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4_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36.00 KB
- 文档页数:4
湘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和适应性。
3. 能够用简单的图表和地图表示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1.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和适应性。
三、教学内容1.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
2. 按纬度划分的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3. 按高度划分的气候类型:山地气候、高原气候、平原气候。
4. 气候类型的特点和气候要素。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
2. 讲授法:通过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法:通过实例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4. 组织实践:通过地图绘制和数据分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全球气候类型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讨论,了解他们对气候类型的理解程度。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
3. 布置练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1. 课本:《湘教版新版地理上册》。
2. 视听资料:相关气候类型的图片、图表和地图。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当地气候类型的特点。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了解更多有关全球气候类型的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气候变化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4.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报告,分享他们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和观点。
以上是《湘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教案1》的内容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
2、掌握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征。
3、能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描述气候。
能力培养通过对气温降水柱状图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视图、析图等用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特征。
2、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二、亚热带气候类型1、情境导入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气候中,这种气候的特征怎样?也许大家熟视不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气候类型吧。
2、课前热身预习本堂课的内容。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亚热带处在热带与温带之间,没热带那么热没温带那么冷。
(2)师生互动互动1师:根据图中的区域,请同学们说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分布。
明确:分布在中国原东南部、美国的东南部、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的沿海地区。
互动2师:我们利用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注意气温较高的月份和降水较多的月份)。
生:冬季最冷的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明确:冬季最冷的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互动3出示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分布图师:根据图上材料和教材内容,得出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明确:分布在南北纬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地为典型,所以称为地吉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全年降水较少,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互动4观看游人在地中海沙滩上日光浴图生:阅读P79最后一段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特征自然景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2)方法归纳:利用图表研究地理问题。
第四单元第4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学案【目标】学会分析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掌握亚热带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重点】学会分析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任务】1、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地区,其气候特征是:一年内风向随明显,最冷月平均温度在℃以上,四季分明,夏季()。
2、读图4-43,说一说,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的什么部位?3、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
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较少,相对干旱。
夏季,冬季,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
5、读图4-47,比比看,谁能最快说出地中海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
6、读图4-44、4-48,比较武汉与罗马的气温和降水量,看一看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诊断】【质疑】预习中有什么疑问写下来:。
(二)课堂实施集体设计个人修订【交流】教师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
【精讲点拨】1、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差异(特点、分布)。
气候类型共同特征不同特征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夏季多雨(雨热同期)25º~35º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雨热异期)30º~40º大陆西岸2、教师可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点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共同点:气温特征相似。
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不同点:由于海陆差异程度的不同,造成季风的强度的差异,只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比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程度上略有不同。
【拓展延伸】尝试着自己描绘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景观并给这种景观命名(亚热带常绿落叶林)。
【系统总结】二、亚热带的气候类型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地中海气候“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是位于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带,因学生已学习了热带的气候类型,基本上对气候类型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以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主要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系统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培养学生对气候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为后续深入学习气候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
他们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名称和一些表象特征,对于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现象看到本质,建立系统的气候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布。
2.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视频或多媒体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呈现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
对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进行简要介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等。
通过对这些气候类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特点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析,以及对不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探究气候类型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展示成果:各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将“地球运动”这一课标的部分学习要求分解在此,教材在“地球运动与气候”的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一方面应对了课标“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内容,简单阐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重点说明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太阳辐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从而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教材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一节的内容选择上,突出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分解的和综合的气候分布图简洁明了地表示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中的10种气候类型和特殊的高山高原气候,使学生能较好地感悟到世界气候的区域差异。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图,在后面具体区域的学习中,可通过安排学生读某种气候的直方图,让学生自己从读图中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能力。
