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小英雄雨来
- 格式:docx
- 大小:13.59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小英雄雨来》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故事,以小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生动、故事情节紧凑,寓教于乐。
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勇敢做好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理解故事大意,掌握关键词汇。
2.能够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进行简单概括。
3.能够口头复述故事,理解文本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激励学生勇于担当,敢于奉献。
2.培养学生正确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助人为乐,帮助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关键词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敢担当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故事背后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雨来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讲授:老师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4.表演复述:学生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书写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书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来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小英雄的看法。
2. 讲述故事老师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随故事走向,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每组呈现讨论结果。
4. 表演复述学生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 书写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书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加深对故事的领会。
六、课堂检测与评价为了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并评价教学效果,可以进行课堂小测、口头表述或书面作业等形式。
七、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例如设计小英雄雨来的续篇故事,举办读书分享会等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4《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1【课文分析】本文讲述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声轰隆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少年雨来,聪明勇敢,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的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叫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2、难点: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回忆英雄故事1、教师引言,讲述故事《王二小》的前半部分。
问:“大家知道老师讲的小英雄是谁吗?谁能接着把故事讲完?(生述)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答。
板书:雨来小英雄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自己讲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雄形象意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为学习后文做铺垫。
采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英雄形象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雨来哪几件事?2、给课文各部分加个小标题。
3、解决疑问。
板书:(爱国、勇敢、机智)设计意图:使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英雄事迹。
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基础。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英雄本色1、快速么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反复朗读相关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会体会到什么?3、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交流、汇报。
并有感情朗读: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多次强调这句话?⑵“雨来没有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雨来此时心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这样做?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课文重点词,重点句来理解内容,在交流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也体现了主体和主导的有机结合。
2024年《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重点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以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坚强。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提高语文素养。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英雄形象,体会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坚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引发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指导书写。
4.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坚强。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英雄雨来》2. 生字词:勇敢、坚强、抗日战争、英雄等。
3. 重点句子:课文第5自然段、第10自然段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英雄雨来的心得体会。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坚强,以及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向雨来学习。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小英雄雨来的电影,进一步了解雨来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指导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理解生命的尊贵和珍贵。
2.能够通过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勇敢和拯救他人的精神。
3.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找重点句子、理解词语含义等。
4.能够在阅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理解生命的尊贵和珍贵。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激发勇敢拯救他人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勇敢和拯救他人的精神。
2.如何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尊贵和珍贵,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意和善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故事的开头部分,让他们对故事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在开头处适当涉及到故事中的核心主题“生命的尊贵和珍贵”。
2. 阅读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进行故事的全文阅读,帮助学生找到故事的重点句子、理解其中的生词和短语,叙述故事的情节。
3. 对话练习在对话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对话,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对话和场景设计可以突出故事主题和情节。
4. 角色扮演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故事,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并通过表演的方式,感受故事角色的心情和情感,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印象。
5. 创作练习在创作练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并进行课堂分享。
可以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绘画作品等。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我将教学分成了阅读、对话、角色扮演和创作练习四个环节,这样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和感悟中更好地理解并记住了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环节中的阅读训练和对话练习,让学生感受和感悟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及其解析故事主题、情节、角色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精神内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4小英雄雨来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小英雄雨来》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2、自学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难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快速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语: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扫荡根据地,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斗争。
课文写了雨来的什么事?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快速阅读,读中探究1、自主读书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1、用概括内容的方法列小标题。
2、引用原句列小标题。
3、用一个词列小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小英雄雨来》教案(二)【教材解读】这篇略读课文根据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
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I.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读懂故事《小英雄雨来》。
(2)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朗读、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多媒体配合演示,使学生通过图片、声音、文字等多个层次的语言资料进行理解与巩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故事中雨来英勇救人的感人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义感和勇气。
(2)通过鼓励学生表述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和勇敢行为,培养积极向上和互助互爱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II. 教学重难点1. 重点:(1)通过多媒体、讨论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2)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型口头表述故事。
2. 难点:(1)在提高阅读能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口头表述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2)通过感性理解到达理性领悟的层次。
