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字法(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42
第二十四讲汉字的造字法主讲饶祖天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使用人口最多的,唯一的表意系统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汉字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历经五千多年,魅力依旧,在21 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展现出迷人的风采,为人类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汉字,一般认为产生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
大汶口文化的陶文已有形音义三种成分,是汉字产生的雏形。
后来,汉字形体经甲骨文、金文、篆文,至隶书而成熟、定型。
世界上文字产生较早的还有: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 年,由于古希腊、古罗马对古埃及的征服,古埃及文字被废除,一部分变为拼音文字。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产生于公元前五千年,称楔形文字,以后也消亡了。
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带的玛雅文字,产生于公元前后,消亡于16 世纪。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智慧的结晶。
汉字对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邻国的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在机算机、网络时代,汉字已能输入计算机,成为现代化的文化工具和载体,成为我们记录、传播文明的重要工具。
我们学好汉字,就能掌握启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汉字的构字规则是怎样的呢?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六书”,现在通行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中,真正的造字法是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而转注,假借并未造出新字,只算“用字法”。
一、象形《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ji é)诎(qu ),日月是也。
”根据实物的形状,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象形是汉字造字之基础。
汉字的造字从图画开始。
指事、会意,形声都是在象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的。
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有364 个。
如:日、月、车,牛、虎、犬、止、目、人、女、行、贝、鼎、皿眉、高、夕,自,齿,瓜、羊、舟。
专题1 汉字的造字法知识讲析造字法即汉字“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四种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后两种是汉字的用字方法。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
例如“”字,象形字,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像直视太阳时看到的形态,表示太阳。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主要区别是含有较抽象的部分。
例如“”字,指事字,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表示刀的锋利部分。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将其字形字义合并,表达新的意思。
例如“”字,会意字,左边是牛,右边一只手举一根枝条,表示手拿棍子放牛。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表示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字,形声字,左边“木”是形旁,表示一种树木,右边“婴”是声旁,表示发音与“婴”字一样,表示樱树。
转注属于“用字法”。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
当这两个字表达相同含义时,会有相同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
假借是同音替代。
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文字对应,就找和它发音相同的字表示。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
“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套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套系统为依据。
像“琴”“棋”是形声字,“凹”“凸”是指事字,“明”“笔”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多。
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而“鲤”“鲮”“鲩”等,难以用象形法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
汉字造字法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
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前“四书”称为造字法,后“二书”称为用字法。
1.象形这种造字法是运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将物体的外貌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是也。
如旧、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古象形字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车、舟”等;有的像事物的特征部分,如“牛”像牛角上弯,“羊”像羊角下弯;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的附带部分,如“瓜”的瓜蔓。
大部分的古代象形字从现行汉字看不出原物的样子了,如“牛、马、家、鱼”等。
后起字中也有象形字,如“丫、凹、凸、伞”等。
象形这种造字法接近画图,但复杂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无法象形,所以单靠这种方法造的字极少,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2.指事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
用指事法造字,这是汉字从象形发展到表意的第一步。
指事字可分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用弧向上和向下的两条长弧线(或长横线)为基准,上边和下边各加一短线表示。
“上”和“下”。
另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末”原义是树梢,在“木”上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梢的所在;“朱”原义是赤心树,“木”中加一个点,表示赤心的所在;“口”内有一个点,表示含着甜的东西,有甘甜义;“刃”是“刀”上加一个点,表示刀刃的所在。
现行的指事字,基本上是从古代的指事字演变来的。
有些古代的指事字,在现行汉字中还可以看做指事字已不能看出其指事的意图,如“甘、朱、末”等;又如“寸”,古文字原义为手的“又”字加一短横,表示寸口的所在,本是指事字,现在也很难看做指事字了。
汉字的造字法专题讲座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讲的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
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使用人口最多的唯一的表意系统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汉字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历经五千多年,魅力依旧,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展现出迷人的风采,为人类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汉字的构字规则是怎样的呢?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六书”,现在通行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中,真正的造字法是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而转注,假借并未造出新字,只算“用字法”。
1、什么是象形字象形字是描摹实物形状的。
象形字都必须有个实物,没有实物的不是象形字。
如(1)日,画一个圆圈,放四道毫光。
(2)鸟,尖嘴圆头,有一个翅子,两只爪子。
(3)牛,角前伸。
羊,角后卷。
(4)豕,尾下垂。
犬,尾上翘。
——汉字中,与人体各部位相关的字占35%,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关的字占36%,与鸟兽相关的字占14%,与日月、色彩有关的字也占14%(1)象形字的特点1、像那个所表达的物体外形,能表现物体的外形特点,所谓“山有山形,水有水貌”。
2、大部分是独体字。
3、只能表示具体事物,不能表示抽象事物,因为抽象事物无法画出来。
4、本义都是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
(2) 象形字的类型a画实物的全体。
创造这类象形字时,一般是画物体的轮廓或骨架。
描摹自然景物的,如:日、月、山、川、水、表现动物的,如:鱼、马、鸟、虎、虫、表现各种器物的,如:壶、几、衣、刀、豆、表现人的,如:人、大、女、尸表现人体器官的,如:目、耳、心、口、面、爪表现植物的,如:木、禾、韭、来b画物体的局部。
创造这类象形字时,为了简便,也为了和其它字相区别,就只抓住物体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描画,以局部代全体。
汉字的造字方法(6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如:山,日,月,人、目、口、鼻、手、鸟、雨、鱼、龟、马、牛、羊、鼠、虎、象、车、册水弓木龙兔象鹿车羊果角老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
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合体指事字例:元、示、王、中、屯、牟、牵。
合体指事字例:元、示、王、中、屯、牟、牵。
独体指事字例:上、一、二、下、│、八、小、ㄔ、ㄐ、爻。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汉字是中国人民的文字,传承历久弥新,而汉字的学习是我们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石,要想汉字书写越来越好,就必须要掌握一些汉字基本笔顺及造字法。
一、汉字基本笔顺汉字的笔画很多,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笔顺,不同的笔顺会影响汉字的书写效果,我们必须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
1.横:从左到右,顺势而下写。
2.竖:从上到下,顺势而下写。
3.撇:从上到下,向右倾斜写。
4.捺:从上到下,向左倾斜写。
5.点:一笔点画。
6.提:一笔向上提起的画。
7.钩:在别的笔画上加一个小的勾。
8.折:将一笔劈成两半,到达一个特定的位置后再写第二笔。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可以使我们书写汉字更加规范、美观。
二、造字法汉字往往是由几个笔画组成的,而每个笔画又有自己的特点。
利用这些笔画的特点,我们可以组合出一些新的汉字。
这就是汉字的造字法。
1. 按部首组词汉字的部首是指汉字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一些汉字是由一个部首组成的,我们可以从这个部首入手,通过部首来推测它的意思和读音,再结合其他部分的笔画,组合出新的汉字。
例如:汉字“森”,它的部首是木,我们可以通过部首知道它的意思和读音是“树林”,而后面的笔画(炎和生)表示更加茂盛的树林。
2. 象形造字汉字中有很多是通过形声相生的方式产生的。
有一些汉字的形状与它所指代的事物非常相似,例如“力”字,就像是一个手臂在使劲。
这就是象形造字。
3. 假借字借用别的汉字的音义来表示新的事物。
例如: 字母t恰好与“888”中的三个8相似,t可以用来表示“爱打车的三人组”的车,而这只是关联了音而已,并没有跟爱情、三人等有实际关系。
三、小学语文教案通过汉字的学习,可以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儿童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例如PPT、教学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听讲的方式,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及造字法。
我们可以说,汉字基本笔顺及造字法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