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018 成品检验规程OK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3
1.目的:规定成品检验的方式、标准.2.范围:装配,包装过程的检验、成品完工后的完工检验及出货检验3.职责:出库检验员(PQC): 按本指示要求对成品装配前的零部件在出库前再次复检.装配检验员(FQC): 按本指示要求对成品装配过程进行检验.完工检验员(LQC): 按本指示要求对装配完工的成品批进行完工检验.出货检验员(OQC): 按本指示要求对需出货的订单批进行出货复验.4.运行程序:4.1装配检验:4.1.1对出库的装配零部件,装配车间按计划单上装配数量核对后,暂存在装配暂存区域4.1.2图纸、【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及表单分发及悬挂:4.1.2.1车间班组长:将“日期、顾客代号、计划单号、计划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填写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后交检验员填写技术要求,同时将图纸和【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分发给操作工。
4.1.2.2检验员在【装配检验记录表】中填写完技术要求后将交操作工。
4.1.2.3操作工将图纸或【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和【装配检验记录表】挂在机床适当位置。
4.2操作工首检:4.2.1首次加工按图纸或【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要求自检合格。
4.2.2将首件自检结果如实填写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
4.2.3向过程检验员(IPQC)报首检,提交样件最少2件。
4.2.4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4.3检验员首检:4.3.1过程检验员对首次加工样件,按5.7《工序检验标准》要求作首件检验。
4.3.2首件判定后,过程检验员应对首件合格件打上确认标识,以便作业参照,并保留到该批产品完工.4.3.3首检记录:首检过程如实记录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4.4操作工自检:4.4.1首检合格,过程加工可正式量产作业,操作工应在量产中保持一定频次的自检(每0.5小时一次自检),以保证质量的稳定。
4.5个别装配难度大的零件或测量难度大的零件,首检按操作工→车间管理人员→IPQC,三方确认原则执行4.6巡检:4.6.1 FQC应对量产过程进行巡检作业,检验频次为至少每2小时巡检1趟,每个装配工位抽样3件,检验标准参见4.8《装配检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加强巡检频次。
成品检验规程1. 引言此检验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成品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的检验流程。
2. 检验标准2.1 检验标准应基于国家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制定的质量要求。
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应确保标准明确、准确,并与相关部门共同确认。
2.2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查- 尺寸和尺寸公差检验- 材料成分和性能检验- 功能性能检验- 可靠性检验3. 检验设备和工具3.1 公司应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经过定期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
对于关键检验设备,应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规范并进行培训。
4. 检验流程4.1 检验工作应由专门的检验人员负责,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4.2 检验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应对检验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准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要求。
- 取样检验:根据抽样计划进行取样,并对取样品进行检验。
- 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日期、批次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 异常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成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整改或退货等措施。
- 检验报告:完成检验后,应编制检验报告并保存相关记录。
5. 检验频率和抽样方法5.1 检验频率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需求和所处环境的要求确定。
对于关键产品,应增加检验频率以确保其质量可控。
5.2 抽样方法应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来确定,以确保所抽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6. 附录6.1 附录应包括所使用的检验标准、检验设备和工具列表,抽样计划,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记录。
以上是成品检验规程的内容,旨在确保成品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32成品检验规程目的: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规范检验操作.适用范围:所有成品及种类检验。
1工作前,检验器具的卫生。
2检验程序2.1检验项目根据“成品检验方法”,进行感官检验、中心温度的测量以及微生物检验。
2.2样品留样每批产品留样200克(不低于100克),每样菜用洗干净,消毒过得的餐盒装,标明名称、日期、时间,存放于专用留样的冰箱中,48h后销毁。
2.3检验方法及标准(1)、感官检验对成品菜首先进行感官检测,外观,色泽,滋味、气味外观观察成品无烧焦烤糊的现象且蔬菜新鲜色泽正常菜品应有的色泽。