III. 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雨来救人的情景,通过询问学生“雨来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再汇报给全班。
2. 教学过程(30分钟)(1)听读课文教师播放动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进行词汇讲解和重点语句的解释。
(2)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设计展示雨来救人的情景,并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3)情景模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其中一个学生扮演雨来,其他同学扮演被救的人物角色,通过置身其中,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精神,进一步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念。
3. 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别到讲台上讲述故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通过口头表述巩固学习成果,同时扩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整理今天所学知识,并写下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比较勇敢的人或事情,并在下一堂课上展示。
IV.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能够看到,学生们对于故事中的情节和对应的人物角色能够清晰的进行区分,对于比较生僻的词汇也能够有基本的理解。
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6篇)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1目的要求: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1、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三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把敌人炸得鬼哭狼嚎,接着有与其他孩子一起放哨,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
你猜这人是谁?板书课题2、通过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
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三、检查自学。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2、PBS--“字词”。
(读读)四、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限时)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
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
在柔软的芦花里”。
“每到夏天。
露在水面上”。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五、指导读第二部分。
1、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语句。
(限时)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写得好的句子:“女老师走到。
翻开书”。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小标题:上夜校或者“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六、指导读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3、加小标题。
(掩护李大叔或者“把缸搬回原地方”)七、指导读第四部分。
《小英雄雨来》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区分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2.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写人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雨来的喜爱和敬佩。
针对这个重点,我设计了一个“自读、自悟、自创”的综合性学习方案。
即: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借助文本构建一个展示学生多元解读的平台,在个性化体验与感悟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课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以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段话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对于这个难点,我运用了“读中感悟”法,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语言文字的韵味,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人们习惯于把他们当作“小鸟儿”,天天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
可是,你们见过这样的“温室里的花朵”、“小鸟儿”吗?他小小的年纪就能担负起生活的担子,就能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他是谁呢?现在我们到课文《小英雄雨来》中去认识他吧!2.(播放《小英雄雨来》的录音。
)听完了这段录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过渡语:雨来的故事家喻户晓,雨来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词,指名认读。
齐读。
去掉拼音再读。
再齐读一遍词语。
把词放入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指名读句子。
纠正字音。
齐读句子。
轻声词连读(如:远远的)。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领悟主人公的勇敢与善良。
2.培养学生通过描绘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的能力。
3.通过课文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练习运用“虚词+名词”、“名词+名词”等语法知识和简单的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表达并践行“团结、友爱、勇敢、正义”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描绘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语音、语调和语节等语言元素来传递信息。
2.学生学习“虚词+名词”、“名词+名词”等语法知识,提升简单口语表达能力。
3.学生领悟到主人公雨来在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如勇敢、正义、友爱等。
同时,也将以此作为借鉴,培养自己的这些品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描绘了解文字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语音、语调和语节等语言元素来传递信息。
2.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表达并践行“团结、友爱、勇敢、正义”的品格。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口胡游戏:要求学生依次说一句故事情节,并让下一个人接着说下去。
最后找一个学生将整个故事串起来,并表演一下。
2. 阅读课文(1)听老师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大意。
(2)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思考其中的意义和好奇心。
3. 学习虚词(1)运用黑板上的教学工具讲解“虚词+名词”、“名词+名词”等相关语法知识。
(2)让学生自己用这些知识,补充词语使句子变得通顺。
4. 进阶学习(1)请学生根据课文情节描绘雨来小学生的形象,并在小组内讨论。
最后由小组代表描述雨来的故事形象,并给出评价。
(2)让学生讨论雨来的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包括:勇敢、团结、友爱、正义等。
5. 总结(1)请一些学生在黑板上把课文主人公的品质画成画面的形式。
(2)让学生活动还原故事,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表达并践行“团结、友爱、勇敢、正义”的品格。
五、作业请学生写关于《小英雄雨来》的感想,并列举主人公的品质。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8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篇1教学目标: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增很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学习用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段的主要能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用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后能说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出本课教学要求二、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你认为写的表较好的语句。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芦花村和水中雨来的描写得较好。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是:游泳本领高或“望着妈妈笑”)三、指导读第二部分(全程同前)。
这一部分主要降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上夜校念书或“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四、指导读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小标题:掩护李大叔或“把缸搬回原地方”。
)五、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语句,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进行斗争的?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敌人:盘问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应付不上当不屈服)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和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小标题:与敌人进行斗争或“什么也没看见”)六、指导读第五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写的美的句子,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画出水中雨来的句子,想一想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八、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雨来有什么优秀的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九、作业1、朗读课文。
2、摘录写的美的句子。
3、背诵写的比较好的段。
板书设计:小英雄雨来1、雨来游泳本领高2、雨来上夜校3、雨来掩护李大叔4、雨来与鬼子作斗争5、河沿上的枪声6、雨来没有死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晋、扭”等13个生字,读准“囊、吧”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会写“芦花、发愣”等16个词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一、教学要求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二、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出本课教学要求。
(二)、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三)、指导读第二、三部分(过程同前)(四)、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交流。
(五)、指导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划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
(六)、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七)、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八)、讨论: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九)、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段。
(十)、作业。
1、朗读课文。
2、摘录写得美的句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教案(二)教学目标:1.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14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14小英雄雨来》,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雨来的勇敢和坚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难点: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课文a. 分析雨来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读。
