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2.79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是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绿色植物的分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大致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2.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生长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它们是最古老的
植物之一,约在30亿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
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是无性的,也可以是有性的。
3.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小型植物,它们通常进行无
性生殖。
苔藓植物的叶子可以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4.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它们进行有性生殖,
通过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5.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最高级的绿色植物,它们通过种子繁殖。
种子植物可
以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大类。
双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有两个子叶的植物,而单子叶植物则是指种子植物中只有一个子叶的植物。
6.绿色植物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氧气和有机物,同时也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养分,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绿色植物还是许多生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色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繁殖方式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及阶梯练习
本文主要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的知识点,并提供了阶梯练以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
知识点总结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新陈代谢、生长、激素分泌等多种功能;
2. 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完全相同的两个细胞,也可以通过无丝分裂产生两个不完全相同的细胞;
3. 细胞的结构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4.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等特殊结构;
5.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特殊结构;
6. 细胞的发现和发展史上有许多重要科学家和贡献,如胡克、李时中等。
阶梯练
阶梯1
1. 什么是细胞?
2. 细胞可以通过哪两种方式进行分裂?
3. 细胞的结构有哪三部分组成?
阶梯2
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何不同?
2. 什么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阶梯3
1. 请简述胡克和李时中在细胞研究中的贡献。
通过逐步深入的阶梯练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和理解第三章的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孢子植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作用常见种类孢子植物藻类:生活环境:大部分在海水淡水中,少部分在阴湿陆地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利用全身吸收营养)作用:释放氧气;为鱼类提供饲料;食用;工业和医药用常见种类:海水:紫菜裙带菜海带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淡水:水绵(多细胞)衣藻(单细胞)苔藓: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中形态结构: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作用: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常见种类:墙藓蕨类:阴湿的环境中形态结构:较高大,有根茎叶的的分化作用:食用;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常见种类:里白;铁线蕨;鳞毛蕨;肾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作用常见种类孢子植物藻类大部分在海水淡水中,少部分在阴湿陆地无根茎叶的分化(利用全身吸收营养)释放氧气;为鱼类提供饲料;食用;工业和医药用海水:紫菜裙带菜海带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淡水:水绵(多细胞)衣藻(单细胞)是苔藓阴湿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墙藓是蕨类阴湿较高大,有根茎叶的的分化食用;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里白;铁线蕨;鳞毛蕨;肾蕨是孢子:一种有繁殖作用或休眠作用的细胞第二节种子植物胚: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和叶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储藏营养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点有无胚营养物质存储位置子叶数目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有胚乳一片子叶菜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有子叶两片子叶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植物苏铁:活化石铁树银杏:活化石白果红豆杉:大熊猫水杉:活化石圆柏侧柏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椰子毛白杨桃水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葡萄菊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外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充足的营养物质渡过休眠期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清单】知识点一: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吸收1.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2. 成熟区生有白色的“绒毛”,即根毛。
知识点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2.水分运输途径:水分接近根部通过根毛细胞 进入根尖成熟区导管 进入茎内的导管 进入叶、花等的导管。
3.筛管:运输有机物。
知识点三: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叶片的结构1. 概念:植物体内的绝大部分的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的器官:主要在叶片中进行,在叶柄和幼嫩茎处也能进行。
意义: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动输。
2. 叶片包括了表皮、叶肉和叶脉。
表皮是一层透明的细胞,起保护作用,上有小孔。
叶肉内的细胞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有机物产生后,就通过叶脉运输,所以叶脉中主要是输导组织 知识点四、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 树林中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
考点一:考查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例1】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分是( )A .根冠B .生长点C .伸长区D .成熟区 根毛的特点 数量多,大大增加根吸水的面积 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根毛吸收大量的水分3.【答案】选D考点二:考查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例2】在植物体内,导管能输导的一组物质是()A.水分和无机盐 B.无机盐和淀粉 C.蛋白质和淀粉D.淀粉和水分【解析】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答案】选A【例3】取一段带有叶片的木本植物枝条,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将该枝条纵切,看到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A.韧皮部 B.导管 C.筛管 D.形成层【解析】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位于木质部的导管,故本题选B。
【答案】选B考点三: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叶片的结构【例4】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答案:【解析】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是因为蒸腾作用的器官是叶,将叶剪去,可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形态结构特点:没有根、茎、叶的分化1、藻类植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与人类的关系:鱼的饵料、食用、药用 生活环境:阴湿的陆上2、苔藓植物 形态结构特点:有茎和叶,但没有根。
茎叶中无输导组织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活环境:潮湿的陆上 形态结构特点:有根、叶、茎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 3、蕨类植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优质的绿肥和饲料、观赏生活环境:干旱的陆上裸子植物特征:种子祼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 生活环境:陆生、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是最高等的植物 特征: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种皮:起保护作用 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被子植物 胚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两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的结构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玉米种子的结构 胚 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一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两者结构的异同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肥厚 ;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不肥厚五、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光合作用的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2、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能3、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4、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光合作用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4、种子植物二、被子植物的一生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条件 1、种子的萌发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有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过程:吸水→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幼根的生长 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 芽轴:发育成茎2、植株的生长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花柄:连接茎和花花托:着生花的各部分花萼: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被花的结构 花冠: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艳丽的花冠招引昆虫花丝:支持花药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蕊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雌蕊 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子房:内生胚珠概念:花粉从花药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类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跟的总和叫做根系。
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是须根系3、茎的主要特征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4、风媒花和虫媒花的区别(了解)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来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5、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单子叶双子叶子叶个数12根系须根系直根系叶脉平行脉网状脉基数34或56、蔬菜的分类及粮食作物的分类蔬菜分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花菜类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7、雌蕊子房的结构及子房和果实的关系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8、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裸子植物: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报被着,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9、藻类植物、苔藓类和蕨类的主要特征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藻类植物:由固着器(跟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数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
蕨类植物:植物体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主要涉及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人体器官系统、器官表面的皮肤和其它组织、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下面我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1.人体器官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
主要的器官系统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等。
这些器官系统相互合作,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皮肤和其它组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除了皮肤外,人体还有很多其它组织,如肌肉、脂肪、结缔组织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形态特点。
3.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系统由骨头、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头具有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关节使骨头之间能够灵活运动,韧带固定骨头,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此外,骨骼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和储存钙离子等功能。
4.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还通过过滤空气并分泌粘液来保护身体免受污染物和病原体的侵害。
5.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组成。
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使其转变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还具有吸收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6.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肉器官,它通过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运回到肺和肾脏进行排泄。
7.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等组成。
它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调节和控制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神经系统通过信号传递来感受和处理外界刺激,并对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了解每个器官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相互协调作用,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加深对人体的认识,培养科学的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第3单元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最重要的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阳光制适有机物的是绿色植物,因此把它们称作生产者。
它们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生物成分消费者:人和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4.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因此把它们称作消费者。
由此可以看出,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的是绿色植物,而动物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都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了,因此把它们称作分解者。
5.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沼泽。
每年产生氧气量最多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7.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
8.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9.科学家将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其目的是为了和地球上的生物圈进行对照。
由此实验可见,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阳光、空气、水分、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
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
如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秋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