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物流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海尔物流案例分析海尔物流是海尔集团旗下的一家专业物流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青岛。
作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制造商,海尔物流在为海尔集团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
本文将对海尔物流的发展历程、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首先,海尔物流在发展历程上经历了从传统物流到智能物流的转变。
在成立初期,海尔物流主要以传统的仓储、运输和配送为主要业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海尔物流逐渐实现了对物流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海尔物流实现了对货物流转、库存管理和运输路线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海尔物流在运营模式上实现了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化服务的转变。
除了为海尔集团提供物流服务外,海尔物流还为其他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外包服务。
海尔物流不仅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还拥有一支专业的物流团队和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和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海尔物流在成功经验上实现了从品牌建设到服务创新的转变。
海尔物流以“服务创新、价值共享”为核心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海尔物流不断优化物流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推出创新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
综上所述,海尔物流作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转型,实现了从传统物流到智能物流、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化服务、从品牌建设到服务创新的转变,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尔物流将继续发挥其领军企业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 ... .大连大学题目: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姓名:学号:教师:时间:. word ..容提要文章通过对海尔自营物流的分析,分析了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整个资源,优化供应链;打造物流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物流显成效。
同时也指出了海尔物流的缺陷:海尔的物流没有社会化,还在延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海尔采取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海尔形象店)的物流线路使得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不同特点的产品,物流模式单一。
针对以上缺陷,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来建议以及实施建议的预期效果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在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下,海尔物流要想继续保持公司在物流消减成本方面的竞争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扩展服务围,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改善配送中心的辐射围,缩短配送半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组织物流行为---根据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物流周转率高、批量小、多品种、速度快、个性化的特性,海尔不应放入统一的家电成品配送渠道,而是将该类产品物流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这样不仅可以减产产品的物流成本、缩短运达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对海尔服务的满意度。
.word 专业资料目录容提要 (2)1 现状简介 (3)1.1 海尔企业物流模式——自营物流 (3)1.2 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4)1.3 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4)2 问题综述 (4)2.1 海尔自营物流的产业化 (4)2.2 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分析 (5)2.3 海尔自营物流的问题分析 (5)3 可选择改进方案 (6)3.1 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6)3.2 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 (7)3.3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组织物流行为 (7)3.4 大力发展新型配送服务 (7)3.5 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7)4 对海尔物流未来发展的建议 (7)5 结论 (8)1 现状简介1.1 海尔企业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海尔集团在各大家电企业中最早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也是最早对物流进行造势的。
关于“海尔”的案例分析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
下面是有关“海尔”一些案例分析。
一、海尔配送作业流程海尔建立了2个现代智能化的国际化中心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以用户的定单信息为核心,通过对物流信息管理手段的实施,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实现JIT按单配送模式,彻底消除资源浪费。
海尔的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定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
