腹胀的常见原因为腹透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渗透压过高、腹透液流入或流出的速度过快、腹透管置入位置过深、并发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本文将介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包括患者的评估、治疗和监护、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内容。
1.患者评估1.1了解病人的病史、既往病史、过敏情况、用药情况等。
1.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按压、叩诊等,以确定腹部疼痛的位置和性质。
1.3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以评估患者的炎症程度和感染情况。
2.治疗和监护2.1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2.2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保持抗生素血浓度的稳定。
2.3给予疼痛控制,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例如吗啡等。
3.术后护理3.1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3.2帮助病人改变体位,减少因手术而引起的不适和疼痛。
3.3观察手术切口的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3.4促进早期活动,帮助病人尽快康复,预防并发症。
4.营养支持4.1给予病人足够的营养支持,在病人术前和术后给予适量的高蛋白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增强免疫力。
4.2监测病人的摄入和消耗,根据需要调整饮食方案,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
5.心理支持5.1与病人进行沟通,给予情感支持,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5.2教育病人和家属,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增加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总结起来,对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完整,包括患者评估、治疗和监护、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题库1-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腹膜炎渗液未吸收和引流可引起()A.腹痛B.腹腔脓肿C.腹胀D.休克E.脱水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体征是()A.腹肌紧张B.肠鸣音亢进C.腹部压痛D.移动性浊音E.腹膜刺激征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为预防急性腹膜炎患者并发膈下脓肿,最有效的措施是()A.胃肠减压B.禁食C.半卧位D.早期下床活动E.大剂量抗菌药(辽宁11选5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的区别主要在于()A.腹痛性质B.腹胀程度C.病原菌种类D.体温升高程度E.有无腹腔原发病灶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腹膜炎,病人腹腔内无原发病灶。
继发性腹膜炎多继发于腹部病变。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原发陛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途径是()A.经血液循环B.经女性生殖道逆行C.外伤导致腹腔开放D.腹腔脏器破裂E.经急性阑尾炎穿孔部位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致病菌从呼吸道或泌尿系的感染灶经血液或淋巴循环播散至腹膜,其中血行播散最常见。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诊断急性腹膜炎最重要的体征是()A.肝浊音界消失B.腹部叩诊鼓音C.腹膜刺激征阳性D.移动性浊音阳性E.腹部立位平片有多个小液平面问题:[单选,B型题]提示急性腹膜炎病人病情恶化()A.板状腹B.呕血、便血C.腹胀加重D.腹式呼吸消失E.没有右下腹压痛和反跳痛阴性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为了使消化道穿孔继发急性腹膜炎病人的病变局限,且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应让病人()A.禁食B.半卧位C.胃肠减压D.静脉补液E.及时给止痛药。
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以下是急性腹膜炎的护理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腹痛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发热情况、恶心呕吐、腹部肌紧张等情况。
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疼痛管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护士需要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给予有效的止痛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
同时,可以采用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 液体管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易导致脱水。
护士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4. 饮食护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在疾病急性期需禁食,以减轻腹部压力,降低腹腔内压力,减少腹痛。
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但要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腹膜炎病灶。
5. 密切监测并发症:急性腹膜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脓肿、腹腔感染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6. 心理护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7. 定期康复评估:急性腹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包括症状缓解情况、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
8. 定期复查随访:急性腹膜炎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复查随访,包括复查血常规、腹部彩超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复发。
通过以上护理要点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耐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1.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的区别主要在于A.腹痛性质B.腹胀程度C.病原菌种类D.体温升高程度E.有无腹腔原发病灶解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腹腔内是否有原发病灶。
原发性腹膜炎较少见,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而是由血运或淋巴道传播引起;继发性腹膜炎是在腹腔内某些疾病或损伤的基础上发生的腹膜炎,约占腹膜炎的98%。
答案:E2.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不包括A.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B.急性胆囊炎穿孔C.急性阑尾炎穿孔D.细菌经女性泌尿道播散至腹腔E.内脏破裂解析:D选项属于原发性腹膜炎。
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①腹腔内脏器穿孔或破裂,是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其中,急性阑尾坏疽穿孔最常见,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次之,还可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壁坏死穿孔、腹部损伤引起的内脏破裂、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
②腹腔内器官缺血及炎症扩散等均可引起继发性腹膜炎。
③其他:腹部手术等原因污染腹腔。
答案:D3.患者男,32岁。
进食后突发上腹痛,撕裂样,迅速波及全腹,遂于3小时后急诊就诊,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多年。
查体: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初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膜炎。
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中最常见的是A.链球菌B.肺炎链球菌C.大肠埃希菌D.厌氧拟杆菌E.变形杆菌解析: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主要是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
答案:C4.急性腹膜炎病人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剧烈腹痛B.大量呕吐失液C.呼吸循环功能不全D.胃肠道渗出液刺激E.毒素吸收及血容量减少解析:急性腹膜炎时病人腹膜会渗出大量液体以稀释毒素,减轻刺激,若液体渗出过多,病人可有血容量减少。
