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269.52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我们美丽的地球上生活着很多,你知道生物圈有多少中植物吗?它们可以分成哪些类?一.藻类植物1. 生活环境:水中。
2. 形态:单细胞或多细胞。
3. 结构:结构简单,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
4. 与人类及生物圈的关系:(1)释放氧。
(2)鱼的饵料。
(3)食用。
(4)药用。
二.苔藓植物1. 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
2. 形态:植株矮小。
3. 结构:出现根叶、茎的分化,假根。
4. 与人类及生物圈的关系:监测空气污染。
三.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
2.形态:植株高大。
3.结构:出现根、叶、茎的分化。
4.与人类及生物圈的关系:(1)观赏。
(2)绿肥及饲料。
(3)食用。
(4)药用。
(5)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了煤。
板书设计一、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水中。
2.形态:单细胞或多细胞。
3.结构:结构简单,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
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
2.形态:植株矮小。
3.结构:出现根叶、茎的分化,假根。
三、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
2.形态:植株高大。
3.结构:出现根、叶、茎的分化。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力目标: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7、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无根、茎、叶的分化。
(水绵、衣藻、海带、紫菜)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葫芦藓、墙藓)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
能产生生殖细胞—-- (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28、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7上p83;P85种子的结构图)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的,外面没有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等等。
29.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见七年级上册P90页)30、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31、种子萌发的条件(7上P92)1)自身条件:储存时间短,度过休眠期, 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 的。
2)外界条件: 、 和 。
3)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 最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 。
32、植物的生长: 画出根尖示意图并写出结构名称1)根的生长(P97)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
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
2)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 ,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 的增大。
3)枝条是 发育成的:芽中也有 组织。
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3、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 、 的无机盐)34、桃花的结构(P102)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 、 、 )雄蕊( 、 )在方框中画出花的结构并标出名称:3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05页1、2题)1)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
第六课时复习内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4、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5、描述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6、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7、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8、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9、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会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复习重点与难点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描述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4、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5、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6、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复习步骤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二)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三)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四)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五)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六)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七)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八)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九年级生物复习学案编制人:曾贤平课 序:第五课时,使用时间:10.10.8复习内容:七年级生物(上)第三单元三、四、五、六章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部位,气门的开闭原理,蒸腾作用的意义等基础知识。
(2)能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意义及比较异同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1)能运用植物的三个作用作生产生活的应用(2)熟练的掌握光合作用实验中的光合条件,光合产物的证明,巩固探究实验的步骤和设计内容。
(3)通过徒手切片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作用”,树立执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用具准备:导学案内容一、认真找一找,相信我最快。
1、蒸腾作用:(1)概念:(2)部位:(3)水分运输的部位、方向、途径。
(4)叶片的结构2、光合作用(1)实验:(原理;步骤;现象;结论;关键步骤、 实验变量)(2)产物:有机物和氧气(3)原料:2CO ,水。
(4)条件:光和叶绿体(5)公式:−→−+O H CO 22( ) + ( ) (6)实质:两个转化⎩⎨⎧→→)()能能量转化(有机物物质转化:无机物(8)应用:合理密植。
3、呼吸作用:(1)现象 (2)公式:( )+2O −→−( ) + ( ) + ( ) (3)意义:A:B:二、仔细读一读,相信我最准。
1、气孔的开闭原理,取决于保卫细胞的失水或吸水,具体过程是什么?2、回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A:具体步骤有哪些?B:为什么要暗处理一昼夜C:为什么要隔水加热?加热原理是什么?D:说出本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2、说出P123——P124三个演示实验:(1)原理?(2)结论?(3)实验组和对照组3、归纳三个作用的意义是什么?说给同桌听。
4、说出下列措施的原理是什么?(1)移栽植物带些土,并且早上和傍晚最好(2)种花的花盆应留有孔(3)农业上有中耕除草三、讲课堂做一做,相信我最好。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花的结构(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 分生区细胞分裂 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 伸长区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
