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会使用音乐标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2、在圆舞曲基本舞步的学习中、聆听体验中感受3/4的韵律特点及歌曲风格。
3、在音乐实践中表达自己开心快乐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四三拍歌曲的韵律特点并准确演唱。
2、学习圆舞曲基本舞步,舞蹈动作优美准确。
三、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七度音程音准的掌握,结束句的演唱。
四、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大歌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现代舞吗?学生:喜欢!教师: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好吗?教师:在跳舞的过程中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很开心,高兴。
教师:那么,你们开心的时候都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学生:大笑、唱歌、跳舞……[设计意图]:以综合的舞蹈艺术形式(学生喜欢的现代舞形式),让学生体验开心、愉快的心情,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此环节教师和学生在现代舞的音乐中共同进行表演)二、新授环节1、学习舞步(在《开心的感觉真好》的伴奏音乐中,学习圆舞曲的基本舞步。
)教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跳舞,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三拍子的基本舞步。
先看老师跳一下。
(1)左脚上步原地踏步两次,右脚退步原地再踏步两次。
舞步要轻盈、身体要随着音乐起伏。
(左二三、右二三)(2)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做一次。
(3)这次我们加上手的动作,可以两三个人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
随音乐一起来跳一跳,动作要优美,看看哪位同学的舞姿最美。
[设计意图]:音乐具有弥漫性,在舞蹈的学习中,无意识记音乐的旋律,降低了歌曲学习的难度,因为歌曲都是听会的,此环节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把舞步学习放在前面,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肢体与音乐密切结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套单元试卷(附答案)单元一:音乐的语言1. 以下哪种乐器不属于民族乐器?a) 古筝b) 小提琴c) 古琴d) 二胡答案:b) 小提琴2. 音乐由哪几个要素组成?答案:音高、音长、节奏、音色、强弱、音程单元二:音乐节奏1. 下面哪个时值的音符最长?a) 八分音符b) 四分音符c) 十六分音符d) 二分音符答案:d) 二分音符2. 请写出下面音符的时值名称:a) b) c) 答案:a) 四分音符 b) 二分音符 c) 全音符单元三:歌曲表演1. 请列举以下乐器中可以演奏出高音和低音的乐器:- 钢琴- 萨克斯风- 尤克里里- 大提琴- 竖琴单元四:指挥与合奏1. 以下哪个身体部位可以用来指挥乐队?a) 双手b) 双脚c) 大腿d) 头部答案:a) 双手2. 请写出以下乐器的名称:a) b) c) 答案:a) 小号 b) 小提琴 c) 长号单元五:音乐故事1. 请简述《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音乐描述了什么故事?答案:这首音乐描绘了一片宁静的月光下,美丽的凤尾竹摇摆着,翩翩起舞的场景。
2. 以下哪个乐器常用来演奏古典音乐?a) 电子琴b) 萨克斯风c) 尤克里里d) 大提琴答案:d) 大提琴单元六:欣赏名曲1. 请列举以下乐器中属于吹管乐器的有哪些:- 小号- 萨克斯风- 长号- 笛子- 箫2. 以下哪种音乐属于轻音乐?a) 古典音乐b) 流行音乐c) 摇滚音乐d) 民族音乐答案:b) 流行音乐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套单元试卷(附答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完整的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通用6篇)时间一晃而过,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
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
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
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欣赏快乐的农夫【教材分析】《快乐的农夫》是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1856)所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选自作曲家的《少年钢琴曲集》。
这套钢琴曲集是作曲家为大女儿玛丽过10岁生日而写的。
这首乐曲情绪开朗,音乐语言简洁,弹奏技巧简单,旋律音调建立在分解和弦上,由上升而下行,起伏自然。
乐曲的A段(第一部分)主题,给人带来活泼、轻松的情趣。
B段(第二部分)主题,这一部分仅有两小节,随即又出现A段主题,使乐曲结束在热烈的气氛中。
【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参与体验乐曲快乐的情绪,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
2.感受不同版本及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快乐的农夫》,体验作品的欢乐情绪,能记住并哼唱作品的主题,能分组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编配伴奏并表演。
3.主要是通过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乐曲的情感来体会其中的快乐,并且感受到乐曲能带给人们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乐曲带给人们的欢乐。
难点:分析整首乐曲的结构以及节奏并且进行模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的快乐音乐课堂由一个国王的手下带大家去一个快乐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答案就在故事中。
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
这位国王命令道:“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
”国王的手下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
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
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他问农夫:“你快乐吗?”“我没有一天不快乐。
”农夫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农夫。
农夫不禁大笑起来。
为了表示感谢,农夫又说道:“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师:听完故事你觉得农夫是个怎样的人?(讨论提问)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你们听出来今天我们要去哪了吗?(农场)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农夫去体会他的快乐吧!二、进入新课。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郑州市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课程名称: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设计者:李珂适用年级:六年级总课时: 共计16课时一、课程目标: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课程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通过创作儿童歌曲的系统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创作技巧,有一定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歌曲美的认识及鉴赏能力,感受旋律美、歌词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
3、在学习创作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演唱(或演奏)自己创作歌曲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
5、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扩学生音乐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启发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由于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器乐方面:能掌握所学乐器的名称、外型、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3、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
4、视唱、节奏练习方面:基本掌握所学知识。
5、表演方面:能根据要求编排动作,正确表达歌曲内容。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六年级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卫黄河》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通过学唱《保卫黄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注意音准、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掌握《保卫黄河》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在合唱中保持音准,使声音和谐。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播放《保卫黄河》视频和音频。
2. 五线谱纸、音符卡片、拍子卡片。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保卫黄河》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二、学唱歌曲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和音准。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合唱练习1. 教师讲解合唱技巧,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
3. 学生展示合唱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卫黄河》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演唱《保卫黄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指导。
二、拓展1. 教师播放《保卫黄河》的钢琴伴奏,让学生尝试自弹自唱。
2. 学生展示自弹自唱成果,教师点评。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欣赏《保卫黄河》。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学唱效果:检查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测试题
一、连线
1、将相关的内容连线
《关山月》撒尼民歌
《但愿人长久》新疆柯尔克孜族
《转圆圈》古琴
《火车来了》贝多芬
《欢乐颂》古诗词
2、将乐器及其分类连线
打击乐器高胡
拉弦乐器木鱼
弹拨乐器笛
吹奏乐器琵琶
二、变声器嗓音保护应注意哪两点?
三、请你说出下列音符的名称
║: :║ ( )
X X X ( )
拍号¾ 表示()
f ( )
P ( )
六年级下册音乐答案
一、连线
3、将相关的内容连线
《关山月》(古琴)
《转圆圈》(撒尼民歌)
《但愿人长久》(古诗词)
《火车来了》(新疆柯尔克孜族)《欢乐颂》(贝多芬)
4、将乐器及其分类连线
打击乐器(木鱼)
拉弦乐器(高胡)
弹拨乐器(琵琶)
吹奏乐器(笛)
二、变声器嗓音保护应注意哪两点?
1、不要大声喊叫
2、要充分睡眠与休息
三、请你说出下列音符的名称
反复记号
切分音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
强
弱。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
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
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
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
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
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
花。
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回答出了
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进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2、听音乐选画面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
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看看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
价。
3、拓展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
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
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
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
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
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
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
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激
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
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
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