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8
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内涵一、什么是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服务贸易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报告》中服务贸易概念。
1974年,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中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
简单地讲,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居民与他国居民间的服务交易。
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和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两种。
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确定的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成为服务贸易内涵的权威阐述和各国普遍接受的定义。
模式一: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模式二: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旅游、留学等。
模式三: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
模式四:自然人移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如外国专家讲学,劳务人员等。
二、服务贸易的分类:WTO将服务贸易(W/120)分为12个服务部门。
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与健康相关的服务、旅游和旅行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这12项服务业又可细分为160多项子服务行业。
三、服务贸易的统计由UN、EU、IMF、OECD、UNCTAD、WTO共同制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形成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基本框架。
扩展了传统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范围,服务贸易的统计包括以下二个部分:(1)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Balance of Payments简称BOP)(2)通过本国境内的外国附属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贸易(Foreign Affiliates Trade in Services简称FATS)四、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区别(1)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是境内服务,而服务贸易是跨境服务。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传媒、运输等各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服务贸易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优势和难点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贸易知识。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和特点1. 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活动。
它是商品贸易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跨越国界的服务交换来实现国际间的贸易。
2. 服务贸易的特点(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无法具体形式化地进行交换。
(2)不可储存性:服务具有时效性,无法像商品一样进行储存。
(3)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在质量、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4)生产消费一体化: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服务提供方需要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互动。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例如在线咨询、远程医疗等。
2. 人员流动的增加:教育和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人员流动增加,跨国公司的员工互派、外派也成为常态。
3. 服务外包的兴起:随着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服务流程外包到其他国家,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跨国服务贸易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跨境在线购物平台、跨境支付等。
三、服务贸易的优势和难点1. 优势(1)低成本:在很多情况下,跨国服务贸易能够减少成本,提高整体效率。
(2)提供就业机会:服务贸易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3)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得到传播和应用。
(4)促进文化交流:服务贸易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 难点(1)质量和标准不一致:由于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存在差异,会导致贸易摩擦和困扰。
服务贸易名词解释
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提供的服务的跨国交易活动。
具体来说,服务贸易包括国际旅游、国际运输、国际咨询、国际金融、国际保险、国际教育、国际医疗、国际娱乐等各种形式的服务交易。
国际旅游是指人们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观光、度假或商务活动,涉及到飞机、火车、轮船、旅馆、餐饮等服务领域。
国际运输是指货物、人员在国际间进行跨国运输的活动,包括航空、海运、陆运等方式,涉及到航空公司、航运公司、物流公司等服务单位。
国际咨询是指企业、个人通过跨国合资、跨国并购等形式提供咨询服务,包括管理咨询、法律咨询、技术咨询等领域,涉及到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研究机构等服务机构。
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国际货币兑换、国际贷款、国际结算等,涉及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国际保险是指跨国保险公司为不同国家的客户提供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涉及到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调查公司等。
国际教育是指学生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进行学习或交流的
活动,包括留学、交换学生、培训等,涉及到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等。
国际医疗是指患者跨国界到其他国家接受医疗服务的活动,包括传统医疗、现代医疗、康复医疗等,涉及到医疗机构、医疗旅游机构等。
国际娱乐是指娱乐活动跨国界开展的活动,包括电影、音乐、体育赛事等,涉及到演艺公司、制片公司、体育协会等。
总之,服务贸易是国际间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跨国交易活动,涉及到旅游、运输、咨询、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领域,促进了国际间的服务合作与交流。