(3)枝条是由 芽 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类无机盐是: 氮、磷、钾 (五)开花和结果(1)花由 花芽 发育而来。
(2)花的主要结构是 雄蕊 和 雌蕊 ,花药里有花粉(含有 精子),子房里有胚珠(含有 卵细胞 ) (3)传粉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 柱头 上的过程;传粉的方式有 自花传粉 和 异花传粉 。
受精:胚珠里的 卵细胞 ,与来自花粉管中 精子 的结合,形成 受精卵 的过程。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壁 —→ 发育成 果皮子房 ( 果实 ) ) 胚 珠—→ 发育成 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5)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 人工辅助授粉 。
(六)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 根毛 ,能大大增加根的吸收面积。
(2)运输途径: 导管 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3)叶片的结构: 表皮 、 叶肉 与 叶脉 三部分组成,其中 下表皮 有大量气孔。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保卫 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 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 窗口 ” (4)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一方面 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②另一方面可降低植物 叶片表面的温度 ,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③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 水 循环。
(七)光合作用(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注意顺序)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运走②选叶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酒精脱色:摘下叶片并放进 酒精 中隔水加热,目的: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
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不结种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藻类、苔藓、蕨类)孢子植物产生的孢子遇到潮湿的环境才能萌发,否则死亡,作为细胞的它很柔弱,离不开水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孢子植物):一、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淡水藻类——衣藻、水绵海洋藻类——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2)主要特征:○1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数目:单细胞——衣藻○2○3细胞里(占地球40%,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4(3)经济意义:释放氧气,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饲料二、苔藓植物(绿色):(1)生活环境:潮湿地带(2)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植株一般非常矮小;一般具有茎和叶。
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称为假根。
(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3)经济意义:○1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2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三、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2)主要特征:○1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也就是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2在成熟的叶片下表面有许多孢子囊,依靠孢子囊内的孢子进行繁殖(3)经济意义:①食用;②药用;③观赏植物;④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第一节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结种子,并且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将来发育成根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食用部分)贮存营养物质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提供种子萌发时所需的大部分营养只有一片,提供部分营养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根一.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种皮:保护内部结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物质胚胚芽:发育成茎、叶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教学设计一德育教育: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二[导入新课]师:在我们的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万余种,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三[讲授新课]一、探究藻类植物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多么美的意境啊。
生:这描述的是什么植物?师:藻类植物春天来了。
江水和湖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生: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师:我家的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就会长出绿色的毛茸茸的东西。
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吗?生:藻类植物师:对。
看一下藻类植物的复习目标。
(出示目标)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回忆相关知识点。
师: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举例说明。
生: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水绵,紫菜海带等是多细胞的,衣藻是单细胞的师: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生: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有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师:能不能举例说明那些是淡水藻类?那些是海洋藻类?生:海洋藻类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等,淡水藻类如衣藻,水绵。
师:大藻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吗?生: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师: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藻类植物比陆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围大,数量多;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5%……二、探究苔藓植物师:有这样一句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哪种植物?生:苔藓植物师:春夏时节,在阴湿的墙角或者清澈的溪流边,都会发现这些植物的身影。
看一下苔藓植物的复习目标。
(出示目标)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回忆相关知识点。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目标:1、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和过程。
2、掌握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描述茎的结构和生长过程3、掌握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认识人工授粉的重要性4、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复习重点1、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的原因。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习难点:受精过程。
