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元素1
- 格式:docx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4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会用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首先介绍元素周期表,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直接表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以元素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以碱金属和卤素元素为代表,通过比较原子结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异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表现主族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协助学生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本节内容要达到“能结合相关数据和实验事实理解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本课是时内容要求达到“能结合相关数据和实验事实理解元素周期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三对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较低。
这个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化学课,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个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2)通过抢答对身边元素有所了解和重视,分组画曲线培养理性思维水平;(3)观察元素原子结构,揭示元素周期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和理解,渗透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并且使学生理解化学美。
(2)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显示PPT5】两瓶蒸馏水(怡宝、恒大冰泉)。
【提问】两瓶水,一瓶产自广东深圳,一瓶产自吉林长白山,里面装的水是一样的吗?【回答】一样的。
利用本地身边的资源,为概念的建构准备。
复习物质微观构成的知识为元素概念的构建准备。
【提问】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提问】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回答】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回答】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提问】氢、氧原子还能构成哪些物质的分子?【任务】请同学在黑板用磁贴显示氢、氧的原子能构成的物质分子并写出相应的符号。
【评述】可以构成氧分子、氢分子、水分子、过氧化氢分子,还有臭氧分子。
【小组讨论,黑板演示并书写符号】【提问】这些不同物质的分子中都分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这些氧原子和氢原子一样的吗?【显示PPT6】【回答】一样的【讲述】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化学上不论何种物质,不论物质产自何地,构成这些物质中的分子中凡是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氧元素,凡是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统称氢元素。
【显示PPT7】化学元素是指什么?【思考】从不同角度为构建元素的概念提供具体的素材。
【任务】根据素材讨论,同种元素的电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哪些是相同的?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板书和显示PPT8】一、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显示PPT8】☆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显示PPT8】☆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电子数和中子数可能不同;【提问】同学们判断一下:课室内有50个人民,这句话对吗?为什么?【显示PPT8】☆总称:许多个同一类原子的集合,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讲解】元素是同一类许多个原子的集合,是个宏观的概念,有种类没有个数的概念,所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小组讨论,回答】同一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同种元素原子的中子数可以不同。
化学变化中元素原子会有电子会得失。
【回答】不对,人民是集合的概念,不讲个数,引导学生建构元素概念,了解区分元素本质是原子的质子数。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元素》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难点:1、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2、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情景导入:讲授新课:一、元素(板书)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2、元素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板书)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别,如Fe。
课题3 元素教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
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图片。
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展示】中国元素:青花瓷、茶。
【过渡】元素,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常提到中国元素、现代元素、流行元素、时尚元素,生活中提到的元素都是指相应事物的基本成分。
【展示】加碘食盐、加铁酱油。
【过渡】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的“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中的“碘”和“铁”指的是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吃和用的东西是否有益身体健康也越发关注。
这些商品中“碘”“铁”“氟”指的就是元素,它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元素。
【新知讲解】知识点:元素【提问】1.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时,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还有别的碳原子吗?(碳12原子,碳13原子,碳14原子)2.下列碳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异同点?碳12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6。
碳13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7。
碳14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8。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介绍】三种不同的碳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类碳原子,化学上把它们总称为碳元素。
【观察与思考】下列分子在组成上有何相同点?它们为什么属于同类原子?【分析】物质相同原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HgO O 8O2O 8H2O O 8CO2O 8这些分子中所含氧原子都含有8个质子,属于同类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
【提问】根据以上几个例子的辨析,现在同学们能试着说出元素的定义吗?【归纳】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讲解】理解元素的概念请把握“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合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本课是元素观建构的入门课,为今后化学的学习做准备。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枯燥的元素名称、符号如何让学生们愿意学愿意记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化学,可能仅仅在某些方面以前产生过化学的火花,所以在本节课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