服务业的分类1.消费者服务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
如: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等。
2.生产者服务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
如: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保险与房地产;计算机应用;会计;广告等。
它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
3.分配服务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
是一种连带性或追加性的服务。
4.政府服务是免费提供的或对一般公众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
它主要有教育、保健、国防与一般行政构成。
服务贸易是指发生于不同国家间的服务产品的输出输入活动,是服务产品的国际间流通和交换。
1.跨境提供: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不需要人员、物资和资金的流动,而是通过现代通讯、信息手段实现的。
例如:国际电话、视听和金融等。
2.境外消费:即一国的消费者或企业在另一国的境内接受或使用服务。
3.商业存在:即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如企业或专业机构到另一国境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而在该国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即一国的服务提供者从本国到另一国境内的商业现场,当地提供服务。
如时装模特或咨询顾问等。
二、服务贸易的特点(一)服务贸易的一般特性1.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作为服务贸易标的的服务本身在空间形态上不固定,不直接可视。
2.服务贸易过程与服务生产、消费的同步性服务价值的形成和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与服务价值的实现和使用价值的让渡过程,以及服务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往往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的。
(二)服务贸易的复杂性1.国际服务贸易涉及法律的复杂性。
国际服务贸易是通过国内法、国际法规定进行管理的。
2.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呈现复杂性。
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原则上是一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贸易.3.国际服务贸易标的物作价原则较为复杂。
国际服务贸易的作价原则与商品贸易存在相当差异。
服务贸易分类:1按服务与生产要素流动的相关性划分:要素服务贸易和非要素服务贸易。
2按服务与商品贸易的经济联系划分:核心服务和追加服务3按服务过程中供给者与消费者接触程度划分:直接性服务贸易;间接性服务贸易。
4功能服务与心理服务5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世贸组织根据行业部门把服务贸易分成12个部门,分别如下:1.商业性服务。
2.通讯服务。
3.建筑服务。
4.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9.旅游及相关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11.交通运输服务。
12.其他服务。
一、服务贸易是如何在商业中发展起来的:1服务贸易是随着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独立的贸易活动。
2服务贸易产生的背景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服务输出的产生和发展2)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输出发展3)科技革命带动了劳务和科技流动国际化的发展4)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区域内服务贸易发展5)国际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交流6)国际金融业的繁荣,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向纵深发展7)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服务业的国际交流,促进了服务贸易的扩大三、服务贸易的地位和作用1.服务贸易是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2.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辅相成3.服务贸易是开展国际竞争和获取高额利润的决定性因素。
四、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发展现状1.国际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2.美国服务产业与服务贸易超速发展。
3.西方各国服务贸易的最新发展(二)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1.供给与需求的增加2.生产国际化3.服务业技术的进步(三)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1.发展快。
2.地位高。
3.结构稳。
4.方向转。
(四)最新趋势1.服务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2.发达国家间服务贸易竞争加剧,国际服务市场呈现多元结构。
3.各国服务业逐渐实现国际化,全球性服务市场正在形成。
4.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贸易保护主义两种倾向并存。
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流程 1.市场调研2.询价报价3.资信调查4.洽定合约5.实施交易二、服务市场供求因素分析(一)需求分析 1.服务价格2.支付能力3.闲暇时间4.替补产品5.消费偏好 6.市场预期7.人口状况(二)服务供给分析1.服务价格 2.服务成本 3.相关产品4.经营目标 5.企业预期服务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对服务交易活动在宏观上作出的原则性规定。
它明确了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其服务贸易管理的工作方针和目标,并通过相关的法律程序加以贯彻实施。
三、服务贸易政策目标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内容(一)影响因素1.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服务政策目标取向的决定性因素。
2.服务贸易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状况是制定服务贸易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3.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目标是服务贸易政策确保的目标。
4.经济结构目标是影响服务贸易政策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内容:我国总体目标:保持本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维持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经贸关系。
贸易政策达到以下目标:1.效益目标:通过制定鼓励服务出口政策,服务业技术改进和提高政策,服务业就业和培训政策等,来引导和支持国内服务业的海外拓展以及服务出口,为国际创造更多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2.结构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服务贸易政策,鼓励服务业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同时扩大服务业企业规模,使跨国服务企业或集团在服务业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得到提高。
打破发达国家在服务知识化、技术化领域的垄断格局。