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构建知识网络,并注意图与知识的紧密结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本节难点。
复习过程:复习任务一:种子的萌发:阅读课本,重点梳理以下知识点,并勾出简单的知识网络。
_________环境条件_________一、种子的萌发__________________自身条件__________________二、小组讨论交流: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要点是_________。
如课本中的1号和3号瓶能够作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取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种子萌发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反馈练习:1、将颗粒完整的活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 ℃的条件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D.都不萌发。
2、选200粒小麦种子来测定发芽率,结果有180粒发了芽,该种子的发芽率是()A 10% B15% C90% D 95%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4、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甲乙丙丁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温度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干燥数日后种子萌发情况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发芽未发芽92 8 0 100 93 7 0 100(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5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教案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差异性的对比图。
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食品包装袋;课前询问家长购买肉类、鱼类及其他食品时是怎样挑选的。
五、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合理营养1.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的危害。
1.2什么是合理营养观察、讨论、归纳: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
1.3“我”该怎么做师生合作,为本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的文明公约。
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计午餐食谱再次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比哪一份更合理。
先在全班评一评,比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把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刊。
合理营养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阅读书上提供的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讨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2)学生回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1)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生物的哪些特征?(3)学生回答: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植物需要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生物能进行呼吸,动植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等。
3.复习生物的分类(1)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进行分类。
(2)提问:同学们,请说出生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点。
(3)学生回答:生物的五大类群包括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原核生物细胞无核膜,如细菌;原生生物细胞有核膜,但无细胞壁,如草履虫;真菌细胞有核膜,有细胞壁,如酵母菌;植物细胞有核膜,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树木;动物细胞有核膜,无细胞壁,能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如人类。
4.复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学生回答: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等。
5.巩固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学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弛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薛植物、蕨类植物。
共同特点:利用抱子(生殖细胞)生殖,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种子植物。
共同特点:利用种子(生殖器官)生殖,受精作用玉需要水。
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大的区别是:①裸子植物种子外玉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种子外直果皮包被。
②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而裸子植物则没有。
4、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进化水准最高的植物是里丑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植物5、植物与人类的关系:①利用光合作用作用,为人类提供有机物释放氧气②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③监测空气污染水准的指示植物为苔薛植物④煤、石油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的⑤构成森林和绿化树种的植物是松、杉、柏6、为什么苔薛植物长的很矮小?原因:苔薛植物茎叶中无输导组织,上部的叶只能靠自身吸收的水分生活。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一~输导组织。
它们的茎大多生长在地下,地上部分只有叶。
7、根据苔薛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方位:因为苔薛植物适于生长在业陞环境下,所以苔薛生长茂盛的一方为北方。
8、双子叶种皮:保护植物种子子叶(2片):贮藏营养种子结构胚芽茎、叶胚轴一连接根、茎的部位胚根一根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胚乳附:1、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里。
原因: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将来能发育成新的植株。
2、双子叶植物:如各种豆类、花生、瓜子等,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部分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部分类型相同点不同点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菜豆)都有种皮和子叶2片,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无胚乳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玉米)胚子叶j_片,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有胚乳3、种子具有一定的寿命,低温、干燥能延长种子寿命;高温、潮湿会缩短种子的寿命。
4、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的传播途径有:风力(如柳)、自身力量、人和动物的活动(如:苍耳、苹果)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㈠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七年级生物教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 )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复习指要 :
常见植物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藻类植物主要特征 :大都生活在水中 ,无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 :释放氧气 ,可供食用、药用、鱼类饵料