滋味咸淡适中,油盐含量符合中小员工膳食宝塔的要求,小员工食用盐每日含量4-6克,中员工食用盐每日含量6克,小员工食用油的每日含量25克,中员工食用油的每日含量25克(3)中心温度的测量将中心温度测量器打开,将有金属探头的金属棍插入被测成品中,并记录中心温度测量器上所显示的测量温度。
检测标准:成品菜必须达到72℃以上为合格产品(4)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a.以无菌操作,将检样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ml于灭菌平皿内,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检液的灭菌平皿内,同时作空白对照.b.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5±2℃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取出后平板计数,平板内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检测标准:菌落≤100cfu/g为合格产品大肠菌群的检测1将测试片置于平坦桌面,提起上层模2垂直滴加1ml样液于测试片中央3缓慢落下上层膜,切勿直接落下,一面气泡产生4用压板的平板使样液均匀分布于圆形接种区,置1分钟使胶凝固将已采样的纸片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6 h~18h,取出观察结果。
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或有红色斑点但斑点周围无黄晕者为大肠菌群阴性;在红色斑点周围有黄晕,或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标准规定:在50cm2的纸片上(即两片纸片上),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1.操作目的成品检验是为了检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要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2.负责人和人员成品检验的负责人是质量控制部门的负责人,其下属人员为成品检验员。
成品检验员需接受相关培训,具备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
3.检验设备和工具成品检验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尺、卡尺、量角器、各类测试仪器、试验设备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需要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4.检验标准和方法成品检验需要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等。
检验方法包括目测、计量、试验等。
检验标准和方法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并告知相关人员。
5.检验流程(1)接受成品:负责人在成品到达后,及时将成品送至检验区域;(2)检验收货:检验员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尺寸、重量等;(3)检验记录: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成品编号、检验员等;(4)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标准和方法,判定成品是否合格;(5)不合格处理:如成品不合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返修、退货等;(6)合格品上线:合格的成品按照相关要求送至下一个环节。
6.文件记录成品检验需要进行详细的文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报告、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这些记录需要保存一定期限,以备日后查询和证明。
检验报告需要签字确认,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7.风险控制成品检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确保成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和工具的校准、人员培训、操作规程的落实等。
8.审核和改进成品检验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可靠性,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保证公司的长期发展。
因此,质量控制部门需要落实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成品检验规程
1.目的
规定成品检验的方式、标准.
2.范围
包装过程的检验、成品完工后的完工检验及出货检验
3.职责
1)出库检验员:按本指示要求对出库前的产品在出库前再次复检.
2)完工检验员:按本指示要求对包装完工的成品批进行完工检验.
3)出货检验员:按本指示要求对需出货的订单批进行出货复验.
4.运行程序
4.1包装检验:
4.1.1对需包装的产品,包装人员按计划单上包装数量核对后,暂存在包装暂存区域
4.1.2图纸和表单分发及悬挂:
1)包装主管:将图纸和包装要求挂在相应的位置。
2)检验员对包装入库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填写【质量检验报告表】。
4)检验判定合格的,检验员可在车间开的【入库单】上予以签认,以便成品入库,判定不
合格的,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出货检验:
4.2.1订单产品在出货之前,由仓库放入指定出货待检区后,向出货检验员报出货检验.
4.2.2出货检验员依4.2.3【出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作业
4.2.3【出货检验标准】依下表执行(下表中的P代表不合格数):
4.2.4出货检验判定合格的,出货检验员可在仓库开具的单据上予以签认,以便发货出库交接,
判定不合格的,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6顾客验货:顾客到厂验货的,由出货检验员陪检,验货结果应及时通知到供销、检验和
生产部门,顾客验货记录要留底存档.
4.3检验后的状态标识:依管理手册“7.