3.国别目标:根据经济互补,互惠互利原则,确定多国别服务贸易政策,特别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和经济政策。
4.市场目标:在努力实现国内服务市场与国际服务市场衔接的基础上,国内市场应保证服务业主导行业和幼稚行业相对稳定和独立化的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增强服务产业的竞争力和拓展力,扩大市场份额,强调非价格竞争。
贸易自由化的可能性(一)贸易机会的大小1.本身具有国际性。
属于迅速增长的服务贸易。
例如电信、旅游、海运、空运等,这些部门都具有国际性。
2.虽然国际性较弱,但是由于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和交通通信手段的改善,而使贸易量增加的服务,比如环保、教育、建筑、社会保健娱乐等,由于贸易量在增加,也出现了跨国服务的情况。
3.进行贸易可能性较低的服务。
例如,理发师一般很少出国服务,如果不允许理发业的劳动力移动,那么就不可能进行贸易。
(二)标准问题在服务贸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各国之间进行谈判,谈自由化容易走形并可能产生差别。
而且,在无规则地进行两国之间的谈判时,对弱小国家不利。
因此,需要制定多边规则并解决这一问题,这一点成为发展中国家赞成在关贸易总协定组织内制定规则的原因。
另外,发展中国家即使能够进入国外市场,也会在开展业务方面困难重重,东道国可能过分地管制并阻碍外国企业参与其国内经营活动。
(三)差别问题在货物贸易方面均为赤字的美国、英国、法国在服务贸易方面都是顺差,而在货物贸易方面都是顺差的日本、德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则均为赤字,这种状况构成了谈判的不同背景,也即双方对谈判的结果存在不同的预期。
(四)主权问题主要涉及外国对本国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问题,文化渗透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这些都是服务业开放要遇到的难题。
17、对于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上基本上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无条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亦即对所有的外国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开放本国的服务市场;另一种是要求采取对等原则。
亦即根据每个国家给予本国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待遇来决定本国给予该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若某个国家对本国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采用自由开放的态度,则本国也对该国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开放服务市场。
反之,若某个国家对本国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实行限制政策,则本国也限制该国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进入。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巳将无条件自由化原则逐渐替换为对等原则。
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
国家安全涉及五种基本的国家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外交利益;文化利益。
(一)对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1.可能削弱、动摇或威胁国家现有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竞争对手国家的竞争实力。
2.可能潜在威胁国家现有的战略利益,特别是潜在地威胁国家的长远军事利益。
3.可能造成高技术的扩散而给国家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4.可能威胁本国所在的国际政治与经济联盟的长远利益。
发达国家出台各种限制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
(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1.可能对其幼稚服务业,特别是国有或国家控制的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不利于保护本国民族服务业,从而影响本国就业,动摇经济独立性的基础。
2.由于要取消对外国投资的某些限制,从而对本国金融服务市场的稳定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进而可能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
3.由于服务大量进口会使外汇外流,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从而可能弱化国家的总体经济目标。
4.可能影响本国电信服务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不仅可能弱化对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机密的保护,而且可能危及国家主权。
5.可能威胁本国文化市场的安全,威胁本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本国精神文化的正常发展。
国家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
迈克尔·伯特“钻石模型”对于分析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是非常适用的。
提出四要素。
1.生产要素2.国内需求状况3.充满活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存在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拆除服务贸易壁垒或取消服务贸易限制措施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效率,改善国家福利,从而影响国际竞争力。
2.服务贸易自由化严重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影响国际竞争力。
3.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造成服务贸易输出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缩小、动荡,威胁现有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
从长远利益出发,可能会威胁国家的战略利益,甚至危机国家长远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利益,从而影响本国所在的政治、经济联盟的长远利益。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丧失一些经济政策的自主权,加大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依赖性,不利于本国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保护本国国内竞争力的能力,影响本国就业和动摇国家经济的独立性。
4.对外投资的限制可能会由于服务贸易自由化而取消,这会造成本国金融服务市场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5.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影响一国的文化传播,在意识形态上威胁到一国精神意识市场的安全,严重威胁到异国文化的传统性和创造性,间接削弱该国的国际竞争力。
服务贸易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因素:1服务技术要素2服务资源要素3服务管理要素4服务市场要素5服务资本要素6服务产品要素六、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业的步骤1)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2)逐步开放本国货物贸易市场,降低货物关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