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渗透学习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更有情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观察图片知道元素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化学史和内容的介绍,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从而为学习化学做好充分准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一封元素符号书写的明信片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学习会使生活富有情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读法和写法。
2、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学内容【提问】看着元素周期表,说说你们观察到什么?【讲述】很棒!观察的很仔细!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刚才观察到的内容元素周期表中代表什么意义。
横行:一个横行表示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
纵行:一列纵行表示一个族,共16族,第8、9、10纵行合为一个族,其余每一纵行各为一个族。
金属元素分类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提问】看着元素名称,说说你们观察到命名有什么规律?【归纳】一般特征:金属元素“金”字旁;非金属没有“金”字旁;【讲述】元素周期表的一个方格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呢?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质子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
答案解析见末尾1.太空失重及较高的电离辐射易造成航天员骨钙丢失、骨质疏松。
这里的“钙”是指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是位于第三周期的元素B.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阳离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①③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3.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B.②属于阳离子C.②③属于同种元素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4.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粒②表示阴离子B.微粒①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D.微粒③和④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7.近年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其中芯片贸易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问题,直接造成华为等高科技企业5G 手机生产受阻。
中科院经过近七年艰苦攻关,造出最强紫外超分辨光刻机,实现成本和技术的革新,为我国芯片技术实现超越提供了可能。
制造芯片的核心材料是硅,下列关于硅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金属元素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gC.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D.硅原子中含有10 个中子8.经检测“杀人奶粉”中的蛋白质、钙、锌、磷、铁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的钙、锌、磷、铁是指其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9.市售的“加碘盐”外包装文字说明上都有“含碘量”的字样,这里是指A.碘元素B.碘单质C.碘原子D.碘离子10.如图是某品牌牛奶的营养成分表,由图可知每100mL牛奶中含60mg钠。
这里的“钠”指的是A.离子B.分子C.元素D.原子1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常见的元素符号: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锰钡碘H He Li Be B , C N O F Ne , Na Mg Al Si P , S Cl Ar K Ca 。
Mn Ba I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金正,非负,单质零,氢+1,氧-2,正负总价和为零。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铜+1,+2铝+3;铁有+2,+3 硅+4; 2,4,6硫 2,4碳;氮磷-3,+5最常见;2,4,6,7锰变价;单质中元素零价要记清。
化学式: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氖气Ne碳 C 铜Cu铁Fe化合物: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锰MnO2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Fe3O4氧化镁(白色固体)MgO氧化钙(白色粉末)CaO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汞HgO氧化铜(黑色粉末)CuO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Fe(OH)3氢氧化铜(蓝色沉淀)Cu(OH)2盐:1、(盐酸盐):氯化钠NaCl氯化镁MgCl2氯化铝AlCl3氯化钾 KCl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氯化锌ZnCl2氯化钡BaCl2氯化铜CuCl2氯化银(白色沉淀)AgCl2、(碳酸盐):碳酸钙(白色固体)CaCO3碳酸钠(纯碱)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3、(碳酸盐):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硫酸铝Al2(SO4)3硫酸铜(蓝色溶液)CuSO4硫酸锌ZnSO4硫酸钡(白色沉淀)BaSO44、(碳酸盐):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硝酸钡Ba(NO3) 2钾离子 K+,钙离子 Ca2+,钠离子 Na+,镁离子 Mg2+铝离子 Al3+,锌离子 Zn2+,铁离子 Fe3+,氢离子 H+铜离子 Cu2+,汞离子 Hg2+,银离子 Ag+,氧离子 O2-氟离子 F-,硫离子 S2-,氯离子 Cl-,亚铁离子 Fe2+。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1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铜、铝、锡、铅、锌、汞、金、银等。
1.铁:铁是一种最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铁的原子序数为26,属于第3周期第8族元素。
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电子等领域,如建筑钢材、汽车、火车、船舶等。
铁的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可以通过炼铁的过程将其提炼出来。
2.铜:铜是一种耐腐蚀的金属,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的原子序数为29,属于第4周期第1族元素。
铜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建筑等领域,如导线、电缆、管道等。
铜还被用于制作家具、厨具等生活用品。
铜矿石主要有黄铜矿和辉铜矿,可以通过提炼的方式得到纯铜。
3.铝: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的原子序数为13,属于第3周期第13族元素。
铝广泛应用于航空、建筑、汽车等领域,如航空器、建筑材料、汽车部件等。
铝的矿石主要是石脑油,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其提炼成纯铝。
4.锡:锡是一种软质金属,具有低熔点和良好的可塑性。
锡的原子序数为50,属于第5周期第14族元素。
锡广泛用于锡合金、焊接、镀锡等领域,如锡黄铜、锡铅合金、焊锡线等。
锡矿石主要是锡石和皮曼石,可通过提炼的方式得到锡。
5.铅: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良好的腐蚀抗性。
铅的原子序数为82,属于第6周期第14族元素。