由于没有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对于本条“标准”中的“分布”,不能理解为诸如东南亚、西欧这样的地区,而应理解为纬度位置范围(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内部)等。
本节内容相关的课程标准内容还有“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气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以人地关系思想为指导,学习气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一般可理解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引起的人类活动差异;其二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
教材在内容编排时,考虑到这一“标准”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已在上一节教材的最后部分有很好的体现,而另点要求“气候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则在学习具体区域地理时会有更详细、具体的反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温带的气候类型
提问: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在哪里?有何气候特 征和植被景观?(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
东部,主要有俄罗斯东南部、我国北方地区、朝鲜半岛、 日本群岛北部。
植被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表现出的气 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归纳总结:
提问:寒带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别分布在哪里?有何 气候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苔原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分布在 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苔原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只有短暂 的“暖季”,降水稀少。
冰原气候特征为终年严寒降水稀 少。
思考:南极洲为什么终年严寒?(学生回答)
明确:最主要的原因是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大 洲,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也就越弱,气 温也就越低。
提问: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有何气候特 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和高原,以青藏高 原、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面积较大。
学 教 过 程。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世界地气候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b.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
2. 能力目标:a.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获取气候信息;b. 能够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气候多样性的兴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b. 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 教学难点:a. 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b. 理解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气候类型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范围可能不太清楚。
部分学生可能对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运用不熟练,需要进行相关指导。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例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海洋等,引起学生对气候多样性的兴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通过地图和图表,介绍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范围。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多,温度高等。
温带海洋气候则分布在西风带地区,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等。
b.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例如降水量、温度、季节变化等,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气候数据,例如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让学生分析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并讨论其特点和原因。
例如,巴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带和大量的降水,使得巴西拥有茂密的雨林。
4. 活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气候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湖南省醴陵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醴陵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醴陵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热带气候课题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主备人教学目标1。
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2。
学会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配图的判读方法。
3。
能根据气象资料简洁描述任意一种热带气候的特征。
重点教学目标1、2、3难点教学目标1、2、3预设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
87-P。
90的内容,并认真查阅以下地图,完成:◆87页热带景观图;◆88、89页热带气候分布图;◆90页各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关注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量)图例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景观 类型 热带 稀树高草 热带季雨林主要 分布区 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二、合作探究●气候类型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如上图,气温:全年高温(一般最冷月均温在20℃以上)→→ 热带气候;降水:全年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总量一般在1500~2000mm ,夏季降水较多)→→ 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补充:热带气候类型中,降水方面,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气候
课题
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2.学会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配图的判读方法。
3.能根据气象资料简洁描述任意一种热带气候的特征。
重点教学目标1、2、3难点教学目标1、2、3
预设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87-P.90的内容,并认真查阅以下地图,完成:
◆87页热带景观图;
◆88、89页热带气候分布图;
◆90页各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
(关注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量)
图例
气候
类型
热带
季风气候
景观
类型
热带
稀树高草
热带
季雨林
主要
分布区
赤道附近,如亚马
孙平原、刚果盆地
和马来群岛等地
南北回归线
经过的内陆
地区和大陆
西岸
二、合作探究
●气候类型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如上图,气温:全年高温(一般最冷月均温在20℃以上)
→→ 热带气候;
降水:全年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总量一般在1500~2000mm ,夏季降水较多) →→ 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补充:热带气候类型中,降水方面,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降水较少,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专题一:读下图,观察总结各种气候的特征,并判断出气候类型。
对应地图 A B C D 气温 季节变化
全年高温 降
水 季节变化
分干湿两季 分旱雨两季 年降水
量 >2000mm
750-1000mm
1500-2000mm <200mm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专题二:来自热带不同地区的四位小朋友,在谈起自己家乡气候特征和景观
气温℃ 降水量mm 气温℃
降水量mm
萨奈说:“我的家乡气候很特别,终年高温少雨,骆驼是那里的代表性动物。
”
巴布鲁说:“我的家乡终年高温多雨,林木茂密,被称为‘地球之肺’。
”
塞杜说:“我的家乡一年内分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葱茏,狮子、猎豹、斑马成群。
”
辛格说:“我的家乡一年内降水分旱雨两季,而且降水较多,所以景观是季雨林。
”
下图中的四地是以上四位小朋友的家乡所在地,请根据以上叙述,判断这四位小朋友的家乡所属的气候类型,并找出他们的家乡所在地。
家乡所属的气候类型家乡所在地(填字母)萨奈
巴布鲁
塞杜
辛格
三、展示提升
四、总结归纳
五、训练巩固
完成《地理基础训练》55——57页。
教学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