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新授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4.54 MB
- 文档页数:33
找次品教学课件找次品教学课件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1-1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借助实物操作、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天平、3瓶口香糖、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3个圆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大家听说过次品吗?(板书:次品)你是怎样理解“次品”的?师:考考你的眼力!(找次品)(课件)师:次品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合要求,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
次品虽小,危害却大。
今天我们要找的是众多外观一样的产品当中,隐藏的一个质量不合格的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二、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数学本质(一)初步体会“找次品”的原理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从简单问题入手容易发现规律。
师:(课件:3瓶口香糖)3瓶中有一个已经吃过了,质量较轻,不能作为正品,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瓶次品吗?可能出现:掂一掂、数一数、称一称。
(介绍天平:正常情况下,天平左盘称物品,右盘放砝码。
不过我们今天是天平两边放相同数量的物体。
伸出你的手示意,如果……说明;如果……说明。
)(1)板书出示:3瓶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来?“至少”、“保证”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2)你觉得需要称几次呢?怎么称?试一试。
指名回答,可以引导学生加上动作体会,同时演示课件。
(3)师生共同小结(同时板书):瓶数是3瓶(板书:瓶数),先在天平两边各放一瓶,也就是先把它们分成三份(板书:分法),每份1个。
板书:3( 1,1,1)需要1次。
找次品数学课件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作用,“找次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培养推理能力,让学生葱粉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等方式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找次品”问题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需要重新建构的内容,学生会有新鲜感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它又是一个高难度的充满挑战的内容,因此部分同学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学习这些内容需要比较高的思维水平。
如何让学生正在地参与课堂的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感悟发现规律呢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践探索。
1.通过观察与操作,猜想验证和推理,体验找次品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发现和理解“把物品总数平均分成三份来称,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会最少”。
2.通过找次品的探究活动,渗透“化归”和“优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
.经历由直观演示操作逐步到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和神奇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出找次品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方法,理解和体会最优方案的特点。
1.能够用简明的方法记录找次品的思维过程。
2.在观察、比较中初步体会找次品最优方案的特点。
纸质天平、棋子、操作记录单、课件摸奖游戏1.课件:从8个笑脸中摸一个奖品师:要使中奖容易些,你会增加笑脸的个数,还是减少笑脸的个数2.从4个笑脸中摸奖。
.从2个笑脸中摸奖。
师:要保证中奖,我们得摸几次一、情境导入师:你知道x月x日是什么日子吗师:在315晚会上老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些不法商人往黄金里加金属铱冒充千足金来销售,加铱后的黄金用肉眼无法辨别,但重量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