铅广泛应用于电池、防护材料等领域,如汽车蓄电池、铅板、防护服等。
铅矿石主要有方铅矿和白铅矿,可以通过炼铅的方式得到纯铅。
6.锌:锌是一种抗腐蚀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塑性。
锌的原子序数为30,属于第4周期第12族元素。
锌广泛应用于镀锌、合金制造等领域,如镀锌钢材、锌合金等。
锌矿石主要有闪锌矿和菱锌矿,可以通过提炼的方式得到锌。
7.汞:汞是一种液态金属,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良好的导电性。
汞的原子序数为80,属于第6周期第12族元素。
汞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存在于液态,因此常用于温度计、血压计等仪器的测量元件中。
8.金: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课题三元素(1)【知识要点】1.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又讲。
(3)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原子核内不同。
(4)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填“变”或“不变”)(5)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类。
(6)在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1)由图可以看出,分子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也可以是,还可以是;物质是由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子和元素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2)金属单质、稀有气体一般由直接构成。
【要点分析】1.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原子是用来描述微物质微观构成的概念,原子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元素是用来描述物质宏观组成的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分个数,它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可能不只一种原子。
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例如高中将要学习到的氢元素有3种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氢原子:氕、氘、氚。
),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或离子(如Fe、Fe2+、Fe3=均属于铁元素)。
另外,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当然就不包括多个原子形成的分子。
如水分子(H2O)与氖原子(Ne)都含有10个质子,但水由两种元素组成,氖由一种元素组成,显然不是同一种元素。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存在于单质中的元素)和化合态(存在于化合物中的元素)。
如氧气中的氧元素为游离态,水中的氧元素为化合态。
2. 物质宏观组成与物质微观构成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上的任意一种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所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就是对物质进行宏观的分析。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即在描述物质的组成时用“元素”与“组成”相对应,即“宏观对宏观”。
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的构成,有的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有的直接由原子构成;有的却由离子构成。
新部编版人教版1-9年级化学必背元素(全135个)本文档总结了新部编版人教版1-9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必背元素,共计135个。
这些元素是化学研究的基础,掌握它们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进行实验操作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新部编版人教版1-9年级化学必背元素的列表:1. 氢(H)2. 氦(He)3. 锂(Li)4. 铍(Be)5. 硼(B)6. 碳(C)7. 氮(N)8. 氧(O)9. 氟(F)10. 钠(Na)11. 镁(Mg)12. 铝(Al)13. 硅(Si)14. 磷(P)15. 硫(S)16. 氯(Cl)17. 钾(K)18. 钙(Ca)19. 钛(Ti)20. 铬(Cr)21. 锰(Mn)22. 铁(Fe)23. 镍(Ni)24. 铜(Cu)25. 锌(Zn)26. 银(Ag)27. 铂(Pt)28. 金(Au)29. 汞(Hg)30. 铅(Pb)31. 伊(I)32. 锂(Li)33. 碘(I)34. 溴(Br)35. 铅(Pb)36. 钶(Rb)37. 铷(Cs)38. 钡(Ba)39. 镧(La)40. 钇(Y)41. 铈(Ce)42. 镧(Pr)43. 铨(Nd)44. 钍(Th)45. 镧(Pa)46. 铪(Hf)47. 铼(Re)48. 锝(Tc)49. 铽(Er)50. 铒(Tm)51. 钐(Sm)52. 镉(Cd)53. 铭(Gd)54. 钿(Dy)55. 镅(Ho)56. 滑(Lu)57. 鎦(Yb)58. 钅(Sc)59. 铪(Ti)60. 钒(V)61. 镍(Cu)62. 锰(Mn)63. 锌(Zn)64. 铁(Fe)65. 铬(Cr)66. 铝(Al)67. 铍(Be)68. 银(Ag)69. 钾(K)70. 钠(Na)71. 镧(La)72. 铈(Ce)73. 钇(Y)74. 钍(Th)75. 钽(Ta)76. 铊(Tl)77. 镁(Mg)78. 镑(W)79. 钛(Ti)80. 锶(Sr)81. 钪(Sc)82. 钋(Po)83. 碲(Te)84. 锡(Sn)85. 锑(Sb)86. 钦(Pr)87. 镆(Mo)88. 铅(Pb)89. 镍(Ni)90. 镁(Mg)91. 银(Ag)92. 铟(In)93. 铊(Tl)94. 铟(In)95. 锕(Ac)96. 锝(Tc)97. 铱(Ir)98. 铅(Pb)99. 酸(Ba)100. 镓(Ga)101. 磷(P)102. 锰(Mn)103. 镧(La)104. 钆(Eu)105. 镨(Pr)106. 铹(Lu)107. 钇(Y)108. 铬(Cr)109. 锻(Tb)110. 铑(Rh)111. 琥(Ir)112. 铨(Nd)113. 铯(Cs)114. 锕(Ac)115. 锕(Ac)116. 锇(Os)117. 铊(Tl)118. 铅(Pb)119. 酸(Hg)120. 镉(Cd)121. 铊(Tl)122. 锔(Cm)123. 镓(Ga)124. 锗(Ge)125. 钒(V)126. 铪(Hf)127. 锫(Pa)128. 铼(Re)129. 锝(Tc)130. 镄(Fe)131. 铹(Lu)132. 镝(Dy)133. 铀(U)134. 锂(Li)135. 锇(Os)注意:以上元素列表仅供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教材中可能有所区别。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素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了解地壳中和生物体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元素概念在举例中导出,认识元素种类由核内质子数决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和收集食品标签等探究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交流成果及评价成果优缺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知识共享意识,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点。
2.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3.与学生探讨一些在生活中与元素息息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关注化学的发展,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策略]
1.分散难点,逐步记忆。
学生对于课本P73的27种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的记忆已在开学初就以化学符号的形式有计划地逐渐给出,让学生逐渐熟悉,自然记住,到学习本课题时已经基本认识记住了一些常见元素符号,这样就减轻了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
2.引导探究,建构新知。
《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如在元素概念的引入以及在讨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是否发生变化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又如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和收集食品标签等探究活动方式,改变他们在接受知识中消极被动的承受状态,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各方面能力。