5.3标识和可追溯性”相关要求执行
5.记录
【质量检验报告表】。
0页数2/2作业步骤:数量1数量8pcs名称数量4.统计当天前3大不良并将不良分类标示好及时反馈给分析人员。
5.测试标准严格按照《电测标准》。
作业步骤:1、从流水线上取1PCS LCM(如图一)。
3、用手将压头控制开关打开,此时压头往下压在FPC和测试板上, 使LCM的金手指和测试板的金手指导通,LCM的屏幕画面点亮显示。
4、检查整个显示区。
5、将检查完成的不良品放置在不良品标示盘内,将良品反向放的流水线上(如图四)流入下一工站。
WI-3-018成品电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8.检测时,应注意玻璃不可有缺画、爆灯、液晶外漏、LED灯 不亮、亮点、异物、色不均、划伤、压伤等不良;6.电测时应注意将LCD 放平后,再压下手柄,若有测试不良品, 先看FPC对位是否OK;1.作业前必须按规定穿好无尘服,双手十指戴齐手指套 ,戴好 检测OK之静电环。
物料狀況辅料狀況治具状况注 意 事 项2.作业过程手指不可拉扯FPC、叠压FPC金手指。
3.作业过程中发现连续性不良立即反馈给工程或组长处理。
7.检测时12钟、9点钟、6点钟、3点钟依次仔细检查整个显示区。
2、将LCM放置在测试架上,并将FPC的金手指与测试板上相应的金手 指对齐(如图二、三)9.测试之不良品要区分放置, 并做好标识名称数量静电环1测具1使用治/工具名称料号手指套物料/治工具/辅料名称料号玻璃版 本生效日期2019.01.20作业名称成品电测适用型号模组通用WI 图图图三图图五。
成品检验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化成品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规范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执行成品检验工作,保障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范适用于所有公司内部进行的成品检验工作,涵盖所有产品类别和规格。
3. 术语定义在本规范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成品检验:指对生产流程结束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批次:指一次生产中生产出的具有相同特性的产品组合。
•检验样本:针对每个批次,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从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质量标准: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规范,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
4. 检验准备在进行成品检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4.1 检验设备准备检验设备是进行成品检验的重要工具,应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成品检验前,应对检验设备进行合理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4.2 成品检验文件准备准备成品检验所需的文件,包括产品质量标准、检验记录表、检验操作说明等。
确保检验文件齐全、准确,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和维护。
4.3 检验环境准备检验环境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确保检验环境稳定,以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5. 检验流程5.1 检验计划编制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特性,制定成品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明确包括检验对象、检验标准、抽样方法、检验频率等内容,并进行记录。
5.2 抽样根据抽样方法,从每个批次中抽取检验样本。
抽样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并满足统计学要求。