腹膜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可吸收大量渗液、血液、空气和毒素。
但若急性腹膜炎病人病情严重,细菌产生的毒素超过了腹膜的吸收能力,病人可能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
答案:E5.急性腹膜炎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残余脓肿是A.膈下脓肿B.肾周脓肿C.盆腔脓肿D.髂窝脓肿E.脾周脓肿解析:盆腔处于腹腔的最低位,腹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或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更为多见。
主要病因为腹腔脏器穿孔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以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最多见,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次之。
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脉搏加速及感染中毒症状等。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
处理原则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消除病因、控制炎症、清理或引流腹腔渗液,脓肿形成者给予脓腔引流。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2)既往史:既往有无慢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腹部手术、外伤,泌尿道感染,营养不良或其他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2.身体状况(1)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伴随症状;(2)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持续时间、呕吐物性状;(3)有无腹膜刺激征;(4)有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5)有无寒战、高热、脉速、呼吸浅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肢端发凉、神志恍惚或不清等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感染性休克表现;(6)血常规、腹部X线、B超、CT、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病人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认知程度;(2)病人是否担心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预后;(3)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1.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2.原发病变类型;3.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尿量、营养状况及皮肤情况;4.引流情况,包括腹腔引流管的位置,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5.伤口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6.有无切口感染、盆腔脓肿、膈下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腹膜炎毒素吸收有关。
3.体液不足与腹腔内大量渗出、高热或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盆腔脓肿、膈下脓肿。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护理全版1.安排合适的病房: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或与其他腹部感染患者隔离。
确保房间内有良好的通风。
2.严格执行手卫生:所有接触患者及其周围环境的护理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洗手液。
这有助于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定期监测体温: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体温。
立即报告高热或低热情况。
4.监测血压和心率:每天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报告任何异常的变化。
5.留意疼痛: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记录每次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配合医生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镇痛药物。
6.监测呼吸:对患者的呼吸进行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和每分钟呼吸量。
报告任何异常的呼吸变化。
7.提供适宜的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提供适宜的饮食。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
8.维持水平卧位: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以减轻腹腔内压力和减少炎症扩散的风险。
9.禁止患者进食:在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要禁食,以免刺激腹腔内的感染部位。
10.定期更换体位:为了预防压疮和靠垫部位的感染,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并使用适当的护理垫。
11.给予抗生素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给予患者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避免并发症。
12.监测尿液排出:监测患者的尿液排出量和颜色,排尿异常可能是肾功能损害的标志。
报告任何排尿异常。
13.检查和清洁引流管:定期检查和清洁患者体内的引流管,以确保通畅并预防感染。
14.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抗凝治疗,使用压力袜或进行体位转换,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15.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顾虑。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疾病,对护理人员要求严格。
必须保证全面持续的监测和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以上给出的护理措施仅为参考,并不代表所有患者都适用。
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和实施。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症状和诊断。
2.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常规。
3.培养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症状和诊断。
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1.了解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症状和诊断。
2.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常规。
3.培养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四、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
2.如何培养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法。
2.案例分析法。
3.示范操作法。
4.互动问答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介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概念,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2.讲授环节:(1)了解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症状和诊断。
(2)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和护理常规。
(3)培养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3.案例分析环节: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4.示范操作环节:演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
5.互动问答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七、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完成相关阅读和练习。
2.考核方式:一次性闭卷考试。
八、教学资料:1.相关医学文章和书籍。
2.实际案例和病例分析。
3.多媒体教具和演示材料。
九、教学反思:本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教学课程着重强调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加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贯彻于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掌握应对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