3.创设情景,引导诱思。
利用学生已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如:选取生活中人们喜爱吃精细食物的现象,广告中要求人们补充“钙”、“铁”
等元素的现象以及在街边有人进行“由水变油”骗术的现象,诱发学生思考,有助新知识的建构。
4.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在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把一些枯燥乏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通过用谐音、形象比喻等方法将它们尽可能趣味化。
例如:将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两只龟,三头驴,铁笼养;用26个字母与英文单词来比喻一百多种元素可组成三千多万种物质,帮助学生对元素概念及元素组成万物的理解。
5.媒体配合,直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信息面,帮助学生领略和体验微观世界,增强想象力,使微观抽象变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益。
[教学媒体] PPT课件、教学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活动] 在之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知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记住了它们的符号和名称,并在活动中对一些常见元素做了详细的调查。
具体活动包括:
1. 识记课本P73常见元素名称符号(开学至今已完成)。
2.查阅有关元素资料并作调查报告(课前完成)。
3.收集商品中有关产品成分的标签(课前完成)。
[学生展示]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包括元素的调查总结,以及收集到的商品标签,并简单描述标签成分内容,表达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评价]老师总结,给予激励性评价。
[投影]农夫山泉标签
[提问]同学们收集到的许多食品或物品的标签都显示含有元素成分,请问,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课件展示)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课件展示]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物质的彩图。
[转入]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世上万物最基本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
就如用26个英文子母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一样,那么这些元素是如何存在的呢?
[板书](一)、元素的存在
[学生阅读]P71第二、三段,以及P72资料
[投影]P71 图4-4 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
[学生回答]地壳中和生物体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板书]1。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2..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
[划书]P72-73有关内容
[帮助记忆]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两只龟,三头驴,铁笼养”; [提出思考]请同学们参考课本P72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创设情景]生活中人们喜爱吃精细的食物,饮用纯净水。
可又有人提出了应提倡多食粗食,饮用白开水。
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
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转入] 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
[板书](二)、元素的概念
[课件展示]课本P49图 3-10 几种分子的模型
[提问诱思]在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原子?氧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在结构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提示]可看课本P68表4-2 几种原子的构成
[学生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都等于8
[小结]我们把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等于8的所有氧原子都统称为氧元素。
同样,无论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是氢分子中的氢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都等于1,我们把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等于1的所有氢原子都统称为氢元素。
[板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划书]课本P71第二行
[投影]农夫山泉标签,再次强调商品标签中显示的“钙”、“镁”、“钠”等指的是元素。
[创设情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引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讨论探究]水通电发生的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物质、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课件展示]课本P50图3-12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思考回答] 课本P71讨论题,回答硫的燃烧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均不变。
[要求]学生记笔记
[创设情景]油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混合物。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声称能直接将水变成油,请你用已学知识判断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学生思考]回答
[提出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描述物质、元素?在什么情况下描述分子、原子?[教学VCD讲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课件展示]讲解宏观、微观范畴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及表达方式
[要求]学生记笔记
[创设情景]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几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几个原子?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请仔细观察你们组拿到的一张药品说明书中的药物化学式,回答该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分别是哪几种元素?一个分子含有几个原子?
[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
[总结评价]总结小组成绩,给予激励性评价
[作业]1.识记课本P73的27种元素名称和符号
2. 课本P75习题 1
3. 同步练习课题2 P26-27 相关题目
4. 预习课本P72-74有关内容
附:课题2 元素学生活动
一、活动与探究(课前完成)
1.查阅有关元素的资料:请通过查阅资料彻底调查你所抽到的那一种元素,尽可能了解有关这种元素的一切,可参考下列问题:(1)它的本身或与其他元素结合的化合物,有什么用处;(2)它的特性;(3)它对社会的价值;
(4)它的价格;(5)它的储量丰富还是稀少;(6)它是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发现的;(7)它主要的评价;(8)它的名字起源;(9)它的原子结构……
每一位同学的调查结果都张贴在课室公布栏<<元素世界>>中,请同学们别忘到<<元素世界>>中参观浏览!
2.收集商品成分信息。
请课前收集几种食品或药品的标签或说明书,找出该食品或药品所含元素,完成下表:
(注:请把你的调查报告和收集到的商品标签保存在你的学习档案袋内,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再使用。
)
收获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