5.3 检验方法选择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标准,确定相应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应具备可操作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4 检验操作执行根据检验方法,对检验样本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5 检验结果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数、不合格数、缺陷类型、缺陷等级等。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1. 引言在现代生产制造过程中,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是指对成品进行检验时所需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2. 背景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成品质量,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检验流程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确保用户的满意度。
3. 检验前准备3.1 确定检验的基本要求:明确检验项目、标准和方法。
3.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3.3 培训和资质要求:经过培训后的检验员需持相关资质证书。
3.4 确定检验的时间和地点: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特性合理安排检验工作。
4. 检验过程4.1 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样品的取样。
4.2 样品准备: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工作,如清洗、标记等。
4.3 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相应的标准。
4.4 检验方法: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操作。
4.5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
4.6 判定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4.7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5. 检验报告5.1 报告格式:制定标准的检验报告格式,确保信息的清晰和准确。
5.2 报告内容:包括被检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结果等。
5.3 报告存档:将检验报告进行存档和管理,以备后续审查和追溯。
6. 持续改进6.1 检验结果分析: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
6.2 审查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和修订。
6.3 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检验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能。
7. 总结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1. 目的为规范公司产品发货前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检验和发货。
3.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
3.2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生产和异常处理。
3.3仓储部负责对产品发货的管理。
4.内容4.1 成品料体检验4.1.1 生产完成的成品在入库前由包装巡检员抽样交给化验员检验。
4.1.2 由化验员按照执行标准检验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项目,并且把检验结果填写在《成品检验报告》上。
4.2 成品的包装检验成品的包装检验结果,以车间巡检员的检验记录为准,需根据首件确认表和巡检记录。
4.3 成品检验结果4.3.1 成品检验报告由化验员负责填写,由品质部主管审核。
4.3.2 成品出报告之前,需先复核《半成品检验报告》、《灌/包装车间过程巡检表》、《半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确认相关记录中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等相关记录正确无误,记录填写完整,生产检验中出现的偏差已得到处理,并签名确认,由品质部主管审核确认。
4.3.3 确认信息正确完整后,依据产品的执行标准,出具《成品检验报告》,品质部主管审核后存档,若客户需要《成品检验报告》则多出1份该批次报告提供给客户。
成品检验操作规范页次:2/ 24.3.4 当天成品报告完成后,及时出《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合格通知单》,一并交品质部主管审核确认,签字确认后交仓储部,通知仓储部该批次成品合格,可发货。
4.4异常处理对4.3中涉及到的不符合项,交由对应检验员处理,处理符合要求后再出具成品报告。