古代商人有句话叫“货不停留利自生”,海尔物流就是通过“零停留”的物流运转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和库存。
两个物流中心在硬件上成功的集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穿梭车、堆垛机、LGV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激光导引、无线扫描、语言监控等技术,使其呈现“两高两零”的特点:高速、高效、零库存、零流动资金贷款。
物流中心通过信息化加快了物品流动速度,目前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
而且海尔物流整合以来,仓库面积减少90%,库存资金减少77%,不但节约了物流费用,而且也大大节约了社会流动资金。
二、海尔如何降低配送成本企业内部的库存管理将实施JIT管理,增加批次减少批量,以库存速度替代库存水平。
在进行ABC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成品将实施配送需求计划(DRP),并利用先进的资源管理系统实施企业内外部物资的统一配送战略,仓储配送事业部承担降低库存成本并对制造系统进行物流保障。
集团将对企业内部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按照物流一体化的策略构建运输互前行,从张瑞敏砸冰箱开始,首开海尔观念转变之先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才有现在的海尔。
第二章现代物流基础赵春燕第一节: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1.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1、产生☐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
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刨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
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扑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
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物流定义☐3、定义☐目前国内对物流的定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1)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2)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坏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3) “物资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4) “物流是指物资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1、引入的途径☐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引入我国:☐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人而从欧美引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菅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所渭“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仓储管理经典例【案例一】海尔集团的仓储物流策昭和大多数企业一样,海尔集团过去也认为库存在功能上仅仅相当于一个储存货物的场地,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海尔重新定位了仓储管理的地位,确立了新的仓储战略目标,主要体现在库存作业的现代化和库存管理方法的创新上。
首先,是库存作业的现代化创新。
1999年,海尔在青岛海尔信息国建立了一座立体仓库。
次年,海尔在青岛海尔开发区エ业园建造了国际化全自动物流中心。
而后,海尔在开发区工业国全部实行了国际化全自动仓储管理,借助大型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其次,是库存管理方法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ERP(企业资源规划)。
海尔在整个物流供应链过程中实施了ERP。
海尔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分步进行的方法: 第一步,应用于库存管理;第二步,应用于车间的生产计划管理;最后,逐步应用于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实施ERP,采购计划的制订、采购过程的控制和跟踪、物流的存取和配送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大减少了重复简单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二,JT(Just in tim,及时生产模式)。
海尔率先提出了三个JT的管理,即JT采购、JT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披物流。
通过它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服务。
第三,3PL( third- part logistics,即第三方物流)。
青岛海尔物流一3PL部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代理销售、代理采购、物流服务企业。
我们再来看海尔的标准化物流。
海尔推崇一种制度零库存:海尔将各道生产工序标准化,每道エ序的产能精确计算。
エ程部门、维修部门、质检部门等全力配合做好预防安全、质量、故障等隐患,每一道工序的产品全部流入下一道工序。
而这套链式运作体系,需要很成熟的管理体系,包括严格的规章制度、优秀的企业文化、全体职员的良好职业道德等。
MBA教学案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海尔物流一、海尔物流简介1.海尔物流推进本部海尔物流推进本部成立于1999年。
海尔集团将原来分散在23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统一整合,成立独立运作的专业物流公司,2002年度海尔物流实现营业额已超过200亿元。
2.海尔物流三个发展阶段(1)物流重组◆统一采购:实现每年环比降低材料成本5%。
◆统一仓储:海尔建立两个全自化物流中心,不仅减少20万平方米仓库,而且呆滞物资降低90%,库存资金减少63%。
◆统一配送:目前海尔在全国可调拨16000辆车辆,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2)供应链管理◆内部:实施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下达定单的周期由原来的7天以上缩短为现在的1小时内;同时实现看板管理4小时送料到工位。
外部:延伸至供应商各部,使海尔的定单响应速度由整合前的36天缩短至现在的不到10天。
(3)物流产业化海尔物流整合了全球配送资源网络,积极拓展社会化分拨物流业务,通过现代物流科技的应用来创造增值服务。