常见植物 :墙藓、葫芦藓、地钱等
孢子植物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有假根经济意义 :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植物 :蕨、肾蕨、卷柏、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主要特征 :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
经济意义 :可供食用、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可形成煤
种皮
菜豆种子胚芽
胚轴
胚根
种子结构子叶 :两片果皮和种皮
胚乳
玉米种子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一片
特征 :种子裸露 ,无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 :松、柏、杉、银杏、苏铁等
特征 :种子不裸露 ,有果皮包被
常见种类 :牡丹、桃、杨树、小麦等
典例解析 :
例1、用烧杯装一些活水绵和清水 ,然后放到黑暗的环境中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些水绵 ( )
A、生长正常
B、停止生长
C、全部死亡
D、生长得更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水绵营养方式和光合作用知识的理解。
水绵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是自养植物。
水绵在黑暗的环境中无法进行光合作
用,得不到有机物 ,无法生活 ,过一段时间水绵就会死亡。
答案 : C
例2、芳芳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作了如下记录 ,小组讨论中 ,洋洋指出芳芳的记录中有一项是错误的。
请你找出芳芳的下列记录中错误的一项( )
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B、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都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构成
C、玉米种子有胚乳 ,菜豆种子没有胚乳
D、菜豆种子有子叶 ,玉米种子没有子叶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上的异同,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之一 ,要重点比较记忆。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胚都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构成无胚乳 ,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无果皮
玉米种子有胚乳 ,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有果皮
由上表可知 ,玉米种子也有子叶 ,只不过玉米种子的子叶只有一片 ,很薄 ,不易分辨而已。
所以答案 D 错误。
答案 : D
例 3、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果皮存在的重要意义是 ( )
A、保护了种子
B、储存了营养
C、萌发较快
D、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解析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的果皮对种子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种子不易受到
损伤 ,因而种子的存活率高 ,繁殖后代的几率高。
这是地球上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
繁盛的根本原因。
答案 :A
基础训练 :
1、下列植物中属于单细胞藻类的是()
A.海带
B.紫菜
C.水绵
D.衣藻
2、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原因的是 ()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可进行光合作用
C.无根、茎、叶的分化
D.植物体都很小
3、“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绿色 ,是因为 ( )
A 春天气温升高 ,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癣植物流到湖水、江水中
B 春天降水增多 ,空气中含水量升高 ,因而出现发霉现象
C 春天气温升高 ,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江水、湖水中
D 春天的天空格外明媚 ,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江水、湖水格外绿
4、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下列可以作为其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
A.苔藓
B.铁线蕨
C.水绵
D.卷柏
5、苔藓植物假根的功能是()
A.吸收水分
B.吸收有机物
C.固着
D.吸收无机盐
6、下列蕨类植物可供我们食用的是()
A.卷柏
B.满江红
C.铁线蕨
D.蕨
7、肾蕨地面以上的部分是植物体的()
A.茎和叶
B.叶
C.茎、叶、根
D.叶、果实
8、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A.远古时期的苔类
B.远古时期的藻类
C.远古时期的蕨类
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
9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下列各类植物中 ,不具有输导组织的是 ( )
A 、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0、下列哪一种植物能生活在干旱而贫瘠的土壤中( )
A、葫芦藓
B、松树
C、地钱
D、蕨
11、下列不产生种子的是 ()
A.卷柏
B.桃
C.侧柏
D.松
12、下列哪项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
A.都是多细胞植物
B.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D.都不产生种子
13、与桃树相比 ,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果皮内有种子
B.没有果皮 ,种子裸露在外面
C.终年常绿 ,永不落叶
D.松果是有果皮包着种子的果实
14、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A、胚芽
B、胚乳
C、胚
D、子叶
15、下列结构不是胚的组成部分的是( B )
A、胚芽
B、胚乳
C、胚根
D、子叶
1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之处为()
A.最外面都是种皮
B.子叶的数量
C.都有胚乳
D.胚的构成
17.观察种子结构时 ,发现子叶是连接在 ()上的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乳
18.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于 ( A )
A.子叶
B.胚乳
C.胚轴
D.胚芽
19. 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的()
A.胚乳
B.子叶
C.胚芽
D.胚轴
20.已剥壳去皮的一粒花生米 ,是花生的 ( )
A.种子
B.果实
C.胚和子叶
D.胚
21.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在纵切面上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
A、胚乳
B、子叶
C、胚芽
D、胚
22.下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纵剖面图 ,据图回答问题 :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 和胚 ,胚都由四部分组成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 。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相比,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子叶只有片。
(3)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中,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中。
提高训练 :
23、植物进化过程中 ,最初出现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24、____年夏 ,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客们纷纷跳伞落在一荒无人迹的岛上。
人们从浅海中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 ,想想他们最可能吃的是下列的什么藻类 ( )
A 小球藻和衣藻B衣藻和硅藻C水绵和衣藻D海带和紫菜
25、下列细胞中 ,不能形成生物体的是 ()
A.芽孢
B.受精卵
C.精子
D.孢子
26、下列哪种植物是无花植物()
A.无花果
B.卷柏
C.侧柏
D.仙人掌
27、下列各组生物中 ,两种生物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
A、墙藓、蕨
B、水绵、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