5. 相关记录5.1《成品检验报告》5.2《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合格通知单》。
1、目的对成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生产的产品的检验和化验过程进行控制。
3、职责3.1 技术质检部负责确定成品检验的适用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产品的检验操作规程,组织检验工作的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4.1 检验管理4.1.1 技术质检部根据产品标准,确定产品质量保证检查方式及检验项目。
4.1.1.1 检查方式1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包装完好状况、净含量(如有净含量要求时)、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
2 )出厂检验按生产日期组批,开工投料后,没有中断生产,直至停机时,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为一批次。
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准于出厂,检验不合格严禁出厂。
3)对同一批次的产品抽样检查的方法和数量按SB/T10017 标准规定进行。
4 )定期送样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监督检验和带“ * ”项目的委托检验。
4.2 检验规则4.2.1 检验依据出厂检验执行SB/T 10379 《速冻调制食品》及相关标准规定。
4.2.2 抽样方法技术质检部按照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抽样要求进行抽样,其中包装净含量的测定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进行抽样和测定,感官指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件数检验,最小件数不能少于12 件。
4.2.3 判定原则1)合格品:检验项目都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
2)不合格品:除微生物指标外,检验项目中有1 项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对该项指标加倍抽样进行复验,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批,不得出厂。
微生物指标如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
4.3 检验实施4.3.1 技术质检部负责对每批出厂的产品按自检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原始数据记录于“细菌检验原始记录表” 中,检验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告”中,并注明合格与否的检验结论。
检验员及审核员应在记录上签字确认,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
4.3.2 技术质检部负责对合格的产品签发“产品合格证” 后准予放行。
成品检验规程(制度范本、DOC格式).DOC一、目的:确保出厂前的成品窗(门)符合规定的外观、工艺及相关国标要求。
二、范围:本厂生产的全部成品窗(门)。
三、职责:1、质检部负责本规程的执行与修正。
2、检验员负责填写《合格证》与《批检合格证》,《成品检验记录表》。
四、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范围接受准则1、1包装 (0外露铝料表面保护所有外露的铝料表面,均需使用可清除的保护膜或低贴力的胶纸作保护。
1、2保护 (0)铝料与混凝土接触面之保护所有不外露的铝料表面与混凝土、水泥或相似的物质接触,均需油上一层沥青油。
1、3 镀锌加力铁之底油所有镀锌加力铁均需油上一层沥青油。
1、4表面品质 (1) 查看已清除保护胶纸后的样板表面品质,如没损伤或明显花痕则可接受。
2、1锁 (0)物料由锌合金铸制而成,表面颜色须与铝窗相近和并没有损坏。
2、2 紧密程度检查所有七字拉手及联动拉手的性能及紧密程度。
2、3摩擦枢轴及线撑 (2)顶开窗必须为认可商标的不锈钢线撑,检查窗玉开启尽后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及窗框与窗玉的距离不少于70亳米。
2、4 平开窗必须为认可商标的不锈钢线撑,检查窗玉开启尽后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及窗框与窗玉的距离不少于100亳米。
2、5 线撑加力扁铁视检外露的线撑加力扁铁是否固定及牢固安妥,如扁铁由镀锌铁片剪裁而成,剪口必须油上铅水油。
若使用热浸镀锌则无此要求。
而尺寸不少于12 x3 毫米。
2、6同上,但不可漏装上线撑加力扁铁或物料低于标准。
