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格式:ppt
- 大小:289.00 KB
- 文档页数:19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习目标精准导航]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过程(1)开始:新航路的开辟。
(2)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
2.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表现(1)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3)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在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意义(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明析概念】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在近代史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环境问题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进程: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1)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技术: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格局: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前提: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表现:(1)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的全球化:在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意义:(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情境在线】下图是一部iPhone手机设计、生产完成情况。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提示:经济全球化。
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1)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经济风险: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资源环境:环境问题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4)价值观念: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情境在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
高三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2、【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材料中“‘全球化’取代‘民营化’”说明西欧各国在调整经济政策,使得西欧经济逐渐恢复,故A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指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失灵,故B项错误;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全球化”说明贸易壁垒在逐渐拆除,故D项错误。
【答案】A感悟高考1、【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 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从提取信息的能力。
由题中“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即可判断。
【答案】B3、【解析】从材料中的“全球化”等信息可以看出,达伦道夫强调的是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C4、【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解析】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题中所要强调的,故A项错误;题中的观点简单可以概括为: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中得到合理的分配,因此,造成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故B项正确;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外在形式,并不是学者所要强调的,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言,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而不是机遇,故D 项错误。
5、【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内在动力应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仅仅是其开端,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商品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行资本输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体现的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是资本主义对外殖民扩张的本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但不是其形成的标志,全球化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趋势,故D项错误。
第5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选择题1.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D【解析】图中明显体现出战后世界关税不断下降,③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选项即可。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国家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国家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
”上述这些材料表明()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③只要发达国家实行节约就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④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 A【解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消费方面存着明显的差距,但仅靠节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90年代以来()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D.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答案】 B【解析】依据题干中的信息“资本”及其变化趋势即可推断出B项符合。
4.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态度不一。
有的国家积极推动,有的国家怀疑害怕,有的国家谨慎对待。
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C.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答案】 C【解析】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5.美国雀巢公司创办于1905年,现在它在全球有500多家工厂,产品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据2003年有关资料统计,每一秒钟就有3900杯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雀巢公司经营有方B.交通便利运输快捷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D.雀巢产品味道纯正【答案】 C【解析】“世界各地”“2003年”等信息体现出C项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