海尔物流成功应用世界最先进的SAP R/3系统和SAP LES物流执行系统,拥有600亿海尔集团物料的管理运作经验和能力。
同时利用现有网络开展社会化服务,向其他行业和单位提供全程物流服务,解决成本、响应速度的问题,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增值服务。
3.海尔物流的远景海尔物流希望凭借自己高品质的服务为所有企业建立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客户首选的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提供商。
海尔的物流改革是一种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观念的再造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海尔物流咨询海尔物流希望凭借自己高品质的服务为所有企业建立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客户首选的第三方物流增值提供商。
海尔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是海尔物流为拓展第四方物流业务,将海尔物流多年来在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向社会,使其他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流程管理方面少走弯路,从而提高中国物流行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和物流管理水平而开展的,专注于提供供应链整体建设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服务。
海尔创造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一个奇迹,借助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全球资源,快速响应市场,海尔取得极大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
海尔集团取得今天的业绩,和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分不开的。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海尔发动了一场管理革命:以市场链为纽带,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
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和用户资源,逐步向"零库存、零营运资本和(与用户)零距离"的终极目标迈进。
以市场链为纽带重构业务流程海尔现有10800多个品种,平均每天开发1.3个新,每天有5万台出库;一年的资金运作进出达996亿元,平均每天需做2.76亿元结算,1800多笔账;在全球有近1000家供方(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4个),营销网络53000多个;拥有15个设计中心和3000多名海外经理人。
如此庞大的业务体系,依靠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架构或者矩阵式模式,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业务流程重组势在必行。
总结多年管理经验,海尔探索出一套市场链管理模式。
市场链简单地说就是把外部市场效益内部化。
过去,企业和市场之间有条鸿沟,在企业内部,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上下级或是同事。
如果被市场投诉了,或者滞销了,最着急的是企业领导人。
下面的员工可能也很着急,但是使不上劲。
海尔不仅让整个企业面对市场,而且让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去面对市场,把市场机制成功地导入企业的内部管理,把员工相互之间的同事和上下级关系变为市场关系,形成内部的市场链机制。
员工之间实施SST,即索赔、索酬、跳闸:如果你的和服务好,下道工序给你报酬,否则会向你索赔或者"亮红牌"。
结合市场链模式,海尔集团对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进行了调整,把原来各事业部的、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结算;把原来的职能管理资源整合成创新定单支持流程3R(、客户管理)和基础支持流程3T(、全面设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3R和3T流程相应成立独立经营的服务公司。
海尔物流案例分析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团体内疏散在28个产物行状部的购买、原原料仓储配送、制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议了三个JI丁(Just in time)的治理,即JIT 购买;J1丁原原料配送、JIT制品分派物流。
议决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临市场的、完好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得到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上风,以时间毁灭空间,到达以最低的物流总本钱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代价供职。
在提供链治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议了"一流三网"的治理模式。
海尔团体自1999年开始,实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动员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
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裕表示了当代物流的特性:"一流"因而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环球提供链资源网络、环球配送资源网络和打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滚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能不停处于陆续维新、改革的经过之中。
创建ERP编制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
在胜利施行ERP编制的基本上,海尔创建了SRM(招标、提供商相干治理),B2B(订单互动、库存融合)、扫描编制(收发货、投入产出、货仓治理、电子标签)、定价支持(定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治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拓各个枢纽的控制)等信息编制,并使之与ERP编制相连起来。
这样。
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换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本方法方面,以强盛的网络技能为依托,自2002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RF 技能在物流中的利用,以办理制品物流经过中面对的准确率、及时性、高效性和题目可追性的要求。