2、7 固定线撑的镙丝最少使用三粒不锈钢镙丝,或在认可的设计与补充图纸上所注明的方法亦可。
线撑须牢固地安装在铝框及加力扁铁上和钻吼须填满填缝胶。
窗玉亦需使用相同的检查方法。
2、8同上,但不可漏装上镙丝。
2、9防水胶条 (1)安装在铝型材上检查防水胶条是否坚固地安装在铝型材的凹槽上。
2、10 焊接检查防水胶条之接口,必须焊接妥当以达预期的防水效果和并没有损坏。
3、1外围尺寸 (2)长度少于2米组合式铝窗每个碰合缝最大正1、0毫米,另公差 : 正负1、0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2米而少于3、5米同上,另公差 : 正负1、5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3、5米而少于5米同上,另公差 : 正负2、0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5米同上,另公差 : 正负3、0亳米3、2对角尺寸 (2)长度少于2米公差 : 正负1、5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2米而少于3、5米公差 : 正负2、5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3、5米公差 : 正负3、5亳米3、3碰口踏位 (1) 公差 : 正0、5亳米 : 负0、0毫米3、4型材深度 (4)厚度 :38毫米公差 : 正负0、4毫米3、5铝窗型材壁厚(4)结构性型材最少2毫米非结构性型材最少1、6毫米玻璃线最少0、9毫米3、6量度表之校正用作量度电镀膜的电子表,使用前必须依照指定之方法,重新校正方可使用。
膆蒃深圳市同心诚光电有限公司蝿文件名称袈品牌触摸屏成品出货检验标准(I )蒆文件编号羁TXC-WI-PZ-018膀版次莅A芄页码肁第 1 页共 6 页薀文件制修订记录膁蕿莇莃蒀莁莆薀蒈薇蒁编 制芆审 核袄批 准薃薈羇薂文件发放部门生产部√资财部蚃总经办行政部品质部√开发&工程部√业务部√财务部深圳市同心诚光电有限公司文件名称品牌触摸屏成品出货检验标准(I)文件编号TXC-WI-PZ-018 版次 A 页码第 2 页共 6 页1.0 目的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求,特制定本产品(TOUCH PENEL )的出货检验标准。
2.0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触摸屏成品检验。
(触摸屏图示:1-1)3.0 检验依据3.1 本规范3.2 客户要求事项 3.3 设计图纸 3.4 样本认可书 3.5 限度样品4.0 检验环境4.1 照度 : 800 LUX 以上或27.5W 荧光台灯 4.2 温度 : 23±5℃(常温)4.3 湿度 : 60 ± 15% RH4.4 洁净度: 10000级5.0 检验方法及条件:5.1 在规定的检验环境中进行检验收5.2 检验人员眼睛视力在1.0及以上健康成人,检测时眼睛距TP 20-30CM (点状和线状判定时采用30CM距离),并且在产品下方加以黑色的纸板作为衬托背影,每片产品外观检验时间不超过7秒钟. 5.3 检验时必须戴无尘手指套. 5.4 检验视角6.0 定义:6.1 牛顿环: 触摸屏的牛顿环是在ITO Film 和 ITO Glass 非常靠近时出现的光线的干涉纹,ITO Film 和ITO Glass 是被一薄层空气隔开,空气层厚度非常小时,如果空气层厚度不均匀可能导致产生直线形、环形或象地图等高线一样有些不规则的干涉纹,改变观察角度可以使干涉纹轻微移动。
6.2 点线缺陷(凹凸点、气泡、污点、划伤、毛发等)若缺陷长为宽的2.5倍以上,则视为划痕和线状缺陷,点大小D 计算: (X+Y)/2=点大小深圳市同心诚光电有限公司文件名称品牌触摸屏成品出货检验标准(I )文件编号TXC-WI-PZ-018版次A页码第 3 页共 6 页图示:1-1 AA 可视区(阴影部分) V A 区(未阴影部分) 背景部分 字体部FPC 引线部分摄像孔 听话7.0 成品检验标准:NO检验项目检验标准 备注长宽 允许个数 1线状缺陷L ≦1MM W ≦0.01MM 忽略不计 有颜色线状不允许 L ≦2MM W ≦0.02MM 1平方厘米≤2条线与线距离>10MM L ≦3MM0.03MM <W ≦0.05MM≦2条线与线距离>20MMW >0.05MM不接收 补充说明:AA 区视窗中心点2平方厘米不允许有,VA 区除外.2点状异确性大小:Φ=(A+B)/2D ≤0.05MM 忽略不计 点与点距离>5MM 0.05MM <φ≤0.10MM ≦3个 点与点距离>10MM 0.10MM <φ<0.15MM≦2个 点与点距离>20MMD >0.15MM不接收补充说明:AA 区视窗中心点2平方厘米不允许有,VA 区除外.3膜鼓H ≤0.1MM不计中屏高端客户以客户标准为准0.1MM <H ≤0.35MM≤1 H >0.35MM不接收4牛顿环 Φ=(A+B)/21.规律性:≤可视区的1/92.非规律性:≤可视区的1/6≤1 /5缺角X ≤2.5MM 可接收 如超过所给的X 、Y 、Z 值,则不接收.(不伤线路的情况下,标准只允许TP 屏本.) Y ≤2.0MM 可接收 Z≤T 可接收 6缺边X ≤2.5MM 可接收 如超过所给的X 、Y 、Z 值,则不接收.