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固定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32
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术。
在现场特殊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外伤,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靠这些技术,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止血、抱扎、固定技术是每一个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也是每一个急救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的技术,而且应该在群众中大规模推广此类技术。
一、止血术: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出血伤员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几分钟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祸害。
因此,外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外伤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现场急救重点。
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时,血色鲜红,慢慢渗出。
若当时能鉴别,对选择止血方法有重要价值,但有时受现场的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区分。
现场止血术常用的有5种,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一种,也可以把几种止血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这是一种不要任何器械、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因为止血时间短暂,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动脉如图6-14所示。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方法如图6-15所示。
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一、外伤止血1. 停止出血在外伤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一般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局部加压:用纱布、毛巾等应急物品压迫伤口,并坚持10-15分钟。
- 抬高患处:抬高伤口可减轻血液流入到伤口的压力,减轻出血情况。
- 牵拉受伤部位:用绷带或树枝等物牵拉受伤部位使其固定,减缓血液流动,等待医疗救援。
2. 包扎止血对于外伤止血,合理包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步骤。
根据不同伤口包扎要求的不同,基本包扎步骤如下:- 清理伤口:将伤口周围的毛发清理干净,以防止感染。
- 敷药涂药:将医用酒精或碘伏药涂抹于伤口,杀菌消毒。
- 加压止血:用消毒过的纱布、毛巾等物品加压在伤口上,使其止血。
- 压力固定:用口罩绷带或伤口膏等材料将伤口紧密地包扎起来,并注意伤口部位是否可以正常的供血供氧。
二、固定患处在进行救援时,必须及时把外伤部位进行固定,以下是常见的外伤固定教程:- 骨折固定:首先将患者稳妥地托起来,待骨折部位彻底休息稳定后,用托板等救援物品紧密地将伤处固定。
- 脱臼固定:根据脱臼的具体部位用合适的带子或绷带等固定伤处,将患者妥善地扒拉或移动到救援后续环节。
- 烫伤救援:首先,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并用牙膏或附带的救援药品敷于伤处,然后用纱布等物品将患处紧密覆盖。
紧急情况下,最好用一条宽松的外衣掩盖伤处。
三、搬运方法在进行搬运前,必须根据不同外伤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伤员抬起: 多使用于脑外伤、脊椎骨折、颅骨骨折、下肢骨折等伤情,由两人或多人同时用急救板或衣服等搬运物品将患者轻轻托举起来,再行搬运。
- 担架搬运:多用于头部、颈部、胸腹部、盆腔的骨折、内伤和外伤等伤情。
用担架将患者轻轻升起,使其受到最小的伤害,并进行安全的搬运。
- 低位抬伤法:多适用于双下肢骨折伤员,要在一个平整的床板或救护车的车箱边沿先将伤员半坐半卧地搬上车,再卧倒,直至伤员平躺,最后进行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止血编者的话: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论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
然而,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却未被大多数人熟知。
本版邀请急救专家温新华介绍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你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你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
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
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
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
如怀疑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
操作方法分为三步: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5—10分钟;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
一、包扎材料选择
包扎材料应选择无菌、无污染、对伤口无刺激的材料,如纱布、绷带、三角巾等。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选择灭菌的敷料进行包扎。
对于污染较重的伤口,应
先进行清创,再使用灭菌敷料进行包扎。
二、包扎技术应用
1.伤口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
2.伤口评估:评估伤口大小、深度、出血情况等,确定包扎方式。
3.包扎方法: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如环形包扎、螺旋包扎等。
包扎时要保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三、止血方法选择
1.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出血部位,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2.止血带止血:在四肢部位使用止血带止血,但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造成
肢体坏死。
3.药物止血: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涂抹在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四、固定技术实施
1.固定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夹板、绷带等。
2.固定方法: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夹板固定、石膏
固定等。
固定时要保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五、搬运操作规范
1.搬运前准备:在搬运前应评估伤员的状况,如伤势、生命体征等,确定搬
运方式。
2.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如单人背负、双人背负、担架搬运等。
搬运时要保持平稳,避免摇晃。
3.注意事项: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挤压伤员的
受伤部位。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