2003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昭着升高。
发货的准确率到达100%,升高了客户的满足率。
同岁暮,海尔物流开始实行进步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2004岁首在世界42个配送中心实行推广,全面执行严厉的进步先出治理,加速了库存的周转效果。
好的企业餍足需求,宏大的企业创造市场。
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率、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陆续圆满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主动成长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好的家电资产链。
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购买平台。
海尔现在在环球有10个产业园,30个外洋工场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场的购买全部议决团结的购买平台实行,环球资源团结治理、团结设置装备摆设,一方面实现了购买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环球工场的范围上风增强了海尔购买的本钱上风。
海尔议决整合环球化的购买资源,创建起双赢的提供链,多资产的聚积推进一条完好的家电资产链,极地面升高了主旨竞争力。
创建起强盛的环球提供链网络,使海尔的提供商由原来的2200多家优化至不到800家,而国际化提供商的比例却上升至82.5。
现在寰宇五百强企业中有五分之一已成为海尔的互助朋友。
环球提供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得到了快速餍足用户需求的本领。
2003年,海尔物流在成长企业物流的同时,胜利地向物流企业实行了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增值供职。
现在海尔第三方物流供职范畴正敏捷拓展至I丁业、食品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肯定效果。
另一方面,在陆续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同时,海尔开始提供第四方物流供职,同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供职的内容更多,掩盖的地域更广,更能开辟新的供职范畴,提供更多的增值供职。
它帮助客户谋划、施行和执行提供链的步骤,并先后为制造业、航空业等范畴的企业提供了物流增值供职,如今来看物流业务已经为海尔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1年3月31日,"海尔当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暨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启用仪式",在青岛海尔总部举行。
这标识着海尔物流进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
海尔物流的胜利阅历已在差别场地有过详明报道,此处就不再赘述,只是做一扼要概括。
在海尔,最终依照其成长战略的必要,变动了古板的按库存生产(MTS)的模式,转而采取按定单生产(MTO)的治理模式,消除了对需求预测的盲目性和毛病。
为了担保按单生产模式的胜利,海尔团体施行了当代物流同步的模式,环球提供链网络得到了全面优化整合,国际化提供商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担保了产物格量和JIT交货。
海尔团体每个月均匀接到6000多个出售订单,定制的产物品种达7000多个,议决整合物流,库存资金削减了67%。
海尔物流中心货区面积只有7000多平方米,但其吞吐量却相当于一般货仓的30万平方米。
在海尔的流程再造中,创建当代物流体系是其要害工程。
重整物流,就要以时间毁灭空间,用速率时间毁灭库存空间。
海尔的物流中心不是为了仓储而存在,而是为了配送暂存的。
倘若把古板的企业的货仓比做水库的话,许多企业的题目便是出在水库把水蓄死了、蓄臭了,海尔便是把统统水库的闸门都打开
在要么触网、要么逝世的互联网时期,海尔作为国表里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迈出了特别重要的一步。
海尔公司 2000 年 3 月开始与 SAP 公司互助,最终实行企业自身的 ERP 改革,随后便着手搭建 BBP 购买平台。
从平台的生意量来讲,海尔团体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议决 BBP 生意平台,每月接到 6000 多出售订单,定制产物品种逾 7000 个,购买的物料品种达 15 万种。
新物流体系下降呆滞物资 73 . 8 %,库存占压资金削减 67 %。
议决与 SAP 公司的互助,海尔成为国内首家到达寰宇超越程度的物流中心。
SAP 主要帮助海尔圆满其物流体系,即使用 SAP 物流治理编制搭建一个面临提供商的BBP 购买平台,它能下降购买本钱,优化分供方,为海尔创造新的利润源泉。
目前,海尔特色物流治理的 " 一流三网 " 充裕表示了当代物流的特性: " 一流 " 因而订单信息流为中心; " 三网 " 分别是环球提供链资源网络、环球用户资源网络和打算机信息网络。
" 三网 " 同步活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在 CNNIC 最新的网站排名中 , 海尔网站名列中国产业网站第一名。
以高科技、高质量产物而知名的海尔团体,一向重视科学琢磨与开拓,陆续推出高科技新产物以餍足用户的必要,海尔正以自己的势力与真诚最大限度的餍足用户的必要,为众人创造优美的复活存,创造新的互联网神话。
案例评析:
1 、为订单而购买,毁灭库存
在海尔,货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滚动的河,河中滚动的是按单购买来生产务必的物资,也便是订单来实行购买、制造等运动,这样,从根蒂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毁灭了库存。
海尔团体每个月均匀接到 6000 多个出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物品种达 7000 多个,必要购买的物料品种达 15 万余种。
新的物流体系将呆滞物资下降了 73 . 8 %,货仓面积削减了 50 %,库存资金削减了 67 %。
2 、双赢,赢得环球提供链网络
海尔议决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提供商由原来的 2336 家优化至 978 家,国际化提供商的比例却上升了 20 %,创建了强盛的环球提供链网络,有力地保险了海尔产物的质量和交货期。
不只如斯,更有一批国际化至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能参预到海尔产物的前端打算中,现在可以参预产物开拓的提供商比例已高达 32 . 5 %
3 、实现三个 JIT ( just in time 即时),即 JIT 购买、 JIT 配送和 JIT 分派物流的同步流程
现在议决海尔的 BBP 购买平台,统统的提供商均在网上接纳订单,并议决网上盘问筹划与库存,准时补货,实现 JIT 购买;货色入库后,物流部分可依照越日的生产筹划使用 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