(不伤线路的情况下,标准只允许TP 屏本.)Y ≤2.5MM 可接收 Z<T可接收7裂缝≤0MM不允许8 多边\多角不允许9 背景 不允许有透光,不能多出到可视区10字体/背景字体缺画/多画直径≤0.15MM≤2锯齿不均匀,幅度≤0.15MM深圳市同心诚光电有限公司文件名称品牌触摸屏成品出货检验标准(I )文件编号TXC-WI-PZ-018版次A页码第 4 页共 6 页ABABNO 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工具备注11 绝缘/水胶/银点/不能扩散到可视区防压边属可视区(个别客户以限度板为准)12 电气性能1.无开路与短路测所有引出线间绝缘电阻及回路电阻万用表/ 2.最大回路电阻符合《工程规格书》或客户要求测所有引出线间回路电阻万用表/ 3.绝缘阻抗≥20MΩ测所有引出线间绝缘电阻万用表/13 线性度线性度符合《工程规格书》要求用线性测试仪测试线性测试仪 /14 面版颜色与色样比较无明显色差自然光下眼睛距离产品30cm目测目测/15 面版套版面版各版次套版准确,面版背景到TP边缘距离左右对称,各版次套版允许偏差≦±0.2mm,左右对称性依检验图纸尺寸为准;眼睛距离产品30cm目测/用菲林卡测量目测/菲林卡/16 对贴合结构密合度各层材料粘合紧密,贴合位置准确.尺寸符合《工艺规格书》或客户要求眼睛距离产品30cm目测及用菲林图对比目测/菲林卡/17 银线缺陷检验线路不允许有断线,暗断及连线现象,线路缺损宽度W≦1/4,长度≦1/3线宽,同一引线允许数量≦3个,且不在同一条线路上则可接受;眼睛距离产品30cm目测目测/菲林卡/18 银线上杂物检验线路上里层杂质或气泡直径≦0.2MM,数量≦2个,且不能在同一条线路上可以接受,线路之间杂物或者气泡的大小不超过线距的1/4,长度L小于1/3线宽则可接受;眼睛距离产品30cm目测目测/菲林卡/19 外形/孔径尺寸外形/孔径与相关尺寸符合《工程规格书》及图纸的要求。
(A类)执行日期2010-1-27 页版 5当底座壁出现裂痕时,拒收.注料口产生的残留允收.3010 底座变形不适当的操作和机械,热损坏等造成底座的变形. 18W日光灯30cm 目视可见有变形,拒收.3011 镜头变形不适当的操作和机械,热损坏等造成镜头的变形, 18W日光灯30cm 目视可见有变形,拒收.3012 镜头损伤不适当的操作和机械,热损坏等造成镜头的表面损伤.正式面损伤18W日光灯30cm 可见,拒收,侧面齿轮损伤超过0.5个齿,拒收.3013 镜头沾污镜头表面上有附着异物. 镜头沾污正视面18W日光灯30cm目视可见且不可移除,拒收.3014 底座推力以一推力块垂直底座之方向将底座自基板上推掉所需的力的大小.底座推力<2kgf,拒收;≥2kgf允收. (8*8mm(含)以上产品免做拉拔力测试,热铆产品必做).3015 底座反向底座反向拒收,(适用于底座有方向的产品).3016 划胶偏移划胶位置向内或向外偏移,导致溢胶过多,无溢胶,底座翘起等异常,拒收.3017 金线刮断划胶偏移导致金线被点胶头刮断,拒收.3018 感光区粘胶感光区有不可移动,去除之残胶,大于六个像素;拒收;3019 清洗报废水洗机清洗过程中,因为设备或参数异常等原因导致金线损伤等,无法修复,拒收.3020 烘烤报废氮气烤箱烘烤过程中因为过热等问题导致基板烧焦,变形等或者金线,影像区等受损而无法修复,拒收.3021 调机报废工程技术人员对机台进行调试或对产品进行相关实验造成产品报废,拒收.3022 破坏性测试报废QA人员为验证产品品质对其作出相关破坏性测试造成产品报废,拒收.3023 维修损伤因为使用粘尘棒,镊子,等工具误损伤感光区,着线垫等,并不可修复,拒收.3024 卡板任何因设备故障或基板来料翘起,导致设备卡板造成基板报废,拒收.3025 设计不良因本司研发产品设计问题导致产品无法盖Holder或造成制程无法控制导致产品不良,拒收分粒不良类4000 其他分粒不良任何其他分粒不良,但未被定义于分粒不良类的不良.4001 基板侧破损日光灯照明约30cm距离正面反面侧面(通光孔面为基准)目视有明显破损或凹痕,拒收.对于PCB侧面有露铜点(如右图所示)可接收破损导致成品尺寸超出公差,拒收.4002 毛边毛边导致成品尺寸超出公差,拒收.4003 镜头和底座损伤参照HM相关条目标准4004 不正确尺寸切割尺寸大小需在成品尺寸图的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喷码不良类文件编号WI-C-018 文件名称 版 本 B 发行日期2010-1-27 CCM 产品工艺检验标准 (A 类) 页 次 1/12 执行日期2010-1-27 页 版 57002底座不良 底座不可有变形,烫伤,裂缝的现象, 检验标准参照HM 站位标准. 7003 元件粘胶或锡 基板本体,加强板,金手指,不可有粘胶粘锡的现象.如有,需清洁干净.无法清洁干净,30公分距离目视可见,拒收.Chip 零件有脱落者拒收.7005 喷码不良 检查基板来料印字和喷码印字,不可有模糊,变影,短缺现象.参照喷码站位检验标准.7007 基板不良 基板上不可有刮伤,粘锡,缺损,线路损伤,气泡,露铜,露镍等现象(对于气泡较轻的可以允收). 检验标准参照分粒站位标准.7008 加强板刮伤/翘起 加强板不可与基板本体脱离,翘起,否则拒收.补强板若是热压产生的四角轻微缝隙允收.7009 连接器或金手指异常 金手指或者连接器不可有触点沾污,翘起,缺损等异常,参照PCBA 检验标准.7010 背胶 背胶与补强板需重合,范围不超出补强板正方大小范围,超出补强板正方大小范围,则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