b. 举例讲解雨来的勇敢和机智,如雨来与敌人周旋、跳入河中逃生等。
c.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雨来的勇敢和坚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a.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b. 列出雨来的勇敢和机智的表现。
5. 朗读课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14小英雄雨来2. 板书内容:a. 课文结构:雨来的成长过程b. 雨来的形象特点:勇敢、机智、坚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b. 仿写一篇关于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 答案:a. 参见随堂练习。
b.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朗读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小英雄雨来的英勇事迹,认识雨来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雨来的英勇和智慧。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强、善良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习英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英雄雨来的英勇事迹,认识雨来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雨来的英勇和智慧。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雨来的英勇形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雨来的英勇事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雨来的英勇事迹。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自行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与互动(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雨来的品质。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雨来事迹的认识和感受。
4. 情感教育(1)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是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晋察冀边区一个村庄里的儿童团员雨来,对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的短篇故事。
故事展现了雨来机智勇敢、不畏艰险、宁死不屈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拼搏、保卫家园的民族精神。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紧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地域名称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解释。
此外,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较高,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来的英勇事迹;学会生字词,会用“勇敢”、“机智”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雨来勇敢、机智、爱国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来的英勇事迹。
2.难点:学会生字词,会用“勇敢”、“机智”等词语造句;感受雨来勇敢、机智、爱国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雨来的英勇事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学习生字词。
3.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相关视频等。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出主人公雨来。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小英雄雨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法,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体会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小英雄雨来的思想感情,体会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小英雄雨来》的动画片或者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小英雄雨来的了解和感受,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学习新课(30分钟)a.讲解生字词。
教师板书重点生字词,领读、讲解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掌握。
b.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情感表达。
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英雄雨来的思想感情。
c.分析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d.表演课文,加深体验。
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教师指导学生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刻体验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和机智。
3.小结新课(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本篇课文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向小英雄雨来学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阅读指导:通过朗读、默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小组合作:组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表演法:通过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14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4小英雄雨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详细解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深入探讨雨来这个角色的形象塑造。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英雄人物”,第一节“小英雄雨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雨来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勇敢、坚强、正义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雨来这个角色形象,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体会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人公——小英雄雨来。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思考文章的叙述顺序。
3. 课堂讲解:a. 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和字义。
b. 分析文章的叙述顺序,讲解文章的篇章结构。
c. 逐段解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雨来的英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代入雨来的角色,感受勇敢、坚强、正义的品质。
5. 例题讲解: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课文中。
6. 随堂练习:针对生字词、课文理解和人物分析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14小英雄雨来2. 内容:a. 生字词b. 篇章结构c. 雨来的英雄形象d. 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雨来的英雄事迹。
c. 选取一个你心中的英雄,描述他的事迹,并说明他给你带来的启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小英雄雨来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
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三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把敌人炸得鬼哭狼嚎,接着有与其他孩子一起放哨,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
你猜这人是谁?
板书课题
2 通过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
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
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三、检查自学。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2、PBS——“字词”。
(读读)
四、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限时)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
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
“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
五、指导读第二部分。
1、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语句。
(限时)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写得好的句子:“女老师走到……翻开书”。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小标题:上夜校或者“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六、指导读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
好的语句。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3、加小标题。
(掩护李大叔或者“把缸搬回原地方”)
七、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限时)
2、交流。
板书:敌人:盘问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雨来:应付不上当不屈服
(机智勇敢)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说出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重点: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难点: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课文一遍。
二、指导阅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这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限时)
2、交流。
(小标题河沿上的枪声或者“有志不在年高”)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阅读第六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想这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2、交流。
(小标题机智逃脱或者“雨来没有死”)
3、有感情地朗读。
四.归纳中心。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机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
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五.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顺序表达文章中心的?
1.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板书:
雨来游泳本领高
、↘
上夜校
↘
掩护李大叔
↘
智斗强敌
↘
村民夸奖
勇敢机智↘
(热爱祖国)脱险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子。
七、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摘录写得美的句子。
教后反思:本篇文章篇幅比较长,因此我在课前就提醒自己一定要训练学生快速地读课文,了解内容。
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
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类的文章吧!结果学生阅读速度跟不上,我觉得引导也很吃力,看来,今后还要加强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才行。